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93289/0-170285624894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93289/0-170285624898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93289/0-170285624901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一、单选题
1.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倡导民众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人工模拟合成除虫菊中的除虫菊酯属于精细化学品
B.回收铝质饮料罐得到铝与铝土矿制铝相比,前者能耗低
C.海水淡化中的蒸馏法比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历史悠久,技术工艺成熟,成本也低
D.使用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
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溶液滴入沸腾的水中,得到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铁胶体
B.制备的胶体能长期稳定存在
C.用激光笔照射NaCl溶液和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
A.碳酸钠溶液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B.氯化铜浓溶液加水稀释溶液变蓝
C.过氧化钠放置于空气中逐渐变白D.鸡蛋清遇饱和硫酸铵溶液析出沉淀
4.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得到,也能由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FeCl3B.FeCl2C.CuCl2D.ZnCl2
5.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体积比为1∶4,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B.17C.44D.64
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导电性实验。向一定体积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X,观察到灯泡亮度先变小到熄灭,再变大。则X可能为( )
A.硫酸B.硫酸钠C.硫酸氢钠D.氢氧化钠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AB.BC.CD.D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7的溶液:Na+、K+、Cl-、、Fe3+
B.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Mg2+、K+、、
C.、Al3+、、I- 、
D.、Mg2+、Cl-、、
9.辅助以铁架台(可带铁圈)、酒精灯、导管、橡胶塞、橡胶管、石棉网,选用下列适当规格的仪器不能实现相关操作的是( )
A.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B.粗盐提纯中将最后所得的滤液蒸发结晶
C.用萃取分离溴水混合物
D.除去新制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Cl2:2Fe2++Cl2=2Fe3++2Cl-
B.将氧气通入酸性碘化钾溶液中:2I-+O2+4H+=I2+2H2O
C.Al(OH)3与NaOH溶液反应:OH-+Al(OH)3=2H2O+AlO
D.氯气溶于水:Cl2+H2OCl-+ClO-+2H+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Ca(HCO3)2溶液:Ca2++OH-+=CaCO3↓+H2O
B.Na2O2与稀硫酸反应:2+4H+=O2↑+2H2O
C.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足量NH3,再通过量CO2:CO2+OH-=
D.Cl2溶于水:Cl2+H2O⇌2H++Cl-+C1O-
1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晶体中含键的数目为
B.标准状况下,与充分反应,得到产物的分子数目为
C.和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分子数目为
D.常温下,和混合气体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13.实验室模拟以碳酸氢铵和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碳酸钠的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00℃加热所用仪器为坩埚
B.通过抽滤操作可快速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C.晶体A是碳酸钠,30~35℃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最小
D.可以先通足量氨气,再通过量代替碳酸氢铵粉末
14.“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含有NH4NO3、(NH4)2SO4]的形成除了与NO2有关外,还有NH3的参与,才能将SO2转化为硫酸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雾霾的分散剂是空气B.雾霾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SO2、N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D.雾霾生成过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现取体积为的溶液平均分为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浓溶液并充分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
②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得到沉淀,再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剩余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关于原溶液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B.一定只含有:
C.一定不含和D.
二、填空题
16.化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和化学密切相关,完成下列问题。
(一)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能延长鲜花的寿命。现有一种无色的鲜花营养液,可能由硝酸钙、碳酸钾、硝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
(2)若测得原营养液中、的数目之比为,则原营养液是由 种溶质配制成的。某同学用氯化钙、硝酸钾、氯化钾配成的营养液中、、的数目之比为,则所用硝酸钾和氯化钙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二)明胶磷酸盐缓冲液可用于肉毒梭菌检样的制备、微生物分离和鉴定等。
(3)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的水溶液不同于溶液的性质是 (填字母)。
a.适当加热会产生沉淀 b.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
(4)磷元素的含氧酸有、(亚磷酸)、(次磷酸)等多种酸。已知,属于 (填“正盐”或“酸式盐”)。已知属于二元弱酸,写出它与足量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7.氮、硫的氧化物都会引起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图是氮、硫元素的各种价态与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
(1)根据A对应的化合价和物质类别,A为 (写分子式)。
(2)氮及其化合物中常用作保护气(如填充灯泡、焊接保护等)的物质是 (写电子式),原因是 。
(3)从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图中硫元素不能表现出氧化性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4)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木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 性(填“脱水”“吸水”或“强氧化”,下同);用浓硫酸在纸上书写的字迹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 性。
(5)含-3价氮元素的物质可以是,也可以是铵盐。只用一种试剂,将这4种盐的溶液区分开(可加热),这种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NaOH溶液B.溶液C.溶液D.溶液
三、实验题
18.“侯氏制碱法”促进了我国纯碱工业的发展。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并改进侯氏制碱法制备碳酸钠的实验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碳酸氢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属于铵盐B.属于碳酸氢盐C.属于酸式盐D.属于复合肥料
(2)“加热搅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300℃加热”需用到的仪器除酒精灯、坩埚、坩埚钳、三角架外,还有 。
(4)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的最佳方法是 。
(5)检验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是 。
(6)现将和的固体均匀混合物等分成两份。第一份充分加热至恒重,固体质量减少;第二份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加热、蒸干、灼烧,得到固体。则混合物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19.次氯酸钠是家庭洗涤剂中的含“氯”漂白剂。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冰水浴条件下)制备溶液并对产品成分含量进行测定。
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备溶液:
(1)仪器X的名称为 ;按照气流方向,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 (填小写字母)。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E中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若发现装置E中温度计的温度上升过快,可能导致产物中存在杂质,为避免此状况,装置A应进行的操作为 。
Ⅱ.测定产品中有效成分含量:
①取10mL仪器X中的产品于碘量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足量KI溶液和稀硫酸,迅速盖紧瓶塞后,在暗处静置5min;
②加入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三次,标准溶液的平均用量为48.00mL。(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
(4)步骤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步骤②中加入的指示剂为 ;达到滴定终点时的判断依据为 。
(6)产品中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酚酞变红
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Cl-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盐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参考答案:
1.C
【详解】A.人工模拟合成除虫菊中的除虫菊酯,为合成指定的化学产品,属于精细化学品,A正确;
B.回收铝质饮料罐中铝含量更高,其炼铝与铝土矿制铝相比,前者能耗低,B正确;
C.海水淡化中的蒸馏法为传统淡化方法,比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历史悠久,技术工艺成熟,但成本高,C错误;
D.使用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可充分利用二氧化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D正确;
故选C。
2.D
【详解】A.氢氧化铁胶体呈电中性,故A错误;
B.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不能长期稳定存在,故B错误;
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用激光笔照射NaCl溶液和胶体时,只有胶体能产生光亮的通路,产生的现象不同,故C错误;
D.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故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3.C
【详解】A.碳酸钠溶液中含有钠元素,其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颜色反应为物理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铜浓溶液加水稀释溶液变蓝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钠放置于空气中,和空气中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C符合题意;
D.鸡蛋清遇饱和硫酸铵溶液析出沉淀,是蛋白质的盐析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详解】A.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氯气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铁,故A不符合题意;
B.铁与氯气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B不符合题意;
C.铜与氯气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铜,与盐酸不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锌与氯气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锌,与盐酸反应也生成氯化锌,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详解】设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即A的摩尔质量为g·ml-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有;∶=l∶4,故=64,选D。
6.A
【详解】A.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恰好反应时,导电性几乎为0,硫酸过量后,导电性增强,灯泡又变亮,A符合;
B.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导电性不可能变为0,B不符合;
C.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钡恰好反应时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钠和水,继续滴加硫酸氢钠生成硫酸钠和水,导电性不可能变为0,C不符合;
D.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不反应,导电性应该增强,D不符合;
答案选A。
7.B
【详解】A.向某溶液中加酚酞变红,说明该溶液显碱性,含有大量OH-,该溶液可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强碱与弱酸形成的盐溶液,A错误;
B.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是AgCl,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l-,B正确;
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该气体可能是CO2,也可能是SO2,则溶液中可能含有,也可能含有,或者含有、,C错误;
D.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盐酸,白色沉淀不消失,该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也可能是BaSO4,因此溶液中可能含有Ag+,也可能含有,而不能确定该溶液中就一定含有,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8.B
【详解】A.Fe3+在pH为3左右沉淀完全,则pH=7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Fe 3+,故A错误;
B.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呈酸性,Mg2+、K+、、之间不发生反应,也不和氢离子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和Al3+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和Mg2+会反应生成微溶物,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9.A
【详解】A.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需要用到100ml的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量筒,无胶头滴管,故不能实现,A符合题意;
B.粗盐提纯中将最后所得的滤液蒸发结晶需要用到蒸发皿和玻璃棒,可以实现,B不符合题意;
C.用萃取分离溴水混合物需要用到分液漏斗和烧杯,可以实现,C不符合题意;
D.除去新制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和乙醇需要用到分液漏斗和烧杯,可以实现,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C
【详解】A.溶液中通入足量,也会被氧化,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故A错误;
B.将氧气通入酸性碘化钾溶液中,得失电子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与NaOH溶液反应:,故C正确;
D.HClO是弱酸,则氯气溶于水:,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1.A
【详解】A.Ca(OH)2与少量Ca(HCO3)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OH-+=CaCO3↓+H2O,故A正确;
B.Na2O2不能拆为离子形式,离子方程式为2Na2O2+4H+=O2↑+2H2O+4Na+;故B错误;
C.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NH3,再通足量CO2会生成NaHCO3晶体,离子方程式为Na++NH3+CO2+H2O=NaHCO3↓+NH4+,故C错误;
D.HClO为弱酸,不能拆开,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12.B
【详解】A.为原子晶体,每个Si原子形成4个键,故晶体中含键的数目为,A不符合题意;
B.和分别为1ml、0.5ml,二者反应恰好生成1mlNO2,但由于存在2NO2 ⇌ N2O4 ,最后得到的产物不足1ml,分子数目小于,B符合题意;
C.由燃烧规律知,完全燃烧消耗氧气=3ml,完全燃烧消耗氧气=3ml,故的二者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分子数目为,C不符合题意;
D.一个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为6,一个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为9,若14g气体全为,其物质的量为,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若14g气体全为,其物质的量为,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也为;故14g二者混合气体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C
【分析】本实验向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发生的反应为:NH4HCO3+NaCl=NaHCO3+NH4Cl,故抽滤后等到的晶体A为NaHCO3,然后再300℃下加热分解为Na2CO3固体,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300℃加热是将NaHCO3固体分解为Na2CO3,加热固体所用仪器为坩埚,A正确;
B.抽滤又称为减压过滤,由于抽滤瓶中的压强减小,小于外面大气压,故过滤速率加快,通过抽滤操作可快速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B正确;
C.由分析可知,晶体A是碳酸氢钠,30~35℃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最小,C错误;
D.由于NH3的水溶液中通入CO2将发生反应NH3+H2O+CO2=NH4HCO3,故可以先通足量氨气,再通过量代替碳酸氢铵粉末,D正确;
故答案为:C。
14.C
【详解】A.雾霾的分散剂是空气,A项正确;
B.雾霾是气凝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项正确;
C.不属于酸性氧化物,C项错误;
D.由生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
故选C。
15.A
【分析】①向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浓溶液并充分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该气体为NH3,说明溶液中含有,n()=n(NH3)= =0.06ml;
②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得到沉淀,再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剩余沉淀,该沉淀为BaCO3和BaSO4的混合固体,说明溶液中含有,没有,其中n()=n(BaSO4)==0.02ml,n()=n(BaCO3)==0.02m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K+,无法确定是否含有Cl-,若不存在Cl-,n(K+)+ n()=2n()+2n(),n(K+)=0.02ml,若存在Cl-,n(K+)>0.02ml,以此解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溶液中n(K+)>0.02ml,,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K+,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溶液中,故D错误;
故选A。
16.(1) K2CO3 Ca2++CO=CaCO3↓
(2) 3 1∶2
(3)ab
(4) 正盐 H3PO3+2OH-=HPO+2H2O
【详解】(1)向营养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一定含有硝酸钙,由于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所以一定没有的物质是碳酸钾,化学式为K2CO3;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Ca2++CO=CaCO3↓;
(2)实验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氯化银,因此一定含有氯化钾,若测得原营养液中、的数目之比为,由于氯化钾的化学式为KCl,所以一定还含有硝酸钾(KNO3),因此原营养液是由3种溶质配制成的。某同学用氯化钙、硝酸钾、氯化钾配成的营养液中、、的数目之比为,假设硝酸根就是1ml,则硝酸钾是1ml,可提供1ml钾离子,因此另外1ml钾离子来自于氯化钾,即氯化钾是1ml,所以另外4ml氯离子来自于CaCl2,其物质的量是2ml,则所用硝酸钾和氯化钙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3)a.胶体受热易发生聚沉,所以适当加热会产生沉淀,a正确;
b.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
c.胶体和溶液均可通过滤纸,c错误;
答案选ab;
(4)过量的氢氧化钠和次磷酸反应生成,这说明该化合物属正盐。已知属于二元弱酸,则它与足量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3+2OH-=HPO+2H2O。
17.(1)N2O5
(2)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3)H2S
(4) 强氧化性 脱水性
(5)D
【详解】(1)A中氮元素化合价是+5价,属于氧化物,所以A的分子式为N2O5;
(2)氮气的键能较大,所以其化学性质不活泼,性质较稳定,能作保护气,氮气电子式为 ;
(3)处于最低价的硫元素只能失去电子,不能得到电子,只能表现还原性,不能表现氧化性,所以从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图中硫元素不能表现出氧化性的物质是H2S。
(4)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用浓硫酸在纸上书写的字迹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5)A. NaOH溶液与均反应放出氨气,与均不反应,不能鉴别,A不选;
B. 溶液与四种物质均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能鉴别,B不选;
C. 溶液与碳酸铵、碳酸钠均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氯化铵、氯化钠均不反应,不能鉴别,C不选;
D. 溶液混合(可以加热)现象分别是产生气体、产生气体、产生气体和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没有现象,可以鉴别,D选;
答案选D。
18.(1)D
(2) 复分解反应
(3)泥三角、玻璃棒
(4)通入过量的
(5)焰色试验
(6)1:2
【分析】侯氏制碱法制备碳酸钠,将氯化钠溶于蒸馏水中,加入碳酸氢铵生成碳酸氢钠,反应为;过滤得到碳酸氢钠固体,加热使碳素氢钠分解得到碳酸钠,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碳酸氢铵分子式为,属于铵盐、碳酸氢盐、酸式盐;不属于复合肥料;故D错误;故答案选D。
(2)据分析可知,“加热搅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复分解反应。
(3)“300℃加热”需用到的仪器除酒精灯、坩埚、坩埚钳、三角架、泥三角、玻璃棒;故答案为泥三角、玻璃棒。
(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可通入过量的;和生成;故答案为通入过量的。
(5)检验中阳离子为钠离子,可以使用焰色试验检验;故答案为焰色试验。
(6)现将和的固体均匀混合物等分成两份。第一份充分加热至恒重,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固体质量减少;减少质量为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第二份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加热、蒸干、灼烧,,;得到固体为氯化钠,;生成0.2ml氯化钠;所以与盐酸反应生成0.2ml氯化钠;;则混合物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答案为1:2。
19.(1) 三颈烧瓶 fghideb(c)或fghiedb(c)
(2)
(3)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浓盐酸滴加速度,使氯气产生不要太快
(4)
(5) 淀粉溶液 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后,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6)0.48
【分析】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洗气后通入E装置与NaOH反应制备NaClO,由于氯气有毒,所以需要进行尾气吸收,将制得的产品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产品中有效成分含量。据此作答。
【详解】(1)仪器X的名称为三颈烧瓶;按照气流方向,依次为氯气发生装置(A)、氯气净化装置(D)、制备装置(E)、安全瓶(C)、尾气吸收装置(B),考虑进出口,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fghideb(c)或afghiedb(c)。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减慢浓盐酸的滴加速度能使氯气的生成速率减慢,从而降低E中的温度。
(4)步骤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步骤②中存在到的转化,所以可用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被耗尽,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6)氧化的反应方程式为,结合已知:,有关系式:,。
青海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青海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宁夏吴忠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宁夏吴忠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宁夏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宁夏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计算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