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专题训练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惟其痛苦,所以欢乐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惟其痛苦,所以欢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挫败留下的不全是伤悲,战争毁损的不只是家园,病毒戕害的不仅是健康……
对于困苦灾难,贝多芬说:“惟其痛苦,才有欢乐。”梁启超说:“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拜伦说:“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
对于困苦灾难,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的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种成长,无论这种经历是美好的还是痛苦的。只有经历得足够多才能走向成熟,因为每一次经历都有独特的价值,都能让你从中得到启发,收获成长。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张载
只有承受过痛苦的人,才能了解真正的欢乐。——尼采
只有长时间的磨砺和不懈的努力,才能锻造出一个人。——罗曼·罗兰
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徐特立
这几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用瓶子灌了一瓶黄河水,他透过瓶子,看到的全是浑浊的世界。等到泥沙沉淀下来后,有五分之四变成了清澈的水。清水好比幸福,泥沙就像痛苦。他透过瓶子,看到了生命中幸福与痛苦的界限,思考生活中要学会减少痛苦,收获更多的幸福。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上述材料有何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1.例文:
透过灾难,看见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制造的瘟疫已在华夏大地上肆虐了数月时间。疫情之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人生百态图:有人镇定自若,有人惊慌失措;有人焦虑愁苦,有人勇敢沉毅。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很多人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困苦灾难,对于人类而言到底是一场黑暗的旅程,还是一次携手抗争?我们是靠人类的智慧战胜灾难,还是在灾难面前低下头颅放弃出击做一次被动的“接种”?
我想,用温情正视痛苦,用谦卑面对现实,是我们对灾难的最好的回应。
纵观人类的发展进程,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的历史既是充满荣耀的画卷,也是多灾多难的惨案。无论是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天灾,还是战争、仇杀、宗教冲突等人祸,人类世界永远不缺乏灾难。不管灾难的形式如何迥异,它带给人类的痛苦都是一样的沉重,灾难下的现实都是一样的冷酷。但是正如海明威所言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不管灾难中死神收割生命的镰刀多么冷漠和锋利,我们也要用自己那颗赤诚而温热的心,去温暖这凄风苦雨中的世界。因为只有这样,世界才会从灾难中重生。同时,我们也应明白,我们虽然只是这颗星球上的一份子,是宇宙间的渺小尘埃,但灾难中坚持不懈的我们却是伟大的一员,我们是残酷的宇宙里一颗颗始终散发着温情的希望之星。
著名时评人曹林说过这样一句话:“低智商的善良,不如高智商的冷漠——这是一个让人恶心的坏命题。”而这句话放到当下考量依然极为精当。在灾难面前,我们需要一颗清醒的头脑,我们需要最强的判断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面对苦难可以无动于衷,甚至失去悲悯之心。每个人身处灾难之中,冷漠不会减轻灾难造成的痛苦,反会徒增人心的寒冷。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中,我们看到一箱箱口罩从天南海北邮寄而来,也看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诗句中包含的慰勉;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志愿者奔赴武汉,也看到了一些患者因为担心让健康的人受到感染而悄悄地在封闭的医院中清理垃圾……虽然病毒残酷无情,可是我们在这场疫情中却能感受到最为诚挚、最为单纯的善意,感受到人们那一颗颗赤子之心在胸腔中有力地跳动。灾难无情,考验真情;灾难无情,人间有情!
我们不能将目光仅仅投向抗灾、救灾成功的熠熠光辉中,无视灾难带给人们的痛苦,甚至对灾难中凄惨、阴暗的一面选择性逃避。我们既要看见抗击灾难的荣光,也要听见灾难中的悲鸣与哭泣。我们缅怀那一个个溘然逝去的、曾经鲜活的生命,而不是让他们的死亡变成刘瑜描述过的“过多的死亡让每一次死亡的意义贬值”的悲哀。我们既看见了新闻报道里的喜讯,也要看见上不了新闻的那些小人物的悲哀与无助。在人们高歌人类抗击灾难的伟大胜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那些被赞歌遮掩了的痛苦——这样我们才不会过于高看自己,将自己误认为百难不侵的神一样的存在。对灾难的过于藐视,也许会让好了疮疤的人忘记了曾经的疼痛,让灾难对人类的意义清零。
不卑不亢,留一颗赤子之心去面对灾难。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本则材料的意义,在于看到困苦灾难的另一种视角及其积极意义。就拿自然界中的灾难来说,地震、风灾、冰灾、海啸等灾难的发生,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在这场灾难中,人类也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积极应对,而不是畏惧退缩、怨天尤人,既接受到了灾难的磨砺,使心志更为坚定,也在共抗灾难的过程中品尝到了团结一心的和谐之乐。而对人类世界而言,像疾病之类的灾难是很可怕,但比疾病更可怕的,是对疾病认知的缺乏,以及疾病之后自我打击和自我恐吓的一系列想象。但若能克服这些,我们战胜的,也就不仅仅是疾病,而是自己那颗畏惧的心了。同理,人生中的挫败,同样能培养人的能力、锻炼人的心志;战争的摧残,也能让人们更珍视和平,对未来的和平也更为向往。不管是对待个人的挫折,还是大范围的自然灾害,抑或面对战争,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永远是最普遍正确的心态,团结协作永远是最普遍合理的应对方法。虽然在某些细节上会有不同,但乐观、坚强、团结这些应对困苦灾难的核心思想却是共通的。所以,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并思考青年人应该如何面对自然灾害、生理疾病、人生挫折、战争等等困苦灾难,如何辩证思考它们的消极和积极意义,如何去处理与化解它们。
写作时,应当在承认灾难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之外,适当拓展一下部分灾难带来的不同影响,如困苦灾难之中见真情,困苦灾难能磨炼个人的意志,困苦灾难能够检验社会人心等。写作时,可以从个人遭遇的挫折入手,或者从新冠疫情这一类当下我们最熟悉的困苦灾难着笔,适当拓展到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事例,或历史上的黑死病、霍乱、非典等大型病害,总结出面对灾难的乐观坚强之心态,以及正视、团结、协作之方法这些普遍规律。但最重要的,是应该思考面对灾难,我这个写作者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态度,应该如何看到其中的积极意义,而不是被它打倒,以及应该怎么去处理,以实现跨越困苦灾难后的成功、和平等。
立意:
1.面对灾难,需要坚持一份冷静。
2.面对挫折,需要拥有一份坚强。
3.面对摩擦,我们需要撒播一份关爱。
4.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
5.战胜灾难,成就自我。
2.例文:
慢享生活
在这个节奏飞快的时代,似乎人们都给自己预设了快节奏的生活。但只顾着追求速度,我们会忘了生活的本真。那一次经历,让我明白了慢享生活的意义。
寒假造访荷兰的这趟旅行经历,让我真切体会到了这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享受着这种闲适的快乐。在海牙,我们驻留了6天,没有规划行程,也没有查询旅游攻略,细细地漫步荷兰的大街小巷,毫无目的,只是随心所欲地走。这样的旅游,自由,纯粹,没有功利性目的。你可以不知道要去哪儿,在石板路上尽情地迷失方向,在各种各样的小商店前随意观赏流连。
走进一家餐厅,伴随着迷离的音乐靠窗坐下,眼前飘着微微的烛光,闻着烤面包散发的香气,听着身边情侣低低的细语,用手摸着老旧的、掉了漆的桌椅,心里感到的是一种满足,一种快活。服务小姐拿来菜单,也并不催促。看着上面奇奇怪怪的字母,我们吃力地用英语点菜,小姐许久才终于明白,对我们轻轻一笑,离去了。我们于是聊天,观看,静待佳肴。在这里等餐,好像不再是那么汲汲皇皇地感到一种促迫的痛苦,因为你可以闲下来与好友说说话,重新认识你熟悉的人;也可以去发现、探究身边一些陌生的人。
食物摆上餐桌,道道独具风格,十分精致。尽管量不大,但精巧得让你不忍下嘴,生怕无情的刀叉会破坏这份美好。我轻轻地把一粒蜗牛送入口中,又轻轻咬碎,用味蕾细细品味溢出汁液的那种融合了香葱蘑菇的芳醇。味道很纯正,没有味精,仅仅是蔬菜的清香,肉质本身的润滑,伴着微微的肉鲜,咽下去,依然齿颊留香,让你觉到一种难以言说的美感。在这样一座城市,在这样一座餐厅,慢慢品尝每一口食物,放松地接纳身边的闲适与美好,倾心地感受生活的幸福与满足。
走出餐厅,天色已晚,月色朦胧。对面的商店已经熄了灯,锁上门,仅留下隐约摇曳的黄晕的灯光。西餐厅外的一排藤椅上,一位衣着考究的老妇,将头静静地依偎在老翁的肩上,共披一条毛毯,和着清风把酒言欢。“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熟悉的旋律又回荡在耳畔,我心中顿生出莫名的感动。
其实,紧张与清闲不过是相对的概念。拥有一颗悠闲的心,拥有一种雍容大度的生活态度,那么,即使身再忙,心也可以清闲。慢下来,也许会更能接触到生活的真谛。这是这趟旅行经历给我的最大收获。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话指出,人生无论是美好的经历还是痛苦的经历,都是一种成长。第二句话强调了经历的价值和意义:有独特的价值,能让人得到启示,收获成长,走向成熟。
可见,材料的关键词是:经历。经历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可以是具体可感的事情或场景,也可以是抽象无形的情感或心理。在这些或美好或痛苦的经历之中,我们见识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积累了各种经验,接受了各种教训,增长各种见识,最后形成独属于我们个人的历史,记录着我们的成长,见证着我们的人生。所有的经历都是人生旅途中的足迹,都是生命过程,都是一种财富。人生中的每一次经历,都是我们认知的来源,会为我们带来快乐感与成就感。在一次次的经历中,我们不断接受磨砺,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有成功,有喜悦,有失败,有痛苦,这一次次的经历塑造了我们的人生。而能否从经历中得到启发,收获成长的财富,关键就在于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它们,以及我们是否能及时反思总结自身。
从“联想和思考”可知,文体可以是记叙文或议论文。若写记叙文,可以写自己或自己所见的生活片段,如写父母生活的艰辛,你的所见皆见证了生活的艰辛,也见证了父母的责任心和不懈的努力。这个过程,一定会触动心灵,形成你的思想,要么增强对父母的理解和敬畏,要么赋予自己前行的力量。若写议论文,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阐述经历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见证成长,增长见识,走向成熟。
立意:
1.经历百般滋味,收获生命成长。
2.悦纳多元经历,欣赏不同风景。
3.山一程,水一程,人生之旅因经历而精彩。
3.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四句话构成,探讨了苦难与人生的关系,其中包含苦难与成功的关系、苦难与快乐的关系、苦难的价值、面对苦难的态度,从中可以提炼出关键词“苦难”。材料意在引导考生辩证认识“苦难”,提示语部分“这几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意味着考生必须综合四句话的内容进行立意,即苦难孕育辉煌,我们应正视苦难,勇于面对生活的挑战,在困难中磨砺自我,增长才干,成就精彩人生。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苦难的内涵,苦难与成功的关系,苦难的价值,如何面对苦难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说“苦难的价值”时,可以从个人成长、国家发展等角度切入展开论证,使论证更深入。在论述“如何面对苦难”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辩证分析,如我们应勇于面对人生中的痛苦,敢于迎接挑战,磨砺自我,厚积薄发;我们应乐观面对困难,以豁达的胸襟寻找人生出口,成为人生的强者。
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陆鸿幼时因病导致脑瘫,却凭借“永不服输”的口号成立了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扼住乐命运的喉咙,在苦难中成就自我的事例,论证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在困境中应保持逆流而上的精神,永不放弃。也可以引用周国平“真正的成功者必定经历过苦难、挫折和逆境,绝不是只靠运气好”的名言,论证苦难是强者通往成功殿堂的阶梯。
立意:
1.直面苦难不畏惧,方能成就美好人生。
2.历经彻骨寒,赢得梅花香。
3.在苦难中绽放,在挫折中成长。
4.让苦难为人生着色。
4.例文:
沙淀苦为底,心明水自清
“以通透之心看苦难,待苦难沉淀于光阴之中,心中一泓清泉亦不失了月辉。”贾平凹如是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学会沉淀苦难,收获心田深处的安谧幸福。
“减少”苦难,不妨将“泥沙”沉淀为生命的底色。幸福与痛苦相生相伴,我们的人生中有望云卷云舒,听雨落雨眠的欢喜,自有失良机佳遇,违所愿所想的失意。但是,如何看待苦难取决于我们自己。“我感谢苦难,它无形地推了我一把,教我学会感恩与宽容、知足与忍耐”,史铁生拥抱苦难的沉重,将其化为坚毅的生命底色,以寸管为读者送去《我与地坛》的文字力量;“只有懦弱的人才会以苦难为借口,向上的人总以苦难为阶梯”,江梦南接纳苦难的不公,将其化为自强的生命底色,用行动向众人证明特殊人群亦可有耀眼夺目的先芒;“他们说我不能做得像那些人一样好,可我明白久经霜冻的柿子更甜”,金晓宇经受苦难的磨炼,将其化为坚持的生命底色,凭实力为翻译界注入“一股别样清流”。“泥沙”沉淀下来,生命的长河依然清水自润,碧水长流,而沉淀下来的“泥沙”更铺垫为生命的底色,让其更显厚重。
由此观之,“减少”苦难的方法在于守有本心,沉淀苦难,相信经过时间的流逝,苦难终会化为生命底色,我们终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
“收获”幸福,不妨怀如明镜般通透之心拥抱生活。苦难与幸福本无界限,正如泥沙同水本为一体。但若是以一颗豁达之心看待万物,清楚洞析苦难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则幸福之水自会清澈无比。“心有寂然,便成秋空霁海;坐有琴书,即成石室丹丘”,弘一法师正是怀着对幸福的向往,不断追求人生的真谛,方有圆寂之日仍泰然微笑;“浮云吹作雪,世味煮成茶”,芸娘怀着对幸福的热忱,于生活艰辛中寻找清欢,夏酿梅子酒,冬做芋泥糕,方有今日众人所见《浮生六记》之怡然自悦;“一片甲骨惊天下,生生不息字千秋”,李莹正是怀着对幸福的执着,于枯燥的甲骨文研究工作中寻找乐趣,并将研究甲骨文的快乐传递给他人,才有昔日“冷门”变“热门”。幸福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发现,总有一处“林深时见鹿”,只要细心探索,自有一方“曲径通幽处”。
由此观之,“获取”幸福的方法在于怀一颗豁达之心,巧妙适时将苦难转化为欢乐,寻一寸欢喜。
吾辈新时代青年,且恣意挥毫,以沉淀的苦难铺就生命底色,以心明的欢喜书写个人的幸福、时代的华章!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作文材料共有四句话,层次清楚,要点明确。第一句和第二句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用瓶子灌装黄河水,起初浑浊不堪;经过沉淀后,水质变清。第三句是很重要的过渡句,把“清水”同“幸福”联系起来,把“泥沙”和“痛苦”联系在一起。第四句则承接前一句,继续探讨我们从这个生活现象中获得的关于“幸福”与“痛苦”的启发和思考,并且明确指出怎么做,“生活中要学会减少痛苦,收获更多的幸福”。而对我们的人生来说,假如清水是幸福,泥沙是痛苦,那我们一生幸福的总量应该大于痛苦。我们时时感到痛苦,不是因为痛苦多于幸福,而是我们用不恰当的方式,让痛苦像脱缰的野马,随意奔跑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因为痛苦的渗透,我们本来应该清澈如水的生活,变得像黄河水一样,有了太多的杂质。
由此可见,作文材料的关键词是“幸福”和“痛苦”。虽然这两个关键词明确突出,但学生在作文行文中应注意化虚为实,将“幸福”和“痛苦”置于具体的情境中加以分析。作文的立意重点是“减少痛苦,收获更多幸福”。写作时,要注意以“减少痛苦,收获更多幸福”为立意中心,并且在作文中论及“幸福与痛苦的界限”,以及通过“沉淀”等方法减少痛苦,收获更多幸福。作文提示语还指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在作文中应适当体现时代性和青年人的身份特征。
立意:
1.沉淀生活,感受幸福。
2.学会与痛苦和平相处。
3.沉淀痛苦需要好心态与智慧。
4.沉淀痛苦,迎来幸福需要时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专题训练:作文主题训练自由与约束,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专题训练:作文主题训练正能量,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专题训练:作文主题训练文化坚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