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AgNO3,故答案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说明:1、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答在试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O-16 Na-23 Mg-24 S-32 C1-35.5 K-39 Mn-5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树状分类法分析,属于镁盐、硫酸盐
B.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 根据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D. 酸能电离出,但电离出H+的不一定是酸
2.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3. 下列关于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与长期置放在空气中的最终产物相同
B. 将与分别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二者现象相同
C 将分别加入和溶液中最终所得沉淀颜色不同
D. 在与水的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4
4. 下列各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钠与水反应:
B. 氯化铁刻蚀铜制电路板:
C. 向含有NaOH和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
D.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得到中性溶液:
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值
B. 纯碱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C. 属于酸性氧化物,为非电解质
D. 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6. 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新制的氯水能使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 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 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7.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0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中含氧原子数为
B. 4g氦气所含有的电子数为
C. 与足量铁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D. 46gNa与一定量完全反应生成和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8. 含有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l碳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A. (b-2a)mlB. 5(b-2a)mlC. (b-a)mlD. 5(2a-b)ml
9. 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①16H++10Z-+2XO=2X2++5Z2+8H2O;②2A2++B2=2A3++2B-;③2B-+Z2=B2+2Z-。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
B. Z2在①、③反应中为还原剂
C. 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O>Z2>B2>A3+
D. X2+是XO的还原产物
10.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爆炸时的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还原产物只有
B. 黑火药燃烧时的氧化能力比较:
C. 每生成则反应中转移10ml电子
D. 若有3mlC参与反应,则被S氧化的C有0.5ml
11. 实验室制备 Cl2 可用下列反应:。利用上述反应制备 Cl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制备 Cl2可以采用图1装置
B. 除去 Cl2中含有的少量 HCl 可以通过饱和的 NaHCO3溶液
C. 干燥 Cl2可以选用浓硫酸或碱石灰等干燥剂
D. 收集 Cl2 使用图2装置能防止 Cl2逸出,减少污染:
12. 在溶液中通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被氧化(还原性:),则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是
A. 2.4mlB. 1.2mlC. 4.8mlD. 3.6ml
13. 某小组同学探究和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实验如下(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Ⅰ,A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实验Ⅱ,方框中的试剂a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 实验Ⅱ中,一段时间之后,可观察到烧杯中有细小晶体析出
D. 等物质的量的、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更多
14. 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0.50 m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共存体系(不考虑氯气和水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l,则0.25B2>A3+
D. X2+是XO的还原产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详解】A.①中X的化合价降低,则氧化性XO>Z2,②中B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氧化性B2>A3+,③中Z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氧化性Z2>B2,则氧化性Z2>A3+,反应Z2+2A2+=2A3++2Z-可发生,故A正确;
B.①中Z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Z2为氧化产物,③中Z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Z2为氧化剂,故B错误;
C.①中X的化合价降低,则氧化性XO>Z2,②中B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氧化性B2>A3+,③中Z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氧化性Z2>B2,则氧化性XO>Z2>B2>A3+,故C正确;
D.反应①中X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XO为氧化剂,则X2+是XO的还原产物,故D正确;
答案选B。
10.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爆炸时的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还原产物只有
B. 黑火药燃烧时的氧化能力比较:
C. 每生成则反应中转移10ml电子
D. 若有3mlC参与反应,则被S氧化的C有0.5ml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也降低了,还原产物除了硫化钾还有氮气,故A错误;
B.在此反应中C是还原剂,N2是还原产物,黑火药燃烧时的还原能力比较:,故B错误;
C.该反应中只有一种还原剂C,有关系是:,故C错误;
D.有3mlC参与反应,则有1mlS参加反应,有,被S氧化的C有0.5ml,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1. 实验室制备 Cl2 可用下列反应:。利用上述反应制备 Cl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制备 Cl2可以采用图1装置
B. 除去 Cl2中含有的少量 HCl 可以通过饱和的 NaHCO3溶液
C. 干燥 Cl2可以选用浓硫酸或碱石灰等干燥剂
D. 收集 Cl2 使用图2装置能防止 Cl2逸出,减少污染: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反应为固液不加热可以可以采用图1装置,A正确;
B.HCl会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杂质,B错误;
C.氯气会和碱石灰反应,不能使碱石灰干燥,C错误;
D.图2装置为密闭装置,氯气不能进入装置,D错误;
故选A。
12. 在溶液中通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被氧化(还原性:),则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是
A. 2.4mlB. 1.2mlC. 4.8mlD. 3.6ml
【答案】A
【解析】
【详解】还原性:Fe2+>Br−,氯气先与Fe2+反应,通入2.0ml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Br−被氧化为Br2,说明Fe2+完全被氧化为Fe3+,设原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x,由得失电子守恒得,2.0ml×2=(3-2)xml+2xml××[0-(-1)],解之得x=2.4ml/L,故选A。
13. 某小组同学探究和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实验如下(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Ⅰ,A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实验Ⅱ,方框中的试剂a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 实验Ⅱ中,一段时间之后,可观察到烧杯中有细小晶体析出
D. 等物质的量的、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更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Ⅰ,A中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则A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B那个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水,因此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A正确;
B.实验Ⅱ,由于盐酸易挥发,试剂a主要是除掉二氧化碳中的HCl,因此方框中的试剂a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B正确;
C.实验Ⅱ中,烧杯中二氧化碳和碳酸钠、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由于碳酸钠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因此一段时间之后可观察到烧杯中有细小晶体析出,故C正确;
D.等物质的量的、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两者生成的一样多,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4. 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0.50 m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共存体系(不考虑氯气和水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l,则0.2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秦皇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秦皇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对下列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