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感悟情感哲理-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102861/0-170306023407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5 感悟情感哲理-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102861/0-170306023413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5 感悟情感哲理-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102861/1-17030602347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5 感悟情感哲理-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102861/1-170306023474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古诗文阅读
05 感悟情感哲理-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古诗文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05 感悟情感哲理-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古诗文阅读,文件包含05感悟情感哲理-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原卷版docx、05感悟情感哲理-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阅读点拨】
一、考题形式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3.本诗(或某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作简要分析。
二、答题方法。
1.通读全诗,了解诗歌大意,确定诗歌的体裁类型。
2.逐句分析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句子,同时结合诗歌的体裁类型分析中心思想。
4.了解一些中国古代诗词作品的体裁类型(如送别类、田园类、乡愁类、边塞类、咏物类、酬赠类等)的知识,对于解答这类问题是有帮助的。
三、答题举例。
1.《渔家傲·秋思》通过对边塞独特奇异风光的描写和守边将士忧国思乡情怀的抒发,表现了守边将士的爱国热情和浓重的思乡的矛盾情感。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诗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自己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同时,这两句诗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即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
【进阶训练】
一、基础过关。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各题。(4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分)
二、能力提升。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6分)
城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3.下列四首诗与《城南》题裁相近的是( )(2分)
A. 《蒹葭》 B. 《将进酒》
C.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D.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4.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2分)
★5.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三、真题演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各题。(8分)
天末怀李白①
(唐)杜 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②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③,魑魅④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⑤。
【注释】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天末:天边。②君子:指李白。③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④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⑤汨罗:屈原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
6.下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古代一些物象常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如“鸿雁几时有”中的“鸿雁”就因为有借雁足传信的说法,常常被用来借指书信。
B.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元素,本诗在“风”“水”物象前分别添加“凉”和“秋”两字,形成意象,构建了共同的意境。
C. “知人”是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作者视李白为知己,首联在看似不经意的寒暄中表现出作者对李白的关切。
D. “论世”也是一种重要的鉴赏方法。作者在动乱年代与李白一起被流放。所以才由李白的遭遇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感慨万千。E. 诗歌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一“憎”一“喜”的对比,主要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坎坷的无尽感叹。
★7.诗人为什么说“应共冤魂语”?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5 体会论证语言-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议论文阅读,文件包含05体会论证语言-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原卷版docx、05体会论证语言-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8 感悟人生启示-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文言文阅读,文件包含08感悟人生启示-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原卷版docx、08感悟人生启示-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4 分析常见技法-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古诗文阅读,文件包含04分析常见技法-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原卷版docx、04分析常见技法-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