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判断题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判断题题专题训练(含答案)第1页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判断题题专题训练(含答案)第2页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判断题题专题训练(含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判断题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判断题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预测就是胡乱猜测,《江雪》是宋朝诗人韩愈写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写“有趣的动物”主题的作文,可以介绍动物特殊的外形、特殊的习性等。( )
    2.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有汉族、藏族、 回族等五十六个民族。 ( )
    3.“坐井观天”中的青蛙是个目光狭小,自以为是的青蛙。 ( )
    4.写“有趣的动物”主题的作文,必须介绍动物的特殊习性。 ( )
    5.《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说明文,让:我们懂得了牛有四个胃。( )
    6.《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中的老屋听着小蜘蛛讲故事,一直没有倒下去。( )
    7.预测就是胡乱猜测。( )
    8.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有生命,而且和人一样有情感。( )
    9.《那一定会很好》中的种子一生按时间顺序经历了大树——手推车——椅子——地板。( )
    10.《江雪》是宋朝诗人韩愈写的。
    11.“迎上去”和“追上去”的意思是一样的。( )
    12.“园”在书写时,先写国字框,然后写里面的“元”字。( )
    13.“片”第2笔是竖。“极”是左右结构,共7笔,第6笔是撇。( )
    14.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前腿,再长出两条后腿,后来尾巴就变短,最后不见了。( )
    16.“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比喻手法,把银河比作瀑布。( )
    17.“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挂”字化动为静,形象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
    18.“飞流直下三千尺”,词语“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 )
    19.“它”的笔顺是,共5画。( )
    20.“脑袋、妈妈、朋友”这几个词中加点的字都读轻声。( )
    21.小青蛙是先长出两条后腿,后长出两条前腿的。( )
    22.苍耳是靠带刺的铠甲挂在动物的皮毛上传播种子的。( )
    23.小雨滴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管小硬球叫“冰雹”。( )
    24.“皮”共5画,第2画的“¬”。( )
    25.“帽子、时候、什么”这三个词的后一个字应读轻声。( )
    26.小蝌蚪是先长出两条前腿。( )
    27.苍耳靠带刺的铠甲挂住动物的皮毛传播种子。( )
    28.“啊”字去掉口字旁就是“阿姨”的“阿”。( )
    29.《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赞美之情。( )
    30.《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具体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女弹琴”“金鸡叫天都”这些奇石。( )
    31.《望庐山瀑布》和《黄山奇石》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
    3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美丽的风景要多看看。( )
    33. “花红柳绿、百花争艳、秋菊傲霜、春色满园”都是描写春天的词语。( )
    34.朱德同志在新的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是怕自己不认识自己的扁担。 ( )
    35. 《坐井观天》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不要像井底的蛙那样自以为是。 ( )
    36.小蝌蚪是非常有礼貌的孩子。( )
    37.小蝌蚪把鲤鱼当成了他们的妈妈。( )
    38.小蝌蚪看见乌龟时,只长出了两条后腿。( )
    39.“曹冲才七岁。”“才”是“仅仅”的意思,表明曹冲虽然年纪小,但是很聪明。 ( )
    40.大臣们的办法比曹冲的妙,一杆秤就能解决问题。 ( )
    41.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我认识了乖巧懂事的曹冲,爱动脑筋的露西。 ( )
    42.露西前后写了三封信,其中第二封信写得特别好。 ( )
    43.青蛙的样子真可爱: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
    44.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前腿,再长出两条后腿,接着尾巴变短了,最后尾巴不见了。( )
    45.水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
    46.“夜宿山寺”中的“宿”指住,过夜。( )
    47.《敕勒歌》是北朝民歌,其中“敕勒川”的“川”指河流。( )
    48.《雾在哪里》中的“霎(shà)时”表示雾用了很长时间才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 )
    4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三千尺”是瀑布真实的长度。( )
    50.《登鹳雀楼》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之涣。( )
    51.“火红、桃红、枣红”形容的红色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 )
    52.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
    53.《狐假虎威》中的狐狸是老天爷派来的,动物们看到它都吓跑了。( )
    54.狐狸和熊兄弟分吃了奶酪。( )
    55.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 )
    56.学了《风娃娃》一课后,我知道了: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
    57.“片”字共有4笔,第1笔是竖。( )
    58.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前腿,后长出两条后腿。( )
    59.水总是做坏事,给人们带来灾难。( )
    60.《植物妈妈有办法》作者是戴巴棣。( )
    61.和同学交流时,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 )
    参考答案:
    1.√ 2.√ 3.√ 4.×
    【解析】1.本题考查习作材料的选取。
    写“有趣的动物”主题的作文,可以介绍动物的名称、外形、习性、喜好等,多方面地展示要介绍的动物,丰富动物的形象。题干说法正确。
    2.本题考查习作材料的选取。
    写“有趣的动物”主题的作文,可以介绍动物独特的功能,凸显出动物的特点。题干说法正确。
    3.本题考查习作材料的选取。
    写“有趣的动物”主题的作文,可以介绍发生在动物身上有趣的事情,通过事例来说明动物的特点。题干说法正确。
    4.本题考查习作材料的选取。
    写“有趣的动物”主题的作文,可以介绍动物的名称、外形、习性、喜好等,但不是必须介绍动物的特殊习性。每个人写作的选材不同,不需要必须介绍动物的特殊习性。题干说法错误。
    5.× 6.√ 7.× 8.√ 9.√
    【解析】5.本题考查对文章体裁及内容的掌握。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蟋蟀红头被牛吃到了肚子里,它的好朋友青头帮助它逃生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的重要性,及真诚互助的情感。故题目中的说法有误,画“×”。
    6.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是慈琪。该童话故事以合理的丰富想象,讲述了一间老屋与一只小猫、一只老母鸡和一只小蜘蛛之间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慈祥的乐于助人的老屋形象。阅读课文后我们知道,这是一座充满爱的老屋。通过阅读可知,老屋听着小蜘蛛讲故事,一直没有倒下去。故题目中的说法正确,画“√”。
    7.本题考查预测的定义。
    预测是根据现有的证据和已有的经验,对事物和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而不是胡乱猜测。故题目中的说法错误,画“×”。
    8.本题考查对童话的理解。
    童话是赋予了动物和植物说话的能力,常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生命,使其拥有人的思想感情。童话世界就是把所有的心里美好的渴望,都希望变成现实。在童话世界里,植物和动物不但有生命还能说话,和人一样有感情。故题目说法正确,画“√”。
    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那一定会很好》课文中通过一粒种子长成大树,之后变成了手推车,接着变成了椅子,最后变成了木地板的经历。故题目中“种子一生按时间顺序经历了大树——手推车——椅子——地板。”说法正确,画“√”。
    10.(1)√
    11.× 12.× 13.× 14.×
    【解析】11.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
    题目叙述错误。
    迎上去:面对着对方,迎接上去。
    追上去:表示很快或有意的跑过去,追赶的意思。
    12.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题目叙述错误。“园”是全包围结构的字,全包围结构要先里头后封口。
    13.本题考查笔画。
    题目叙述错误。“极”第6笔是横折折撇。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掌握。
    题目叙述错误。小蝌蚪先长后腿再长前腿。之后它的小尾巴会慢慢的消失,变成幼蛙。最后变成青蛙。
    15.√
    16.× 17.√ 18.√
    【解析】16.此题考查诗句理解。
    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全诗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是:壮观的瀑布从高处急冲直流而下,真使人怀疑这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运用了比喻手法,把瀑布比作银河。
    故表述错误。
    17.此题考查字词在句中的作用。
    “遥看瀑布挂前川”中“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故表述正确。
    18.此题考查字词在句中的作用。
    “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 描绘瀑流直泻而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把瀑流之湍急、冲力之猛烈、声势之宏大,展现于读者眼前。
    故表述正确。
    19.× 20.√ 21.√ 22.√ 23.√
    【解析】19.错误,“它”的笔顺是 一共五画。
    20.正确,脑袋(dai)、妈妈(ma)、朋友(yu)
    21.正确,出自课文《小青蛙找妈妈》,结合课文可知小青蛙是先长出两条后腿,后长出两条前腿的。
    22.正确,出自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结合课文可知苍耳靠的是动物的皮毛来传播种子的。因为苍耳的刺可以粘到动物的皮毛上,被动物带到不同的地方。
    23.正确,出自课文《我是什么》,结合课文“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冰雹’。”可知说法正确。
    24.× 25.√ 26.× 27.√ 28.√
    【解析】24.本题考查汉字笔顺。
    “皮” 字共有 5 画,笔顺为: ,故题干表述有误。
    25.本题考查轻声。
    普通话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轻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普通话多数轻声同词汇、语法有密切联系,以下情况一般读轻声:
    ①语气助词“吗、呢、啊、吧”等。
    ②助词“着、了,过、的、地,得、们”。
    ③名词的后缀“子、头”,如“桌子、椅子,木头、石头”等读轻声。
    ④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如“说说、想想、弟弟、奶奶"等。某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如“明白、暖和、萝卜、耳朵、事情”等。
    故“帽子、时候、什么”这三个词的后一个字应读轻声。选项正确。
    26.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
    《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中写了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后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不见了,就变成了青蛙。故题干表述有误。
    27.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
    出自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结合原文“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选项正确。
    28.本题考查汉字的偏旁部首。
    “啊”字去掉口字旁变成“阿”。释义:用在某些亲属名称的前面。可组词:阿姨、阿爸等。选项正确。
    29.√ 30.× 31.× 32.×
    【解析】29.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理解。
    说法正确,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30.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本句话的说法是错误的。本课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表现了黄山风景区自然景观的美丽壮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篇课文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4种奇石。
    31.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的理解。
    本句话的说法是错误的。《望庐山瀑布》是用夸张的手法,《黄山奇石》多用比喻的手法描写。
    3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
    本句话的说法是错误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登高才能看得远,人生也正如此,只有不断的向上进取,才有可能高瞻远瞩。这句诗出自盛唐诗人王之涣所作《登鹳雀楼》。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解析】53.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课文《狐假虎威》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
    故题干表述错误。
    54.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出自课文《狐狸分奶酪》,讲述了两只小熊为了分一块奶酪拌嘴,狐狸帮他俩分奶酪,结果自己把奶酪吃光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伴之间相处要懂得谦让,不然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故题干表述错误。
    55.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出自课文《纸船和风筝》,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因为一点小事吵架后,以纸船和风筝来修补“裂缝”,发展了彼此的友谊。
    故题干表述正确。
    56.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风娃娃》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的“好心办坏事”,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故题干表述正确。
    57.× 58.× 59.× 60.√ 61.√

    相关试卷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阅读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阅读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照样子,写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课外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课外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获得了飞行比赛的冠军,“它想,蝼蛄的心情变化是,你喜欢文中的蝼蛄吗?为什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葡萄沟在哪?那里出产什么?,有桑葚,有无花果,有葡萄,课内阅读,这段话共有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