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课件)

    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课件)第1页
    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课件)第2页
    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课件)第3页
    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课件)第4页
    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课件)第5页
    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课件)第6页
    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课件)第7页
    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课件)第8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课件),共27页。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1.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 )2.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 )3.法律、道德、纪律等具有强制性的规则保障了社会秩序的实现。( × ) 4.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都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 )5.自由就是随心所欲,它不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 )6.遵守规则更需要“他律”,即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 )  
    典例(2023·广东阳江·校考模拟预测)2022年“十一”期间,广东多个旅游景区、公共文化场所实行特殊进入程序,要求游客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配合工作人员扫码测温、保持一米距离排队,佩戴口罩。对此程序,正确的认识是( )①遵守进入程序是对自己和他人健康负责②制定以上程序有利于维护游览参观秩序③制定严格的程序是为了限制游客的自由④遵守以上程序有利于打赢疫情防控之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维护社会秩序。①②④:依据题文描述,广东多个旅游景区、公共文化场所实行特殊进入程序,这是对自己和他人健康负责;制定以上程序有利于维护游览参观秩序;有利于打赢疫情防控之战,故①②④说法正确;③:规则是实现自由的保障,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典例(2023·安徽滁州·校考一模)在公园里,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牌子:“芳草萋萋,踏之何忍?”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这里最需要你的安静!”在汽车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横幅:“自觉排队,文明候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 ③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④社会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规则和秩序的认识。①②③:依据题文描述,题文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故①②③说法符合题意;④:只有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不是所有规则,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马路上: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电影院:禁止喧哗,保持安静;农贸市场:买卖公平,货真价实;考场上:诚信考试,公平竞争……这说明了( )①生活中大家要学会礼让②社会正常运转要靠良好的社会秩序 ③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④遵守社会秩序是每个公民法定的义务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②④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社会秩序的知识。①:说法正确但题干没有体现 ,①不符合题意;②③:从题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②③说法正确;④:遵守社会秩序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不一定是法定义务,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下列行为属于自律的是( )①小洁将拾到的钱包交给警察②小乐在阅览室安静的做作业③小红将果皮扔进垃圾箱④小明为了不迟到,骑车闯红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遵守规则。①②③: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小洁将拾到的钱包交给警察、小乐在阅览室安静的做作业、小红将果皮扔进垃圾箱是懂得以规则自律的行为,①②③符合题意;④:骑车闯红灯违反了交通安全法,是违法行为,没有做到自律,④错误;故本题选A。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社会秩序的含义和类型(P23)(1)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2)类型: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2.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P23)(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3.社会规则的形成和类型(P25)(1)形成: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2)类型:道德、纪律、法律等。4.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社会规则的作用)(P25)(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5.★规则与自由的关系(为什么说自由与规则不可分)(P27~28)自由与规则不可分:(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①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②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6.怎样自觉遵守规则?(P28~29)(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和自律(自我约束)。(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7.怎样维护规则?(P30)(1)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2)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8.★积极改进规则的原因和做法(P31)(1)原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2)做法: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2023·天津和平·统考三模)公园是供群众游乐、休息以及进行文娱体育活动的公共园林。目前,有的公园还存在噪音扰民、唱歌卖艺、不雅舞蹈等现象,这些现象扰乱了公园秩序,影响了其他游客的正常休闲和社交,同时也增加了治理成本;相反,另一些公园秩序井然,成为市民最佳游憩地、幸福生活展示地,成为身边的诗与远方。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社会秩序的意义。
    【答案】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有序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2023·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某中学组织师生开展“校园最美瞬间”征集活动,下列场景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小新同学在教室里与数学老师就某一道题进行激烈争论B.小华同学在餐厅里为在篮球比赛中骨折的同学插队打饭C.小明同学为避免和好友竞争,主动放弃演讲决赛的资格D.小亮同学为最美教室评选,将校园里花盆搬到自己班级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师生交往、遵守规则、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小团体主义。A:小新同学在教室里与数学老师就某一道题进行激烈争论,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故A说法正确;B:为在篮球比赛中骨折的同学打饭,不应该插队,故B说法错误;C: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不应该为避免和好友竞争,主动放弃演讲决赛的资格,故C说法错误;D:将校园里花盆搬到自己班级,是小团体主义的表现,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暑期将至,很多同学想外出旅游,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老师要求同学们遵守不同旅游景区的规则,这是因为( )A.遵守规则旨在限制人们自由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C.遵守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D.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维护秩序靠规则。B:老师要求同学们遵守不同旅游景区的规则,这是因为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故B符合题意;A:遵守规则不是为了限制自由,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故A说法错误;C: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故C说法错误;D: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2023 年5月,临沂市交安委发出《致全市广“大师生的一封信》。信中指出:近期,在临沂市部分路段,一些青年、少年驾乘非法改装的电动摩托车,非法竞速、追逐飙车、炫技驾驶,严重扰乱道路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需要全体交通参与者共同维护。为此,青少年( )①要认真学习、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积极维护交通秩序②要积极参加文明交通公益活动,宣传文明出行理念③发现交通违法行为,要主动劝阻,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④对涉及在校生“电摩”的一律抄告学校,并责令家长、监护人加强管教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自觉遵守规则。①②③:题干中一封信中一些青年、少年驾乘非法改装的电动摩托车,非法竞速、追逐飙车、炫技驾驶,严重扰乱道路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这启示青少年要认真学习、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积极维护交通秩序;要积极参加文明交通公益活动,宣传文明出行理念;发现交通违法行为,要主动劝阻,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责令家长、监护人加强管教,不是青少年的角度,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德法天地】网民浏览资讯后,在评论区发布评论已成为网络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当下网络评论区“戾气”之风蔓延,从失控的质疑、无底线的人身攻击到网上“约架”,网络暴力猛于虎。链接:网络戾气,是指网络上一种极端的心理或风气。你同意网民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观点一:不同意。 评论区虽然是自由空间,但严管是有必要的。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观点二:不同意。网络戾气影响太坏,但网络也有积极作用,不应该关闭评论区。①网络“戾气”之风蔓延,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的和谐稳定;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评论区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和渠道。②国家有关部门要开展专项行动,整治“网络戾气”,打击网络暴力,加强对网络评论区的监管;网民应当增强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传递网络正能量。

    相关课件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考点串讲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考点全预测(部编版):

    这是一份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考点串讲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考点全预测(部编版),共33页。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考点串讲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考点全预测(部编版):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考点串讲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考点全预测(部编版),共29页。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考点串讲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考点全预测(部编版):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考点串讲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考点全预测(部编版),共32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