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赤壁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赤壁备课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咏史诗,主旨归纳,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作者杜牧,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朝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著有作品《樊川文集》。
《赤壁》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引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使用“将”“磨”“洗”“认”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当时兴奋的神态和对历史事件的高度关切,使下面的怀古幽情水到渠成。
前两句中使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来抒发情怀、讽刺时事。一般的写作手法是借古讽今、咏古抒怀。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杜牧认为周瑜成功的因素是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赤壁之战吴胜曹败,此处作者进行了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 诗人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而是反说其事,认为倘若东风不给周瑜方便,那么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在铜雀台中,从而含蓄表达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以小见大,借二乔两名小女子可能的命运来暗指两国的命运,借小人物来感慨国家兴亡的大主题,以小见大,既形象生动又含蓄深刻。
杜牧13岁开始研究孙子兵法,写了十三篇《孙子兵法》注解;23岁作出《阿房宫赋》;26岁,进士及第。杜牧自己认为是宰相李德裕的排挤,因为牛李党争,杜牧与牛僧孺私交甚好,被李德裕认为是牛党。
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赤壁》的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以小见大,含蓄蕴藉。 前两句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不直言战争之胜负,而通过“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通过以小见大,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深刻警策,言近旨远。
2.设想奇特,手法新奇。 这首诗紧扣历史事件,将对历史兴衰成败的评价寓于丰富的想象之中,尤其是英雄与美人互相映衬,设想奇特,手法新奇,内涵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这首怀古咏史诗借一件古物起兴,引出对历史的感慨,以两个女子的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含蓄表达出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1.杜牧在《赤壁》中托物咏史,为后文议论作铺垫的句子是 2.《赤壁》中表达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的句子是3.杜牧《赤壁》中以小见大、用人物命运象征国家命运,构思巧妙的句子是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赤 壁授课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情景导入,课前自主学习,★背景透视,铜què,正面描写,关键词人生追求,美好情感,带着问题读课文,课文品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赤 壁优秀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折戟沉沙铁未销,兴感之由,感慨咏叹,未销蚀的铁戟,是前朝之物,若非东风之便,历史将会改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6 诗词五首赤 壁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七言绝句,樊川居士,“小李杜”,文常背景,诗词诵读,吊古咏史诗,诗词概说,诗词赏析,诗人情感,折戟沉沙铁未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