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五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五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我们常以生活中的某些常识为“尺”进行估测,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三学生平均身高约为1m
B.人体感觉舒适的室温为37℃
C.霍林郭勒市市区内允许汽车通过的最大的行驶速度为40m/s
D.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得超过90dB
2.(3分)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宛转悠扬,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振动不一定发声
B.拨动不同粗细、长短的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C.利用超声可以检测出锅炉有没有裂纹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信息
D.古代士兵用“伏地听声”防范敌军夜袭,“伏地”可以听到敌军马蹄发出的次声波
3.(3分)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甲、乙温度计的分度值相同
C.甲、乙温度计都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
D.甲是体温计,使用前应该用沸水消毒
4.(3分)小明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5.12cm、5.14cm、5.13cm、5.22cm,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
A.5.15cmB.5.130cmC.5.13cmD.5.12cm
5.(3分)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B.只能选择哪些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做为参照物
C.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而言的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6.(3分)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只有空气才能传声
B.乙图中,当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时,其响度一定越大
C.丙图中,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得越高,则音叉的音调越高
D.丁图中,靠近发声的扬声器的蜡焰不停摆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7.(3分)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 )
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升华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8.(3分)春节假期,小明看到民间艺人制作“糖画”,如图所示,用它画成各种小动物图案,再慢慢晾干变硬。关于制作“糖画”的全过程( )
A.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B.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
C.糖的温度一直在升高
D.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
9.(3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铜管乐器(小号)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如图所示)( )
A.该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小男孩演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10.(3分)下列对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从冰箱冷藏室取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珠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B.新疆吐鲁番地区修建坎儿井可以减慢水的蒸发,蒸发需要放热
C.北方冬季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或消失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11.(3分)为了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①禁止使用大型机械;
②在高架道路旁设置隔音屏;
③在马路两旁植树;
④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玻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2.(3分)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 )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在空气中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13.(3分)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
A.处于固态B.处于液态
C.处于固、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4.(3分)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熔点是232℃,乙物质的熔点是90℃
B.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C.甲物质在15min﹣30min这段时间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甲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15.(3分)烈士公园为群众提供了锻炼的好去处。甲、乙两位同学沿着公园直线跑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出发,其s﹣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第12s时,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t=10s时,甲、乙相距10m
C.前10s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相遇时,甲、乙的速度大小相等
二、填空题(16-19题,每空1分,共11分)
16.(3分)把耳朵贴在长铁轨的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铁轨,可以听到两次响声 传来的;如图所示的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由图可知 相同,甲和乙 相同。
17.(2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盐使冰的熔点 (填“低于”或“高于”)0℃,该白霜的形成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18.(4分)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当温度达到 ℃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只有当 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
19.(2分)生活中人们使用的煤气罐,其内主要装有液化石油气,这是通过 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的;烧水壶嘴上方放置一块冷玻璃板,会看到冒出的水蒸气遇冷在玻璃板上凝成小水珠 方式使气体液化的。
三、实验探究题(20-22题,每空2分,共34分)
20.(8分)晓伟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的情况后猜测: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如表是他在实验时选用琴弦的相关数据:
(1)下列选项中与该实验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A.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时通过乒乓球的弹跳反映音叉的振动
B.通过“真空罩实验”探究声的传播条件
C.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其表面空气流速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液体的温度和表面积等因素相同
(2)若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他应选用表中编号为 的琴弦;
(3)若选用编号为B、D的两根琴弦,可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 有关;
(4)若想选用编号为B、C的两根琴弦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长度有关,表格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
A.40cm;0.3mm2
B.20cm;0.5mm2
C.40cm;0.5mm2
D.20cm;0.3mm2
21.(10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在试管内加热的是碎冰而不是冰块的原因是 ;
(2)分析图乙可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经历 min,第17min冰所处的是 态;
(3)试管内的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当烧杯内的水沸腾后,试管中的水一直没有沸腾 。
22.(16分)如图所示,小亮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请指出图甲中的操作错误 。
(2)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 ℃,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填“大于”、“等于”、“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在第8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在空气中。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在烧杯口周围形成“白气”。
(4)为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5)小亮想提高水的沸点,于是他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 (填“可行”或“不可行”)。
(6)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
四、计算题(23题4分,24题6分,共10分)
23.(4分)猎人在平行陡峭的山谷里放了一枪,放枪的位置距右侧山崖340m,1.5s后他听到第一次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1)放枪的位置距左侧山崖的距离多少米?
(2)他听到第一次回声后,多长时间才能听到第二次回声?
24.(6分)为了监测超速行驶的违法行为,公路上常常设置有超声波测速仪,如图为某公路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OA=62m时(如图甲),测速仪向小车发出超声波,超声波“追上”小轿车时(如图乙)。测速仪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所用的时间0.4s。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求:
(1)0.4s超声波传播的路程是多少?
(2)小车运动的路程sAB是多少?
(3)小车在此路段的速度为多大?
2023-2024学年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五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3分)我们常以生活中的某些常识为“尺”进行估测,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三学生平均身高约为1m
B.人体感觉舒适的室温为37℃
C.霍林郭勒市市区内允许汽车通过的最大的行驶速度为40m/s
D.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得超过90dB
【答案】D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初三学生平均身高约为1.6m;
B、人体感觉舒适的室温为23℃左右;
C、40m/s=40×5.6km/h=144km/h,故C不合实际;
D、为了保护听力,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2.(3分)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宛转悠扬,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振动不一定发声
B.拨动不同粗细、长短的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C.利用超声可以检测出锅炉有没有裂纹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信息
D.古代士兵用“伏地听声”防范敌军夜袭,“伏地”可以听到敌军马蹄发出的次声波
【答案】C
【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响度与振幅有关;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固体中传声较快。
【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拨动不同粗细,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C、利用超声可以检测出锅炉有没有裂纹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信息;
D、古代士兵用“伏地听声”防范敌军夜袭,故D错误。
故选:C。
3.(3分)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甲、乙温度计的分度值相同
C.甲、乙温度计都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
D.甲是体温计,使用前应该用沸水消毒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A、甲、乙温度计都是利用测温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对甲、乙温度计的分度值进行比较即可;
C、甲是体温计,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乙是温度计,不能脱离被测环境读数;
D、沸水的温度超过了体温计的量程。
【解答】解:A、甲、乙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甲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故B错误;
C、甲温度计都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故C错误;
D、甲是体温计,沸水的温度在100℃左右,故D错误。
故选:A。
4.(3分)小明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5.12cm、5.14cm、5.13cm、5.22cm,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
A.5.15cmB.5.130cmC.5.13cmD.5.12cm
【答案】C
【分析】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计算时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除错误读数,取其余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
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
【解答】解:从题中数据可知,5.22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应去掉;
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L==7.13cm。
故选:C。
5.(3分)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B.只能选择哪些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做为参照物
C.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而言的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答案】B
【分析】①参照物可以按需要可以任意选择(除研究对象以外),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做参照物,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
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
【解答】解:A、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B、参照物可任意选择,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
C、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D、参照物可任意选择,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故选:B。
6.(3分)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只有空气才能传声
B.乙图中,当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时,其响度一定越大
C.丙图中,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得越高,则音叉的音调越高
D.丁图中,靠近发声的扬声器的蜡焰不停摆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答案】D
【分析】要明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空气不是唯一的介质。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
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解:
A、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并不能说明只有空气才能传声。
B、当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时,故B项说法错误。
C、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得越高,响度越大。
D、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蜡焰不停摆动,故D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3分)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 )
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升华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答案】B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A、海水吸热,故A错误;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悬浮在高空形成云;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冬天,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故选:B。
8.(3分)春节假期,小明看到民间艺人制作“糖画”,如图所示,用它画成各种小动物图案,再慢慢晾干变硬。关于制作“糖画”的全过程( )
A.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B.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
C.糖的温度一直在升高
D.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
【答案】A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称为熔化,该过程是吸热的;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称为凝固,该过程是放热的。
【解答】解:先让糖变成糖浆,即由固态变为液态,熔化吸热,等糖浆放出热量凝固成固态,凝固放热,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故A正确。
故选:A。
9.(3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铜管乐器(小号)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如图所示)( )
A.该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小男孩演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答案】C
【分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多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3)减弱噪声的途径:从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4)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
A、小号是铜管乐器,故A正确;
B、号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中;
C、开幕式现场附近,是为了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D、小男孩吹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改变空气柱的振动频率,故D正确。
故选:C。
10.(3分)下列对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从冰箱冷藏室取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珠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B.新疆吐鲁番地区修建坎儿井可以减慢水的蒸发,蒸发需要放热
C.北方冬季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或消失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答案】D
【分析】(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收热量;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出热量;
(2)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吸收热量;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液化放出热量;
(3)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升华吸收热量;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凝华放出热量。
【解答】解:A、饮料瓶外层出现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在新疆吐鲁番地区修建坎儿井,避免了空气流动的影响,蒸发吸热;
C、冬天,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形成的,不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
D、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或消失是升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11.(3分)为了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①禁止使用大型机械;
②在高架道路旁设置隔音屏;
③在马路两旁植树;
④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玻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①禁止使用大型机械可以在声源出避免噪声产生,但有时候不使用大型机械,不现实;
②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②正确;
③马路两旁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③正确;
④双层玻璃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④正确。
故选:B。
12.(3分)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 )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在空气中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答案】D
【分析】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即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
【解答】解:
热风干手器吹出的空气温度高,提高了水分的温度;
把手伸开,吹出的风也会使液体在空气中的表面积增大;
吹出的风使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
故选:D。
13.(3分)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
A.处于固态B.处于液态
C.处于固、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D
【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需要知道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物质在熔点时,可能处于三种状态,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液共存。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这种“神奇物质”是一种晶体,晶体熔化吸热,这种晶体能使水温在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所以55℃的这种物质可能是固态(达到熔点尚未熔化),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熔化过程中)。
故选:D。
14.(3分)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熔点是232℃,乙物质的熔点是90℃
B.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C.甲物质在15min﹣30min这段时间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甲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答案】A
【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就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反映在熔化图象上:晶体的熔化图象有一水平线段,该水平线段对应的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而非晶体的图象呈逐渐上升趋势,没有水平线段。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的;物质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AB、甲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温度不变的过程,所以甲是晶体,即乙没有熔点;故A错误;
C、甲物质在15min﹣30min这段时间处于熔化状态,故C正确;
D、甲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故D正确。
故选:A。
15.(3分)烈士公园为群众提供了锻炼的好去处。甲、乙两位同学沿着公园直线跑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出发,其s﹣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第12s时,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t=10s时,甲、乙相距10m
C.前10s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相遇时,甲、乙的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C
【分析】(1)从图中可知,甲在10s~20s内路程不变,故甲静止,据此得出第12s时甲的运动状态;
(2)根据速度公式求出t=10s时甲、乙两位同学的速度,再利用其变形公式求出两位同学的路程,即可得出两同学相距的距离;
(3)由(2)可解得;
(4)在s﹣t图象中,两条相交的直线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即两物体相遇。
【解答】解:A、从图中可知,故甲静止,故A错误;
BC、在0~10s,v甲===6m/s,v乙===8m/s,v甲>v乙,
t1=10s时,s甲1=60m,根据速度公式得,t3=10s时,s乙1=v乙t1=7m/s×10s=40m,甲、乙相距60m﹣40m=20m,C正确;
D、甲、乙在t2=15s时相遇,乙在整个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v乙=4m/s;甲在10~20静止甲=7m/s,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16-19题,每空1分,共11分)
16.(3分)把耳朵贴在长铁轨的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铁轨,可以听到两次响声 铁轨 传来的;如图所示的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由图可知 响度 相同,甲和乙 音调 相同。
【答案】铁轨;响度;音调。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且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2)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系;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通过观察波形图中声波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和偏离平衡位置的幅度可比较它们的音调和响度;通过观察波形的特点可辨别音色。
【解答】解:(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铁管是固体,而第二次是铁轨发出的声音传到空气中。
(2)由图可知,甲、丙两种声音偏离平衡位置的幅度相同,响度相同;
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相同。
故答案为:铁轨;响度。
17.(2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盐使冰的熔点 低于 (填“低于”或“高于”)0℃,该白霜的形成是 凝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答案】低于;凝华。
【分析】冰中加上盐能降低冰的熔点;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解答】解: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该白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故答案为:低于;凝华。
18.(4分)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当温度达到 60 ℃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60 ℃,只有当 醋全部汽化 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
液体沸腾的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
由于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醋的沸点是60℃;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所以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会升高;只有当醋全部汽化后,油温度才会升高。
故答案为:60;不会;醋全部汽化。
19.(2分)生活中人们使用的煤气罐,其内主要装有液化石油气,这是通过 压缩体积 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的;烧水壶嘴上方放置一块冷玻璃板,会看到冒出的水蒸气遇冷在玻璃板上凝成小水珠 降低温度 方式使气体液化的。
【答案】压缩体积;降低温度。
【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使气体液化由两种方式:降低温度(任何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情况下都可以液化)、压缩体积(压缩体积不能使所有的气体都液化)。
【解答】解: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
液化石油气就是利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气体液化的,液化可以大大的减少体积;
烧开水时,水壶嘴上方放置一块冷玻璃板,这是水蒸气在降低温度的情况下液化而形成的。
故答案为:压缩体积;降低温度。
三、实验探究题(20-22题,每空2分,共34分)
20.(8分)晓伟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的情况后猜测: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如表是他在实验时选用琴弦的相关数据:
(1)下列选项中与该实验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C ;
A.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时通过乒乓球的弹跳反映音叉的振动
B.通过“真空罩实验”探究声的传播条件
C.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其表面空气流速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液体的温度和表面积等因素相同
(2)若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他应选用表中编号为 A和B 的琴弦;
(3)若选用编号为B、D的两根琴弦,可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 材料 有关;
(4)若想选用编号为B、C的两根琴弦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长度有关,表格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C 。
A.40cm;0.3mm2
B.20cm;0.5mm2
C.40cm;0.5mm2
D.20cm;0.3mm2
【答案】(1)C;(2)A和B;(3)材料;(4)C。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琴弦的横截面积,长度,以及弦的材料都会影响其音调,结合控制变量法可解答本题。
【解答】解:(1)探究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的实验;
A、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时通过乒乓球的弹跳反映音叉的振动;
B、通过“真空罩实验”探究声的传播条件;
C、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其表面空气流速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故选:C;
(2)若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横截面积有关,应控制琴弦材料和琴弦的长度相同;
(3)B、D的两根琴弦,琴弦的长度和琴弦的横截面积相同;
(4)若想选用编号为B、C的两根琴弦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长度有关,故选:C。
故答案为:(1)C;(2)A和B;(4)C。
21.(10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在试管内加热的是碎冰而不是冰块的原因是 便于准确测量冰的温度且受热均匀 ;
(2)分析图乙可知,冰是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经历 10 min,第17min冰所处的是 固液共存 态;
(3)试管内的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当烧杯内的水沸腾后,试管中的水一直没有沸腾 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 。
【答案】(1)便于准确测量冰的温度且受热均匀;(3)晶体;10;固液共存;(4)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
【分析】(1)装碎冰,便于准确测量冰的温度;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
(3)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持续吸热,两者必须同时满足,缺少任一条件都不能沸腾。
【解答】解:(1)装有适量的碎冰,便于插入温度计准确测量冰的温度;
(3)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根据图像,是晶体,熔化过程经历10min,冰所处的是固液共存态;
(4)烧杯中装的水,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故不能继续吸热。
故答案为:(1)便于准确测量冰的温度且受热均匀;(3)晶体;固液共存,但不能继续吸热。
22.(16分)如图所示,小亮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请指出图甲中的操作错误 温度计的玻璃瓶碰到了容器壁 。
(2)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 98 ℃,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小于 (填“大于”、“等于”、“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在第8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 变大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在空气中。水蒸气遇冷 液化 (填“物态变化”),在烧杯口周围形成“白气”。
(4)为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撤去酒精灯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5)小亮想提高水的沸点,于是他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 不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6)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寻找普遍规律 。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瓶碰到了容器壁;(2)98;小于;(3)变大;液化;(4)撤去酒精灯;(5)不可行;(6)寻找普遍规律。
【分析】(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且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
(2)沸腾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沸点;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3)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到水面消失;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释放出里面的水蒸气;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4)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可以撤去酒精灯,观察水能否继续沸腾即可得出结论;
(5)沸腾的特点是吸热但温度不升高;
(6)为了让结论更具有普遍规律,应该用不同的晶体多做几次实验。
【解答】解:(1)图中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壁;
(2)根据表知,沸腾时保持不变的温度为98℃;
因一个准备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且气压减小,故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3)实验中可以看到,水沸腾时形成大量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4)水沸腾后,若撤去加热源,也就不能维持沸腾状态,停止加热;
(5)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与酒精灯的火焰的大小无关;
(6)在这个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瓶碰到了容器壁;(2)98;(3)变大;(4)撤去酒精灯;(6)寻找普遍规律。
四、计算题(23题4分,24题6分,共10分)
23.(4分)猎人在平行陡峭的山谷里放了一枪,放枪的位置距右侧山崖340m,1.5s后他听到第一次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1)放枪的位置距左侧山崖的距离多少米?
(2)他听到第一次回声后,多长时间才能听到第二次回声?
【答案】(1)放枪的位置距左侧山崖的距离为255m;
(2)他听到第一次回声后,0.5s后才能听到第二次回声。
【分析】(1)已知声音的传播时间1.5s,计算出单程时间,根据速度公式v=计算出人到左侧山崖的距离。
(2)已知距离右侧山崖的路程可以求出声音传播的往返路程,又知声音传播速度,根据速度公式v=求出听到回声所用时间,再计算出两次回声的间隔时间。
【解答】解:(1)放枪的位置距右侧山崖340m,听到回声的时间为:t==,
故1.6s后他听到第一次回声是左侧回声,
声音传播到左侧山崖的时间:
t1=×1.5s=4.75s,
由v=得,放枪的位置距左侧山崖的距离:
s1=vt1=340m/s×6.75s=255m;
(2)听到第二次回声需要的时间:
t2===2s,
听到第二次回声与听到第一次回声间隔时间:
Δt=2s﹣3.5s=0.5s。
答:(1)放枪的位置距左侧山崖的距离为255m;
(2)他听到第一次回声后,0.5s后才能听到第二次回声。
24.(6分)为了监测超速行驶的违法行为,公路上常常设置有超声波测速仪,如图为某公路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OA=62m时(如图甲),测速仪向小车发出超声波,超声波“追上”小轿车时(如图乙)。测速仪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所用的时间0.4s。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求:
(1)0.4s超声波传播的路程是多少?
(2)小车运动的路程sAB是多少?
(3)小车在此路段的速度为多大?
【答案】(1)0.4s超声波传播的路程为136m;
(2)小车运动的路程sAB为6m;
(3)小车在此路段的速度为30m/s。
【分析】(1)已知超声波传播的时间和速度,根据速度公式v=计算超声波传播的路程;
(2)测速仪发射的超声波遇到汽车时的距离OB是超声波传播路程的一半,计算出路程OB,再计算出汽车行驶的路程sAB;
(3)汽车行驶AB段路程所用时间是超声波传播时间的一半,计算出汽车行驶AB段路程的时间,再计算出汽车的速度。
【解答】解:(1)根据速度公式v=得,超声波传播的路程:
s=vt=340m/s×0.4s=136m;
(2)测速仪与汽车的距离OB等于超声波通过路程的一半,
sOB=×136m=68m,
汽车通过的路程sAB=sOB﹣sOA=68m﹣62m=6m;
(3)汽车通过AB段路程所用时间t车=×0.5s=0.2s,
汽车的速度为:
v车===30m/s。
答:(1)4.4s超声波传播的路程为136m;
(2)小车运动的路程sAB为6m;
(3)小车在此路段的速度为30m/s。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12/18 18:22:28;用户:物色里;邮箱:17680465072;学号:48039009编号
琴弦材料
琴弦的长度L/cm
琴弦的横截面积S/mm2
A
钢
20
0.3
B
钢
20
0.5
C
钢
D
尼龙
20
0.5
编号
琴弦材料
琴弦的长度L/cm
琴弦的横截面积S/mm2
A
钢
20
0.3
B
钢
20
0.5
C
钢
D
尼龙
20
0.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五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五中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