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六)(作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展开1.将分针顺时针旋转90°,旋转后的时间是 时 分。
2.478比656少 ,399比257多 ,比134多567的数是 。
3.□6÷6要使商是两位数,□中最小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中最大填 。
4.一块长方形菜地,一面靠墙,其他三面用竹篱笆围成(如图所示),需要竹篱笆 米。
5.其中4×2=8,表示8个 。
6.(1)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 倍。
(2)蜜蜂的只数比蝴蝶的8倍少2只。蜜蜂有 只。
7.淘气和妈妈站在天安门的正前方拍照,爸爸站在侧面拍照,妈妈离天安门最远,下面三张相片中, 是淘气拍的,爸爸拍的是 号。
二.选择题(共7小题)
8.下面各数中,( )可能是5□4×6的积。
A.2624B.3022C.3024
9.下面算式中,得数比400小的是( )
A.480+160B.600﹣128C.700﹣360
10.7×18与18×7( )相同。
A.表示的意义B.计算的结果
C.算式的读法
11.一盒巧克力4元,21盒巧克力多少钱?竖式中8表示( )
A.2 盒巧克力8元B.20 盒巧克力80元
C.20 盒巧克力8元
12.得数大于200的算式是( )
A.300﹣101B.969﹣789C.104+89D.159+97
13.从中午到傍晚,太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是( )
A.越来越长B.越来越短
C.一直没变化
14.下面的节日所在的月份都是小月的是( )组。
A.国庆节、劳动节B.儿童节、教师节
C.植树节、元旦D.妇女节、青年节
三.判断题(共6小题)
15.钟面上,秒针从“6”走到“10”,经过了4秒。
16.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
17.29.□6<29.5,□里有5种不同的填法。
18.凡是被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商的末尾一定有0。
19.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形状也一定相同。
20.40﹣20÷4与(40﹣20)÷4的运算结果相同。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1.看图列式计算。
22.看图列式计算。
(1)
(2)平均每箱装多少千克苹果?
五.应用题(共2小题)
23.一本故事书有450页,小明第一天看了130页,第二天看的比第一天多70页,小明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24.为大力推行全民运动,强健体魄,学校举行了足球操表演,六个年级全部参加,一个年级一个方队,每个方队有16行,每行有20人,学校共有多少名学生?
2023-2024学年北师大新版三年级(上)数学寒假作业(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7小题)
1.将分针顺时针旋转90°,旋转后的时间是 3 时 15 分。
【考点】钟面上的时刻;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钟面上一个大格是30°,旋转90°就是旋转了3个大格,一个大格是5分钟,3个大格就是15分钟,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90°÷30°=3(个)
3×5=15(分钟)
答:将分针顺时针旋转 90°,旋转后的时间是3时15分。
故答案为:3;15。
【点评】本题考查钟面上时刻的认识。
2.478比656少 178 ,399比257多 142 ,比134多567的数是 701 。
【考点】千以内加减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178,142,701。
【分析】求478比656少多少,用656减478进行计算;求399比257多多少,用399减257进行计算;求比134多567的数是多少,用134加567进行计算。
【解答】解:656﹣478=178
399﹣257=142
134+567=701
答:478比656少178,399比257多142,比134多567的数是701。
故答案为:178,142,70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千以内加法、减法的运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3.□6÷6要使商是两位数,□中最小填 6 ;要使商是一位数,□中最大填 5 。
【考点】一位数除两位数.
【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运算能力.
【答案】6,5。
【分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要使商是两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就要大于或等于除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要使商是一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就要小于除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6÷6要使商是两位数,则□=6或□>6,即□里最小填6;
□6÷6要使商是一位数,则□<6,即□里最大填5。
所以□6÷6要使商是两位数,□中最小填6;要使商是一位数,□中最大填5。
故答案为:6,5。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除法的试商的方法。
4.一块长方形菜地,一面靠墙,其他三面用竹篱笆围成(如图所示),需要竹篱笆 60 米。
【考点】长方形的周长.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60。
【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可知,长边靠墙,需要篱笆的长度等于一条长加上两条宽,据此列式解答。
【解答】解:28+16×2
=28+32
=60(米)
答:需要竹篱笆60米。
故答案为:60。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形周长的意义及应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及应用。
5.其中4×2=8,表示8个 十 。
【考点】一位数乘三位数.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
【答案】十。
【分析】根据什么数位上的几就表示几个该数位的计数单位解答即可。
【解答】解:2在十位上,4×2=8,表示8个十。
故答案为:十。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计数单位的理解和掌握。
6.(1)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 9 倍。
(2)蜜蜂的只数比蝴蝶的8倍少2只。蜜蜂有 30 只。
【考点】表内乘加、乘减;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1)9;(2)30。
【分析】(1)蜻蜓的只数是36只,蝴蝶的只数是4只,求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就是求36是4的几倍,这种题用除法解答。
(2)已知蜜蜂的只数比蝴蝶的8倍少2只。求蜜蜂有多少只,就是求比4的8倍少2的数是多少,所以用4乘8减2即可解答。
【解答】解:(1)36÷4=9
答: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9倍。
(2)4×8﹣2
=32﹣2
=30(只)
答:蜜蜂有30只。
故答案为:9;30。
【点评】本题考查了倍数的问题。关键是理解倍数的意义。
7.淘气和妈妈站在天安门的正前方拍照,爸爸站在侧面拍照,妈妈离天安门最远,下面三张相片中, ② 是淘气拍的,爸爸拍的是 ① 号。
【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专题】空间观念.
【答案】②,①。
【分析】题意可知:淘气在天安门的正前方拍照,且淘气拍的照片比妈妈拍的照片离得近,所以淘气拍的是②号;爸爸在侧面拍,所以爸爸拍的是①号。
【解答】解:这三张相片中,②是淘气拍的,爸爸拍的是①号。
故答案为:②,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观察的范围,注意正面照离得近拍到的建筑物的图像大。
二.选择题(共7小题)
8.下面各数中,( )可能是5□4×6的积。
A.2624B.3022C.3024
【考点】一位数乘三位数.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C
【分析】在□里依次填入0、1、2、3……直到找出5□4×6的积可能是哪个数。
【解答】解:504×6=3024
514×6=3084
所以3024可能是5□4×6的积。
故选:C。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9.下面算式中,得数比400小的是( )
A.480+160B.600﹣128C.700﹣360
【考点】千以内加减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C
【分析】根据千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出每个选项的得数,再与400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解答】解:A.480+160=640
B.600﹣128=472
C.700﹣360=340
340<400
答:得数比400小的是700﹣36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千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10.7×18与18×7( )相同。
A.表示的意义B.计算的结果
C.算式的读法
【考点】一位数乘两位数.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B
【分析】根据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解:7×18=126
18×7=126
答:7×18与18×7计算的结果相同。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11.一盒巧克力4元,21盒巧克力多少钱?竖式中8表示( )
A.2 盒巧克力8元B.20 盒巧克力80元
C.20 盒巧克力8元
【考点】列竖式计算乘法.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B
【分析】用一盒巧克力的价钱乘盒数,求出21盒巧克力的总价钱。用4乘21十位上的2,表示4乘2个十,得到8个十。表示20盒巧克力花费80元。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上面的分析,竖式中的8表示20盒巧克力80元。
故选:B。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12.得数大于200的算式是( )
A.300﹣101B.969﹣789C.104+89D.159+97
【考点】千以内加减法.
【专题】计算题;运算能力.
【答案】D
【分析】分别计算出四个算式的结果,选择得数大于200的算式。
【解答】解:300﹣101=199
969﹣789=180
104+89=193
159+97=256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千以内加减法的应用。
13.从中午到傍晚,太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是( )
A.越来越长B.越来越短
C.一直没变化
【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专题】空间观念.
【答案】A
【分析】根据生活实际,结合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从中午到傍晚,太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是越来越长,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从中午到傍晚,太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是越来越长。
故选:A。
【点评】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14.下面的节日所在的月份都是小月的是( )组。
A.国庆节、劳动节B.儿童节、教师节
C.植树节、元旦D.妇女节、青年节
【考点】年、月、日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B
【分析】劳动节是5月1日,植树节是3月12日;儿童节是6月1日,妇女节是3月8日;元旦是1月1日,教师节是9月10日;国庆节是10月1日,青年节是5月4日,根据年、月、日的认识,1、3、5、7、8、10、12为大月,每月有31天,4、6、9、11为小月,每月有30天,据此即可判定。
【解答】解:A、劳动节、国庆节,所在的月份都是31天;
B、儿童节、教师节,所在的月份是30天;
C、元旦、植树节,所在的月份是31天;
D、妇女节、青年节,所在的月份是31天。
故选:B。
【点评】此题是主要是考查年、月、日的认识,关键是记住每个节所在月份。
三.判断题(共6小题)
15.钟面上,秒针从“6”走到“10”,经过了4秒。 ×
【考点】钟面上的时间.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
【分析】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秒针每走一个大格是5秒,计算出秒针从“6”走到“10”,经过几个大格,再乘5,即可解答。
【解答】解:(10﹣6)×5
=4×5
=20(秒)
答:钟面上,秒针从“6”走到“10”,经过了20秒,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准确知道秒针每走一个小格、每走一个大格、每走一圈代表多长时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 .
【考点】长度及长度的常用单位.
【专题】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解答】解: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是考查长度千米的意义,知道1千米的实际距离.
17.29.□6<29.5,□里有5种不同的填法。 √
【考点】小数大小的比较.
【专题】数的认识;数感.
【答案】√
【分析】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据此作答。
【解答】解:因为29.□6<29.5,所以□里可以填0、1、2、3、4,即□里有5种不同的填法。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18.凡是被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商的末尾一定有0。 ×
【考点】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商的末尾只有在被除数不够商如1时才会商0,据此判断。
【解答】解:商的末尾有没有0根被除的末尾有没有0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比如10÷5=2,被除的末尾有0,而商的末尾并没有0。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整数除法中试商的方法。
19.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形状也一定相同。 ×
【考点】长方形的周长.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几何直观.
【答案】×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因此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长与宽的和相等,但并不代表它们的长和宽都相等,依此判断。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形状不一定相同。
例如: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它的长可以是6厘米,宽是2厘米;它的长可以是5厘米,宽是3厘米,此时两个长方形的形状不相同。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40﹣20÷4与(40﹣20)÷4的运算结果相同。 ×
【考点】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将两个算式计算出得数,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解答】解:40﹣20÷4
=40﹣5
=35
(40﹣20)÷4
=60÷4
=15
答:40﹣20÷4与(40﹣20)÷4的运算结果不相同。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表内除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1.看图列式计算。
【考点】表内乘加、乘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1)每组3个,有6组,求一共有几个,用乘法计算;
(2)每组5根,有4组,另外还有3根,求一共有多少根,用乘加算式计算;
每组5根,有5组,还少2根,求一共有多少根,用乘减算式计算。
【解答】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表内乘加、乘减的应用,关键利用乘法口诀计算。
22.看图列式计算。
(1)
(2)平均每箱装多少千克苹果?
【考点】一位数除两位数;一位数乘两位数.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1)392;
(2)28千克。
【分析】(1)求4个98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苹果的质量除以2,即可计算出平均每箱装多少千克苹果。
【解答】解:(1)98×4=392
(2)56÷2=28(千克)
答:平均每箱装28千克苹果。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与除法的意义列式计算。
五.应用题(共2小题)
23.一本故事书有450页,小明第一天看了130页,第二天看的比第一天多70页,小明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考点】千以内加减法.
【专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120页。
【分析】用第一天看的页数加上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的页数,求出第二天看多少页;再用这本故事书的页数减去第一天、第二天看的页数,即可求出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解答】解:130+70=200(页)
450﹣130﹣200
=320﹣200
=120(页)
答:小明还剩120页没有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千以内加法、减法的实际应用,先求出第二天看多少页是关键。
24.为大力推行全民运动,强健体魄,学校举行了足球操表演,六个年级全部参加,一个年级一个方队,每个方队有16行,每行有20人,学校共有多少名学生?
【考点】连乘.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1920名。
【分析】用行数乘每行的人数,再乘年级数,即可求出学校共有多少名学生。
【解答】解:16×20×6
=320×6
=1920(名)
答:学校共有1920名学生。
【点评】本题考查连乘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考点卡片
1.小数大小的比较
【知识点归纳】
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即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较.因此,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整数都比小数大. × .
分析:因为小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所以本题可以举整数部分不为0的反例去判断.
解:比如:整数2比小数3.9小,这与题干的说法相矛盾,
所以,“整数都比小数大”这个判断的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比较整数和小数的大小时,要先比较整数部分的位数,它们的数位如果不同,那么数位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然后再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例2:在0.3,0.33,0.,34%,这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34% ,最小的数是 0.3 ,相等的数是 0. 和 .
分析:有几个不同形式的数比较大小,一般情况下,都化为小数进行比较得出答案.
解:34%=0.34,=0.,
因为0.34>0.=0.>0.33>0.3,
所以34%>0.=>0.33>0.3,
所以在0.3,0.33,0.,34%,这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34%,最小的数是0.3,相等的数是0.和.
故答案为:34%,0.3,0.,.
点评:解决有关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大小比较,一般都把分数、百分数化为小数再进行比较,从而解决问题.
2.千以内加减法
【知识点归纳】
1、(1)计算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2)加法验算方法: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后再加一遍,两次得到的结果相等就说明计算结果正确,不相等,则说明计算结果不正确,需要重新计算。
2、千以内减法笔算方法:
(1)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2)当个位不够减需要退位时,如果十位上是0,无1可退,就要从百位上退1当成10个十先传递到十位,再从十位退1到个位,当成10个一再计算。
【方法总结】
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如果有进位,不要忘记加进位数。
2、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遇到能简便计算的,可以简便计算。
【常考题型】
口算题。
答案:437;202;650
2、书城进货了928本图书,第一周卖出去了123本,第二周进货了181本,现在书城有多少本图书?
答案:928﹣123+181=986(本)
3.一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归纳】
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2、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一位):
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用一位数乘被乘数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就向百位进几。
②注意: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3、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①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
③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方法总结】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先用整百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3、一个数与10相乘的口算方法:
一位数与10相乘,就是把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
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小技巧: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
【常考题型】
计算38×4时,用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3乘第二个因数4,得( )。
答案:120
口算题。
26×6=19×7=53×2=
答案:156;133;106
4.一位数乘三位数
【知识点归纳】
1、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包括0),当个位乘的的积向十位进位时,将进上来的数写在十位上,如果个位上没有进位,那么十位上就用0占位。
2、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
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要与它的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方法总结】
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也分了两个层次:
(1)横式计算。通过横式计算说明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基本算法:可以把三位数因数分拆成几百、几十、和几,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将几个部分积相加。
(2)竖式计算。通过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将使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问题的方法迁移到计算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探究能力。
【常考题型】
一个微波炉758元,要买3个,总共要花多少钱?
答案:758×3=2274(元)
一个电饭煲268元,要买2个,总共要花多少钱?
答案:268×2=536(元)
5.连乘
【知识点归纳】
1、两步计算的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根据已知条件找出中间量,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可以先求出每份的数量,再乘总份数得出总数;也可以先求出总份数,再乘每份的数量得出总数。
【方法总结】
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无论是连乘、连除还是乘除混合运算都属于同级运算,都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常考题型】
1、小红坚持锻炼身体,每天跑4圈。跑道每圈500米,她一个星期(7天)跑多少米?
答案:4×500×7=14000(米)
2、妈妈买了240个苹果,每层装8个,每箱装3层,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答案:240÷8÷3=10(箱)
3、一瓶药共150片,每日3次,每次2片,这瓶药够吃30天吗?
答案:30×3×2=180(片)
180>150,
所以不够吃。
6.列竖式计算乘法
【知识点归纳】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哪一位满几十同样向前一位进几。
【方法总结】
1、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乘数中间有0时,这个0也要乘;与0相乘时,如果有进位数一定要加上进位数,如果没有进位数,就写0占位。
(2)乘数末尾有0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常考题型】
1、计算16×300时,可以先算( ),再在积的末尾添( )。
答案:16×3;两个0
2、12的103倍是( ),31个200是( )。
答案:1236;6200
7.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知识点归纳】
1、用乘法口诀求商,在想口诀的时候,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被除数是口诀的得数。比如:45÷9,除数是9,就想9的口诀,被除数是45,说明口诀中的得数是45。45÷9,想( )九四十五。
2、一般一个乘法口诀,可以解决两个相关联的表内除法算式。
【方法总结】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求商方法:
(1)想“除数×( )=被除数”;
(2)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常考题型】
1.从72里面连续减9,减( )次结果是0。
A.64
B.9
C.8
答案:C
2.从27里面连续减去9,( )次减完。
A.3
B.7
C.9
答案:A
3.45里面有几个9?列式正确的是( )。
A.45÷5=9
B.45÷9=5
C.45+5=45
答案:B
8.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知识点归纳】
1.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利用“想乘法算除法”计算,看一位数乘几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2)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3)先利用表内除法口算出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再看被除数的末尾上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上几个0。
2.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2)利用表内除法计算。先按照表内除法算出商,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几个0。
【方法总结】
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尾能整除):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要从十位除起,除得的商要写在十位上,然后再接着往下除,商要写在被除数上;
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要从百位除起,除得的商要写在百位上,然后再接着往下除,商要写在被除数上;
2、除法的验算:
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用商和除数相乘,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常考题型】
把60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班,每个班分得多少支?
答案:60÷3=20(支)
2、把120朵花平均分成4束,平均每束有多少朵?
答案:120÷4=30(朵)
9.一位数除两位数
【知识点归纳】
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个数位商的数都能被整除)的笔算方法: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商写在十位上;再用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商写在个位上。
【方法总结】
笔算除法时,从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2、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常考题型】
1、聪聪今年5岁,爷爷今年60岁,爷爷的年龄是聪聪的几倍?
答案:60÷5=12
2、一根电线长81米,每3米剪一段,能剪成多少段?
答案:81÷3=27(段)
3、饮料4元一瓶,妈妈有48元,可以买多少瓶饮料?
答案:48÷4=12(瓶)
10.表内乘加、乘减
【知识点归纳】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1、意义: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相同的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2、名称:乘数×乘数=积
【方法总结】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但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先看成几个几。如:5+5+5+5 看成4个5,可以表示:5×4或 4×5。
3、加法改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快速算乘法,背熟乘法口诀是关键。
5、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6、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常考题型】
1、列式计算。
(1)4个6连加的和是多少?
(2)4乘5的积再加上13得多少?
答案:(1)4×6=24;
(2)4×5+13=33
2、我会口算:
答案:40;28;40
11.表内除加、除减
【知识点归纳】
1、表内除法的知识点:
(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商=被除数
2、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方法总结】
1、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
(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
【常考题型】
口算题。
答案:2;13;14
填一填。
21÷7+3,要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结果是( )。
答案:除;加;6
12.钟面上的时刻
【知识点归纳】
(1)认识时针、分针、秒针
跑的最快是秒针,个儿高高,身材好;
跑的最慢是时针,个儿短短,身材胖。
不高不矮是分针,匀速跑步作用大。
(2)认识时钟
一个小时 60 分,半点也叫 30 分。
看完时针找分针,指针长短仔细分。
分针走路停不住,走了一步又一步。
分针半圈走到 6,拉着时针迈半步。
时针半步不计数,还念半步前的数。
分针每次踩住 6,就是半点请记住。
(3)指针兄弟来赛跑
指针兄弟来赛跑,顶端 12 是起点。
大哥时针慢吞吞,分针腿长跑得快。
分针跑了一大圈,大哥慢慢挪一步。
(4)小表盘
小小表盘圆又圆,时针分针跑圈圈。
分针长,时针短,一个快来一个慢。
时针长长指 12,短针指几就几时。
分针长长指向 6,短针刚刚过几就几时半。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答案:8:00;6:00;1:00
13.钟面上的时间
【知识点归纳】
同时受到传统的行针式钟表影响,大部份人日常生活习惯上,都是使用十二小时制称呼及理解时间,例如下午5:00(17:00),日常生活中,一般都是以下午5:00称呼及理解,甚少会用17:00。当使用二十四小时制,提及下午1:00(13:00)至下午/晚上11:59(23:59)时,大部份人都需略作思考,将之换算为十二小时制,才明白所指的时间,稍为不便,甚至可能换算错误而出现误会,例如误以为18:00为下午8:00(正确为下午6:00)。
二十四小时制对比十二小时制和二十四小时制从(丑初)1:00到(午正)12:59(01:00到12:59)是相同的,除了在二十四小时制中没有am/pm标记。从下午1:00到下午11:59(13:00到23:59)十二小时制加上12小时就能转换成为二十四小时制,从子正12:00到子正12:59(24:00到24:59)十二小时制需要减掉12小时转换到二十四小时制。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小明家的钟停了,电台广播2时整时,奶奶跟电台对时间。由于奶奶年老眼花把时针与分针颠倒了,小明放学回家见钟上显示2时整,大吃一惊。请你帮忙想一想,现在应该是几时?
分析:1、分析题意可知,下午2时整时,奶奶将钟表调成了12时10分;
2、小明下午放学回家,见钟才2点,据此,不难求出中间经过的时间;
3、结合上述所得,将下午2时再加上经过的时间,即可求出现在的时刻。结合时间的推算以及钟表的认识进行解答即可。
解:下午2时即为14时
分析题意可知,下午2时整时,奶奶将钟表调成了12时10分,
小明上学的时间为:14时﹣12时10分=1时50分钟。
因为14时+1时50分=15时50分,
所以现在的时间是15时50分,即为下午3时50分。答:现在是下午3时50分。
14.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知识点归纳】
两个日期或时刻之间的间隔叫时间.
时、分、秒相邻两个单位进率是60,
1小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
单位换算:大单位换小单位乘以它们之间的进制,小单位换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制.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3.3小时是( )
A、3小时30分 B、3小时18分 C、3小时3分
分析:1小时=60分,据此即可求解.
解:3.3小时=3+0.3小时,
0.3×60=18(分),
所以3.3小时=3小时18分;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时间单位间的换算.
例2:三个人在同一段路上赛跑,甲用0.2分,乙用分,丙用13秒.( )的速度最快.
A、甲 B、乙 C、丙
分析:先把时间都换算成秒数,再比较谁最快,因为路程相等,谁用的时间最少谁就最快.
解:甲的时间是:0.2分=12秒,
乙的时间是:分=14秒,
丙的时间是:13秒,
在12秒、14秒、13秒三个时间中,12秒最少,即甲的速度最快.
故选:A.
点评:此题关键是把时间统一单位,明确同样的路程,用的时间最少的是速度最快的.
15.年、月、日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知识点归纳】
两个日期或时刻之间的间隔叫时间.
1世纪=100年,
1平年=365天,1闰年=366天,
1年=12月,1年=4季度,
1、3、5、7、8、10、12月,每月31天,
4、6、9、11月,每月30天,
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平年和闰年的判断:公元年数可被4整除为闰年,但是整百的年数必须是可以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其他都是平年.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2010年的第一季度是( )天.
A、89 B、90 C、91 D、92
分析:根据年月日知识解答;首先要知道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1月与3月是大月有31天,再看看2010年是不是闰年,因为闰年的二月有29天,平年二月有28天,然后时间加起来.判定闰年的办法:年份是4的倍数的就是闰年,不是的就不是闰年,整百年必需是400的倍数.
解:2010不是4的倍数,2010年是平年,2010年的第一季度是:31+28+31=90(天);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年月日的知识,注意判定闰年的办法:年份是4的倍数的就是闰年,不是的就不是闰年,整百年必需是400的倍数.
例2:估计一下,下面最接近自己年龄的是( )
A、600分 B、600时 C、600周 D、600月.
分析:此题用到时间单位分、时、日、星期、月、年之间的换算,用到的进率有1时=60分、1日=24时、1年=12个月、1年≈52个星期.600分=10时,600时=25日,600周≈11年,600月=50年,由此做出选择.
解:600分=10时,
600时=25日,
600周≈11年,
600月≈50年;
根据实际情况,应是11年,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对时间单位时、分,日、星期、月、年之间的换算,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6.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知识点归纳】
视图定义:
当我们从某一角度观察一个实物时,所看到的图象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特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
俯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
左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有时也叫做侧视图.
人在观察目标时,从眼睛到目标的射线叫做视线,眼睛所在的位置叫做视点,有公共视点的两条视线所称的角叫做视角.
我们把视线不能到达的区域叫做盲区.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一个物体的形状如图所示,则此物体从左面看是( )
分析:这个几何体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根据观察物体的方法,从正面看,是三个正方形,下行二个,上行一个位于右面;从上面看,是三个正方形,上行二个,下行一个位于右面;从左面看是三个正方形,下行二个,上行一个位于左面.由此判断.
解:从左面看到的是三个正方形,左边一列二个正方形,右边一个正方形与左边一列下边的一个成一行;
故选:B.
点评: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7.长度及长度的常用单位
【知识点归纳】
长度是一维空间的度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 千米 、 米 、 分米 、 厘米 、 毫米 .
分析: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解: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故答案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点评:本题是考查常见的长度单位.
例2:1米与1平方米( )
A、一样大 B、1平方米大,1米小 C、不能比较
分析:平方米是面积单位,米是长度单位,这是两个不同属性的单位,无法比较大小.
解:平方米是面积单位,米是长度单位,
因此,1平方米与1米相比无法比较.
故选:C.
点评:本题是考查面积单位的意义、长度单位的意义,属于基础知识.注意,只有同属性的单位才能比较大小.
18.长方形的周长
【知识点归】
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周长的长度等于图形所有边的和.一般用字母C来表示.
计算方法:
①周长=长+宽+长+宽
②周长=长×2+宽×2
③周长=(长+宽)×2.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用一根长38厘米的铁丝围长方形,使它们的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可以有( )种围法.
A、7 B、8 C、9 D、10
分析:要求有几种围法,应依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长和宽的和,再据条件“长和宽都是整数”进行推算即可.
解: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所以长与宽之和是:38÷2=19(厘米)
由此可知:1+18=19、2+17=19、3+16=19、4+15=19、5+14=19
6+13=19、7+12=19、8+11=19、9+10=19.
一共有9种方法.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及整数的加减问题,依据题目条件,可以推算出结果.
例2:一个周长为20米的长方形,如果把它的长和宽都增加5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 )
A、10米 B、20米 C、30米 D、40米
分析:抓住“长和宽都增加5米”,那么周长就增加了2个(5+5)的长度.由此计算得出即可选择正确答案.
解:(5+5)×2
=10×2
=20(米);
答:那么它的周长增加20米.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灵活应用.
【解题思路点拨】
(1)常规题求长方形的周长,分别找出长和宽,代入公式即可求得.
(2)周长概念和公式要理解牢记.
192+245=
321﹣119=
294+356=
5×9﹣5=
6×4+4=
7×5+5=
32÷8﹣2=
27÷3+4=
72÷9+6=
寒假作业(一)(作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这是一份寒假作业(一)(作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要使●是〇的3倍,再画个●,如图中纸条的长度是厘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寒假作业(四)(作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这是一份寒假作业(四)(作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铅笔的长度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寒假作业(十一)(作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这是一份寒假作业(十一)(作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