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肇庆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1.(3分)小芸将掉落在地面的物理课本捡起来放在课桌上,她对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0.02JB.2JC.200JD.2000J
2.(3分)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物体做相同的功,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3.(3分)李玲玲同学用水桶从水井中提水做清洁,她在把水从井底提上来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B.对水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C.对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D.对水所做的功是总功
4.(3分)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用铁锤敲击铁块,锤头和铁块都发热
B.冬天站在太阳光下感到暖烘烘的
C.放爆竹时,爆竹腾空而起
D.把一杯热水倒入一杯冷水力,冷水变热
5.(3分)下列应用中,属于防止静电带来危害的是( )
A.静电喷涂B.静电除尘C.静电复印D.避雷针
6.(3分)下列电路中正确的是( )
A.B.
C.D.
7.(3分)质量为70kg的小毅使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升重物,当物重为400N,小毅的拉力为300N,忽略绳重和摩擦,g取10N/kg,则( )
A.提升该物体时小毅做功的功率为300W
B.物体提升的高度越高,小毅所做的功越大,滑轮组机械效率将变小
C.小毅用此滑轮组能提起的物体最重为1200N
D.小毅用此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省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3分)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踏板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在此过程中 ,自行车的重力势能逐渐 ,自行车的机械能逐渐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3分)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以防霜冻。隐含的物理知识是,水的 较大。气温降低时,水能 (选填“放出”或“吸收”)较多的 (选填“温度”、“内能”或“热量”)。
10.(3分)如图所示,这是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 冲程,该冲程的能量转化为 能转化为机械能。若该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1800r/min,则它1s完成 个冲程。
11.(3分)如图,小畅用气球与头发摩擦,发现头发会随着气球飘起来。该现象中气球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负电,头发带 (选填“正”或“负”)电。这种现象在空气 (选填“干燥”或“湿润”)时更明显。
12.(3分)如图所示电路,只闭合开关S1时,小灯泡 发光;若只闭合开关S1和S3,小灯泡 发光;若同时闭合开关 ,就会发生电源短路。
13.(3分)家庭轿车的发动机是四冲程热机,如图是热机的能量流向图,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 %。已知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完全燃烧10kg汽油放出的热量为 J。燃料燃烧更充分时,燃料的热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3分)小明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甲、乙两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如图所示。他两次提升钩码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 F乙;所做的有用功分别为W甲和W乙,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和η乙,则W甲 W乙,η甲 η乙.(均选填“>”、“=”或“<”)
三、作图题:本题7分.
15.(3分)如图(a)为某同学正在投铅球过程,请在图丙(b)0)
16.(2分)根据图1中的实物图,在图2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17.(2分)如图所示,根据图甲中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电路元件连接成实物电路。(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6分,第18小题6分,共19分)
18.(7分)小明认为车祸的危害程度与汽车的动能大小有关,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由“十次车祸九次快”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速度有关;由“安全驾驶莫超载”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 有关;
(2)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用金属球模拟汽车,让金属球从斜槽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碰到水平面上的小木块;
①实验通过观察 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
②分析比较题甲、丙两组实验可得: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 (选填“大”或“小”);
③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将质量不同的小球,使它们从斜面的 (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推动小木块做功。
(3)本实验采用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4)小明由此实验还联想到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让同一金属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到达毛巾、棉布以及玻璃三种不同水平面上继续向前运动直到停止,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19.(6分)小明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并用相同的酒精灯和相同的温度计同时进行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
(1)为了得到质量相等的甲和乙两种液体,在实验室里通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
(2)组装实验装置时,应按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加热时,缓慢地搅动玻璃棒 ;
(3)在图1、图2装置中,用相同酒精灯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4)经实验得到了如表记录的两组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选填“甲”或“乙”)液体的吸热能力更强;
(5)实验后,同学们交流后对实验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分别装有甲、乙液体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烧杯中用水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
20.(6分)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1)实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 运动;
(2)如果在第一次实验时,忽略绳重和摩擦,可以计算出动滑轮的重为 N;
(3)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提升的物体越 (选填“重”或“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3、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4)为了方便读数,小红认为可以让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时读数,如果让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时读数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增大绳重
B.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
C.给机械加润滑油
D.减轻定滑轮的重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7分,共13分。
21.(6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煤改气改造工程使天然气进入农村家庭,方便了农民生活,烧开一壶初温为10℃、质量为2kg的水,需要燃烧0.04m3的天然气。求:[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2×107J/m3,当地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1)0.04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烧开时吸收的热量;
(3)小明家的天然气灶烧水的热效率。
22.(7分)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500N的重物,所用的拉力F为300N,物体被提升2m,在此过程中,不计摩擦和绳重
(1)有用功;
(2)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900N的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6分,第21小题8分,第23小题5分,共19分。
23.(6分)在“连接串联电路”的实验中,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
(1)在连接如图1电路的过程中,下列几点要求中没有必要的是 。
A.连接完毕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电路,确认无误再闭合开关
B.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是断开的
C.每处接线必须接牢
D.必须从电池的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开关S、L1、L2、电池负极
(2)如图1,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当两灯亮后,若将灯泡L1从灯座上取下,灯泡L2 (选填“发光”或“不发光”),说明在串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之间 (选填“不”或“相互”)影响;
②连接完成电路后,小明闭合开关,两灯都亮。此时若把一根导线接在灯泡L2的两端,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灯泡L1 ,灯泡L2 (均选填“发光”或“不发光”);
(3)如图2所示,若要将该电路组成并联电路,小明需要把导线b的另一端接到电路中的 。
A.A点
B.C点
C.E点
D.F点
24.(8分)引体向上,是同学们经常做的一项健身运动,如图所示,由悬垂开始,上提时;下放时,两臂放直,重复动作,达到锻炼臂力和腹肌的目的。小明能连续做16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动作。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现要估测小明做16个规范动作时的功率。
(1)需要的测量工具:电子秤、刻度尺、 ;
(2)请你帮物理小组设计实验步骤:
①用电子秤测出小明的 ;
②小明吊在单杠上,用刻度尺测量人的下颚到单杠的高度h,也就是人体上升的高度;
③连续完成16次引体向上,记录需要的总时间t;
④计算出功率。
(3)小明采用表格记录数据,请帮他把表中空格处内容补充完整。
① ; ② ;③ ;④ ;
(4)写出计算小明做引体向上时功率的表达式:P= ;(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5)若小明在做的过程中逐渐体力不支,每做一个引体向上需要用的时间变长,那么他做引体向上功率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中的物理
汽车已走进了寻常人家.在与它的接触中,你会发现物理知识在汽车的设计和使用中的应用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家用小汽车发动机常用汽油机,在使用中汽车《驾驶手册》会提醒用户经济驾驶,在高速公路上保持80﹣100km/h较为经济;2.避免不必要的制动,4.减轻车辆负重等等.所谓经济行驶速度是指汽车最省油的行驶速度.各种车型的经济时速有所不同,经济行驶速度可以通过实验得到
同时《驾驶手册》会提醒驾驶员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某家用小汽车的安全距离如下表:
其中反应距离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刹车过程中汽车匀速行驶的距离,刹车距离指从刹车到停下过程中汽车减速行驶的距离。停车距离x为反应距离与刹车距离之和。刹车距离是衡量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1)汽车以经济速度行驶时
A.行驶相同路程用油最少
B.行驶相同时间用油最少
C.行驶相同时间用油最多
D.行驶相同路程用油最多
(2)下列关于汽车的经济驾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提高行驶速度有利于经济驾驶
B.频繁加减速不利于经济驾驶
C.不违反规定的情况适当超载有利于经济驾驶
D.测定经济时速时,每次以恒定速度大小行驶的过程必须超过100km
(3)根据图示的百公里耗油量与速度关系图象,可知若在实验条件下以经济速度行驶时,每行驶100km L.
(4)汽车保持恒定功率5.0kW在平直路面上行驶时,其所受阻力大小为360N,则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v= km/h,这一速度所对应的停车距离为 m.
2023-2024学年广东省肇庆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3分)小芸将掉落在地面的物理课本捡起来放在课桌上,她对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0.02JB.2JC.200JD.2000J
【答案】B
【解答】解:课桌的高度约为0.7m,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2N
W=Gh=0.7m×3N=2.1J,所以选项A、C。
故选:B。
2.(3分)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物体做相同的功,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答案】C
【解答】解:A、在相同的时间内,功率越大;
B、完成一定的功,功率越大;
C、物体做功越快,故B正确;
D、物体做相同的功,功率越大。
故选:C。
3.(3分)李玲玲同学用水桶从水井中提水做清洁,她在把水从井底提上来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B.对水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C.对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D.对水所做的功是总功
【答案】C
【解答】解:目的是提水,所以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
故选:C。
4.(3分)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用铁锤敲击铁块,锤头和铁块都发热
B.冬天站在太阳光下感到暖烘烘的
C.放爆竹时,爆竹腾空而起
D.把一杯热水倒入一杯冷水力,冷水变热
【答案】A
【解答】解:
A、用铁锤打铁块,这是通过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冬天站在太阳光下感到暖烘烘的,故B不合题意;
C、放爆竹时,是做功的过程,故C不合题意;
D、把一杯热水倒入一杯冷水里,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选:A。
5.(3分)下列应用中,属于防止静电带来危害的是( )
A.静电喷涂B.静电除尘C.静电复印D.避雷针
【答案】D
【解答】解:A.静电喷涂,因相互排斥而散开,被喷涂的物体带负电,把油漆吸到表面,故A不符合题意;
B.静电除尘时除尘器中的空气被电离,颗粒向电源正极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静电复印是利用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使碳粉吸附在纸上,故C不符合题意;
D.避雷针是为了把产生的静电导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3分)下列电路中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C
【解答】解:A、L1和L2串联,电压表与灯泡L4并联,电压表测量灯泡L2两端的电压,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B、L1和L7串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故B错误;
C、L1和L2并联,开关在干路上,连接正确;
D、开关闭合时,发生电源短路。
故选:C。
7.(3分)质量为70kg的小毅使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升重物,当物重为400N,小毅的拉力为300N,忽略绳重和摩擦,g取10N/kg,则( )
A.提升该物体时小毅做功的功率为300W
B.物体提升的高度越高,小毅所做的功越大,滑轮组机械效率将变小
C.小毅用此滑轮组能提起的物体最重为1200N
D.小毅用此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省功
【答案】C
【解答】解:A、由图知,
物体上升的速度v物===1m/s,
由v=nv物和P===Fv可得
P=Fnv物=300N×2×5m/s=600W,故A错误;
B、由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的高度无关;
C、不计绳重及摩擦(G物+G动),
即:300N=×(400N+G动),
解得:G动=200N,
人站在地面施加的最大拉力等于人的自身重力,即大拉力为F最大=G小毅=m小毅g=70kg×10N/kg=700N,
F最大=×(G最大+G动),
即:700N=×(G最大+200N),
所以:G最大=1200N,故C正确;
D、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绳端拉力F=物+G动),若G动≥G物时,F≥G物,此时使用滑轮组不能省力,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3分)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踏板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在此过程中 变大 ,自行车的重力势能逐渐 变小 ,自行车的机械能逐渐 变小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变大;变小;变小。
【解答】解:自行车在下坡过程中,质量不变,所以其动能变大;
自行车在下坡过程中,质量不变,所以其重力势能减小;
下坡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变小。
故答案为:变大;变小。
9.(3分)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以防霜冻。隐含的物理知识是,水的 比热容 较大。气温降低时,水能 放出 (选填“放出”或“吸收”)较多的 热量 (选填“温度”、“内能”或“热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水的比热容是常见物体中最大的;
根据Q放=Cm(t﹣t0),气温降低时,在质量一定时。
故答案为:比热容;放出。
10.(3分)如图所示,这是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 做功 冲程,该冲程的能量转化为 内 能转化为机械能。若该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1800r/min,则它1s完成 60 个冲程。
【答案】做功;内;60。
【解答】解:图中两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汽缸容积变大,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则该飞轮1s转30圈,完成四个工作冲程,所以1s飞轮转30圈,共60个冲程。
故答案为:做功;内;60。
11.(3分)如图,小畅用气球与头发摩擦,发现头发会随着气球飘起来。该现象中气球 得到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负电,头发带 正 (选填“正”或“负”)电。这种现象在空气 干燥 (选填“干燥”或“湿润”)时更明显。
【答案】得到;正;干燥。
【解答】解:气球与头发摩擦,气球得到电子带负电荷;由此可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干燥时更明显。
故答案为:得到;正;干燥。
12.(3分)如图所示电路,只闭合开关S1时,小灯泡 L2 发光;若只闭合开关S1和S3,小灯泡 L1、L2 发光;若同时闭合开关 S1、S2、S3 ,就会发生电源短路。
【答案】L2;L1、L2;S1、S2、S3
【解答】解:由图可知,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正极→S1→L7→负极,L1没有电流通过,不会发光2发光;
由图可知,只闭合开关S8和S3时,电流有两条路径:正极→S1→L2→负极,正极→L1→S3→负极;所以L6与L2并联,都发光,
同时闭合S1、S6、S3时,用导线直接将电源两端相连,这是不允许的。
故答案为:L2;L7、L2;S1、S6、S3。
13.(3分)家庭轿车的发动机是四冲程热机,如图是热机的能量流向图,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 30 %。已知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完全燃烧10kg汽油放出的热量为 4.6×108 J。燃料燃烧更充分时,燃料的热值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30;4.6×108;不变。
【解答】解:由图可知,有用机械能在总的能量中所占的比例为:100%﹣33%﹣30%﹣7%=30%;
完全燃烧10kg汽油放出的热量为:
Q放=mq=10kg×4.5×107J/kg=4.7×108J;
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决定于燃料的种类,因此燃料燃烧更充分时。
故答案为:30;4.8×108;不变。
14.(3分)小明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甲、乙两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如图所示。他两次提升钩码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 < F乙;所做的有用功分别为W甲和W乙,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和η乙,则W甲 < W乙,η甲 < η乙.(均选填“>”、“=”或“<”)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从图可知,G甲<G乙,提升甲、乙两组钩码使用的是同一滑轮组,绳子末端的拉力越大甲<F乙。
(2)∵G甲<G乙,而h甲=h乙,
∴由公式W=Gh可知:W甲<W乙。
(3)∵两次使用的是同一个滑轮组,
∴两次所做的额外功相等,即W甲额外=W乙额外。
而两次所做的有用功W甲<W乙,
则由公式η==可知,其机械效率越大,
∴η甲<η乙。
故答案为:<;<;<。
三、作图题:本题7分.
15.(3分)如图(a)为某同学正在投铅球过程,请在图丙(b)0)
【答案】
【解答】解:铅球离手后,铅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铅球在下降过程中,速度不断变大。
铅球在最高点时,仍有一定的速度,即图线不能与横轴相交,铅球的动能先变小后变大
16.(2分)根据图1中的实物图,在图2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见解答图
【解答】解:由实物图知,两灯并联1、开关S1在一条支路,开关S4、灯L2在一条支路,电路图如图所示:
17.(2分)如图所示,根据图甲中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电路元件连接成实物电路。(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答案】
【解答】解:两灯串联,开关接在两灯之间,如下所示: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6分,第18小题6分,共19分)
18.(7分)小明认为车祸的危害程度与汽车的动能大小有关,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由“十次车祸九次快”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速度有关;由“安全驾驶莫超载”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 质量 有关;
(2)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用金属球模拟汽车,让金属球从斜槽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碰到水平面上的小木块;
①实验通过观察 木块移动的距离 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转换法 ;
②分析比较题甲、丙两组实验可得: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 大 (选填“大”或“小”);
③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将质量不同的小球,使它们从斜面的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推动小木块做功。
(3)本实验采用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B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4)小明由此实验还联想到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让同一金属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到达毛巾、棉布以及玻璃三种不同水平面上继续向前运动直到停止,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1)质量;(2)①木块移动的距离;转换法;②大;③相同;(3)B;(4)相等。
【解答】解:(1)由“十次车祸九次快”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速度有关;由“安全驾驶莫超载”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质量有关;
(2)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用金属球模拟汽车,让金属球从斜槽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将小木块撞出一段距离;
①实验通过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转换法;
②分析比较题甲、丙两组实验可得:物体质量相同时,动能越大;
③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将质量不同的小球,推动小木块做功;
(3)本实验采用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4)小明由此实验还联想到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让同一金属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棉布以及玻璃三种不同水平面上继续向前运动直到停止,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能量来自物体的动能,最终物体停下来,所以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
故答案为:(1)质量;(2)①木块移动的距离;②大;(3)B。
19.(6分)小明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并用相同的酒精灯和相同的温度计同时进行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
(1)为了得到质量相等的甲和乙两种液体,在实验室里通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天平 ;
(2)组装实验装置时,应按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加热时,缓慢地搅动玻璃棒 受热均匀 ;
(3)在图1、图2装置中,用相同酒精灯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4)经实验得到了如表记录的两组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乙 (选填“甲”或“乙”)液体的吸热能力更强;
(5)实验后,同学们交流后对实验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分别装有甲、乙液体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烧杯中用水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易于控制相同时间吸热相同 。
【答案】(1)天平;(2)自下而上;受热均匀;(3)等于;(4)乙;(5)易于控制相同时间吸热相同。
【解答】解:(1)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在实验室里通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是天平;
(2)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组装实验装置时,加热时,这是为了使甲;
(3)在图1、图2装置中,由转换法;
(4)根据表中记录的两组数据,加热相同时间,乙液体的吸热能力更强;
(5)将分别装有甲、乙液体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烧杯中用水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易于控制相同时间吸热相同。
故答案为:(1)天平;(2)自下而上;(3)等于;(5)易于控制相同时间吸热相同。
20.(6分)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1)实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 匀速直线 运动;
(2)如果在第一次实验时,忽略绳重和摩擦,可以计算出动滑轮的重为 0.4 N;
(3)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提升的物体越 重 (选填“重”或“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3、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 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4)为了方便读数,小红认为可以让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时读数,如果让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时读数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C 。
A.增大绳重
B.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
C.给机械加润滑油
D.减轻定滑轮的重量
【答案】(1)匀速直线;(2)0.4N;(3)重;无关;(4)偏大;(5)C。
【解答】解:
(1)实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
(2)由图可知在第一次实验时,滑轮组的绳子段数:
n=3,
忽略绳重和摩擦,可以计算出动滑轮的重:
G动=nF﹣G=3×3.8N﹣2N=6.4N;
(3)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重物重力越大;
分析3、5次实验的数据可知;
(4)实验过程中拉力F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做匀速运动时读数,若为了方便,则没有测量出机械的摩擦力,根据W=Fs,故测出的机械效率将比真实值偏大;
(5)A、增大绳重,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变小,故A错误;
B、由(3)知,根据v=,机械效率与物体提升的速度无关;
C、给机械加润滑油,减小了额外功,机械效率大;
D、减轻定滑轮重,根据η=,故D错误。
故选:C。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0.4N;无关;(5)C。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7分,共13分。
21.(6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煤改气改造工程使天然气进入农村家庭,方便了农民生活,烧开一壶初温为10℃、质量为2kg的水,需要燃烧0.04m3的天然气。求:[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2×107J/m3,当地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1)0.04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烧开时吸收的热量;
(3)小明家的天然气灶烧水的热效率。
【答案】(1)0.04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68×106J;
(2)水烧开时吸收的热量是7.56×105J;
(3)小明家的天然气灶烧水的热效率是45%。
【解答】解:(1)完全燃烧0.04m3天然气放出的热量
Q放=Vq=2.04m3×4.4×107J/m3=2.68×106J
(2)当地气压为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为100℃、质量为2kg的水吸收的热量为:
(3)小明家的天然气灶烧水的热效率
答:(1)0.04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4.68×106J;
(2)水烧开时吸收的热量是7.56×102J;
(3)小明家的天然气灶烧水的热效率是45%。
22.(7分)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500N的重物,所用的拉力F为300N,物体被提升2m,在此过程中,不计摩擦和绳重
(1)有用功;
(2)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900N的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
【答案】(1)有用功为1000J;
(2)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解答】解:(1)滑轮组的有用功为W有=Gh=500N×2m=1000J;
(2)滑轮组承重绳子的段数n=2,
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nh=8×2m=4m,
拉力F做的功W总=Fs=300N×4m=1200J;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3.3%;
(3)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组匀速提升500N的重物额=W总﹣W有=1200J﹣1000J=200J,
由W=Gh得,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100N;
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900N的重物,拉力应为F'=,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90%;
答:(1)有用功为1000J;
(2)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7%;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6分,第21小题8分,第23小题5分,共19分。
23.(6分)在“连接串联电路”的实验中,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
(1)在连接如图1电路的过程中,下列几点要求中没有必要的是 D 。
A.连接完毕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电路,确认无误再闭合开关
B.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是断开的
C.每处接线必须接牢
D.必须从电池的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开关S、L1、L2、电池负极
(2)如图1,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当两灯亮后,若将灯泡L1从灯座上取下,灯泡L2 不发光 (选填“发光”或“不发光”),说明在串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之间 相互 (选填“不”或“相互”)影响;
②连接完成电路后,小明闭合开关,两灯都亮。此时若把一根导线接在灯泡L2的两端,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灯泡L1 发光 ,灯泡L2 不发光 (均选填“发光”或“不发光”);
(3)如图2所示,若要将该电路组成并联电路,小明需要把导线b的另一端接到电路中的 D 。
A.A点
B.C点
C.E点
D.F点
【答案】(1)D;(2)①不发光;相互;②发光;不发光;(3)D
【解答】解:(1)A.为了保护电路元件,开关应该是断开的;
B.连接完毕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电路,故B正确;
C.每处线都必须接牢;
D.连接图甲电路时,没有必要从电池的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开关S、L1、L2、电池负极,故D错误;
故选:D;
(2)①如图3,两灯串联,当两灯亮后1从灯座上取下,L2会熄灭,说明在串联电路中;
②若把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L6的两端,这个灯会短路1与电源连通,会看到小灯泡L1亮,说明在串联电路中,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
(3)A、若接A点,属于断路,
BC、若接C或E点,不允许;
D、将用电器并列接在电源两点间的连接方法叫并联,小强需要把导线b的另一端连接到电路中的F点或D点。
故答案为:(1)D;(2)①不发光;②发光;(3)D。
24.(8分)引体向上,是同学们经常做的一项健身运动,如图所示,由悬垂开始,上提时;下放时,两臂放直,重复动作,达到锻炼臂力和腹肌的目的。小明能连续做16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动作。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现要估测小明做16个规范动作时的功率。
(1)需要的测量工具:电子秤、刻度尺、 秒表 ;
(2)请你帮物理小组设计实验步骤:
①用电子秤测出小明的 质量m ;
②小明吊在单杠上,用刻度尺测量人的下颚到单杠的高度h,也就是人体上升的高度;
③连续完成16次引体向上,记录需要的总时间t;
④计算出功率。
(3)小明采用表格记录数据,请帮他把表中空格处内容补充完整。
① 小明的质量m/kg ; ② 人体上升的高度h/m ;③ 16个规范动作所用时间t/s ;④ 功率P/W ;
(4)写出计算小明做引体向上时功率的表达式:P= ;(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5)若小明在做的过程中逐渐体力不支,每做一个引体向上需要用的时间变长,那么他做引体向上功率会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秒表;(2)质量m;
(3)①小明的质量m/kg;②人体上升的高度h/m;③16个规范动作所用时间 t/s;④功率P/W;
(4);(5)变小。
【解答】解:(1)引体向上是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所以必须使用体重计测量人的质量;要知道每次下颚上升的高度;连续完成16个引体向上动作需要的时间用秒表测量;
(2)由功率的计算公式P===知:实验步骤为:
①用电子秤测出小明的质量m;
②小明吊在单杠上,用刻度尺测量人的下颚到单杠的高度h;
③连续完成16次引体向上,记录需要的总时间t;
④计算出功率;
(3)表格中还需要记录:小明的质量m/kg、人体上升的高度h/m t/s;
(4)功率表达式的推导过程为:P====;
(5)若小明同学在做的过程中逐渐体力不支,每做一个引体向上需要用的时间变长=知他引体向上功率变小。
故答案为:
(1)秒表;(2)质量m;
(3)①小明的质量m/kg;②人体上升的高度h/m t/s;
(4);(5)变小。
25.(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中的物理
汽车已走进了寻常人家.在与它的接触中,你会发现物理知识在汽车的设计和使用中的应用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家用小汽车发动机常用汽油机,在使用中汽车《驾驶手册》会提醒用户经济驾驶,在高速公路上保持80﹣100km/h较为经济;2.避免不必要的制动,4.减轻车辆负重等等.所谓经济行驶速度是指汽车最省油的行驶速度.各种车型的经济时速有所不同,经济行驶速度可以通过实验得到
同时《驾驶手册》会提醒驾驶员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某家用小汽车的安全距离如下表:
其中反应距离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刹车过程中汽车匀速行驶的距离,刹车距离指从刹车到停下过程中汽车减速行驶的距离。停车距离x为反应距离与刹车距离之和。刹车距离是衡量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1)汽车以经济速度行驶时 A
A.行驶相同路程用油最少
B.行驶相同时间用油最少
C.行驶相同时间用油最多
D.行驶相同路程用油最多
(2)下列关于汽车的经济驾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提高行驶速度有利于经济驾驶
B.频繁加减速不利于经济驾驶
C.不违反规定的情况适当超载有利于经济驾驶
D.测定经济时速时,每次以恒定速度大小行驶的过程必须超过100km
(3)根据图示的百公里耗油量与速度关系图象,可知若在实验条件下以经济速度行驶时,每行驶100km 6 L.
(4)汽车保持恒定功率5.0kW在平直路面上行驶时,其所受阻力大小为360N,则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v= 50 km/h,这一速度所对应的停车距离为 27.5 m.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经济行驶速度是指汽车最省油的行驶速度,即汽车以经济速度行驶时,而汽车的经济速度不是一固定值,故A正确;
(2)A、由于经济驾驶的速度在80~100km/h的范围内,说法错误;
B、行驶过程中,说法正确;
C、超载一定不利于经济驾驶;
D、由于经济驾驶的速度在80~100km/h的范围内,每次以恒定速度大小行驶的过程不一定超过100km。
故选B;
(3)根据图象可知,当汽车的速度为75km/h时,即6L;
(4)由P=Fv可得,车匀速行驶的速度v===,由表中数据可知。
故答案为:(1)A;(2)B;(4)50。加热时间/min
0
2
4
6
8
温度/℃
甲
20
22.2
24
26
28
乙
20
21
22
23.1
24
序号
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高度h/cm
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cm
机械效率η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88.9%
3
6
10
2.2
30
90.9%
4
6
15
2.2
45
90.9%
①
小明的重力G/N
②
拉一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W/J
拉上去的次数n/次
③
④
\
\
\
\
\
刹车前的车速v(km/h)
反应距离L(m)
刹车距离s(m)
停车距离x(m)
40
10
10
20
50
12.5
15
27.5
60
15
22.5
37.5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8
温度/℃
甲
20
22.2
24
26
28
乙
20
21
22
23.1
24
序号
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高度h/cm
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cm
机械效率η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88.9%
3
6
10
2.2
30
90.9%
4
6
15
2.2
45
90.9%
①
小明的重力G/N
②
拉一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W/J
拉上去的次数n/次
③
④
\
\
\
\
\
刹车前的车速v(km/h)
反应距离L(m)
刹车距离s(m)
停车距离x(m)
40
10
10
20
50
12.5
15
27.5
60
15
22.5
37.5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肇庆市鼎湖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广东省肇庆市肇庆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肇庆市肇庆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肇庆市德庆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