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典型真题)图形计算-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典型真题)图形计算-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求出下图周长,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计算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算出下列图形的周长,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说明:本试卷试题精选自江苏省南京市近两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真题试卷,难易度均衡,适合江苏省南京市及使用苏教版教材的三年级学生期末复习备考使用!
1.求出下图周长.(单位:厘米)
2.用你喜欢的方法求出下面各图的周长.
3.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4.计算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5.(难点题)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cm)
6.算出下列图形的周长。
7.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8.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单位:分米)
9.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1) (2)
10.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11.计算图形的周长.
12.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13.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14.求下列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15.计算下面各图形周长。(单位:厘米)
16.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17.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18.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19.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20.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2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22.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1)
(2)
23.求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24.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25.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26.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27.求如图图形的周长。
28.量一量,并计算图形的周长。
29.请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30.求如图所示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31.下图由8个边长都是2厘米的正方形组成,求这个图形的周长。
32.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
(1)
(2)
(3)
(4)
33.求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
34.求下列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35.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36.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37.先进行必要测量,再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38.仔细观察,巧算周长.(单位:分米)
(1)
(2)
39.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1) (2)
40.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1) (2)
41.求出下面三个图形的周长.
42.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43.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44.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及面积.
①
②
45.一个长12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和两个正方形正好拼成下图所示长方形,求所拼长方形的周长。
46.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47.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48.计算如图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49.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分米)
50.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51.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52.计算下面各个图形的周长。
53.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54.计算下图各周长(单位:厘米)
55.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56.求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57.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58.先量一量(用毫米作单位),再计算每个图形的周长。
59.如下图,阴影部分是正方形,DF=6厘米,AB=9厘米,求最大的长方形的周长。
60.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参考答案:
1.36厘米 24厘米
【详解】(12+6)×2=36(厘米) 6×4=24(厘米)
2.①12 cm ②16 cm ③14 cm ④12 cm
3.(1)12厘米(2)22厘米(3)22厘米(4)20厘米
【详解】(1)4+3+5=12(厘米)
(2)3+4+6+9=22(厘米)
(3)4+4+7+7=22(厘米)
(4)4×5=20(厘米)
4.18厘米;16厘米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6+3)×2
=9×2
=18(厘米)
4×4=16(厘米)
5.25×4=100(cm) (2+3+8)×2=26(cm)
6.34厘米;32厘米;
【分析】(1)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长+宽)×2,代入即可;
(2)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边长×4,代入即可;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详解】(1)长方形周长为:
(12+5)×2
=17×2
=34(厘米);
(2)正方形周长为:
8×4=32(厘米);
7.144分米;92米
【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解答即可;
(2)
如图所示,将图形的边向上平移后可知,图形的周长等于长24米宽18米的长方形的周长,再加上两个4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6×4=144(分米)
正方形的周长是144分米。
(24+18)×2+4×2
=42×2+8
=84+8
=92(米)
图形的周长是92米。
8.(1)16分米(2)14分米
【分析】根据周长的意义,即围成物体或图形一周的长度,把各图形的所有的边的长度相加即得到其周长。图(1)按照梯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把上底、下底、两条腰相加;图(2)中把右上角缺角处两边平移到长和宽,即得到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4分米,宽是3分米,按照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进行计算。
【详解】(1)2+6+3+5
=8+3+5
=11+5
=16(分米)
(2)(4+3)×2
=7×2
=14(分米)
9.(1)20厘米
(2)12分米
【分析】(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1)(6+4)×2
=10×2
=20(厘米)
(2)3×4=12(分米)
10.24cm 36dm 72m 25cm
【详解】8+6+10=24(cm)
9×4=36(dm)
(24+12)×2=72(m)
3+7+5+10=25(cm)
11.16分米
【详解】(5+2+1)×2=16(分米)
12.28分米;20厘米;16厘米
【分析】(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2)
如图所示,图形的周长等于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解答。
(3)根据周长的意义:周长是围成平面图形线段的长度和可知,图形的周长等于3+3+6+4厘米。
【详解】(1)(9+5)×2
=14×2
=28(分米)
则长方形的周长是28分米。
(2)(6+4)×2
=10×2
=20(厘米)
则图形的周长是20厘米。
(3)3+3+6+4=16(厘米)
则图形的周长是16厘米。
13.36厘米;42米;92分米
【分析】(1)图形的周长与边长为9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相等;
(2)图形的周长等于长为10米、宽为8米长方形的周长加上2个3米的长度;
(3)长加宽的和乘2即可解答。
【详解】(1)9×4=36(厘米)
(2)(10+8)×2+3×2
=18×2+6
=36+6
=42(米)
(3)(30+16)×2
=46×2
=92(分米)
14.24厘米; 34厘米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6×4=24(厘米)
(12+5)×2
=17×2
=34(厘米)
15.18厘米;15厘米
【分析】(1)图形1的周长等于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长方形的周长,加上2个1厘米的长度;
(2)把4条边的长度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1)(5+3)×2+1×2
=8×2+2
=16+2
=18(厘米)
(2)4+5+3+3
=9+6
=15(厘米)
16.(1)28cm
(2)24cm
【详解】(1)(10+4)×2=28(cm)
(2)6×4=24(cm)
17.38厘米;40分米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12+7)×2
=19×2
=38(厘米)
10×4=40(分米)
长方形的周长是38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40分米。
18.176m;120cm
【分析】根据题意,左图是正方形,正方形周长=边长×4;右图是三角形,将三条边长加起来即可。
【详解】左图:44×4=176(m)
右图:30+38+52=120(cm)
19.4×4=16(m)
(3+5)×2=16(cm)
(3+7)×2=20(dm)
6×4=24(cm)
20.59米;28分米;30厘米
【分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1)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条边长之和。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组合图形的周长需要利用常见图形的周长公式进行求解,图中第三个图形可以看作是一个长方形,长=3×3=9(厘米),宽=3×2=6(厘米),如下图所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1)三角形的周长:
16+16+27
=32+27
=59(米)
(2)正方形的周长:7×4=28(分米)
(3)该组合图形的周长是:
(9+6)×2
=15×2
=30(厘米)
21.38厘米;144米;137分米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以及根据周长的含义,四边形的周长是四边形四条边的长度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2+7)×2
=19×2
=38(厘米)
图1的周长是38厘米。
36×4=144(米)
图2的周长是144米。
38+42+38+19=137(分米)
图3的周长是137分米。
22.(1)16厘米
(2)13厘米
【详解】(1)(3+5)×2=16(厘米)
(2)4+3+6=13(厘米)
23.40平方厘米
【分析】观察图形,通过移动补成一个长方形,如图所示:多出2个2厘米的线段,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长+宽)×2,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再加上2个2厘米长的线段,即可解答。
【详解】(10+8)×2+2×2
=18×2+4
=36+4
=40(平方厘米)
24.22分米;32厘米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7+4)×2
=11×2
=22(分米)
8×4=32(厘米)
25.13厘米;20厘米;44厘米
【详解】3+6+4=13(厘米)
6+4=10(厘米) 10×2=20(厘米)
12+10=22(厘米) 22×2=44(厘米)
26.46厘米;140分米;33米
【分析】第1个图,图中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与宽已知,先求出8与15的和,再乘2即可求出其周长。
第2个图,这是一个正方形,边长是35分米,根据周长公式求出35与4的积即可。
第3个图,这是一个四边形,四条边的长度已知,将四条边的长度相加即可。
【详解】(15+8)×2
=23×2
=46(厘米)
35×4=140(分米)
5+8+10+10
=13+10+10
=23+10
=33(米)
27.48米;64分米
【分析】图1是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12米,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计算即可;图2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18分米,宽是14分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正方形周长:12×4=48(米)
长方形周长:
(18+14)×2
=32×2
=64(分米)
28.9厘米;8厘米
【分析】分别测量出梯形四条边的长度,四条边的长度之和即为梯形的周长,测量出正方形的边长,边长乘4得到正方形的周长。
【详解】如图所示:
(厘米)
(厘米)
29.67分米;251厘米
【分析】围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据此把图形的边长长度相加即可。
【详解】14+16+19+18
=30+19+18
=49+18
=67(分米)
78+98+75
=176+75
=251(厘米)
30.40厘米;32厘米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14+6)×2
=20×2
=40(厘米)
8×4=32(厘米)
31.36厘米
【分析】如图,
把正方形的一些边向上或向右平移,便组成一个大正方形,还多两条边长(蓝线部分)。这个图形的周长就是大正方形的周长(其边长是2×4=8厘米)加上两条边长。
【详解】2×4×4+2+2
=32+2+2
=36(厘米)
32.(1)217m (2)34cm (3)24cm (4)42cm
【分析】(1)根据图意可知,要求梯形的周长,将四条边的长度相加即可;(2)根据图意可知,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将两条长与两条宽相加即可;(3)根据图意可知,要求正方形的周长,用正方形的边长×4=正方形的周长;(4)根据图意可知,通过平移的方法可以将这个图形转化成一个长12cm,宽9cm的长方形,然后将两条长与两条宽相加即可求出周长.
【详解】(1)解:50+69+50+48=217(m)
(2)解:12+5+12+5=34(cm)
(3)解:6×4=24(cm)
(4)解:12+9+12+9=42(cm)
33.(1)18厘米(2)72分米
【详解】(1)(5+3)×2=16(厘米) 周长: 16+1×2=18(厘米)
(2)(16+20)×2=72(分米)
34.40厘米;32厘米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代入相关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14+6)×2
=20×2
=40(厘米)
8×4=32(厘米)
35.50cm;136m
【分析】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即可求解;
利用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正方形周长=边长×4,代入数据即可求解。
【详解】(16+9)×2
=25×2
=50(cm)
34×4=136(m)
36.16厘米;16厘米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5+3)×2
=8×2
=16(厘米)
4×4=16(厘米)
37.12厘米;8厘米
【分析】图1:用直尺测量出一条边的长度,再根据正方形周长公式:边长×4据此计算;图2:用直尺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相加即可计算出周长。(以实际测量为准)
【详解】图1:3×4=12(厘米)
图2:3+2+2+1=8(厘米)
38.(1) 10+5=15(分米) 15×2=30(分米)
(2) 10+5=15(分米) 15×2=30(分米)
39.(1)22分米;(2)22厘米
【分析】把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相加,即是图形的周长,据此解答。
【详解】(1)4+5+5+8
=9+5+8
=14+8
=22(分米)
(2)2+3+2+3+6+6
=5+2+3+6+6
=7+3+6+6
=10+6+6
=16+6
=22(分米)
40.(1)64厘米;(2)80分米
【分析】(1)此图为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依此计算。
(2)通过平移可知:图二的周长等于长25分米,宽15分米的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依此计算。
【详解】(1)16×4=64(厘米)
(2)(25+15)×2
=40×2
=80(分米)
41.16厘米;14米;12分米.
【详解】试题分析:(1)长方形的周长:C=(a+b)×2,已知长5厘米,宽3厘米;
(2)长方形的周长:C=(a+b)×2,已知长4米,宽3米
(3)正方形的周长:C=4a,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3分米.
解:(1)(5+3)×2
=8×2
=16(厘米)
答:周长是16厘米.
(2)(4+3)×2
=7×2
=14(米)
答:周长是14米.
(3)3×4=12(分米)
答:正方形周长是12分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掌握.
42.12米
【详解】3×4=12(米)
43.34厘米;30厘米
【分析】(1)根据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即为周长,将平行四边形的各边依次相加即可;
(2)通过平移转化,转化为长为10厘米,宽为5厘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12+12+5+5=34(厘米)
(10+5)×2
=15×2
=30(厘米)
44.①周长:36厘米 面积:80平方厘米
②周长:48厘米 面积:144平方厘米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根据公式计算即可.注意单位名称要统一.
【详解】①周长:(10+8)×2=36(厘米)
面积:10×8=80(平方厘米)
②周长:12×4=48(厘米)
面积:12×12=144(平方厘米)
45.40厘米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正好等于长方形的长,则正方形的边长是:12÷2=6厘米,则大长方形的宽是2+6=8厘米;然后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12÷2=6(厘米)
2+6=8(厘米)
(12+8)×2
=20×2
=40(厘米)
46.16m
16cm
20dm
24cm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4×4=16(m)
则正方形的周长是16m。
(3+5)×2
=8×2
=16(cm)
则长方形的周长是16cm。
(3+7)×2
=10×2
=20(dm)
则长方形的周长是20dm。
6×4=24(cm)
则正方形的周长是24cm。
47.(1)24m;(2)13dm
【分析】(1)
如图所示,将图形的边平移后可知,图形的周长等于长5+1+1m,宽3+1+1m的长方形的周长。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解答。
(2)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条边的长度和,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4+4+5dm。
【详解】(1)5+1+1=7(m)
3+1+1=5(m)
(7+5)×2
=12×2
=24(m)
则这个图形的周长是24m。
(2)4+4+5=13(dm)
则三角形的周长是13dm。
48.20厘米;54厘米
【分析】第一个图的周长就是四条边的长度相加;
第二个图可以通过将上边中间凹下去的长度补到上边来,那么上边三个小线段的长度和就是12厘米,左右两边各自有12厘米,下边的长度是12厘米,上面竖着的两条小线段的长度都是3厘米,最后相加即可求得周长。
【详解】由分析得:
第一个图图形周长:
4+6+5+5
=10+5+5
=15+5
=20(厘米)
第二个图图形周长:
12+12+12+12+3+3
=24+12+12+3+3
=36+12+3+3
=48+3+3
=51+3
=54(厘米)
49.64分米,196分米,150分米
【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2)通过平移“转化”为长是60分米,宽是38分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3)正六边形的周长=边长×6,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1)(20+12)×2
=32×2
=64(分米)
(2)(60+38)×2
=98×2
=196(分米)
(3)25×6=150(分米)
50.三角形周长:6+12+14=32(厘米) 平行四边形周长:6+4=10(厘米) 10×2=20(厘米)长方形周长:13+6=19(厘米) 19×2=38(厘米)
51.36厘米
【详解】6+10+12+8=36(厘米)
52.38厘米;40分米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据此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12+7)×2
=19×2
=38(厘米)
10×4=40(分米)
53.26cm
【详解】4+9=13(cm) 13×2=26(cm)
54.46厘米,48厘米
【详解】长方形周长:(15+8)×2=46(厘米),正方形周长:12×4=48(厘米)
55.72厘米;148厘米
【分析】三角形的周长即为三边的和,25乘2再加22即可;右图是正方形,边长已知,边长乘4即为周长。
【详解】25×2+22
=50+22
=72(厘米)
37×4=148(厘米)
56.78厘米;57厘米
【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2)根据周长的含义,四边形的周长就是四条边的长度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6+13)×2
=39×2
=78(厘米)
21+9+9+18
=30+9+18
=39+18
=57(厘米)
57.112m,106cm
【分析】第一个图是正方形,根据正方形周长公式直接计算;
第二个图是长方形,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直接计算即可。
【详解】28×4=112(m)
(35+18)×2
=53×2
=106(cm)
58.71厘米;84厘米
【分析】用直尺量出图形各条边的长度,毫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据此将各边长换算成毫米。再根据周长的定义,将各条边的长度相加,即可求出图形的周长。
【详解】
2厘米6毫米=26毫米,1厘米6毫米=16毫米,1厘米3毫米=13毫米
26+16+16+13=71(毫米)
则左边图形的周长是71厘米。
1厘米7毫米=17毫米,2厘米5毫米=25毫米
(17+25)×2
=42×2
=84(厘米)
则右边图形的周长是84厘米。
59.30厘米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正方形的边长等于最大的长方形的宽,那么图中DF+AB=6+9=15厘米,根据图形可得:DF+AB的长度正好是最大的长方形的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由此即可求得这个最大长方形的周长。
【详解】(6+9)×2
=15×2
=30(厘米)
60.22厘米;32厘米;40厘米
【分析】(1)把三角形3条边的长度相加即等于三角形的周长;
(2)正方形的边长乘4即等于正方形的周长;
(3)长方形的长加宽的和乘2即等于长方形的周长。
【详解】(1)5+7+10
=12+10
=22(厘米)
(2)8×4=32(厘米)
(3)(11+9)×2
=20×2
=40(厘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典型真题)图形计算-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图形的周长,求下列图形的周长,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求下面方格中图形的周长,求如图图形的周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典型真题)图形计算-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下图,两条直线相交形成四个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典型真题)图形计算-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周长,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算出下列图形的周长,求下面图形的周长,列式求下列图形的周长,请求出下列图形的周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