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1地球和和地球仪(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1地球和和地球仪(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解析版第1页
    1.1地球和和地球仪(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解析版第2页
    1.1地球和和地球仪(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仪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仪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C地的地理坐标是,图中A地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AD两点的经纬度A ______ ,D ______ 。
    (2)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有 ______ ,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南半球的有 ______ 。
    (3)从高、中、低纬度看,B点位于 ______ 纬度地区,D点位于 ______ 纬度地区。
    (4)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______ 。
    【答案】(1) 150°E,10°S 170°W,40°S
    (2) A ABCD
    (3) 低 中
    (4)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详解】(1)读图可知,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因此,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150°E,10°S;B点的经纬度是170°E,20°S;C点的经纬度是180°,30°S;D点的经纬度是170°W,40°S。
    (2)据所学知识可知,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因此,位于东半球的有A;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位于南半球的有ABCD。
    (3)据所学知识可知,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因此,从高、中、低纬度看,B点位于低纬度地区,D点位于中纬度地区。
    (4)据所学知识可知,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A、D两点的位置:
    A:经度_________ 纬度_________D:经度_________ 纬度_________
    (2)A、B、C、D、E五点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_。
    (3)A、B、C、D、E五点中,位于中纬度的是_________。
    【答案】(1) 0° 40°N 40°E 20°S
    (2) BCE ABE
    (3)A
    【详解】(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故A(40°N,0°),B(20°S,40°E)。
    (2)南北半球的界线是赤道,北纬在北半球,南纬在南半球,所以ABE位于北半球,CD位于南半球;东西半球的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西经20°以东至东经160°是东半球,另一半是西半球,所以位于西半球的是BCE。
    (3)低纬度范围是南北纬30°之间,所以B位于低纬度,中纬度范围是南北纬30°-60°之间,所以A位于中纬度。
    3.读地球局部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小红所在地的经纬度位置:____(纬度),____(经度)。
    (2)图中小明位于小刚的____方向,两人共同位于南北半球中的____半球。
    (3)从纬度的划分来看,小兰位于____(低或中或高)纬度地区。
    (4)图中所示各位小朋友,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
    【答案】(1) 40°N 20°W
    (2) 东北 北
    (3)低
    (4)小红
    【详解】(1)读图可知:小红位于赤道以北40°纬线上,故纬度为40°N;小红所在的经线为20°,位于0°经线以西,故为20°W。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应依据经纬网判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图中小明和小刚位于赤道以北,小明离赤道更远,因此小明位于小刚以北,但因二者不在同一经线上,因此不是正北,应是东北或西北;依据劣弧定向原则,可判定小明位于小刚以东,但因二者不在同一纬线,因此不是正东,应是东南或东北。综上所述,小明位于小刚的东北方向。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图中小明和小刚位于赤道以北,故两人共同位于北半球。
    (3)0°--30°之间地区属低纬地区,30°--60°之间地区属中纬地区,60°--90°之间地区属高纬地区。图中小兰位于0°纬线上,属低纬度地区。
    (4)20°W和与之相对160°E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图中四位小朋友所在地区的经度为:小红--20°W、小刚--0°、小兰--10°E、小明--20°E。故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小红。
    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甲、丁两点的经纬度:甲____,丁____。
    (2)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
    (3)一个人从甲点出发向南行驶,不改变方向,最终可到达____。
    (4)乙位于甲的____方向;丙位于乙的____方向。
    (5)甲、乙、丙、丁四点,所在纬线最长的是____,最短的是____。
    (6)与丁点所在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____。
    【答案】(1) 170°W,60°S 150°E,80°S
    (2) 乙、丁 甲、丙
    (3)南极点
    (4) 正西 东南
    (5) 甲、乙 丁
    (6)30°W
    【详解】(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纬度为南纬,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以南极为中心呈顺时针),180°的左侧为西经,右侧为东经,可知甲地的经纬度是170°W,60°S;乙地的经纬度是150°E,60°S;丙地的经纬度是170°E,70°S;丁地的经纬度是150°E,80°S。
    (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可判定,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东半球的是乙、丁;位于西半球的是甲、丙。
    (3)依据经线的特点,一个人从甲点出发向南行驶,不改变方向 ,最终可到达南极点。
    (4)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依据经纬网结合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可判定,乙位于甲的正西方向,丙位于乙的东南方向。
    (5)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甲、乙、丙、丁四点,所在纬线最长的是甲、乙,最短的是丁。
    (6)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度数之和是180°,一条是东经,另一条是西经)都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经线圈都可以将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与丁点(150°E)所在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30°W。
    1.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成功入轨,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形状是( )
    A.球体B.椭圆C.圆形D.梨形
    【答案】A
    【详解】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形状是球体,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现在人们确证地球形状最直接的方法是( )
    A.站得高,望得远B.日食和月食C.地球卫星照片D.麦哲伦环球航路线图
    【答案】C
    【详解】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现在人们确证地球形状最直接的方法是地球卫星照片。C正确,排除ABD,故选C。
    3.有关经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纬线指示南北方向B.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
    C.除极点外,纬线的形状都是圆D.经线的形状都是半圆
    【答案】A
    【详解】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A错误;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故B正确;除极点外,纬线的形状都是圆,故C正确;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形状都是半圆,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A。
    4.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利用卫星技术测量出地球的最大周长约是( )
    A.6371千米B.4万千米C.2万千米D.5.1亿千米
    【答案】B
    【详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B正确,排除ACD;故选B。
    5.下列地理事件或学说,能正确反映“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是( )
    ①麦哲伦环球航行②人们根据太阳、月球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
    ③“天圆地方”说④地球卫星照片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②③④①
    【答案】C
    【详解】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③天圆地方→②人们根据太阳、月球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①麦哲伦环球航行→④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以下哪个选项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 )
    A.海边看行船B.月食
    C.麦哲伦环球航行D.太阳东升西落
    【答案】D
    【详解】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海边看行船(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ABC不符合题意;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的,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D符合题意。故选D。
    下图为某地经纬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C地的地理坐标是( )
    A.(30°N,60°E)B.(60°N,30°E)
    C.(30°N,60°W)D.(60°N,30°W)
    8.图中A地位于( )
    A.东半球,南半球B.西半球,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D.西半球,中纬度
    【答案】7.B 8.C
    【解析】7.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图中C地的经纬度是60°N,30°E;故排除ACD选项,故选B。
    8.读图可知,图中A地经纬度坐标为( 10°W , 40°N)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线,东半球的范围为20W向东到160°E ,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故A地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故排除ABD选项,故选C。
    9.地球的自转轴称为地轴,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 )
    A.南极B.北极C.地球仪D.底座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极是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A错误;北极是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B正确;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C错误;底座不是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D错误。故选B。
    10.作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应做成下图中( )
    A.B.C.D.
    【答案】A
    【详解】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且地轴是倾斜的,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A.0°经线B.赤道C.南极圈D.北回归线
    【答案】B
    【详解】在地球仪上,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2.中纬度是指( )
    A.0°~30°B.23.5°C.30°~60°D.60°~90°
    【答案】C
    【详解】低纬度地区:0°~30°;中纬度地区:30°~60°;高纬度地区:60°~90°。故选C。
    13.经度是40度,纬度是20度,这样的地点在地球上有( )处
    A.一处B.两处C.三处D.四处
    【答案】D
    【详解】在地球仪上,经度是40°的经线有两条,即40°W和40°E,纬度是20°的纬线有两条,即20°N和20°S,由此可知,经度是40°,纬度20°的地点有(40°W,20°N)、(40°W,20°S)、(40°E,20°N)和(40°E,20°S)四个地点,依据题意,故选D。
    1.小波和小华约好在某地(20°N,90°E)见面,该地点是下图中的( )
    A.A地B.B地C.C地D.D地
    【答案】C
    【详解】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C地的经纬度是20°N,90°E。因此,小波和小华见面的地点是图中的C地。故选C。
    2.今年第16号台风“浪卡”于2020年10月13日傍晚前后在海南陵水到文昌一带沿海登陆,陵水县位于东经110.03度、北纬18.50度附近,该经纬度可写成( )
    A.110.03°E,18.50°NB.110.3°E,18.50°S
    C.110.03°W,18.50°ND.110.3°W,18.50°S
    【答案】A
    【详解】在经纬网中,北纬用符号“N”表示,南纬用符号“S”表示,东经用符号“E”表示,西经用符号“W”表示,因此,东经110.03度、北纬18.50度,可以写为110.03°E,18.50°N,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关于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仪上能画出360条经线
    B.地球仪上的纬线投影到同一平面都是同心圆
    C.不同的纬线长度不一样
    D.沿同一条经线方向不变向前走,能回到原点
    【答案】B
    【详解】地球仪有无数条经线,A错;地球仪上的纬线投影到同一平面都是同心圆,B正确;南北半球同一纬度的纬线长度相等,C错;沿同一条经线方向不变向前走,只能达到极点,不能回到原点,D错误。故选B。
    4.下列各点中,符合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3个条件的是( )
    A.20°W,40°NB.0°,26°SC.180°,52°ND.36°W,15°S
    【答案】C
    【详解】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出符合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三个条件的是C,C正确;20°W,40°N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A错误;0°,26°S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B错误;36°W,15°S位于南半球,D错误。故选C。
    5.我国天宫一号飞行器完成使命后坠落在南太平洋某地(14.6°S,163.1°W)。坠落地位于图中的( )
    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
    【答案】C
    【详解】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指示东西方向的是纬线,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指示南北方向的是经线,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据图可知,甲区域的经纬度范围大致是(11°S—13°S,162°W—164°W ),乙区域的经纬度范围大致是(11°S—13°S,160°W—162°W ),丙区域的经纬度范围大致是(13°S—15°S,162°W—164°W ),丁区域的经纬度范围大致是(13°S—15°S,160°W—162°W ),我国天宫一号飞行器坠落地的经纬度是(14.6°S,163.1°W),位于丙区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下列有关地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轴是一个假想轴B.地球公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C.地轴与赤道面垂直D.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夹角是23.5°
    【答案】D
    【详解】地轴是一个假想轴,在地球上并不存在,A说法正确;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B说法正确;地轴通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赤道面,可推知地轴与赤道面垂直,C说法正确;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夹角是66.5°,D说法错误。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一项,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7.现实中,地球的形状是( )
    A.标准的球体B.不规则的圆形
    C.不规则的球体D.两极稍鼓,赤道略扁的球体
    【答案】C
    【详解】科学研究表明,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稍长,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ABD错误,C正确;故选C。
    8.下列自我介绍,其中不恰当的是( )
    A.B.
    C.D.
    【答案】C
    【详解】赤道以北是北纬,用“N”表示,所示半球是北半球,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赤道以南是南纬,用“S”表示,所示半球是南半球,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向西的180°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向东的180°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东经度不全位于东半球,160°E经线以西为东半球,以东为西半球,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9.关于厦门市(24°N、118°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半球、中纬度B.西半球,高纬度
    C.南半球、低纬度D.北半球,低纬度
    【答案】D
    【详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依据厦门的经纬度,可判定,厦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能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北斗卫星定位某点位置为(62°E,45°N),图中能大致表示该点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B
    【详解】读图分析可知: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依据北斗卫星定位某点位置为(62°E,45°N),故乙符合标准,B正确,ACD错。故选B。
    11.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道把地球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B.赤道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
    C.赤道把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D.赤道是零度纬线
    【答案】C
    【详解】赤道是零度纬线,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周长约4万千米,是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ABD正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C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

    相关试卷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仪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仪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C地的地理坐标是,图中A地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精品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精品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优秀第3课时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优秀第3课时课堂检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地球和地球仪 第3课时,5°N-2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