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典型真题)判断题-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典型真题)判断题-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都是轴对称图形,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一袋饼干重250千克,爸爸的体重是70克,1千克苹果和1公斤梨一样重,1千克比800克重200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说明:本试卷试题精选自江苏省南通市近两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真题试卷,难易度均衡,适合江苏省南通市及使用苏教版教材的三年级学生期末复习备考使用!
1.一个篮球87元,学校要买6个篮球,带500元就够了。( )
2.下面都是轴对称图形。( )
3.非零乘数的末尾共有两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两个0。 ( )
4.一个蛋糕分成10份,吃掉了其中的7份,还剩下它的。( )
5.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6.一袋饼干重250千克。( )
7.爸爸的体重是70克。 ( )
8.1千克苹果和1公斤梨一样重。( )
9.1千克比800克重200克。( )
10.妈妈从超市买回1吨苹果和3千克梨。( )
11.用两根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 ( )
12.一块正方形手帕的周长是8分米,则这块手帕的边长是4分米。( )
13.在三位数乘一位数中,乘数的末尾有2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 )
14.平移和旋转现象可以同时存在。( )
15.下面两图中,图甲的周长等于图乙的周长。( )
16.东东2分打208个字,小华3分打312个字,小华打字快。( )
17.一个排球重400千克。( )
18.小丽今年读三年级,她的体重是2200克。( )
19.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只可能是三位数。( )
20.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由4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 )
21.一个图形的边的条数越多,它的周长就越长.( )
22.165×4×2的计算结果与165×8的计算结果相等。( )
23.翻书时,书页的运动是旋转。( )
24.一个数的4倍是40,这个数是160. .(判断对错)
25.60÷6与60÷3÷2的结果不相等. .(判断对错)
26.因为6>5,所以。( )
27.被减数÷(差+减数)=1。( )
28.250×的积末尾只有一个0,□里可能是5。( )
29.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它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角的大小也变了. ( )
30.108乘3列式是:108×3 .(判断对错)
31.要使3□×9的积的中间有1个0,□里只能填4。( )
32.一袋饼干重1000克,就是1千克. ( )
33.20×2的积比400÷2的商大. ( )
34.要使6□4÷6的商的中间有0,□里最大填5。( )
35.用钥匙拧开房间门时钥匙的运动是旋转。( )
36.1kg的石头的重量和1000g的棉花的重量相等. ( )
37.小于而大于的分数只有1个。( )
38.把一包糖分成5份,1份一定比2份少。( )
39.把一块巧克力分成两份,小红吃了其中的一份,还剩这块巧克力的。( )
40.一辆卡车只能装5000克的货物。( )
41.3个32相加的和等于32的3倍。( )
42. 读作八分之七,它里面有7个.( )(判断对错)
43.分别由6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两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它们的周长不同,面积相同。( )
44.乘积是121的两个数一定都是11.( )
45.五分之二写作。( )
46.小华在一条100米长的笔直跑道上跑了3个来回,一共跑了300米。( )
47.是8的4倍的数有无数个。( )
48.在4□×2中,不管□里填几,得数都是两位数。( )
49.□54÷6,商是两位数,口里的数只能填5. ( )
50.小丽站着称体重是30千克,坐着称是32千克。( )
51.老师手里有10个苹果,分一半给明明,他能得到5个苹果。( )
52.分数的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大. .(判断对错)
53.长方形、正方形、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判断对错)
54.1粒纽扣重2克,50粒这样的纽扣重100克。( )
55.王阿姨网购了4千克红枣,包裹总量是4000克,说明商家诚信。( )
56.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等于0,商一定等于0. ( )
57.苹果每千克8元,李阿姨付了79元。李阿姨大约买了10千克苹果。( )
58.苹果从树上竖直落下来属于平移。( )
59.将1、2、3、4这四个数字组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其中乘积最大的算式是。( )
60.在÷3=212……1中,里的数应是636。( )
6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是6,除数一定是7. (判断对错)
62.长方形的周长是X米,宽是4米,那么长是(X÷2-4)米.( ).
63.和比较大小,因为的分母大,所以>。 ( )
64.如左图,将一张长方形纸沿虚线对折,可以验证长方形的两条短边相等。( )
65.两个长方形一定能拼成一个正方形,一个正方形能剪成2个一样的长方形. ( )
66.与的结果相等。( )
67.从63中连续减去9,减7次才能使结果等于0。( )
68.火箭发射升空是平移. ( )
69.王老师买来四捆练习本,共64本,每捆有11本.( )
70.把一个蛋糕分成8份,取其中的两份就是。( )
71.一袋大米重25克。( )
参考答案:
1.×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再与500元比较即可判断对错。
【详解】87×6=522(元),500<522,故原题干说法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
2.×
【分析】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若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则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详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看这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两边能不能完全重合。
3.√
【分析】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时,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据此解答。
【详解】非零乘数的末尾共有两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两个0,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
【分析】把一个蛋糕分成10份,而不是“平均分成10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必须得是“平均分”,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一个蛋糕分成10份,吃掉了其中的7份,还剩下它的”;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对分数的认识: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
5.×
【分析】可以沿着涂色部分三角形的顶点,将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即可得到4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涂色部分占其中的2份,据此解答。
【详解】
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故答案为:×
表示把整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2份,根据分数的意义解答此题即可。
6.×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认识,可知计量一袋饼干的质量,用“克”作单位。
【详解】一袋饼干重250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7.错误
【分析】根据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和生活经验可知,一个成年人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据此判断。
【详解】爸爸的体重是70千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8.√
【分析】1公斤=1千克,所以物体苹果和梨质量相同,一样重。
【详解】1千克=1公斤
因此1千克苹果和1公斤梨一样重。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苹果和梨的名数相同,就是质量相同。
9.√
【分析】先把1千克化为1000克,再用1000减800即可解答。
【详解】1千克=1000克
1000-800=200(克)
故答案为:√
要解决这个问题先将单位化为克。
10.×
【分析】1吨=1000千克,1吨苹果太重,妈妈不可能买那么多,联系生活实际,应该是妈妈从超市买回1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由此解答。
【详解】1吨=1000千克,1吨苹果太重,所以应该是妈妈从超市买回1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学生对质量单位的认识,解答此题应从实际情况入手。
11.×
12.×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即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然后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8÷4=2(分米)
2分米≠4分米
因此,一块正方形手帕的周长是8分米,则这块手帕的边长是4分米。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再添上几个0,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在三位数乘一位数中,乘数的末尾有2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例如:100×2=200。原题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中乘数末尾有0的相关计算。
14.√
【分析】平移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不变的运动。旋转是物体运动时,每一个点离同一个点(可以在物体外)的距离不变的运动。
【详解】由分析可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可以同时存在,比如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车身的运动是平移,车轮的运动是旋转。
明确平移和旋转的含义是解题关键。
15.×
【分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甲的周长是图中红色线段的长度和,乙的周长是图中红色线段的长度和,比较甲和乙的周长即可。
【详解】下面两图中,图甲的周长大于图乙的周长。
故答案为:×
熟记周长定义并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
16.×
【分析】用打字的总数除以时间,分别求出东东、小华每分打字的数量,再进行比较即可判定。
【详解】208÷2=104(个)
312÷3=104(个)
所以东东和小华打字的速度一样快,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实际应用,分别求出东东、小华的打字速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个排球的质量用“克”作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一个排球重400克。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8.×
【分析】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填空。
【详解】2200克是2千克200克,小丽的体重不可能这么轻,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了质量的应用,关键是了解生活常识。
19.×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那么商是两位数或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那么商是三位数。
【详解】例如:400÷8=50;400÷4=100;400÷2=200。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只可能是三位数,所以判断错误。
本题考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特征,需要明白判断商是两位数还是三位数的原理。
20.正确
【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四边形是由4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据此判断.
【详解】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由4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21.×
22.√
【分析】由题意可得,先分别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并比较即可。
【详解】165×4×2
=660×2
=1320
165×8=1320
因为1320=1320,故此说法正确。
此题考查了乘法的应用,关键是分别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
23.√
24.×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40÷4=10.
解:40÷4=10;
所以原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除法意义的运用,准确掌握除法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
【详解】解:根据除法的运算性质:60÷6与60÷3÷2的结果相等.
因此,60÷6与60÷3÷2的结果不相等.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c),并且能够运用其进行简便计算.
26.×
27.√
【分析】由题意可知,根据被减数=减数+差,且被减数、减数、差均不为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因为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1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了减法各部分的关系,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28.√
【分析】250×□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由于第一个因数末尾已经有1个0了,所以一位数与5的乘积不能再是整十数,由此求解。
【详解】250×口的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口×5不能是整十数,所以□不能是2、4、6、8,可能是5。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注意乘积中末尾0的个数。
29.×
30.√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算式的名称,可知108和3是两个乘数,列式时只要把这两个乘数相乘即可.
解:108乘3列式是:108×3;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书写方法.
31.√
【分析】3□×9时,十位的3与9相乘是27,要使3□×9的积的中间有1个0,□×9的积十位应是3,向十位进3之后与27组成30,4×9=36,则34×9=306。□里只能填4。
【详解】要使3□×9的积的中间有1个0,□里只能填4。故此说法正确。
解答此题也可以把1~9都代入算出结果再判断。
32.√
33.错误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得数后再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解:20×2=40,400÷2=200,20×2的积比400÷2的商小.
故答案为错误
34.√
【分析】根据题意,6□4÷6,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6除以6=1,正好没有余数,那么被除数中间的数只要比6小,那么商的中间就会有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6□4÷6,要使商的中间有0,□<6;那么,□里可以填0、1、2、3、4、5;最大填5;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是除数的倍数,中间的数比除数小,商的中间就会有0。
35.√
【分析】旋转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旋转的定义可知:用钥匙拧开房间门时钥匙的运动是旋转。
故答案为:√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
36.√
37.×
【分析】可先根据分数基本性质,将两个分数化为同分母的分数,据此可以找到很多符合要求的分数,据此来判断。
【详解】==
==;
根据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此时符合题意的分数有13个;
再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扩大,继续再找,所以符合题意的分数有无数个;
因此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
38.×
【分析】把一包糖分成5份,不是平均分,所以无法判断1份多,还是2份的多;例如:这包糖共重10千克,分成5份,其中的4份是都是1千克,剩下的1份是6千克;其中两份的重量可能是2千克,它要比1份6千克少,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得,把一包糖分成5份,不是平均分,无法判断1份多还是2份多;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解决本题关键是分析好题意,看清楚是否有关键词“平均分”。
39.×
【分析】把一块巧克力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占它的,小红吃了一份,是这块巧克力的,还剩这块巧克力的。但是题目中的巧克力不确定是否为平均分,则无法确定剩下的一份是否为巧克力的。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把一块巧克力分成两份,小红吃了其中的一份,不能确定还剩这块巧克力的。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注意“平均分”这个关键词。
40.×
【分析】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较轻物体的质量单位一般选择克,一般物体的质量单位选择千克。根据生活经验,一袋食盐的质量是500克,10袋食盐的质量是5000克,一辆卡车不可能只能装5000克的货物,一辆卡车能装5000千克的货物。
【详解】由分析可知:
一辆卡车只能装5000千克的货物。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质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选择。
41.√
【分析】3个32相加可以看成32×3。
【详解】3个32相加=32×3,也就是32的3倍。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加法与乘法之间关系的理解与认识。
42.正确
【分析】考察了分数的意义,分数的读法,分数的单位.
【详解】7/ 8 读作八分之七,它里面有7个 故正确
43.√
【分析】两个长方形的面积都是6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所以面积相等;第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4厘米,第二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0厘米,所以周长不相等。
【详解】如图,所以它们的周长不同,面积相同。
故答案为:√
44.×
【详解】11×11=121,实际121乘1的得数也是121,由此运用举例子的方法判断即可.
45.√
【分析】写分数时,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据此解答。
【详解】五分之二写作,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此题是考查分数的写法,属于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46.×
【分析】根据题意一个来回是2趟,3个来回就是6趟,再乘100就是一共跑的路程。
【详解】3×2×100=600(米)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应用,解题关键要注意一个来回是2趟。
47.×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8×4进行计算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8×4=32
是8的4倍的数是32。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48.√
49.×
50.×
【分析】根据小丽站着和坐着的质量相等,解答此题即可。
【详解】小丽站着称体重是30千克,坐着称也是30千克,所以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站着称和坐着称的质量相等。
51.√
【分析】用苹果的总数除以2就是10个苹果的一半,计算后判断能得到苹果的个数即可。
【详解】10÷2=5(个),每人都有5个苹果,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52.错误
【详解】试题分析:依据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即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于是即作出正确判断.
解: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越大,说明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因而分数就越小;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53.错误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由此判断即可.
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知:正方形、长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而梯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只有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看图形对折后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
54.√
【分析】1粒纽扣重2克,求50粒这样的纽扣重多少克,用(50×2)即可解答。
【详解】50×2=100(克)
因此,1粒纽扣重2克,50粒这样的纽扣重100克,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灵活应用以及对克的认识。
55.×
【分析】4千克=4000克,包裹总量是4千克红枣质量和包装质量和,包裹总量是4000克,说明红枣质量小于4000克,即小于4千克,说明商家不诚信。
【详解】王阿姨网购了4千克红枣,包裹总量是4000克,说明商家不诚信。
故答案为:×
熟记质量单位间进率是解题关键。
56.
57.√
【分析】由题意可得,先算10千克苹果需要的总价10×8=80(元),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0×8=80(元)
79≈80
故说法正确。
此题考查了估算的方法,关键是明确:总价=单价×数量。
58.√
【分析】苹果从树上竖直落下,苹果的运动轨迹是直线,据此判断。
【详解】因为苹果运动轨迹是直线,所以属于平移。
故答案为:√
物体的平移是做直线运动。
59.×
【分析】比较421×3和321×4的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421×3=1263,321×4=1284,1284>1263,所以判断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60.×
61.×
【详解】解: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是6,除数可能是7、8、9、…,所以本题说除数一定是7,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
62.√
63.×
64.×
【分析】按照如图方式对折,可以发现长方形的两条长边重合,可以验证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
【详解】按照图中的折叠方式,并不能验证长方形的两条短边相等;
题干阐述错误,故答案为:×。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且互相平行,当长方形的一组邻边也相等时,将会变成正方形。
65.×
66.√
【分析】56×4×2应依次计算;根据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分别计算出这两个算式的积,然后再判断即可。
【详解】56×4×2
=224×2
=448
56×8=448
由此可知,与的结果相等。
故答案为:√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一位数的连乘计算,以及应掌握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
67.√
68.√
69.×
70.×
【分析】用分数表示其中的几份,一定要注意是否平均分,如果没有平均分,则不能用分数表示。
【详解】本题不是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两份就不能用表示,所以判断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7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典型真题)判断题-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组数据中只有一个中位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典型真题)选择题-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乙、丙三张图的周长,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后的形状,1000克铁和1千克棉花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典型真题)判断题-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共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