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复习(附参考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100511/0-170313729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复习(附参考答案)
展开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描写曾皙神态从容,又表现其回答老师问题时态度恭敬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铿尔,_______________。”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回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来。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 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 , , , , , , 。”《阿房宫赋》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 2、《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 , ;, 。3、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 , 。4、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 , , , 。5、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 , 。, 。 6、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 ?7、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 ; , 。8、杜牧在文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 , ; , 。 《谏太宗十思疏》1、文中提到想让水流远的句子: , ;想使国家安定应该做: , 。2、文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是: , 。这也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3、文中提到老百姓对自己统治起决定作用,并用船打比方警告统治者的句子: , ; , 。4、因身居高处而有危患感,就要时时用谦虚勉励约束自己的句子: , 。5、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的句子: , 。6、《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 。《六国论》1、苏洵《六国论》中用“ ”四个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2、苏洵《六国论》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 , , , 。3、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句: , , 。4、默 写 《 六 国 论 》中总结六国灭亡原因的一句话 , , , 。5、《六国论》中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 。古诗词诵读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杜甫的《登岳阳楼》中最能体现作者这种关心国家大事,心系黎民百姓的胸怀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古人常借水抒情明志,《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有对江水这样描写:“_______________,翠峰如簇。”《念奴娇·过洞庭》中对于洞庭湖的水面也有这样的描述:“_______________,着我扁舟一叶。”3、《牡丹亭•游园》中写女主人公赞叹春色美好,但又想到自己的一腔春愁无处排遣倍感惆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参考答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鼓瑟希 舍瑟而作2、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3、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4、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5、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阿房宫赋》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2、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4、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5、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6、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7、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8、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谏太宗十思疏》1、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3、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4、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5、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六国论》1、 弊在赂秦2、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3、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5、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古诗词诵读1、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2、千里澄江似练 玉鉴琼田三万顷3、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