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12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备战2024年地理高考之五年真题汇编(浙江专用)
展开考点分布
考点0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应对全球变暖,一些国家和地区将对进口工业品征收碳关税(对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征收相应的关税)。2019年,韩国非化石能源生产量占比为31.1%,能源发展重点为风能、太阳能等。下图为朝鲜半岛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韩国为出口导向型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工业部门为电子、汽车、钢铁、石化、造船等。蔚山主要工业部门为石化、冶金、造船等,大邱主要工业部门为化纤纺织、汽车等。
(1)简述韩国没有建设大型水电站自然原因。
(2)韩国企业界预计,征收碳关税将对工业品出口产生较大影响,分析其原因。
(3)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蔚山与大邱的工业布局优势。
【答案】(1)河流较短;流域面积较小;土地资源短缺(淹没面积大)。
(2)以化石能源为主;高耗能工业占比大,碳排放量大;国内市场狭小,工业品出口量较大。
(3)蔚山依托港口进口原料,利用原料发展石化、冶金等工业,并发展造船工业;大邱毗邻蔚山,利用原材料发展化纤纺织、汽车等工业;两城市依托港口,出口工业品。
【解析】该答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3个小题,涉及自然能源资源、工业区位选择、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工业集聚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知识掌握程度、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的建立。
(1)阅读图文材料,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国土面积狭小,虽然降水量较丰富,但河流流程短,地势起伏不大,落差较小,流域面积小,且导致河流流量较小,因此水能资源不丰富;国土资源少,大型水电站需要淹没大量土地资源,故韩国没有修建大型水电站。
(2)根据资料显示,韩国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短缺,主要靠进口,区域内石油化工企业和高耗能企业居多,生产要排放大量碳;且其国内人口较少,市场狭小,难以支撑企业的发展,主要靠出口,数量巨大,征收碳关税大大加大了韩国企业的成本,因此对韩国企业影响较大。
(3)观察图中信息可以,蔚山是一个港口城市,交通便利,进口原料方便,可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冶金相关企业,同时大力发展造船业;大邱虽不是港口城市,但紧挨着蔚山,可以联合蔚山,通过陆路运输,利用原料发展化纤纺织、汽车等工业;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出口还是得靠蔚山。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板块边界的类型及其海底宏观地形分别是( )
A. 生长边界海岭B. 消亡边界海沟
C. 消亡边界海岭D. 生长边界海沟
5. 以马尔代夫为代表的低地岛国最忧虑的全球性问题主要有( )
①臭氧层破坏②渔业资源枯竭③森林面积减少④两极冰川消融
A. ①④B. ②③C. ①②D. ③④
【答案】4. A 5. D
【解析】
4.读图,根据马尔代夫群岛和印度半岛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处地处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处,两板块拉伸,易形成海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由所学知识可知,臭氧层破坏对低地岛国的影响不大,①错误,AC错误。渔业资源枯竭会对岛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非全球性的问题,②错误,B错误。森林面积减少会导致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所上升,全球温室效应更加严重,使得两极冰川消融增加,导致海平面上升,会导致低地岛国被淹没,③④正确,D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
【点睛】全球环境问题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下表为甘肃青海和宁夏三省区人口、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统计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
(1)与甘肃、宁夏相比,简析青海人均粮食产量低的主要原因。
(2)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从生产活动角度﹐说明该问题的发生过程。
(3)从水资源利用角度,提出图示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答案】(1)人均耕地少;高寒区域,耕地生产力低。
(2)荒漠化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在风力、流水的侵蚀下沙化。
(3)采用先进节水技术,提高利用率;加强管理,优化配置。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局部地区略图、甘肃青海和宁夏三省区人口、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统计表为材料,涉及农业的区位条件、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青海省耕地面积仅为290.1千公顷,远小于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总量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大致相等,说明人均耕地资源少;青海省位于地势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受到地形影响,气候以高寒为特征,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土壤较为贫瘠,生产力低。
(2)图示地区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地表植被覆盖率低,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当地居民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破坏地表植被,防风固沙功能不断削弱,使地表岩石裸露,气候干燥条件下,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强烈,同时流水侵蚀作用也进一步加剧荒漠化现象。
(3)图示地区深居内陆,大气降水较少,水资源紧缺,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通过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在不同农业类型之间合理分配水资源。
(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冬半年,河南省有时会发生大气污染现象。某年11月28日至12月5日该省发生了一次污染天气过程。下表为5个站点所在地此阶段的空气质量统计表。
(1)河南省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从地形类型看,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
(2)与安阳相比,简述南阳此次污染天气的特点,并分析其自然成因。
(3)从能源利用角度,说出河南省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答案】(1)西高东低;平原。
(2)特点:污染程度轻;持续时间短。成因:位置偏南,受冬季风从邻省输入的污染物影响较小;受北部山地阻挡,减弱了同期北方带来的污染。
(3)利用太阳能等,加快清洁能源替代;优化用煤结构,增加二次能源使用;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集中供暖,改进能源利用方式。
【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表形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大气污染程度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根据材料信息,不难解答,属于基础题目考查。
【详解】
(1)地势描述主要从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和走势、区域极值(地势最高值、最低值)方面叙述。据图中等高线判断,河南西部海拔最高在1000米以上,西部多数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等高线比较密集;东部地区海拔多在200米以下且等高线稀疏,因此河南省地势是西高东低。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区域,图中海拔200米以下的区域等高线稀疏,应该是平原地区,因此从地貌类型看,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
(2)空气质量数值越小,空气质量越好,反之越差。此次污染过程,表中11月28日至12月5日,安阳每天空气质量数值均大于南阳,说明此次污染过程南阳污染程度较轻。冬半年我国北方燃煤取暖,大气污染较重,河南北部临近山西、河北,冬季排放的污染物较多,据图可知,安阳临近这两个省份,冬季西北季风将污染物带到安阳,安阳受到的污染较重;而南阳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风,且距离山西、河北较远,因此受到的污染较轻。
(3)题目要求从能源利用角度回答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此时污染是北方燃煤造成。我国北方煤炭资源丰富,应该优化用煤结构,可以将其集中转化成二次能源,减轻污染;发展科技,改进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冬季北方采取集中供暖方式,减少污染范围,改进能源利用方式,可以采取发电厂废热供暖等;开发新能源,增加清洁能源利用比重,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
(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互花米草是一种原产于北美的海滩植物,种子可随海浪传播,其茎干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耐盐耐淹、抗风浪,能够促进泥沙沉降和淤积,减弱海水交换能力。1979年,我国从美国引进互花米草并种植于河口海岸。完成问题。
17.我国引进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滩护岸B.消除海滩污染C.增加鱼饵D.防止航道阻塞
18.互花米草在沿海迅速繁殖扩张成为入侵物种,其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滩涂大量减少③海水质量下降④滩涂养殖条件改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17.A 18.C
【解析】
17.由材料可知,互花米草地下根茎发达,耐盐耐淹、抗风浪,能够促进泥沙沉降和淤积,减弱海水交换能力,对沿海滩地保护具有积极作用,A正确。据材料分析,互花米草不能消除污染,B错误。互花米草茎干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繁殖快,会侵占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导致鱼类饵料减少,C错误。互花米草能够促进泥沙沉降和淤积,减弱海水交换能力,会导致航道阻塞,D错误。故选A。
18.互花米草在沿海迅速繁殖扩张成为入侵物种,成为优势植物,互花米草的大量繁殖破坏了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会导致植物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减少,①正确。互花米草促进泥沙沉降和淤积,滩涂会大量增加,②错误。互花米草会影响到海水的交换能力,让周边的海水质量下降并引发赤潮,③正确。互花米草在沿海滩涂的蔓延扩张,侵占了贝类等水产的养殖地,为当地渔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④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
互花米草滩涂地扩张,具有强大的有性和无性繁殖能力,占据大面积光滩,从而改变了淤泥质光滩的景观和本土物种的栖息环境,排挤和替代了一些本土物种,对我国沿海淤泥质滩涂地区生物多样性和水产养殖业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和负面作用。
考点02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3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某城市公园引入稻鱼生态系统,将原来分割稻田的田埂用架空的木栈道修建成鱼道,取得了良好效益。下图为改造前后田埂和鱼道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修建鱼道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
A. 扩大水稻播种B. 拓展生物通道C. 保障游客安全D. 增加雨水下渗
2. 下列地区最适合引进稻鱼生态系统的是( )
A. 江南丘陵B. 黄土高原C. 河西走廊D. 华北平原
【答案】1. B 2. A
【解析】
(1)读图可知,架空的木栈道修建成鱼道,并没有种植水稻,A错误;修建鱼道使原本被田埂割裂的稻田,连在一起,使鱼类有更宽阔的生长空间,拓展了生物通道,B正确;架空的木栈道修建鱼道,并没有增强游客的安全性,C错误;田埂变鱼道,对于雨水下渗的影响很小,D错误。故选B。
(2)据所学可知,秦岭淮河以南,土地类型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秦岭淮河以北,土地类型以旱地为主,粮食以小麦为主。江南丘陵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水源充足,水稻种植面积大,适合引进稻鱼生态系统,A正确;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均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地区,水源缺少,都不适合种植水稻,不能引进稻鱼生态系统,BCD错误。故选A。
【点睛】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等因素在不断变化中,其将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
(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人工湿地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的处理技术。下图为某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水的流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与污水处理厂相比,该人工湿地系统可以( )
A.降低污水处理成本B.减少土地占用面积
C.不受季节变化影响D.加快污水处理速度
10.在湿地保护生态修复中,较为合理的途径是( )
A.引进外来物种,扩大滩涂种植B.河道种植芦苇,修复水生植物
C.增加水域面积,扩大养殖规模D.河道整治清游,清除全部河滩
【答案】9.A 10.B
【解析】
9.据材料可知,该人工湿地系统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和处理,相对污水处理厂,不需要建设厂房设施和使用药物,污水处理成本较低,A正确;图中人工湿地系统需要大量的土地,并没有减少土地占用面积,B错误;湿地系统的微生物、植物生长有明显的季节性,其污水处理能力也有季节差异,C错误;据材料可知,人工湿地系统靠微生物、植物自然净化,速度较慢,D错误。故选A。
10.引进外来物种,扩大滩涂种植,常因缺少自然天敌而迅速繁殖,抢夺其他生物生长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或其他物种灭绝,A错误;河道种植芦苇,修复水生植物,可提高湿地涵养水源能力和自净能力,也能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生态环境保护,B正确;扩大养殖规模,可能导致水污染加剧,C错误;清除全部河滩,河床裸露,侵蚀加剧,进而破坏生态环境,D错误。故选B。
【点睛】污水处理厂是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进行处理净化的场所。废水处理的一般目标是去除悬浮物和改善耗氧性(即稳定有机物),有时还进行消毒和进一步的处理。工业废水的处理侧重于油类、悬浮物、重金属和妨碍城市污水厂运行的或高残留的有机物的去除或转化,以及pH值的调整。
(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将养殖场废弃物和农田秸秆等处理生成甲烷,并通过内燃发电机组进行发电,是生物质天然气利用的重要方式,既可发电还为农田提供优质肥料。下图为该项目实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影响该项目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B.交通C.市场D.劳动力
14.处理后的沼渣、沼液施用于农田,会( )
A.减少土壤有机碳含量B.减弱土壤通气性
C.改变土壤养分循环状况D.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
【答案】13.A 14.C
【解析】
1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项目主要依靠养殖场废弃物以及农田秸秆等为原料,产出电力和肥料等,原料的运输成本更高,所以其布局应该靠近原料产地,A选项正确;交通、市场、劳动力对其布局影响较小,BCD选项错误,所以选A。
14.根据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处理后的沼渣、沼液是农田的优质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透气性,改变土壤的养分循环状况,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所以选C。
【点睛】产业区位决策一般性的关键因素包括交通运输、劳动力、原材料、市场、产业用地、公用设施、政府的态度、税制结构、气候和社会团体。 此外,国际区位因素包括国家的政治局势、全球竞争和生存、政府监管和经济因素等。
(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下表为我国某研究机构发布的农田、湿地、森林、草原四种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数值越大表示生态服务价值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2. 表中①至④依次是( )
A. 农田湿地森林草原B. 森林农田湿地草原
C. 森林草原农田湿地D. 草原湿地森林农田
3. 湿地开发利用中,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最明显的是( )
A. 休闲垂钓B. 滩涂观光C. 移植红树林D. 水稻田养蟹
【答案】2. C 3. C
【解析】
2. 读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森林和湿地的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能力显著;湿地的净化水中污染物能力最强,所以是④是湿地;农田农作物种类较为单一,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力最差,③是农田;综上述,①是森林,②是草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 由所学知识可知,休闲垂钓、滩涂观光、水稻田养蟹均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符合题意,ABD错误;移植红树林会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较少,生态环境失衡,生态价值下降,符合题意,C正确。故选C。
【点睛】湿地的功能: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 物多样性、蓄滞洪水、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稳定海岸线、控制土壤侵蚀、保墒抗旱、净 化空气、调节气候。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近年来﹐我国宁夏、贵州、云南等省区成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完成下面小题。
12. 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 人口密度B. 交通运输
C. 环境承载力D. 移民意愿
13. 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 )
①促进了迁入区的资源开发②缓解了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
③减轻了迁入区的就业压力④实现了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12. C 13. D
【解析】
1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区域人口数量超过区域环境承载力时,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会出现危机,生态移民能够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环境承载力,C正确。实施生态移民需考虑人口密度 、交通运输、移民意愿,但不是首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
13.由所学知识可知,生态移民能够增加迁入区劳动力数量,有利于促进迁入区的资源开发,①正确;生态移民通过将生活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居民搬迁到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对于缓解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影响较小,同时可能增加迁入区的就业压力,②③均错误,即ABC错误。生态移民能够实现迁出区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迁出区人口脱贫致富,④正确,即①④正确,D正确。故选D。
【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出地:有利的: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不利的:造成了人才外流。对迁入地:有利的: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费,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不利的: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治安,给自然和生态环境、人口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
考点
考频
出现位置
情景类型
考点0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5年5考
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呈现
以生活情境为主,学术情境为辅
考点02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5年5考
以选择题呈现
省级行政区
人口(万人)
耕地面积(千公顷)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甘肃
2647
5377.0
440
青海
608
290.1
174
宁夏
695
1289.9
540
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
①
②
③
④
调节气候
2.7
0.9
0.9
17.1
涵养水源
3.2
0.8
0.6
15.5
净化水中污染物
1.3
1.3
1.6
18.2
保护生物多样性
3.3
1.1
0.7
2.5
专题14 区域联系-备战2024年地理高考之五年真题汇编(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14 区域联系-备战2024年地理高考之五年真题汇编(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4区域联系-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专题14区域联系-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3 区域发展-备战2024年地理高考之五年真题汇编(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13 区域发展-备战2024年地理高考之五年真题汇编(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3区域发展-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专题13区域发展-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8 城镇与乡村-备战2024年地理高考之五年真题汇编(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8 城镇与乡村-备战2024年地理高考之五年真题汇编(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8城镇与乡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专题08城镇与乡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