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 Cl-35.5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
1. 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正确且有关联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84消毒液利用了NaClO具有强氧化性将细菌中还原性物质氧化而达到消毒,A正确;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使得糕点疏松,不是NaHCO3与碱反应,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B错误;
C.Na2O2与水、二氧化碳均能生成氧气,与其是金属氧化物无关,C错误;
D.葡萄糖水溶液和熔融状态葡萄糖均不导电,葡萄糖为非电解质,D错误;
故答案为:A。
2. 化学实验是化学探究的一种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用过滤操作除去淀粉胶体中混有的NaCl杂质B. 中学实验室中,不可将未用完的钠放回原试剂瓶
C. 进行焰色试验时,可用玻璃棒替代铂丝D. 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
【答案】D
【解析】
【详解】A.胶体能透过滤纸,所以不能用过滤操作除去淀粉胶体中混有的NaCl杂质,A错误;
B.钠性质活泼,所以实验室中未用完的钠放回原试剂瓶,B错误;
C.玻璃中含有硅酸钠和硅酸钙,本身焰色有颜色,所以进行焰色试验时,不可用玻璃棒替代铂丝,C错误;
D.等氧化性气体均能能将KI氧化成碘单质,遇淀粉,试纸变蓝,所以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D正确;
故选D。
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是
A. 氯气通入水中:
B. 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
C. 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溶液,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立即停热:
D. 向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气通入水中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溶液,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立即停热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向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生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选D。
4. NaCl是实验室中的一种常用试剂。下列与NaCl有关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 海水晒盐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B. 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NaCl在灼烧时的焰色,从而检验Na元素
C. 进行粗盐提纯时,可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2~3滴溶液以检验是否除尽
D. 除去NaCl溶液中的:加适量NaOH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海水晒盐是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留下海水中的盐分,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选项A错误;
B..K元素的焰色反应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其余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不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选项B错误;
C.进行粗盐提纯时,可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2~3滴BaCl2溶液以检验是否除尽,若无明显现象则有除尽,选项C正确;
D.除去NaCl溶液中的,应加适量盐酸而不是NaOH溶液,否则会引入新的杂质碳酸钠,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5. 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稀溶液的部分化学性质总结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性质①说明溶液显酸性
B. 性质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 性质③中反应生成的气体是,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以上性质说明溶液具有酸的通性,在某些反应中可以代替稀
【答案】B
【解析】
【详解】A.性质①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A正确;
B.性质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性质③中反应生成的气体是,该反应属于锌和硫酸氢钠电离出的氢离子的置换反应,C正确;
D.以上性质说明溶液具有酸的通性,可以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与金属反应、与碱反应,在某些反应中可以代替稀,D正确;
故选B。
6.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中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B. 乙的作用为除去中的HCl
C. 丙中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D. 为吸收多余的,丁中可盛放NaOH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装置甲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 MnO2+4HCl(浓)MnCl2+2H2O+Cl2↑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A错误;
B.装置甲中制备的氯气中混有HCl气体,乙中饱和NaCl溶液作用为除去中的HCl,故B正确;
C.Cl2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且HClO具有漂白性,则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故C正确;
D.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和NaClO,为吸收多余的,丁中可盛放NaOH溶液,故D正确;
故选A。
7. 一块绿豆大小的钠块加入到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中,反应现象十分丰富。下列是该实验现象的共有
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球四处游动③钠球自身转动④放出热量,钠熔成银白色金属小球⑤产生气体,发出轻微的响声⑥气体燃烧,产生黄色火焰⑦溶液变红
A. 4项B. 5项C. 6项D. 7项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钠和水反应,因为钠的没空密度比水小,所以钠浮在水面上,①正确;
②因为生成氢气,推动钠球四处游动,②正确;
③钠球自身转动没有转动,其四处游动是由反应产生的氢气助推,③错误;
④因为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所以钠熔成银白色金属小球,④正确;
⑤反应剧烈,生成的氢气,发出轻微的响声,⑤正确;
⑥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是由于金属钠燃烧,⑥错误;
⑦生成氢氧化钠,酚酞溶液变红,⑦正确;
故符合实验室事实的现象有:①②④⑤⑦共五项,故选B.
8. 氨基磺酸(化学式为,其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可作漂白助剂,可减少或消除漂白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从而使漂白液质量得到保证。氨基磺酸在常温下稳定,高温时能完全分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2.4L和的混合气体中硫原子数为B. 该反应生成1ml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C. 质量相等的与所含的电子数也相等D. 该反应中S元素既被氧化,也被还原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未给出物质的状态,无法根据体积计算物质的量,A错误;
B.H2NSO3H中N为-3价、S为+6价、H为+1价,生成1mlSO2得2ml电子、生成2mlH2得4ml电子、生成1mlN2失6ml电子,则该反应生成时转移3ml电子,B错误;
C.设质量相等的SO2与SO3均为1g,则,电子数,,电子数,电子数相等,C正确;
D.H2NSO3H中S为+6价,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生成SO2,一部分S化合价没有变仍为+6生成SO3,D错误;
故答案为:C。
9. 下图是某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HCl的摩尔质量是36.5B. 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8ml/L
C. 工业制HCl的方法是将氯气与氢气混合并光照D. 常温常压下,2.24L HCl气体的质量为3.65g
【答案】B
【解析】
【详解】A.HCl的摩尔质量是36.5g/ml,A错误;
B.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B正确;
C.将氯气与氢气混合并光照会发生爆炸,不能用于制备HCl,C错误;
D.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无法计算2.24L HCl气体的质量,D错误;
故选B。
10. 过氧化钠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很多氧化物发生反应(其反应式如下,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A. 三个反应中,均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反应②中的是还原剂,反应③中的是氧化剂
C. 转移电子数相同时,反应①与反应②消耗的的质量比为2∶1
D. 三个反应中得到的钠盐均是氧化产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三个反应中,只有反应①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②③中过氧化钠是氧化剂,故A错误;
B. 反应②中的是还原剂,反应③中的也是还原剂,故B错误;
C. 反应①中1ml反应转移1ml电子,反应②反应中1ml反应转移2ml电子,转移电子数相同时,①与反应②消耗的的质量比为2∶1,故C正确;
D. 反应①中碳酸钠是还原产物,②③反应中得到的钠盐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D错误;
故选C。
11. 硝酸厂烟气中的大量NO经还原法可转化为无害物质。常温下,将NO与的混合气体通入与的混合溶液中,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转化过程的实质为NO被还原
B. 反应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 反应II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D. 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内和的总数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该转化过程的实质为NO被还原生成无毒的气体,A正确;
B.反应I为:,其中氧化剂为,还原剂为,物质的量之比为2∶1,B错误;
C.由图可知,反应II为与反应生成和,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正确;
D.反应过程中为催化剂,为中间产物,所以混合溶液内和的总数不变,D正确;
故选B。
12.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同温下,向等浓度的和溶液分别滴入3滴酚酞,红色较深的是,说明碱性大于,A错误;
B.溶于水放热,溶于水吸热,所以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待检验固体,再加入几滴水,用温度计测定变化,温度升高的是固体,温度降低的是固体,B正确;
C.溶液与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不能用溶液检验纯碱溶液中是否存在NaCl,C错误;
D.将干燥的通入装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中,与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不能检验是否有漂白性,D错误;
故选B。
13. 数字化实验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相连,实现实验数据的即时采集和分析。下图是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pH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引起了溶解度的减小,氯气逸出
B. 光照使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产生了盐酸,溶液的酸性增强,导电能力也增强
C. 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氯水的颜色变浅,故氯水应该储存于棕色瓶中
D. 新制氯水中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可能发生离子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溶液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光照条件下,HClO不断分解生成HCl导致溶液pH减小,A错误;
B.光照使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产生了盐酸,溶液的酸性增强,溶液中离子增多,导电能力也增强,B正确;
C.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HClO逐渐分解,Cl2逐渐被消耗,则氯水的颜色变浅,故氯水应该储存于棕色瓶中,C正确;
D.新制氯水中含有HCl,向其中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可能发生离子反应,D正确;
故选A。
14. 某溶液仅由、、、、、、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适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判断,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气体1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B. 白色沉淀2中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C.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和D. 滤液2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一定会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C
【解析】
【分析】某溶液仅由、、、、、、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加过量盐酸由气体放出,可知放出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都能与反应生成沉淀,则原溶液一定不含、、;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无色溶液1中加过量氢氧化钡得白色沉淀2,该沉淀一定是硫酸钡,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滤液2中加过量硝酸和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3,该沉淀一定是氯化银,由于操作过程中加入了盐酸,所以不能确定易溶液中是否含有;
【详解】A.气体1是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故A正确;
B.白色沉淀2是硫酸钡,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故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存在,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故C错误;
D.无色溶液1中加过量氢氧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滤液2中含有剩余Ba2+,所以加入碳酸钠溶液一定会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钡,故D正确;
选C
二、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下图中有5种物质、、、、,图中相交部分“A、B、C、D”代表两种物质相互反应的产物。
回答下列问题:
(1)5种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焰色试验为砖红色的电解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产物中含有难溶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A”、“B”、“C”或“D”)。
(3)过去工业曾采用与溶液反应制备NaOH,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现代工业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NaOH,同时生成两种单质和X,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阴阳离子数目比:___________(填“>”、“<”、“=”)。
(5)氧化等物质的量的,用单线桥表示反应物之间的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___________。
【答案】15. ①. ②.
16. D 17. ①. ②.
18. = 19.
【解析】
【小问1详解】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故是酸性氧化物。焰色试验为砖红色的电解质含钙元素,为。
【小问2详解】
产物中含有难溶电解质的是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可以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钙,为难溶电解质。
【小问3详解】
过去工业曾采用与溶液反应制备NaOH,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现代工业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NaOH,同时生成两种单质和H2,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阴阳离子数目比:为1:2,而也为1:2,故它们的阴阳离子个数比相等。
【小问5详解】
用单线桥表示氯气和过氧化钠反应反应物之间的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
16. 钠长石(主要成分)是地表岩石最重要的造岩矿物,也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钠长石中铁元素的价态既有+2价,也有+3价。以该矿石为原料制备金属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该工艺条件下,金属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物时的pH数据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少量NaClO与溶液A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NaClO不可加入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下面物质中适合替换NaClO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NaClC. D.
(3)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Na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NaOH溶液87.5mL,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l/L。利用该NaOH溶液调节pH=4.0,所得“难溶物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写出制备金属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5)钠长石中铁元素的价态有+2,也有+3,钠长石中Fe(Ⅱ)和Fe(Ⅲ)的个数比为3∶1,则钠长石化学式中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过量NaClO与HCl反应产生,造成污染和毒害 (2)AD
(3) ①. 8 ②.
(4)
(5)3
【解析】
【分析】钠长石粉碎研磨后加入足量盐酸溶解得到溶液A,再加入次氯酸钠氧化得到溶液B,加入NaOH调节溶液pH=4,得到难溶物1为氢氧化铁,溶液C再加热蒸干、电解熔融态的氯化钠得到钠;
【小问1详解】
向溶液中加入NaClO,将Fe2+氧化成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过量NaClO与HCl反应产生,造成污染和毒害,故NaClO不可加入过量;
【小问2详解】
用氧化剂、代替时不引入新的杂质,NaCl不具强氧化性,虽具有氧化性,但反应产生新的杂质,答案选AD;
【小问3详解】
设14%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x,蒸发前后溶持的质量不变,则有x14%=(x-100g)28%,解得x=200g,故蒸发后溶液的质量为200g-100g=100g,故28%的NaOH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利用该NaOH溶液调节pH=4.0,则沉淀,所得“难溶物1”的主要成分是;
【小问4详解】
工业上冶炼金属钠用电解熔融的NaCl,反应为:;
【小问5详解】
根据化学式,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x+32+3+2=14,x=3。
17. 含氯物质用途广泛,可用于特定场合的消毒。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 室温下,氯气能溶于水B. 可采用碱石灰干燥氯气
C. 可通过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少量氯气D. 室温下,可通过加压使氯气液化而储存于钢瓶中
(2)实验室可利用和浓盐酸制备氯气。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小组同学提出方案: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的体积,计算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装置如图所示(量气管和水准管之间用橡胶管连接,夹持仪器略)。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②在记录量气管读数时,应注意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___________(填具体操作),视线与量气管内凹液面相切,水平读数。
③取残余液10.0mL与足量的锌粒反应,最终量气管内收集到气体367.5mL(已知此时气体摩尔体积为24.5L/ml)。由此可知:不与反应的盐酸临界浓度约为___________ml/L(保留3位有效数字)。
(3)消毒效率可用单位质量消毒剂的得电子数来表示。NaClO和作消毒剂时还原产物均为。NaClO的消毒效率是氯气的___________倍(保留2位小数)。
(4)久置后的84消毒液会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酸性:)
(5)针对不同物品的消毒,84消毒液需要稀释到不同的浓度。取1mL含次氯酸钠的84消毒液,加水稀释至100mL,则稀释后的溶液中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6)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到30%的NaOH溶液中来制备NaClO溶液,若NaClO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则生产1000kg该溶液需消耗氯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保留整数)。
【答案】(1)B (2) ①. 锥形瓶 ②. 调节水准管高度,使其液面与量气管中液面相平 ③. 3.00
(3)0.95 (4) ①. ②.
(5)0.002 (6)203
【解析】
【小问1详解】
A. 室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故A正确;
B. 氯气能与碱性物质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氯气,故B错误;
C. 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可通过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少量氯气,故C正确;
D. 室温下,氯气和铁不反应,可通过加压使氯气液化而储存于钢瓶中,故D正确;
选B。
【小问2详解】
①根据装置图,仪器a的名称为锥形瓶。
②在记录量气管读数时,应注意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调节水准管高度,使其液面与量气管中液面相平,保证量气管内气体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视线与量气管内凹液面相切,水平读数。
③取残余液10.0mL与足量的锌粒反应,最终量气管内收集到氢气体积367.5mL(已知此时气体摩尔体积为24.5L/m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不与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03ml,剩余盐酸的浓度为 ,由此可知不与反应的盐酸临界浓度约为3.00ml/L。
【小问3详解】
1gNaClO作消毒剂时得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gCl2作消毒剂时得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NaClO的消毒效率是氯气的0.95倍。
【小问4详解】
酸性:,次氯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次氯酸分解为盐酸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含次氯酸钠的84消毒液物质的量浓度为,取1mL含次氯酸钠的84消毒液,加水稀释至100mL,根据稀释前后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则稀释后的溶液中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小问6详解】
设生产1000kg该溶液需消耗氯气的质量为xkg。则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00-x)×30%-1000×1%]kg=(290-0.3x)kg;
则
x=203kg。
18. 工业上从海水提取溴,涉及到“浓缩”、“氧化”、“提取”等步骤,其中在“提取”过程中,可用热空气把溴吹出,被溶液吸收转化为和,同时有气体生成。后用硫酸酸化,单质溴又从溶液中产生。
(1)写出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单质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用硫酸酸化时,每转移1ml电子,可生成单质溴___________ml。
(3)已知在酸性条件下存在以下反应关系:
①能将KI氧化成,其本身被还原为;
②能将氧化为;
③能将氧化为,也能将氧化成,其本身被还原为。
则、、、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基于上述顺序,以下离子反应不易发生的是___________。
A.B.
C.D.
(4)有探究实验如下:
若用y表示锥形瓶中含碘物质的物质的量,用x表示所滴入的物质的量,在下图中画出上述整个实验过程中y随x的变化曲线(要求:在图中标出终点坐标):___________。
【答案】18. ①. ②.
19. 0.6 20. ①. ②. A
21.
【解析】
【分析】工业上从海水提取溴,涉及到“浓缩”、“氧化”、“提取”等步骤,其中在“提取”过程中,可用热空气把溴吹出,用溶液吸收溴,转化为和,同时有气体生成,发生反应为:。后用硫酸酸化,溴离子和溴酸根离子又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价态归中反应,单质溴又从溶液中产生。
【小问1详解】
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用溶液吸收溴,转化为和,同时有气体生成,发生反应为:。
【小问2详解】
用硫酸酸化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每生成3ml溴,转移5ml电子;故每转移1ml电子,可生成单质溴0.6ml。
【小问3详解】
已知在酸性条件下存在以下反应关系:
①能将KI氧化成,其本身被还原为;说明氧化性:>;
②能将氧化为,说明氧化性:>;
③能将氧化为,也能将氧化成,其本身被还原为,说明氧化性:>。故氧化性:。
A.,氧化性:>,故不能由碘酸根离子制取溴酸根离子;
B.,氧化性:溴酸根离子大于碘单质,故可以发生,
C.,氧化性溴酸根大于碘酸根离子,故可以发生;
D.,氧化性:,故溴酸根可以制取碘酸根和碘单质。
【小问4详解】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清洁工用“84消毒液”消毒杀菌
NaClO具有强氧化性
B
面点师制作糕点时添加小苏打作膨松剂
可与碱反应
C
消防员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属于金属氧化物
D
运动员剧烈运动后饮用葡萄糖溶液补充体力
葡萄糖属于电解质
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
HCl的质量分数:36.5%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比较和溶液碱性强弱
同温下,向等浓度的两溶液中分别滴入3滴酚酞,观察现象
观察到红色较深的是,说明碱性大于
B
区别和固体
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待检验固体,再加入几滴水,用温度计测定变化
温度升高的是固体,温度降低的是固体
C
检验纯碱溶液中是否存在NaCl
向待测液中加入溶液,观察现象
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中存在
D
检验是否有漂白性
将干燥的通入装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中,观察现象
若有色布条颜色逐渐褪去,则说明有漂白性
离子
完全沉淀
12.0
5.8
4.0
步骤
现象
i.向盛有30mLKI溶液的锥形瓶中依次滴入几滴淀粉溶液和足量稀硫酸,再逐滴加入溶液
随着溶液滴入,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并逐渐加深,且一段时间保持不变
ii.继续向上述溶液中滴入溶液
溶液的蓝色逐渐褪去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5 K,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2,B错误;, “东风夜放花千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5L×1ml/L×2=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