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分层作业)解析版-【上好课】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105448/0-17031232742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分层作业)解析版-【上好课】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105448/0-170312327427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分层作业)解析版-【上好课】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105448/0-17031232743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该地当月降水量为,据表中材料推断,四地中,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题
1.我们在描述某地气候特征时,通常会描述到,该地年降水量多少毫米(例如北京年降水量为644毫米),644毫米代表的是( )
A.某一年的降水量B.多年来的平均降水量
C.每天测得的降水量总和D.历史上降水量最多和最少平均值
【答案】B
【详解】气候是某地多年的平均状况,北京的年降水量是644毫米,其含义是北京多年来的平均降水量为644毫米。故选B。
2.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雾、霜冻、雪、冰雹都属于降水B.降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不大
C.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相同D.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答案】D
【详解】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各种形式,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故A错误, D正确;降水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B错误;一个地区每年的降水量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故选D。
3.玲玲和同学一起在学校地理园测量降水量,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下雨时将雨量器搬到室外,不下雨时搬到室内B.降水量的单位为米
C.降水过后,直接从雨量器上读取降水量D.将雨量器水平放置于平坦开阔地
【答案】D
【详解】雨量器应安置在相对开阔、较少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不能经常移动位置,A错误、D正确;降水量的单位为毫米,B错误。在降雨结束后,及时把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量杯中直接测量,量杯的读数就是这次降雨的降水量,C错误;故选D。
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降水过程,并做了详细记录(见下表),读表格,完成下面小题。
4.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
A.1200mmB.300mmC.360mmD.156mm
5.据表中材料推断( )
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B.该地当月第二次降水的强度最大
C.该月降水稀少,干旱严重D.第三次降水持续时间最长
【答案】4.B 5.D
【分析】4.由图可知,该地区在当月的降水量为6次测得的降水量之和,可以看出,该地当月的降水量是300mm。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温度计是测量气温的,测量降水量要用雨量器,A错误。该地当月第三次降水的强度最大,B错误。由上题可知,该地当月的降水量超过300mm,属于多雨季节,气候湿润,C错误。第三次降水持续时间最长,D正确。故选D。
【点睛】月降水量是指一个月的总降水量,就是这个月总共降了多少雨。月平均降水量则是年总降水量除以12 ,则为每月的平均降水为多少。
读下图“A、B两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面小题。
6.通常用各月的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从上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日降水量B.月降水量C.年降水量D.降水的季节变化
7.下列关于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降水总量多于B地 B.A地最高气温低于B地
C.B地降水总量丰富,且降水季节分配均匀D.B地降水总量丰富,降水集中在冬季
【答案】4.B 5.D
【分析】4.由图可知,该地区在当月的降水量为6次测得的降水量之和,可以看出,该地当月的降水量是300mm。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温度计是测量气温的,测量降水量要用雨量器,A错误。该地当月第三次降水的强度最大,B错误。由上题可知,该地当月的降水量超过300mm,属于多雨季节,气候湿润,C错误。第三次降水持续时间最长,D正确。故选D。
【点睛】月降水量是指一个月的总降水量,就是这个月总共降了多少雨。月平均降水量则是年总降水量除以12 ,则为每月的平均降水为多少。
如下图是四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四地中,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9.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10.四地中,终年温和、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的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答案】8.B 9.D 10.C
【分析】8.由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①地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②地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降水一年分旱雨两季,全年降水量大,为热带季风气候;③地气候特点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④地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差异最大的是热带季风气候,根据题意,B正确。故选B。
9.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它的大小反映了气温年变化的程度。一般气温曲线越平直表示气温变化越小,反之,表示气温变化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④地。D符合题意,故选D。
10.由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①地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②地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降水一年分旱雨两季,全年降水量大,为热带季风气候;③地气候特点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④地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最均匀的是③温带海洋性气候。C正确,故选C。
【点睛】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11.如图为某地年降水量柱状图,该地的降水特点是( )
A.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B.降水较丰富,年内变化明显
C.降水稀少,季节分配均匀D.降水稀少,年内变化明显
【答案】B
【详解】由图可知,该地降水最多月份为8月,达165毫米,降水最少为2月,只有10毫米,季节变化明显,属于季风气候,符合降水较丰富,年内变化明显的特征,故B正确。故排除ACD,故选B。
12.读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此地的降水类型是( )
全年多雨型B.全年少雨型C.夏季多雨型D.冬季多雨型
【答案】D
【详解】读图可知,该地6、7、8月份降水少,10、11、12月份降水多;由材料信息“该区域位于北半球”可知,该气候类型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属于冬季多雨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属于降水的主要形式的是 ( )
A.降雪B.降霜C.降雨D.降冰雹
14.民间有句俗语“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 )
A.降水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B.降水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C.降水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D.降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13.C 14.D
【解析】13.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降雪、降霜、降冰雹所蕴含的水量较小,故C正确,故ABD错误,故选择C。
14.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证明了降水对于农业生产有着巨大的影响,降水较为充沛年份,农作物生长较为旺盛,收获就较多,故D正确,故ABC错误,故选择D。
二、解答题
15.根据北京各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建坐标系:上图为北京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和月平均降水量柱状图,结合表格,请在气温曲线图左侧短线处标注合适的气温数值,在降水柱状图右侧短线处标注合适的降水数值,完成坐标系。
(2)绘图:根据气候资料,将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补充完整。
(3)分析:北京各月降水不均,集中在 、 月份, (季节/年际)变化大:冬季寒冷,夏季 ,平均月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相差 ℃, 大。
【答案】(1)绘图如下:
(2)绘图如下:
(3) 7 8 季节 炎热或高温 30.8 气温年较差
【分析】本题以北京各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资料表为材料,涉及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绘制和判读、气温年较差的计算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绘图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在气温曲线图左侧,按相等的温度差10℃标上气温刻度;在降水柱状图右侧,按相等的差值50毫米标上降水量刻度;绘图如下:
(2)将表中7月的气温26.1℃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曲线把点连接起来。将资料中7月的降水量193毫米用长方形柱状标注出来。绘图如下:
(3)读图可知,北京各月降水不均,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降水集中在7、8月份,季节变化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平均月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即气温年较差,26.1℃-(-4.7)=30.8℃,气温年较差大。
提升综合练
图为“世界陆上某地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如:4月气温为15℃,降水量为60m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一定位于( )
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
2.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内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值。该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
A.25℃B.20℃C.15℃D.10℃
3.该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是( )
A.全年多雨B.全年少雨C.冬季多雨D.夏季多雨
【答案】1.A 2.C 3.C
【解析】1.读图表可知,该地区最高气温出现7月份,说明其位于北半球。故选:A。
2.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从该地的气温曲线图看出,该地最低月均温的温度约是10℃,最高月均温的温度约是25℃,则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15℃.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读图可知,该地区1月气温最低的时候降水多,气温高的时候降水少,属于冬季多雨型。为地中海气候。故选:C。
【点睛】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下图是我国某省会城市A市的相关资料图。据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柑橘适宜生长的自然条件:热量——柑橘是不耐寒的常绿果树,它们生长的最适宜气温在23℃-29℃之间,当气温下降到12℃以下或超过40℃时,植株会停止生长;降水——年降水量要求1000~1500mm。
(1)根据材料一,描述2015年1月5日A市天气情况,这种天气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会造成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A市月均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各是多少 、 ?哪几个月的降水超过100毫米 ?哪三个月降水最少 ?据此归纳A市的气候特点 。
(3)利用所给材料三中的数据,分析A市气温、降水等自然条件是否适合柑橘的生长?并简单说明理由。
【答案】(1)北风4级;阴转大雪;温度-3℃到1℃(三点需答全)。影响:大风和大雪会压塌农业大棚;在草原牧区,暴风雪会覆盖草场,断绝饲料来源,甚至冻死体弱的牲畜;大雪还会堵塞交通、引发出行困难、电线结冰容易折断、飞机不能正常降落等等。(只要言之有理,答出一条即可)
(2) 27℃ -1℃ 7月、8月 1月、2月、12月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3)否;因为大部分月份温度过低达不到柑橘生长的适宜温度,年降水量大大低于柑橘的生长要求。(只要答出降水不足即可)
【分析】本大题以是我国某省会城市A市的相关资料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天气对生活的影响,某地多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的判读,气温、降水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
(1)
由图可得,2015年1月5日A市天气情况为阴转大雪,北风4级,气温-3℃~1℃。天气寒冷,雨雪会对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大风和大雪会压塌农业大棚;在草原牧区,暴风雪会覆盖草场,断绝饲料来源,甚至冻死体弱的牲畜;大雪还会堵塞交通、引发出行困难、电线结冰容易折断、飞机不能正常降落等等。
(2)
由材料二A市多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可得,A市月均温最高值是27℃,最低值是-1℃;7月、8月的降水量超过100毫米,1月、2月、12月的降水量最少。由此可得,A市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3)
由材料三可得柑橘生长的最适宜气温在23℃-29℃之间,当气温下降到12℃以下或超过40℃时,植株会停止生长;降水——年降水量要求1000~1500mm。A地大部分月份温度低于23℃,达不到柑橘生长的适宜温度,年降水量大大低于柑橘的生长要求。因此A市气温、降水等自然条件不适合柑橘的生长。
【点睛】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读懂天气预报。会读某地多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根据月均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降水量最多值和最少值,总结出某地的气候特点。柑橘生长的最适宜气温在23℃-29℃之间,年降水量要求1000~1500mm。柑橘生长在亚热带地区。本月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降水日期
3日
8日
15-17日
24日
26日
30日
降水量(mm)
36
14
156
32
48
14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气温(℃)
-4.7
-1.9
4.8
13.7
20.1
24.7
26.1
24.9
19.9
12.8
3.8
-2.7
月降水量(毫米
3
7.4
8.6
19.4
33.1
77.8
193
212
57
24
6.6
2.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城市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课后测评,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该地当月降水量为,据表中材料推断,四地中,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等温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中四地属于低温中心的是,图中等温线特征的推断有误的是,全球最宜居城市主要位于,图中世界年平均气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