![初中物理人教版九上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091655/0-170279506746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上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091655/0-1702795067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分子热运动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 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3. 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4.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 通过将分子间作用力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微观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 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可以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分子热运动
2.教学难点:(1) 从宏观出发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感知的事实。
(2)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教学方法
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具学具
铅块与钩码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引
入
课
题
:
猜
猜
它
是
谁
1、复习提问: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直径等相关的问题。
2、创造情境:a、撒出点某种液体,(比如酒精、花漏水等),让学生猜是什么?
b、拿一颗樟脑丸,请闻到味道的学生举手示意。
3、引导:我们能闻到香味,但不是同时闻到的。那么关于这个现象,同学们有什么问题?
4、引入课题:“分子热运动”。
1、学生讨论回答
2、学生感受,激发兴趣。a、学生猜出是酒精后马上表扬。然后问为什么能闻到香味?(先不要求回答)。b、前排学生先闻到,稍后后排学生才能闻到。
3、提出香味进入鼻子、香味从容器中向外传、香味为什么会传开等问题。
4、明确学习内容是“分子热运动”。
指出分子是不能用眼睛看出的(区别灰尘、花香)
酒精的味道比较熟悉,学生容易判断来。
(激起学生的情绪)
新
课
讲
授
一、扩散
1、教师课件演示:二氧化氮气体的扩散现象。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思考 :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气,它是怎么进入到上面瓶中的?
3、提问:为什么硫酸铜溶液与水的分界面逐渐看不清了?
4、启发:固体分子会运动到其他固体中吗?
5、启发:如何让扩散现象进行的快一些?
6、演示: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等量热水和冷水,用滴管在各烧杯底部注入一滴红墨水。
提出问题: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完成知识目标一
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1、提问:为什么气体和液体很容易分隔开?而大多数固体却需要用较大的力?能举出一些具体的事例吗?
2、演示实验:用刀把铅块的底面削平、削干净后紧紧压在一起,两铅块间分子的引力使其“粘”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钩码。
3、启发:分子间有斥力吗?哪些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4、启发:破碎的玻璃为什么不能合起来?
5、把弹簧的两端系上乒乓球,让学生感受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领悟知识,突破学习的难点。)
6、归纳: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完成知识目标二
1、细心观察玻璃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
2、讨论、交流。得出分子在运动着,二氧化氮分子与空气分子进入到对方瓶中,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3、思考得出: 硫酸铜溶液分子进入到水中,水分子也进入到了硫酸铜溶液中。
4、思考:讨论。
观看、领悟: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5、思考什么情况下扩散会加快。
6、观察、思考并回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温度高时,扩散得快,说明分子运动得快。
归纳: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思考:分子为什么没有像沙子一样散开或铁丝不易拉断。
猜想: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2、(先让学生做这个实验,学生不明其中的道理,成功率较低。教师再做,激起学生的情绪)
观察:从所能看到的实验现象中体会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3、讨论并回答:液体和固体也都不容易被压缩。
4、提出不同意见,分子间距很远时,引力和斥力都变得很小,忽略不计。比如气体分子间距很大,各个分子可以自由运动不受牵制。
5、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与弹簧两端系上乒乓球的模型,自考体会。
6、总结结论: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同时存在。
看插图 “气体的扩散现象”。
教师应知道空气和二氧化氮放置位置的理由。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
举例:长期放煤的墙角会变黑。
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得比较快,学生比较容易观察到。
注意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何时引力占优势?
何时斥力占优势?
何时引力和斥力都变得很小可忽略?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
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接触会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
(1)分子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的越剧烈,物体的温度就越高。
(2)分子间有间隙。
2.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
学生总结。
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板书设计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接触会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
(1)分子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的越剧烈,物体的温度就越高。
(2)分子间有间隙。
2.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
作业布置:
练习册:课时达标部分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扩散现象,分子间的作用力,小结,拓展延伸,检测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