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30份)
- 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完善生物学大概念__精练高频考点12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分工与配合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完善生物学大概念__精练高频考点13免疫调节与大众降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完善生物学大概念__精练高频考点15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稳态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完善生物学大概念__精练高频考点16由种群组成的群落及其演替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完善生物学大概念__精练高频考点17生态系统及其稳态 试卷 0 次下载
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完善生物学大概念__精练高频考点14以神经调节为主导的个体稳态体系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完善生物学大概念__精练高频考点14以神经调节为主导的个体稳态体系,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回温,挑战提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3·湖北卷,5]2023年4月,武汉马拉松比赛吸引了全球约26000名运动员参赛。赛程中运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和呼吸加深、加快。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
B.大量补水后,内环境可恢复稳态
C.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加快
D.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生成减少
2.[2023·重庆一模]如图表示人体内四种液体之间的不完全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乙为细胞内液,则其含量少于甲、丙和丁之和
B.若乙是红细胞的细胞内液,则需要补充的箭头是“丙→甲”
C.若乙是神经元的细胞内液,则甲液中可含有胰蛋白酶、Na+、ATP、葡萄糖等
D.若乙表示的是肝脏细胞的细胞内液,则甲比丁中蛋白质含量高
3.[2023·湖北八市一模]血液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葡萄糖和小分子蛋白质等物质能透过薄薄的肾小球管壁进入肾小囊,而大分子蛋白质等则不能透过肾小球的滤过膜,滤过后的产物是原尿。原尿经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液体(终尿)最终排出体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组织液相比,原尿的成分更加接近血浆
B.检测终尿成分可以推测肾脏功能状态
C.重吸收作用使得原尿水分从毛细血管进入肾小管腔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作用会导致低血糖
4.[2023·河北保定一模]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C、D表示结构,①②③④表示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环境主要由①②③④四种液体组成
B.②的离子含量与③有很大差异,原因是大部分离子以主动运输方式被吸收
C.若C为脑细胞,则其利用的O2直接从①中获得
D.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引起①中蛋白质含量增加、②增多
5.[2023·辽宁鞍山二模]醉氧即低原反应,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嗜睡、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无机盐
B.与醛固酮、血红蛋白一样,氧气也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C.醉氧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
D.醉氧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6.[2023·辽宁丹东二模]较长时间的徒步会使肌肉酸痛,甚至脚掌磨出“水疱”,但几天后“水疱”会消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较长时间的快速徒步会导致肌肉酸痛,这是肌细胞进行乳酸发酵的结果
B.骨骼肌周围的氧气浓度关系是血浆骨骼肌细胞内液,B错误;“水疱”中的液体为组织液,该部分组织液可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C正确;体温稳定时,机体散热量和产热量相等,D错误。
7.答案:C
解析:内环境中存在缓冲对,如HCO eq \\al(\s\up1(-),\s\d1(3)) /H2CO3,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酸,HCO eq \\al(\s\up1(-),\s\d1(3)) 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水杨酸引起的血浆pH的变化,维持pH的相对稳定,A正确;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水杨酸作为调节物质刺激呼吸中枢时,是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进行的,B正确;正常时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由于血浆CO2浓度降低,患者血浆pH会增大,C错误;CO2溶于水呈酸性,输入含5%CO2的混合气体可降低血浆的pH,来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症状,D正确。
8.答案:D
解析:新冠疫苗在一定时间内多次接种可以不断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A正确;两次新冠疫苗的接种要间隔一段时间,防止上次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与本次疫苗中的抗原物质结合,进而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B正确;已接种疫苗的个体若感染新冠病毒,接种疫苗产生的记忆细胞将直接识别新冠病毒并迅速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并分泌抗体,C正确;给新冠病毒感染者注射康复者血清提取物是为了利用康复者血清中的抗体,属于免疫治疗,注射新冠疫苗是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防止新冠病毒的入侵,属于免疫预防,两者作用原理不同,D错误。
9.答案:A
解析:长跑运动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导致体温升高,大脑皮层感觉中枢感觉到热,A错误。
10.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机制可知,高脂饮食会使巨噬细胞迁移至脂肪组织并表达细胞因子,抑制脂肪细胞内Akt蛋白磷酸化,从而抑制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信号的响应,使其敏感性下降,B正确;正常小鼠与肥胖小鼠相比,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数目较少,D错误。
11.答案:D
解析: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大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当体温高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小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故C、W分别代指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A正确;人体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体温升高可能导致S点右移,B正确;在发烧恢复阶段,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故主要的散热器官为皮肤,C正确;S点长期向右偏移固定于某点,说明体温基本保持不变,此时机体产热量约等于散热量,D错误。
12.答案:D
解析:癌细胞可通过PD-1抑制Th活化,降低机体免疫监视功能而形成肿瘤,D错误。
13.答案:B
解析:图像分析:
14.答案:B
解析:图像分析:
对于中枢性尿崩症患者,补充外源的抗利尿激素能达到治疗目的。对于肾性尿崩症患者,补充外源的抗利尿激素不能达到治疗目的,A错误;NDI患者肾脏对ADH敏感性降低,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减少,因此患者的尿液渗透压明显低于血浆渗透压,且患者体内的ADH不能发挥调节作用而被分解,所以患者体内ADH的含量高于正常人,C错误;图乙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ADH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c~d时段,ADH含量逐渐升高,使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D错误。
15.答案:BCD
解析: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具有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运动员连贯动作的完成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有关,A正确;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都含有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其中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B错误;音乐节拍刺激运动员耳蜗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听觉,该过程没有经过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不属于反射,C错误;运动员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某个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上升,此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D错误。
16.答案:ABC
解析:人遇到危险时,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骨骼肌的供血量,进而使骨骼肌获得更多的能量,逃离危险环境,A正确;高温环境中,皮肤热觉感受器兴奋,将信号传导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平衡,B正确;餐后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血糖含量上升,胰岛B细胞可感受血糖含量升高的刺激从而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C正确;皮肤割伤后,首先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抗原,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同时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B细胞受到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D错误。
17.答案:AC
解析:由题“布洛芬可以减少炎症性物质的产生,使用后会有明显的止痛效果”可推测,炎症性的物质会引发神经冲动使人产生疼痛等症状,A正确;布洛芬能抑制神经中枢下丘脑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布洛芬是一种药物,该过程不属于激素调节,B错误;高热持续期,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正确;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D错误。
18.答案:(1)抗原性
(2)体液 血清中相关抗体浓度增多了
(3)用适宜大小的电强度刺激该动物的骨骼肌部位,观察该动物的肢体运动情况(或骨骼肌是否收缩) 若骨骼肌不收缩(或肢体运动障碍),则脊髓灰质炎病毒直接引起骨骼肌功能损伤;若骨骼肌收缩(或肢体运动正常),则脊髓灰质炎病毒没有引起骨骼肌功能损伤
(4)电信号传导受阻 电信号不能转化为化学信号
解析:(1)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保留了该病毒的抗原性,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2)据图判断,该疫苗成功诱导了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理由是儿童服用含有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糖丸一段时间后,血清中相关抗体浓度增多了。(3)实验动物被脊髓灰质炎病毒侵染后,发生了肢体运动障碍。为了判断该动物的肢体运动障碍是否为脊髓灰质炎病毒直接引起的骨骼肌功能损伤所致,若骨骼肌功能损伤,则用电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或肢体运动障碍),否则收缩(或肢体运动正常)。因此实验思路是用适宜大小的电强度刺激该动物的骨骼肌部位,观察该动物的肢体运动情况(或骨骼肌是否收缩)。若骨骼肌不收缩(或肢体运动障碍),则脊髓灰质炎病毒直接引起骨骼肌功能损伤;若骨骼肌收缩(或肢体运动正常),则脊髓灰质炎病毒没有引起骨骼肌功能损伤。(4)脊髓灰质炎病毒只侵染了脊髓灰质前角,即运动神经元功能损伤,失去传递电信号以及产生神经递质的功能。刺激感染和未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动物的感受器,与未感染动物相比,感染动物的神经纤维②不能接受上一个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化学信号的刺激),从而导致神经纤维②不能传递电信号(或神经冲动),故感染动物的神经纤维②上的信息传导变化是电信号传导受阻。正常情况下,神经—肌肉接头部位③相当于一个突触,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动物的神经纤维②不能释放神经递质,故神经—肌肉接头部位③处的信息传递变化是电信号不能转化为化学信号。
19.答案:(1)下丘脑
(2)增多 渴觉
(3)动物甲大量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解析:(1)哺乳动物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2)动物大量失水后,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数量不变,水减少,单位体积内溶质微粒数会增多,渗透压上升,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进而主动饮水。(3)动物大量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起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完善生物学大概念__精练高频考点18实验与探究,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回温,挑战提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完善生物学大概念__精练高频考点17生态系统及其稳态,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回温,挑战提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完善生物学大概念__精练高频考点15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稳态,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回温,挑战提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