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典型真题)判断题-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
展开这是一份(期末典型真题)判断题-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中,除数不可能是6,一个操场的周长是600厘米,4千克纸要比4000克铁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说明:本试卷试题精选自江苏省南京市近两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真题试卷,难易度均衡,适合江苏省南京市及使用苏教版教材的三年级学生期末复习备考使用!
1.把一个蛋糕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 )
2.把1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厘米. .
3.正方形不但对边相等,而且4条边都相等。( )
4.160名学生乘40座(含司机)的大客车去旅游,需要4辆这样的大客车刚刚好。( )
5.左图中,A和B两部分的周长一样长.( )
6.多位数乘一位数,哪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 )
7.在□□中,除数不可能是6。( )
8.7□2÷5,□不管填什么数,商中间不会是0。( )
9.一个操场的周长是600厘米.( )
10.4千克纸要比4000克铁轻.( )
11.把一个西瓜分成8份,吃了5份,吃了。( )
12.要使335×□的积是四位数,那么□里的数字最小是3。( )
13.3000克的铁一定比3千克的棉花重得多.( )
14.下面的三个图形,周长互不相等。( )
15.将1、2、3、4这四个数字组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其中乘积最大的算式是。( )
16.一根绳子,对折2次后的绳子长度是5厘米,这根绳子长10厘米。 。
17.720÷5的商的末尾一定是0。( )
18.丁丁做5道口算题用45秒,芳芳做6道口算题用1分钟,丁丁做得快一些。( )
19.测量树叶的周长可以用围绳法,再量出绳子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
20.把一个三角形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 )
21.在☆÷△ = □……5,这个算式中△最小是6. ( )
22.从63中连续减去9,减7次才能使结果等于0。( )
23.6吨铁和6000千克棉花一样重.(判断对错) ( )
24.杂技演员连续后空翻是旋转现象。 ( )
25.因为1×0=0,所以1÷0=0。( )
26.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990. ( )
27.1吨铁比一吨棉花重 (判断对错)
28.一棵小树被扶种好,这棵小树一定绕树脚逆时针方向旋转了90度。( )
29.计算 12+48×4时,应先算加法后算乘法.
30.一个三位数与9相乘,积一定小于9000。( )
31.250×4的积的末尾有2个0.(判断对错) ( )
32.验证较明显的物品的轻重,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 )
33.1袋白糖重500克,6袋白糖重3000千克. ( )
34.5个200毫米是1米. ( )
35.36×5的积在150和200之间. ( )
36.一根8米的绳子围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一样的。( )
37.公共汽车出站是平移现象,开冰箱门是旋转现象。( )
38.被除数中间有一个0,商中间肯定也有一个0。 ( )
39.□24×9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40.是轴对称图形。( )
41.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一定有几个0。( )
42.等腰三角形、梯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
43.一个篮球87元,学校要买6个篮球,带500元就够了。( )
44.一个两位数乘8,积一定是三位数. ( )
45.一条鱼重100千克. .(判断对错)
46.205的8倍,就是求8个205的和。( )
47.在乘法算式中,积不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因数大。( )
48.8千克的铁比8000克的棉花重.(判断对错)( )
49.称一个梨的质量,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
50.8乘十几,一定得到一个两位数.
51.小王平均每分钟打108个字,打一篇500字的文章,5分钟就够了。( )
参考答案:
1.×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但是题目中没有明确这个蛋糕被平均分成3份,则其中一份不是。
【详解】把一个蛋糕分成3份,而不是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不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注意平均分这个关键词。
2.×
【详解】试题分析:因1米=100厘米,然后根据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平均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可进行解答.
解:1米=100厘米
100÷10=10(厘米)
答:每段长10厘米.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把米化成厘米,再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3.√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4条边的长度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据此判断。
【详解】由正方形的特征可知,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4条边都相等。这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正方形的特征及应用。
4.×
【分析】40座(含司机)的大客车,每辆车可以乘坐40-1=39名学生,4辆这样的大客车一共可以乘坐4个39名,即39×4,然后再与160进行比较解答。
【详解】(40-1)×4
=39×4
=156(名)
160>156
所以,160名学生乘40座(含司机)的大客车去旅游,需要4辆这样的大客车不够。
因此,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晴】本题关键是明确40座(含司机)的大客车,每辆车可以乘坐39名学生,再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4辆共乘坐的人数,然后再比较解答。
5.√
6.√
【详解】依据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可得:从多位数个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7.√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小,所以除数一定比余数6大;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在□□中,除数要比余数6大,所以除数不可能是6,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9.×
10.×
11.×
【分析】把这个西瓜看作一个整体,将其平均分成8份,其中5份占这个西瓜的。但是题目中没有明确这个西瓜是被平均分成8份,那么其中的5份不一定占这个西瓜的。
【详解】把一个西瓜分成8份,但不一定是被平均分成8份,吃了5份,就不一定是吃了。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认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注意“平均分”这个关键词。
12.√
【分析】最小是四位数是1000,1000÷335=2……330,要使335×□的积是四位数,那么□里面的数只要大于2,所得的积就是四位数,据此解答。
【详解】最小是四位数是1000,1000÷335=2……330;
要使335×□的积是四位数,□>2,那么□里面可以填3、4、5、6、7、8、9,最小填3;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关键是求出未知因数的取值范围,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13.×
14.×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如下图,图①②可借助“平移”的方法求出周长,图①的周长是长4格、宽2格的长方形的周长;图②的周长是长4格、宽2格的长方形的周长再加上2格;图③的长是5格、宽是2格,直接代入周长公式计算即可求出周长。
【详解】(4+2)×2
=6×2
=12(格)
(4+2)×2+2
=6×2+2
=12+2
=14(格)
((5+2)×2
=7×2
=14(格)
所以图①的周长是12,图②的周长是14,图③的周长是14。
12<14=14
所以图②和图③的周长相等。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此类题时,可以通过平移,将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转化成求一个规则的长方形的周长。
15.×
【分析】比较421×3和321×4的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421×3=1263,321×4=1284,1284>1263,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6.×
【分析】把一根绳子对折2次,则原来的绳长是对折后绳长的4倍,用5乘4即可。
【详解】5×4=20(厘米);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对折2次后是原长的4倍。
17.×
【分析】720÷5=144,商的末尾不是0。
【详解】720÷5的商的末尾一定是0,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
【点睛】此类题目可以把得数算出来再判断。
18.√
【分析】我们可以算出他们每做一道题需要用的时间是丁丁每题用时:45÷5=9(秒),芳芳每题用时:1分钟=60秒,60÷6=10(秒),然后再把时间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丁丁:45÷5=9(秒)
1分钟=60秒
芳芳:60÷6=10(秒)
因为9秒<10秒,所以丁丁做得快一些,故原题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周长的定义以及用细绳和直尺测量长度的方法,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由于树叶是不规则的图形,所以测量树叶的周长可以用围绳法,再量出绳子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周长的意义以及用细绳和直尺测量长度的方法,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20.×
【分析】把一个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如果不是平均分,每份就不一定是它的,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把一个三角形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此题没说平均分,每份就不一定是它的。因此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的初步认识,注意一定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
21.√
22.√
23.正确
【分析】把6吨乘进率1000化成6000千克或把6000千克除以进率1000化成6吨,也就是说棉花和铁都是6吨或6000千克,质量相同,一样重.
【详解】解:6吨=6000千克,棉花的铁都是6吨或6000千克,质量相同,一样重. 所以6吨铁和6000千克棉花一样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24.错误
25.×
【分析】虽然1×0=0但不能因此就说1÷0=0,因为0不能做除数,0做除数无意义。
【详解】0不能做除数,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0不能做除数。0做除数没有意义。
26.×
27.×
【详解】试题分析:铁和棉花的质量都是1吨,所以一样重,据此判断.
解:因为铁和棉花的质量都是1吨,所以1吨铁和1吨棉花一样重,
那么1吨铁比1吨棉花重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此题不要被物体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只要两件物体都重一吨,那么它们就一样重.
28.×
【详解】一棵小树被扶种好,这棵小树可能绕树脚逆时针方向旋转了90度,也可能绕树脚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度。
29.×
【详解】试题分析:12+48×4有乘法和加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解:12+48×4
=12+192
=204
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30.√
【分析】此题首先弄清三位数的范围,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因此一个三位数和9相乘积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详解】100×9=900
999×9=8991
所以一个三位数与9相乘,积一定小于9000,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明确三位数的概念及范围。
31.错误
【分析】先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250×4的积,再根据积末尾0的个数进行判断.
【详解】解:250×4=1000 积是1000,末尾有3个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32.√
【分析】一般人掂5千克以上的物品,估算重量误差1千克左右,经常称重、掂东西的人估算误差500克左右,据此解答。
【详解】验证较明显的物品的轻重,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
故答案为:√
【点睛】比较物品的轻重,可以用手掂一掂,也可以用秤称一称,还可以看一看外包装标注的净含量。
33.×
34.√
35.√
36.√
【详解】根据周长的意义,只要绳子的长度一样,不管围成的是什么图形,周长也是一样的。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7.√
【分析】平移就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平移可以不是水平的;旋转是把一个图形绕一个固定点旋转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相等。
【详解】根据它们的定义和性质判断公共汽车出站是平移现象,开冰箱门是旋转现象。
【点睛】明确平移和旋转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38.×
39.√
【详解】假设□中填入1或9;
124×9=1116;1116是四位数;
924×9=8316;8316是四位数;
所以,□24×9的积一定是四位数,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0.×
【分析】轴对称: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其对称轴。
【详解】找不到一条对称轴,不是轴对称图形,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意义及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41.×
【分析】200÷8=25,320÷8=40,所以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有几个0,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有几个0,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可以举例说明原说法错误。
42.×
【详解】梯形是个广义的概念,包含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等多种意义,并不是所有的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43.×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再与500元比较即可判断对错。
【详解】87×6=522(元),500<522,故原题干说法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
44.×.
【详解】例如11×8=88,88是两位数,所以原题错误;
45.√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情景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一条鱼重100千克,符合实际情况.
解:一条鱼可能重100千克,符合实际情况;
故原说法为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46.√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都用乘法计算;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05的8倍,就是求8个205的和,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明确整数乘法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7.√
【分析】通过举例计算0×125,13×1,以及15×2,判断题目的对错;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例:0×125=0,13×1=13,15×2=30,得出在乘法算式中,积不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因数大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乘法算式的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8.错误
【分析】把铁、棉花的质量都化成相同单位,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
【详解】解:8千克=8000克 铁和棉花都是8千克或8000克,同样重,原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49.√
【分析】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依此即可判断。
【详解】一个梨比较轻,因此称一个梨的质量,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例如:一个梨大约重250克。
故答案为:√
50.×
【详解】8×15=120,
所以8乘十几,一定得到一个两位数,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1.√
【详解】试题分析:小王平均每分钟打108个字,5分钟能打5个108个字,即108×5,然后再与500进行比较解答.
解:108×5=540(个);
540>500;
所以,打一篇500字的文章,5分钟就够了.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出5分钟打字的个数,然后再与文章总字数进行比较解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典型真题)判断题-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三角形的底越长,面积就越大,一个数的1.001倍比原数要大,8元比7.55元多0.55元,﹣15比﹣25温度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典型真题)判断题-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A÷B=12,则=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典型真题)判断题-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都是轴对称图形,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一袋饼干重250千克,爸爸的体重是70克,1千克苹果和1公斤梨一样重,1千克比800克重200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