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训练题
新教材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集训二经世济民__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与社会经济发展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集训二经世济民__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与社会经济发展,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秦汉时期,商品买卖双方若有争讼,市场管理者“以券书(契券)从事,毋(没有)券书,勿听”。这表明,秦汉时期( )
A.国家对商业采取宽松的管理政策
B.商人守法经营,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C.官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
D.商品交易管理混乱,商人冲突不断
2.[2023·成都高三联考]
如图为四川出土的《东汉市集画像砖》。据此可推知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民间商业贸易得到发展
C.地主庄园经济发展D.商业活动受到地域限制
3.[2023·湖北新高考高三上期末]隋唐时期,以坊市制度为基础的城市结构及管理体制达到顶峰,城郭内居民住宅区为坊,商品交易区为市。里坊实行宵禁政策,犯禁者将受严惩;市设市署和平准署管理市场交易。后来管理渐趋松弛,封闭的坊市结构向开放的街市转变;五代时集中的市制趋于瓦解,临街设铺已无法禁止。材料说明( )
A.坊市制度瓦解城市管理非常混乱
B.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渐趋瓦解
C.商品经济繁荣影响城市管理规划
D.城市规划管理受政局影响较大
4.[2023·湖南长沙一中月考]北宋初年,盐酒等商品都纳入了官方专营。北宋中期以后,朝廷规定:诸官监酒务、盐务经营不善而亏本者,准人承买,承买者须以一定数额产业作抵当,一般以三年为一界,向官府缴纳课利。这一调整( )
A.确保了官营手工业的经营利润
B.提高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
C.反映北宋取消了盐酒官营政策
D.提升了私营工商业的积极性
5.[2023·福建漳州一模]清代财政收入状况统计表
读表,据此可知清代( )
A.财政危机日益严重
B.财政的货币化特征明显
C.人地矛盾非常突出
D.赋税制度出现重大变革
二、非选择题
6.[2023·海南高三学业水平诊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中国古代山地的全面开发利用以明清时期为盛。闽浙赣等省山区“种靛、采耳、伐木、烧炭”等业兴盛,万洋山区的垦殖“以种蓝为业”,赣南山区以烟草、甘蔗等为经济作物大宗。秦巴山区有木材、木耳、香菇、生漆、桐油、白蜡、药材、茶叶、烟叶、染料等种类。清代各地曾不同力度地倡导在山区植树造林,多数省区都采取相应举措,改变了以往“知伐而不知种”局面。与山区开发兴盛相应,关于山地开发利用的讨论增多。明代《农政全书》、清代《授时通考》等,沿用元代王祯垦山为梯田的说法。徐光启《旱田用水疏》总结的用水之源(泉)的六种方法,大多与山乡田地灌溉相关,强调源高之水与梯田灌溉相结合。晚清吴翰章著《兴山种艺说》内容涉及山区粮食生产、经济林木的种植和开发、山地利用。
——摘编自张建民《明清时期的山地资源开发及山区发展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山地资源开发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清时期的山区发展思想。(6分)
专题集训(二) 经世济民——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与社会经济发展
1.解析:“以券书(契券)从事”等字眼意在强调官府通过契约来规范、约束市场行为,C项符合题意;其余三项不能得出。
答案:C
2.解析:该图为《东汉市集画像砖》,刻画的是东汉时期民间商业贸易的状况,结合图片信息可以推知当时民间商业贸易比较活跃,B项正确;图片仅描绘了民间贸易状况,没有反映当时的农业发展状况和政府对商业活动的态度,无法推知重农抑商政策的执行程度,排除A项;图片描绘的对象是市集,是商品交换的场所,而地主庄园经济和其他形式的自然经济都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排除C项;材料中看不出商业活动受到地域限制,排除D项。
答案:B
3.解析:据材料可知,隋唐时期的城市管理是以坊市制度为基础,并且较为严格,后来管理松弛、封闭的市坊向开放的街市转变,尤其到了五代时临街设铺,这些变化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即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城市的管理规划,故选C项;市场管理松弛不等于非常混乱,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是中国古代政府实行的国策,隋唐五代时并未瓦解,排除B项;城市管理规划受商品经济繁荣的影响,而非政局,排除D项。
答案:C
4.解析:据材料“北宋初年……官方专营……北宋中期以后……诸官监酒务、盐务经营不善而亏本者,准人承买”可知,宋代放松了盐酒专营制度,允许私人承包这一方法来提高收入,这有利于提升私营工商业的积极性,故选D项;据材料“诸官监酒务、盐务经营不善而亏本者,准人承买……向官府缴纳课利”可知,盐酒官方专营的政策被打破,失去国家政策的保护,官营手工业的利润应该是减少了,确保了官营手工业的经营利润推理错误,排除A项;据材料“承买者须以一定数额产业作抵当,一般以三年为一界,向官府缴纳课利”可知,调整措施仅涉及了工商业的经营政策,提高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据材料“诸官监酒务、盐务经营不善而亏本者,准人承买”可知,该项政策是对盐酒专营制度做出的调整,并不是取消盐、酒官营政策,排除C项。
答案:D
5.解析:根据表格信息,顺治九年(1652)到鸦片战争前夕国库财政收入银两数远超粮食数,这说明货币化的财政收入明显占据主导,故选B项;材料中国家的财政收入是不断增加的,说明当时的财政危机尚未明显显现,排除A项;材料并未具体说明人均耕地数量的变化,无法体现人地矛盾的突出,排除C项;从表格信息中不能得出赋税制度的变化,排除D项。
答案:B
6.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明清时期人地关系可知人地矛盾尖锐;结合山地开发的条件可知人口向山区迁移;结合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可知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及推广种植;据材料“赣南山区以烟草、甘蔗等为经济作物大宗”可知商品经济发展;据材料“与山区开发兴盛相应,关于山地开发利用的讨论增多”可知明清以前山区开发经验积累。第(2)问从现实和历史角度客观评价,据材料“清代各地曾不同力度地倡导在山区植树造林,多数省区都采取相应举措”可知开发与维护相结合;据材料“徐光启《旱田用水疏》总结的用水之源(泉)的六种方法,大多与山乡田地灌溉相关”可知重视山田水利灌溉;据材料“晚清吴翰章著《兴山种艺说》内容涉及山区粮食生产、经济林木的种植和开发、山地利用”可知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有利于山区经济发展;结合明清时期山地资源开发对后世的影响可知为后世山区开发提供了借鉴。
答案:(1)背景:人地矛盾尖锐;人口向山区迁移;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及推广种植;商品经济发展;明清以前山区开发经验积累。(8分)
(2)简评:开发与维护相结合;重视山田水利灌溉;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有利于山区经济发展;为后世山区开发提供了借鉴。(6分)
年代
收入银数(万两)
收入粮数(万石)
粮价(两/石)
顺治九年(1652)
2438
562
1.15
康熙二十一年(1682)
3110
634
0.59
乾隆三十一年(1766)
4937
831
1.48
鸦片战争前夕
4850
800
2.1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教材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二专题二经世济民__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与社会经济发展教师用书,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产模式——精耕细作,经营方式——惜土养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专题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2经世济民__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集训一政治智慧__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