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热点03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正式开始海冰综合调查作业(解析版)-【直击热点】2024年中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热点03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正式开始海冰综合调查作业(解析版)-【直击热点】2024年中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第1页
    热点03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正式开始海冰综合调查作业(解析版)-【直击热点】2024年中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第2页
    热点03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正式开始海冰综合调查作业(解析版)-【直击热点】2024年中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热点03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正式开始海冰综合调查作业(解析版)-【直击热点】2024年中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展开

    这是一份热点03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正式开始海冰综合调查作业(解析版)-【直击热点】2024年中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两极地区说法不正确的是,关于两极的叙述正确的是,对北极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维尔霍扬斯克,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8月12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航行至北纬81度附近海域,正式开始海冰综合调查作业。
    北极地区或北极地方(有时也直接用"北极"一词来指代)指的是环绕在地球北极点周围的地区,与南极地区一起构成了地球的寒带。北极地区包括整个北冰洋以及格陵兰岛(丹麦领土)、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州、俄罗斯、挪威、瑞典、芬兰和冰岛八个国家的部分地区。北极地区的生物体包括冰中的微生物、鱼类与海洋哺乳动物、陆地动物以及人类。这一地区具有非常独特的生态系统。而在此居住的土著居民和其文化都与这里低温和极端的生活环境相适应。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副研究员、大洋队海冰环境组组长林龙介绍,海冰综合调查作业是此次北冰洋科考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任务包括冰基浮标布放、海冰采样、冰上试验三个部分。
    可结合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位置与范围、自然环境、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方面考查。
    两极地区
    在南极地区图中, 表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请在图中指出东西半球的范围。
    中国的南极科考站中, ③昆仑站_纬度最高,①长城站_在西半球,②中山站__和③昆仑站_在东半球。
    南极地区定向法则:内南外北,顺东逆西。长城站在昆仑站的_西北_方向。中山站在长城站的_东南_方向。
    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建站时间的共同点:都选择在北半球的冬季。原因:此时南极是暖季,而且是极昼。
    南极科考站架空设置的原因:通风,防止积雪掩埋。
    (2022春·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七年级统考期末)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完成1-2小题。
    1.下列关于两极地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城站位于西半球,在泰山站的西北方向
    B.北极地区降水多,是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库
    C.南极地区无人定居,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
    D.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
    2.中国科考队赴南极考察时间一般选择在11月至次年3月,原因是此时( )
    A.是南极地区极夜期,风雪小B.南极冰雪大量消融
    C.为南极的雨季D.为南极的暖季
    【答案】1.B 2.D
    【解析】1.长城站位于西半球,在泰山站的西北方向,A不符合题意;两极地区降水少,南极地区是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库,B符合题意;南极地区无人定居,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属于黄种人,C不符合题意;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在11月至次年3月,太阳直射南半球,此时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有极昼现象,便于科考,南极冰雪不会大量消融,南极全年降水稀少。故选D。
    【点睛】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023·湖北宜昌·统考模拟预测)极地科学考察关系着全球变化和人类的未来,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高科技水平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现和角逐。读两极地区图,完成3-4小题。
    3.关于两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图为北极地区,B图为南极地区
    B.南极的海象、北极的企鹅是其典型的代表性的动物
    C.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到处可见漂浮的冰山
    D.南极降水丰富,冰雪广布,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4.经过科学家的监测,两极的冰川正在不断融化,作为中学生可以做的是( )
    ①节约能源,随手关灯②冬季禁止使用空调
    ③绿色出行,多选择公共交通④节约用纸,尽量无纸化办公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3.C 4.D
    【解析】3.由图可知,A图是以南极洲中心的南极地区,B图是以北冰洋为中心的北极地区,故A错误。南极的企鹅、北极的北极熊是其典型的代表动物,故B错误。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到处可见漂浮的冰山,故C正确。南极地区气候寒冷、气压高,降水十分稀疏,有“白色沙漠”称号,但在固体形式存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故D错误。故选C。
    4.经过科学家的监测,两极的冰川正在不断融化,主要是由于人们过度燃烧矿石燃料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全球气候变暖,作为中学生可以做的是节约能源,随手关灯;绿色出行,多选择公共交通;节约用纸,尽量无纸化办公,减少对森林的破坏;“禁止使用空调”的说法过于绝对,不可取,故①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2022春·山东济宁·七年级统考期中)读北极地区图,完成5-6小题。
    5.北极地区周围大洲①②③的名称正确的是( )
    A.非洲、亚洲、北美洲B.北美洲、亚洲、欧洲
    C.欧洲、北美洲、南美洲D.亚洲、北美洲、南美洲
    6.对北极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指以北冰洋为中心的地区B.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C.黄河站有极昼极夜现象D.原住居民是因纽特人
    【答案】5.B 6.A
    【解析】5.读图可知,北冰洋位于亚洲、北美洲、欧洲之间。依据位置,图中①为北美洲,②为亚洲,③为欧洲,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大部分、亚洲、欧洲、北美洲的部分地区,A错误,符合题意;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北极熊,黄河站位于北极圈以北,故有极昼极夜现象;北极地区原住居民是因纽特人,属于黄种人,BC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23春·新疆阿克苏·七年级统考期末)2020年6月20日,北极圈以北的维尔霍扬斯克被监测到38℃的气温,创下北极地区新的高温纪录。下图为北极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7-9小题。
    7.维尔霍扬斯克( )
    A.无极昼极夜现象B.6月份正值暖季
    C.处于北温带D.无常住居民
    8.北极地区气温升高可能引发的问题是( )
    A.海平面下降B.沿海低地被淹没
    C.北极航线可通航范围减小D.北极熊栖息地范围扩大
    9.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保护北极地区生态环境,我们应该( )
    A.倡导绿色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B.积极探索北极环境,大量开采油气资源
    C.将北极熊带到国内,改善其生存环境D.禁止所有人员进入北极地区,恢复极地生态
    【答案】7.B 8.B 9.A
    【解析】7.读图,维尔霍扬斯克位于北极圈以北,根据温度带划分,属于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寒冷,6、7、8属于暖季,附近居住着爱斯基摩人。根据题意,ACD错误,B正确,故选B。
    8.北极地区气温升高,导致极地地区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沿岸地区被淹没;海冰融化,北极航线通航范围扩大;同时对北极地区的典型动物—北极熊生存造成威胁,栖息地范围缩小。根据题意,ACD错误,B正确,故选B。
    9.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保护北极地区生态环境,应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减少煤矿、石油等开采;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倡导绿色出行;对北极地区划设北极熊自然保护区,恢复生态环境;适度控制对极地地区的科考,利用先进手段监测环境变化。结合题意,故选A。
    二、解答题
    10.(2023·四川·八年级专题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极地地区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近50年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全球气候日益变暖,导致极地地区的冰川、海冰消融速度加快,不仅使极地生物受到危害,而且海平面的升高也威胁着居住40%~50%全球人口的各国主要沿海城市。
    材料二:下图“北极地区示意”
    (1)在下列方框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地区的影响。
    ① ,② ,③ 。
    (2)在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会遇到哪些困难?
    【答案】(1) 融化加剧 升高 沿海
    (2)大风、极寒、黑夜、大雾、海冰断裂、野生动物攻击
    【详解】(1)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加剧,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
    (2)北极地区纬度高,终年酷寒;多大风天气;冬季黑夜时间长;易出现大雾天气;海冰覆盖范围广;可能受到北极熊等野生动物的攻击,这些都是北极科学考察可能遇到的困难。地区
    南极
    北极
    纬度位置
    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北极圈以北的地区
    海陆面积
    以陆地为主,南极洲纬度最高的大洲
    以海洋为主,北冰洋纬度最高的大洋
    自转方向
    顺时针
    逆时针
    濒临海洋或陆地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甲:亚洲 乙:欧洲 丙:北美洲
    科考站
    ①长城站②中山站③昆仑站。其中,①长城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④黄河站
    常住居民

    因纽特人
    气候特征
    酷寒、干燥、烈风

    南极比北极冷的原因:1.南极海拔高;2.南极冰面反射阳光
    特有称谓
    冰雪高原(海拔高)、世界寒极(气温低)、白色荒漠(降水少)。

    特有动物
    企鹅
    北极熊
    两极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2.南极臭氧空洞;3.过度捕杀动物
    全球变暖的原因:人类大量石油化石燃料,使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增加。后果: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相关试卷

    热点03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正式开始海冰综合调查作业(原卷版)-【直击热点】2024年中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这是一份热点03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正式开始海冰综合调查作业(原卷版)-【直击热点】2024年中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两极地区说法不正确的是,关于两极的叙述正确的是,对北极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维尔霍扬斯克,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专题训练:专题12科学探究题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专题训练:专题12科学探究题 (含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的题型结构思维模式,混合溶液成分的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3.1 空气与氧气 (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3.1 空气与氧气 (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文件包含2020-2021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第三章空气与生命-11空气与氧气-解析版docx、2020-2021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第三章空气与生命-11空气与氧气-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