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益中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益中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文件包含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益中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益中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Cl-35.5 Ca-40 Fe-56
一、选择题(每题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湿衣晾干B. 玻璃破碎C. 冰雪融化D. 纸张燃烧
【答案】D
【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其他物质生成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根据分析,湿衣晾干是水分被蒸发,玻璃破碎只是玻璃的大小和形状发生改变,冰雪融化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这三个变化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纸张燃烧中生成了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择D;
2.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读取液体体积B. 倾倒液体
C. 加热液体 D. 滴加液体药品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平齐,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试管口,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试管里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混合物排列的是
A. 铅、空气B. 硫、干冰C. 碘酒、海水D. 冰水、大理石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铅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B、硫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C、碘酒中含有碘和酒精,属于混合物,海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冰水是水的固态和液体混合,只含有一种物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氯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下列物质中氯元素显+1价的是
A. Cl2B. HClC. NaClOD. KClO3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详解】A、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Cl2属于单质,故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选项错误;
B、氢元素显+1价,设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 +x=0,则x=-1,故选项错误;
C、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 +y+ (-2) =0,y=+1,故选项正确;
D、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 +z+ (-2) ×3=0,z=+5,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5.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制造硝酸
B. 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时发生化学变化
C. 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用于食品的保护气,选项A错误;
B、 根据液氮和液氧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物理变化,选项B错误;
C、氧气具有氧化性,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选项C正确;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影响地球环境,导致温室效应加剧,选项D错误。
故选:C。
6. 某学生从量筒中取溶液,取之前仰视量筒内液体体积为 20mL,倒出一部分后,俯视量筒内液体体积为 15mL,实际取出液体体积为
A. 等于 5mLB. 小于 5mLC. 大于 5mL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量筒中取溶液,取之前仰视量筒内液体体积为 20mL,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故实际液体的体积大于20mL,倒出一部分后,俯视量筒内液体体积为 15mL,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故剩余液体的体积小于15mL,故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大于5mL。
故选C。
7. 下列事实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 繁多复杂的物质是由种类有限的元素组成的
B. 氧气压缩为液氧﹣﹣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C. 湿衣服在太阳下容易晒干﹣﹣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D. 过氧化氢与水的元素组成相同而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自然界中不计其数的物质都是由元素周期表中一百多个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B、氧气压缩为液氧,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微观解释不正确,符合题意;
C、湿衣服在太阳下容易晒干,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微观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与水的元素组成相同而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微观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 原子结构模型B. 空气组成模型
C. 物质分类模型D. 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答案】B
【解析】
【详解】A、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内有质子和中子,错误。
B、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成分占1%。正确。
C、物质按含有物质种类的多少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按组成元素的多少分为单质和化合物,错误。
D、地壳中元素含量前4位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错误。
故选B。
9. 根据碘原子及①-⑤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②③⑤表示的微粒性质较稳定
B. 碘原子化学性质与①相似
C. m=53 则图中 n 的值为 5
D. ①④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F
【答案】C
【解析】
【详解】A、②③⑤表示的微粒都是最外层电子填满了的8电子稳定结构,故性质较稳定,选项正确;
B、碘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故n=53-2-8-18-18=7,与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两者化学性质相似,选项正确;
C、由B分析可知,图中 n 的值为 7,选项错误;
D、①④对应元素分别为9号元素氟元素、11号元素钠元素;氟元素化合价为-1、钠元素化合价为+1,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故两者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F,选项正确。
故选C。
10. 碳酸二甲酯(C3H6O3)是一种重要绿色化学试剂。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碳酸二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gB. 碳酸二甲酯是由12个原子构成的
C. 碳酸二甲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 碳酸二甲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A错误。
B、一个碳酸二甲酯分子是由12个原子构成的,B错误。
C、碳酸二甲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正确。
D、碳酸二甲酯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故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错误。
故选:C。
二、选择题(每题有 1~2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2 分,共 10 分。)
11.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阴离子带负电荷,则带负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B.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答案】BD
【解析】
【详解】A、阴离子带负电荷,但带负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阴离子,电子也带负电荷,推理不正确,选项不符合题意;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C、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和氖原子,推理不正确,选项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推理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D。
12. 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从微观角度对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发生了改变
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都发生了改变
C. 反应结束后,打开弹簧夹前后,集气瓶中气体分子种类明显增多
D. 反应结束后,打开弹簧夹前后,集气瓶中气体分子数明显减少
【答案】B
【解析】
【详解】A、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故A错误;
B、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为:,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分子个数由5个变2个,故分子个数也发生了改变,故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都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
C、反应结束后,打开弹簧夹前,空气中的氧气被反应掉,打开弹簧夹后,水倒流到集气瓶内,剩余气体成分依然未改变,故集气瓶中气体分子种类不变,故C错误;
D、由C选项分析可知:集气瓶中气体分子种类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3. 某含硫氧化物中,硫和氧的质量比为2 :3,则该化合物中硫的化合价可能是
A. -2B. +2C. +4D. +6
【答案】D
【解析】
【详解】硫和氧的质量比为2 :3,硫的氧化物中硫和氧的原子个数比=,所以硫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SO3;设:化合物中S元素化合价为x,已知O元素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则有:x+(﹣2)×3=0,解得x=+6。故选D。
14. 工业上用 CH4和 CO2制取合成气会产生积碳,如图是抗积碳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Ni 基双金属催化剂可重复使用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改变
C.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D. 合成气可合成多种化工产品,价值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Ni 基双金属催化剂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可以重复使用,正确;
B、该反应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甲烷中碳为-4价,氢为-1价。二氧化碳中碳为+4价,氧为-2价,氢气中氢元素为0价,一氧化碳中碳元素为+2价,氧元素为-2价。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不变,错误;
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构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正确;
D、合成气是氢气和一氧化碳,可合成多种化工产品,价值大,正确;
故选B。
15. 某金属元素 R(不变价)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M,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N,则 R的化合价是下列关系式中的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某金属元素 R(不变价),设其化合价为x,相对原子质量为y,则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x;氧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相对分子质量为:。其氯化物的化学式为:RClx,氧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35.5,则相对分子质量为:。故,则 R的化合价:。
故选C。
【点睛】熟练掌握化合价与化学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70 分)
三、填空题(共15分)请将非选择题部分试题的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16.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氖气____________;
(2)3个亚铁离子_________;
(3)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______ 。
(4)标出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5)氧化铁的化学式__________;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
【答案】(1)Ne (2)3Fe2+
(3)H2O2 (4)
(5)Fe2O3 (6)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稀有气体化学式的书写:直接用元素符号即可。
故填:Ne
【小问2详解】
离子符号的书写: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离子的数量写在最左边即可。
故填:3Fe2+
【小问3详解】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所以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为过氧化氢分子。
故填:H2O2
【小问4详解】
元素的化合价标在对应元素的正上方,符号在前,数字在后。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钠元素在化合物中为+1价,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为-2价,所以S元素为+6价。
故填:
【小问5详解】
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
【小问6详解】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为H2O
17. “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按要求填空。
(1)若“”表示一个氮原子,则“”表示______(填写粒子名称)。
(2)写出下列数字“2”的涵义:
2H______,Mg2+______,H2O______,______。
(3)
①______;
②______。
(4)已知溴的元素符号为 Br,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x 的值为______。
②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图中______(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A. B. C.
【答案】(1)一个氮分子
(2) ①. 氢原子的个数为2 ②. 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③. 1个水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为2 ④. 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价为+2价
(3) ①. 原子 ②. 分子
(4) ①. 35 ②. B
【解析】
【小问1详解】
一个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构成,若“”表示一个氮原子,则“”表示一个氮分子。
【小问2详解】
2H中2表示:氢原子的个数为2;
Mg2+中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H2O中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为2;
中2表示: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价为+2价。
【小问3详解】
物质可以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多个原子构成分子。故①为原子,②为分子。
【小问4详解】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溴原子的质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故选B。
【点睛】熟练掌握化学用语相关知识。
四、简答题(共 23 分)
18.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______;
(2)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3)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
(4)磷氧气中燃烧______。
【答案】(1)
(2)
(3)
(4)
【解析】
【小问1详解】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9.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完成下列问题
(1)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_不同。
(2)氮和磷为同族元素,其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种原子______相同。
(3)画出元素 X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4)Y 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5)一个磷原子含有______个质子,氧原子核外电子数是______。
(6)原子序数分别为 1、8、11 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7)根据 31 镓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判断,镓元素位于第______周期。
【答案】(1)质子数 (2)最外层电子数
(3) (4)Cl2
(5) ①. 15 ②. 8
(6)NaOH (7)四##4
【解析】
【小问1详解】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小问2详解】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氮和磷为同族元素,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5个,都易得到电子,故氮和磷为同族元素,其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小问3详解】
元素X为镁元素,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2个电子,故镁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小问4详解】
Y为氯元素,氯元素组成的单质为氯气,化学式为:Cl2;
【小问5详解】
由磷元素的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可知,磷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5,原子序数=质子数,故其质子数为15;
由氧元素的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可知,氧原子的原子序数为8,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故氧原子核外电子数是8;
【小问6详解】
原子序数为 1、8、11 的三种元素分别为氢、氧、钠,故氢、氧、钠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小问7详解】
由镓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镓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根据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故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20. 已知:①常温常压下,A、B 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它们的元素种类相同,A 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为 B 和 C.②黑色固体 D 在足量的 C 中燃烧生成气体 E,E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淡黄色固体 F 在足量的 C 中燃烧生成有害气体 G,请按要求填空:
(1)A 的名称为______。
(2)D 与 C 生成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3)完成 F 与 C 反应的方程式______。此反应在发生时集气瓶中要放入水,目的是______。
【答案】(1)过氧化氢溶液
(2) ①.
②. 化合反应
(3) ①.
②.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
【分析】①常温常压下,A、B 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它们的元素种类相同,A 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为 B 和 C,可推出A为过氧化氢,B为水,C为氧气;②黑色固体 D 在足量的 C 中燃烧生成气体 E,E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推出D为碳,E为二氧化碳;③淡黄色固体 F 在足量的 C 中燃烧生成有害气体 G,可推出F为硫,G为二氧化硫,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A为过氧化氢溶液;
【小问2详解】
D 与 C 生成 E 反应为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小问3详解】
F 与 C 反应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硫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故此反应在发生时集气瓶中要放入水,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五、实验题 (共 17 分)
2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程式为______ ,若要获得平稳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用 F 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时再开始收集。
(3)写出实验室用 C 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 ,用 D 装置收集氧气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4)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和醋酸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标号,下同),若用 G 装置收集时,则气体要从______端通入。
【答案】(1)试管 (2) ①. ;
②. B ③. 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
(3) ①. 防止冷凝水回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 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4) ①. C ②. n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 a 的名称是试管;
【小问2详解】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为了获得平稳气流,需要控制加入液体的速度,因此选择带有分液漏斗的B为发生装置;
用F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为了避免手机的气体不纯,需要等到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再进行收集;
【小问3详解】
实验室用 C 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回试管,使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炸裂;
用 D 装置收集氧气其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小问4详解】
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故选C为发生装置;甲烷密度比空气小,先在顶部聚集,若用 G 装置收集,应从短管n端进气,正好可以在上方聚集,将空气从长管排出。
22.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除二氧化锰外其他物质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那么氧化铜是否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好?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下面三组实验,实验中“待测数据”是生成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时间(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问题讨论:(1)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实验③中x的数值为______。
(2)由实验③与实验 ______的“待测数据”相对比,若实验③“待测数据”更__________(填“大”或“小”),则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反思:(1)若要证明氧化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设计实验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不变。
(2)你认为同学们设计实验②和实验③的对比的目的是______。
【答案】 ①. 2H2O22H2O+O2↑ ②. 1.2g ③. ① ④. 小 ⑤. 质量 ⑥. 化学性质 ⑦. 探究氧化铜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好
【解析】
【详解】问题讨论:(1)实验②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要比较催化效果,需要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检验,实验③中x的数值为1.2g;
(2)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所以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小;
反思:(1)若要证明氧化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设计实验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计实验③和实验②,氯酸钾质量相同,催化剂质量相同,所以对比的目的是:探究氧化铜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好。
23. 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活动。
(1)实验 1 是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加热汞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 2 中,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止水夹最合理的打开时间是______(填“反应刚结束时”或“冷却到室温时”)。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不能用木炭和硫粉的原因是______。
(4)兴趣小组查阅资料,改进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3 的探究: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锈蚀会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用数字传感器测实验 2、实验 3 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依据图示信息,实验______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______。
②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氧化反应与燃烧的相关规律是______。
【答案】(1);
(2) ①. 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②. 冷却到室温时 ③.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被倒吸入集气瓶
(3)反应生成气体,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
(4) ①. 3 ②. 实验2消耗O2剩余8.6%,实验3消耗O2剩余0.49%,实验3氧气消耗更彻底 ③. 在密闭容器中,缓慢氧化比燃烧消耗氧气更彻底
【解析】
【小问1详解】
汞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实验2中,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红磷熄灭后,止水夹最合理的打开时间是冷却至室温,必须保证实验前后温度相同,控制好变量,实验数据才准确;
打开止水夹,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导致烧杯内的水被压入集气瓶;
【小问3详解】
木炭和硫粉燃烧会产生气体,导致集气瓶内气体减少的体积不准确,从而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
【小问4详解】
依据图示信息,实验3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实验2消耗O2剩余8.6%,实验3消耗O2剩余0.49%,实验3氧气消耗更彻底;
实验2磷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实验3铁生锈是缓慢氧化,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氧化反应的相关规律是:在密闭容器中,缓慢氧化比燃烧消耗氧气更彻底。
【点睛】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六、计算题(共 5 分)
24. 丙烯酸乙酯(C5H8O2)存在于菠萝等水果中。计算:
(1)丙烯酸乙酯由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填数字);
(2)丙烯酸乙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填最简比);
(3)丙烯酸乙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2)丙烯酸乙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5):8=15:2
(3)丙烯酸乙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
【详解】(1)由化学式可知,丙烯酸乙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2)见答案;
(3)见答案。
25. 若 100 克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则此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过氧化氢质量分数=过氧化氢质量/溶液质量)为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 0.01%)
【答案】21.25%
【解析】
【详解】过氧化氢溶液是由溶质过氧化氢和溶解水组成的,设100 克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则溶剂水的质量为:100g-x,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00g×10%=10g,所以有:,解得x=21.25g,所以此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故填:21.25%。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1
1H
氢
1.008
2He
氦
4.003
2
3Li
锂
6.941
4Be
铍
9.012
5B
硼
10.81
6C
碳
12.01
7N
氮
14.01
8O
氧
16.00
9F
氟
19.00
10Ne
氖
20.18
3
11Na
钠
22.99
X
13Al
铝
26.98
14Si
硅
28.09
15P
磷
30.97
16S
硫32.07
Y
18Ar
氩
39.95
实验编号
氯酸钾
其它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①
1.2g
/
②
1.2g
二氧化锰0.5g
③
xg
氧化铜0.5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和平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推断题,简答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河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天津市和平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推断题,简答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