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 (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5)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5),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观察地图后发现:我国地势高低的特点是( )。
A.东高西低B.没有规律C.西高东低
2.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 )。
A.整洁美观B.增强反光C.空间显得得更大
3.小明在下列情境中,需要计时精确度最高的是( )。
A.动车站的列车时刻表B.运动会的百米赛跑C.自制水钟的刻度
4.上课时如果发生地震,正确的做法是( )。
A.迅速向外跑。
B.双手保护头,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C.打开窗户从楼上跳下去。
5.雨过天晴,空气中飘浮着很多微小的水滴。这些小水滴起到了( )作用,把太阳光分解为不同色光,形成了彩虹。
A.平面镜B.棱镜C.凸透镜
6.为了健康生长,我们应该杜绝下列哪种行为( )。
A.坚持锻炼身体B.保持良好的心态C.熬夜学习
7.计时工具的改进,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关于计时工具的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
A.日晷→水钟→机械摆钟B.水钟→机械摆钟→日晷C.机械摆钟→日晷→水钟
8.当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时( )。
A.一定从原路反射回去B.能改变反射光的方向
C.会有两条反射光路
9.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改变地形发生着缓慢的作用,能证明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
A.雅丹地貌B.长白山天池C.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10.通过对地球相关资料的研究,我们知道地球越往深处( )。
A.温度越低,压力越大B.温度越低,压力越小
C.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11.地震是一种会带来巨大灾害的自然现象,地能发生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地震发生时,快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
B.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
C.如果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12.夏天,为了防止紫外线伤着人的皮肤,人们就会打起( )的太阳伞。
A.黑色B.红色C.银白色
二、填空题
13.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 (填“地壳”“地慢”或“地核”)。
14.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等其他 物体时,也会发生 现象。
15.组成岩石圈的 在不停的运动。
16.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有 、 、 (写三种)。
17.在安装摆时,要注意摆绳上端 (填“能”或“不能”)在摆动过程中移动。
18.健康包括身体健康、 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19.可以使地球表面的局部地表在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和 。
20.地球上的水在陆地、 及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
21.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 ,在松软的岩石中传播较 。
22.地震发生在地球的最外层 内。
23.脑是人体的 中心,它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 信息。
24.地壳的岩层相互挤压,发生褶皱、断裂,使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能量,这种自然现象叫 。
25.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的因素包括 、 、 。
三、判断题
26.照明灯上的灯罩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
27.黄土高原的沟壑的形成主要与风的作用有关。( )
28.“用心学习”说明人体思考的器官是心脏。( )
29.皮影戏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制成的。( )
30.地震时来不及跑的,可以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面。( )
31.水钟、沙漏计时,不再受阳光有无的影响,可以昼夜使用。( )
32.长江三角洲是泥沙淤积形成的。( )
33.人们必须用太阳下光影、流水、燃香、摆来计时,没有其他办法计时。( )
四、连线题
34.请将下列物体与相应的光学原理用线连接起来。
公路弯道镜 反射并聚集光线
医用的额镜 放大物体
放大镜镜片 反射成像
潜望镜镜片 发散光线扩大视野
五、简答题
35.我们为什么能看到物体?
36.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怎样形成的。
37.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月亮是光源吗?为什么?
38.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请列举生活中哪些仪器运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哪些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各举3例)
六、实验题
39.小科正在进行课外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小科先让一束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
(1)一束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留下光斑,这属于光的 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发生了光的 现象。
(3)为了实现探究目标,他应选择图中的 和 两图进行实验。(填字母)
(4)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的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 。
(5)实验后,小科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参考答案:
1.C
【详解】观察地图,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地势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C选项符合题意。
2.B
【详解】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物体所反射的光色决定,白色物体是反射白光的,白色物体的发光能力很强,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的,主要是为了增强光的反射。
3.B
【详解】生活中计量时间的工具有许多,从古代到现代,计时工具的准确性不断提升。百米赛跑时间需要精确到秒甚至秒之后,所以要用计时精确度最高的计时秒表。
4.B
【详解】当地震发生时,遵循“先躲后逃”的原则,首先要就近躲避,地震后马上逃到安全的地方,勿靠近围墙,根据正确的指示采取行动,在震中区,迅速撤离到开阔地带,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开关,然后迅速躲避。在楼房,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惊慌乱跑,不能跳窗逃生,也不能使用电梯,否则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AC做法错误,B正确。
故选B。
5.B
【详解】彩虹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成。阳光射入水滴时会同时以不同角度反射,在水滴内亦以不同的角度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的光谱。雨过天晴,空气中漂浮着很多微小的水滴。这些小水滴起到了棱镜的作用,把太阳光分解成为不同色光形成了彩虹。
6.C
【详解】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不生病就算健康,它还包括心理健康,健康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身体健康与生活习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人体正常的生长和发育。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熬夜学习将会提高人们患病的机率,长期这样会促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7.A
【详解】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关于计时工具的发展顺序是日晷→水钟→机械摆钟。
8.B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当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时能改变反射光的方向。
9.A
【详解】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改变地形发生着缓慢的作用,例如空气流动形成的风。雅丹地貌是风的作用形成的,能证明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改变地形发生着缓慢的作用;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湖,由火山喷发形成,不能证明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改变地形发生着缓慢的作用;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水的作用形成的,不能证明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改变地形发生着缓慢的作用。
10.C
【详解】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通过对地球相关资料的研究,我们知道地球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11.A
【详解】当地震发生时,遵循“先躲后逃”的原则,首先要就近躲避,地震后马上逃到安全的地方,勿靠近围墙,根据正确的指示采取行动。彬彬正在10层楼家中写作业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BC做法正确;A做法错误,不利于保护自己。
12.C
【详解】银白色是属于颜色中的浅色,吸收光的能力弱,所以产生的热量少,防止紫外线破坏皮肤。夏天,为了防止紫外线伤着人的皮肤,人们就会带银白色的太阳伞。
13.地壳
【详解】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14. 透明 折射
【详解】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所以光由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物体中时,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
15.地球外壳
【详解】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16. 运动 吃热的食物 靠近热源
【详解】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减缓身全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到保暖的作用。
17.不能
【详解】摆一般是由摆线和摆锤组成,类似于我们玩过的秋千。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摆回来,叫摆动一次。在安装摆时,要注意摆绳上端不能在摆动过程中移动。
18.心理健康
【详解】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为了健康生长,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保持好的心态,保护周围环境。
19. 火山 地震
【详解】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可以使地球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如地震、火山。
20.海洋
【详解】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海洋中和陆地上的水受热蒸发成大气水,大气水遇冷又凝结为雨雪降落到地面或海洋,地面水不会枯竭,因为地球上永不停息地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水循环。
21. 快 慢
【详解】地震波是指地震时从震源发出的,在地球内部和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波。地震波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唯一一种能够穿透地球内部的波。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速度快,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速度慢。
22.地壳
【详解】地震发生在地壳,在地幔、地核不会发生地震。地球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
23. 控制 接收
【详解】大脑的功能就是处理信息。大脑处理来自躯体内外的由神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传入的信息,同时通过这三个系统将处理后的决策指令发布到躯体的各个效应细胞、组织和器官,产生躯体的统一协调的反应与行为。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
24.地震
【详解】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壳的岩层相互挤压,发生褶皱、断裂,使大地发生剧烈震动并释放出巨大能量,这种自然现象叫地震。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
25. 遗传 饮食习惯 体育锻炼
【详解】从青春期开始,身高进入第二次生长高峰。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营养、疾病、遗传、饮食习惯、精神以及体育锻炼和劳动。
26.√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照明灯装灯罩是利用光线反射原理,经过光的多次反射从而加强光照强度。
27.×
【详解】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形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题目观点错误。
28.×
【详解】身体的“总指挥”是脑,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如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人体思考的器官是脑。
29.√
【详解】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皮影戏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制成的。
30.√
【详解】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前,可以迅速跑到空旷处,意避开建筑物或危险物,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或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
31.√
【详解】测量时间的工具,古代有日晷、沙漏、水钟、脉搏等;现代有钟表(机械表、石英钟、电子表等)。水钟、沙漏计时,不再受阳光有无的影响,可以昼夜使用。
32.√
【详解】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形态,如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由长江河水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题目观点正确。
33.×
【详解】根据对计时工具的认识,人类发明了太阳钟、流水、燃香、摆等多种计时工具,因为这些工具都具有等时性,现在有摆钟、钟表、原子钟等工具可以计时。
34.
【详解】公路弯道镜是凸面镜,可以发散光线。在公路弯道处,需要让司机、行人看到更大的视野,以确保交通安全,为此,必须选择可以发散光线,扩大视野的凸面镜。
医用额镜是凹面镜,可以会聚光线。医生检查患者眼耳鼻喉时,为了能有充足的光线确保看得更清楚,可以在额头上戴上可以会聚光线的额镜,把更多的灯光聚焦到患者的患处。
放大镜镜片是凸透镜,可以会聚光线。它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用来放大物体。
潜望镜镜片是平面镜,可以反射光线,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35.当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当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
36.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是由长江及其支流所挟带的泥沙冲积而形成的。
【详解】沉积作用是指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的作用。自然界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因此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比如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是由长江及其支流所挟带的泥沙冲积而形成的。
37.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前提是正在发光井且是自己发出的光,而不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这样的物体才是光源。月亮反射的是太阳光,因此月亮不是光源。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首先要在发光的前提下,正在发光井且是自己发出的光,而不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这样的物体才是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像月亮这样,自己不能发光,它是反射太阳的光,月亮不是光源。
38.光的反射:汽车反光镜、潜望镜、医生用的额镜、万花筒、灯罩等
光的折射:水里的筷子变弯、水中石头变浅、海市蜃楼等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生活中人们对光的反射的运用的例子有汽车反光镜、医生用的额镜、潜望镜等。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斜向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生活中对光的折射应用的例子有水里的筷子变弯、水中石头变浅、海市蜃楼等。
39. 直线传播 折射 B D 确定光斑的位置,方便比较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油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详解】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1)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而且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一束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留下光斑,这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2)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
(3)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水和油,其他条件比如:水和油的质量、体积等都要保持不变,所以要实现探究目标,他应选择图中的B、D两图进行实验。
(4)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光斑的位置,方便比较。
(5)小科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油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