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 奇妙的墙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 奇妙的墙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背景信息,选材分析,技能,学情分析,教学方式选择与规划,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过程,学生技能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背景信息
适用学生:七年级
教材:苏教版
二、选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主要学习立体构成中累积构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立体构成中累积构造的造型观念,训练学生的构成思维能力,培养审美观。通过学习感受基本形在累积构造中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立体形态的创造潜能,重视动手能力、联系实际创造性的解决问题。通过变化基本形,小组合力去创造奇妙的墙,在活动中感受创造美的喜悦、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三、技能、教学(学习)目标、重难点
技能:
(1)能提出自己新颖的想法,并大胆尝试创新。
(2)感受基本形在累积构造中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立体形态的创造潜能,重视动手能力、联系实际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能与他人和谐高效的工作,感受相互思维碰撞的愉悦。
(3)了解媒体传达信息的方法、目的。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立体构成──累积构造作品欣赏,了解累积构造基本知识及基本规律。
技能目标:灵活运用累积构造知识制作出基本形,并根据不同的累积方式共同创造一堵有趣的“墙”。
情感目标:从累积构成的创作活动中体验创作乐趣,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设计制作一定数量的基本形,通过不同形式的累积构成具有形式美感的“墙体”。
教学难点:
在累积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思想。
四、学情分析
鉴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既需引导学生感受累积作品的规律和设计制作方法,更应该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形态美、变化美和产生的空间之美,了解作品的内在情感,但这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这也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因此本课教学应该以欣赏、探究、感悟的形式为主,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来获得。
本课采用 “情境创设法”“直观教学法”与 “实践操作法”“赏析法”等相结合的方式,以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探究能力。
五、教学方式选择与规划
在本项目的学习中,由于资源库中放了大量“墙”的的图片,本节课和之前《重复的魔力》一课有共通和延续性,学生们对累计构造的创意作品充满期待与好奇。所以采用了:
1.创设情境法;从学生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导入,通过回忆感受三只小猪不同材质的房子,进而引发对墙的探究和兴趣。
2.实践操作法;教学中对生活中的各种墙进行探究,增加了学生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力,提高了审美力,感受了美术的多元化,加深了学习美术的兴趣。
3.创新法;小组合作作品的设计与创作,各小组通过明确任务,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形成项目成果,思维的不断碰撞,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新旧知识相结合,激发了积极的学生带动内向的学生,融入合作,创作热情高涨,让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4.展评法;在作业展评中,学生直观的感受累积造型艺术魅力,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直面不足,明确可以提升的方法。最后全班学生合作累积作品,感受集体的力量,享受合作的乐趣。
六、教学资源准备
信息化资源:手机、电脑、触摸大屏、相关多媒体课件等。
常规资源:教案、展台、大小屏互换等。
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设备的多功能室。
七、教学过程
主要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忆与探索
1.故事导入:出示《三只小猪》童话中三只小猪盖房子得画面。
2.观看动画; 播放生活中奇妙的墙
3.赏析墙的图片
4.小游戏以圆柱体累积成墙为例,探讨可以有哪些累积方式
5.小组PK
找基本型
《三只小猪》的故事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今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三只小猪分别盖的是什么房子,用什么材料呢还记得吗?哪间房最结实?墙是怎么砌的?
动画还原小猪砌墙的过程。
这些墙和之前的相比有哪些不同?
总结;一块块砖——叠加组合——墙。建筑物的墙,大多是用一块块砖砌出来的,这种方法在立体构成中就称为累积构造。
它们是不是墙
哪些地方做出了变化?
小结:通过改变基本形的方向、位置、间隔距离,即不同的累积方式,可以使“墙”奇妙起来。
你能把一张纸变成圆柱体吗,你能想办法用最快的时间组成一堵墙吗?还有哪些不同的累积方式可以用笔记录下来
提高累积实践发现了什么技巧有?
如何让墙更加有趣?通过哪些方法、形式可以做到呢?
多媒体出示图片
分组抢答:快速找基本形欣赏生活中的另类“墙”
观看回答
草、木、砖房子
墙是由一块块砖有规律的砌成的。
学生赏析找不同
墙是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
是,奇妙的墙!
学生思考,用纸卷成圆柱体,再通过小组合力累积成“墙”。然后用笔记录下所能想到的累积方式
总结累积的技巧
发现:基本形有规律地重复叠加、聚集组合出的“墙”漂亮,基本形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可以产生丰富的空间效果。
学生欣赏讨论
寻找有趣的图形和立体单元,尝试思考它们变化的可能性。
通过故事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合作精神凝聚合力重要性的理解从而导入对墙的认识和探究。
引出:组成一面“墙”的第一个要素:基本形
得出:同一基本形可以累积出许多不同的样式
引出:组成一面“墙”的第二个要素:累积方式。
墙式累积构造
了解累积构造的特点和方式,增加组内互动合作
累积构造-墙式累积构造
锻炼观察审美能力。开拓思维进一步理解累积构造的特点。
小组作业前的铺垫练习,进一步探讨交流互动高效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
(二)交流与探讨
合理分组——选择主题和呈现方式——创设基本型——分工合作制作。最终把小组作品粘贴在4开卡纸上
学生按喜好分组,选出小组长,分工合作,创设制作基本型
参与主题设计制作,完成小组作业
分组布置作业进行头脑风暴。创意之墙大比拼!
(三)评价与展示
小组选派代表展示推荐小组作品,学生互评、师点评
总结累积构造的基本规律。
积极参与评价和力荐小组作品。
欣赏全班同学的大作品。
检验本课学习的成效,促进学生集体观念和上进心的培养。提高凝聚力、审美力和表现力。
复习本课内容
八、学生技能提升
提高了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
提高了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提高了展示交流总结的能力。
提高了使用媒体传达信息的能力。
九、教学反思:
得:采用有效的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去尝试体验,获得知识和感受。充分放手课堂,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究体验,融入合作积极创作。上课教师能积极创设氛围,如朋友一样关注、引导、建议、帮助学生,推进教学内容的展开实践。选择能贴近学生,抓住重点,攻破难点。切实锻炼提高了学生的集体凝聚力。
失:本课为第二课时,对第一课时学生所学内容和学情缺乏了解。
改:课前多和学生沟通。系统梳理累积的相关知识,补充累积造型作品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不同累积方式下“墙”的形态之美、变化之美、产生的空间之美。拓宽学生眼界,丰富想象力和造型思维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 奇妙的墙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 奇妙的墙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8课 奇妙的墙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