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诗歌鉴赏(考点串讲)-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全预测(统编版)课件PPT
展开新课标中对诗歌鉴赏的考查有如下要求: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 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1主要考查点 诗歌鉴赏,阅读古代诗词名篇,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思想情感,掌握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2.常见题型 在全国各地语文试卷中,对诗歌的考查多为诗歌鉴赏题,均是必考题,分值一般在4-6分。
3.命题趋势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语文试卷中,对诗歌鉴赏的考查均为必考题,一般设置2-3个小题,第1题通常侧重考查诗歌的基本内容及情感,第2题通常考查对诗句的赏析。部分地区习惯结合课外诗词考查,或者只考查课外古诗词。
一、内容情感型【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二、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诗歌中多处用到某种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鉴赏技巧】 1.掌握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2.掌握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 3.掌握其他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用典、抑扬、联想、想象、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答题步骤】 步骤一:(用什么手法) 步骤二:(写什么内容) 步骤三:(有什么作用)步骤四:(抒什么情感)
三、语言赏析型【提问方式】(1)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2)诗中某个词能否改为其它的词,说说你的看法。【答题步骤】1.寻找有表现力的词,如:动词、色彩词等等。2.有运用表现手法的再赏表现手法。
四、诗词鉴赏做题技巧总结 关于对诗意理解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可大致归纳如下:
1.诗歌的主要内容 (1)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2)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3)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4)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5)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
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
(一)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作者登临碣石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 答:那苍茫浩瀚的大海上,无边无际,海中山岛突兀耸立。山岛之上树木丰茂,生机盎然。随着阵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2、自选角度赏析诗句。 (1)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实写海水和山岛,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动态的“荡漾的海水”、“洪波”和静态的“耸立的山岛”、“草木”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宏伟辽阔和惊人的力量。 (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感受。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抱负?(诗中“若”字用得好在哪里?) 答:通过对大海吞吐宇宙宏大气势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何种修辞?有何表达效果? 答:运用了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到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2、诗歌为何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他总是悲哀凄惨的啼叫着,暗写诗人的悲痛之情。诗人选取“杨花”、“子规”,渲染了伤感的氛围,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三)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1、用形象优美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景象。 答: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视野也因之开阔,静静的水面上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的江天上。2、说说“阔”和“悬”的妙处。 答:“阔”字表现出“潮平”,“悬”字写高高直直挂着的样子。风顺风和,风儿高悬。“阔”和“悬”传神的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
3、分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感情。 答: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之情。4、 任选角度,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3)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4)“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5)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5、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大意。 答:在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正从海上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
(四)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游子孤寂愁苦和无限的思乡之情。 2、前三句描绘了九种景物,生动的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请站在“断肠人”的角度描绘这幅图画。答:深秋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纷。带着满身的疲惫,我骑着羸弱的瘦马,独自在古道上缓行。绕过缠着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鸦雀在树梢盘旋,时时悲啼。走过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桥畔稀疏的村社里,几户人家已升起了袅袅炊烟。
3、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试举一例简要分析。 答:(1)运用了寓景于情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悲苦之情。 (2)运用了静景和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戚。 (3)运用了大量的名词。即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愁苦之情。
秋 词1.诗人认为“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秋天天高云淡,爽朗明快,在诗人看来更易获得灵感和激情,使人产生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精神气概。这一说法蕴含着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2.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展现了一幅晴空中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表现了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豁达情怀,体现了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夜雨寄北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以及离别的痛苦。2.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既写出空间的殊异,又写出时间的变迁,还从空间、时间的变化中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丰富地展示了今日彼此相思之意。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夜阑卧听风吹雨”中的“风吹雨”一语双关,请指出其两层含义? “风吹雨”既指眼前风雨肆虐的现实环境,又含有象征意义,象征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处境。2.诗人是如何将“风雨大作”与“卫国战争”联系起来的? “风雨”和“战争”二者之间本来并无必然的联系,但因为实现祖国统一是陆游梦寐以求的强烈愿望,所以一场突然而起的暴风雨触动了他的情思,那窗外呼啸的风声,噼啪的雨声,在梦境中化为战场上铁骑奔突之声,若不是诗人曾在战场搏杀过,若不是诗人怀有强烈的爱国热忱,是不可能写出如此具有感染力的诗句的。
(4分)(2022上·北京·七年级校考期中)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分)在《天净沙·秋思》中,作者把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景物描写所带的修饰词“枯”“老”“昏”“古”“西”“瘦”,都表现出景物 的特点;而“ ”这一句则展现出温馨、安适的景象。2.(2分)《天净沙·秋思》和《次北固山下》都表达了 的主题。请结合画线句分析,两部作品分别是如何表达这一主题的。【答案】1. 萧瑟凄凉 小桥流水人家 2.思念家乡《天净沙·秋思》中,“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用西下的夕阳作衬托,直接抒发游子孤苦寂寞的思乡之情;《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联,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够把自己的家书带给亲人,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5分)(2022上·福建宁德·七年级期中)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1.(3分)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自然的理趣。D.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身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2.(2分)诗歌颈联蕴含什么哲理?
【答案】1.D 2.新事物必将必然寓与旧事物中。【解析】1.考查诗歌赏析。D.“对官场的厌倦”有误。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抒发了作者身在他乡,过着游子生活,思念自己的家乡和思念自己的亲人的情感。故选D。
(5分)(2023上·广西玉林·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2分)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B.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C.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D.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2.(3分)同学们在默写时,时常将“雁”与“燕”相混淆,请你分析这首诗用“雁”字的理由。
【答案】1.C 2.诗人常把“燕”当做春天的象征,而“雁”在古诗中却多为游子思乡的寄托,传达惆怅和哀愁之情。在这里,诗人欲借归雁传递家书,抒发思乡之情。【解析】1.考查诗歌鉴赏。C.“潮平两岸阔”描绘的是春潮涌动的景象;故选C。
专题11:诗歌鉴赏(考点串讲)-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专题11:诗歌鉴赏(考点串讲)-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透视,命题解读,技巧总结,知识梳理,考场练兵,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9:散文阅读(考点串讲)-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全预测(统编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专题09:散文阅读(考点串讲)-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全预测(统编版)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透视,命题解读,技巧总结,考场练兵,考点一文章线索,考点二句段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1:诗歌鉴赏(考题预测)-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全预测(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1:诗歌鉴赏(考题预测)-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全预测(统编版),文件包含专题11诗歌鉴赏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原卷版docx、专题11诗歌鉴赏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