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训练题
新教材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集训三纳新接远__古代中国的民族交融交流与对外交往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集训三纳新接远__古代中国的民族交融交流与对外交往,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3·山西大同高三调研]公元前314年,秦国在征服巴蜀后,设置巴郡和蜀郡。秦国在巴地征收赋税,与巴夷君长联姻;在蜀地设置蜀国守,并分封蜀侯。这说明当时巴蜀地区( )
A.郡县制向羁縻制度转型
B.形成了华夏文化认同
C.实行郡与诸侯国的分治
D.被纳入华夏政治体系
2.《新唐书·地理志》指出“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令式:章程)”。这表明唐朝( )
A.实行一种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B.开创了设立机构管理民族事务的先例
C.对边疆地区实现了直接的管辖
D.是中国古代疆域范围最为广阔的王朝
3.[2023·山西太原高三上期中]下表为宋与少数民族和议表。
导致宋朝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放弃以战争手段解决边患
B.改革失败导致的财政困难
C.贯彻强干弱枝的统治方针
D.奉行守内虚外的治国理念
4.中国古代从域外引入非常多的作物,比如汉唐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胡瓜、胡桃等,魏晋时期从海路传入的海棠,宋明从番邦传入的番茄、番石榴等,明清时期传入的洋葱、洋芋等。这些作物的传入( )
A.推动中西文化深入交流
B.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C.得益于开明的对外政策
D.丰富了民众日常生活
5.[2023·辽宁葫芦岛高三上期末]清收复台湾后,“内地无业之民,视台地为乐土,冒险而趋,络绎不绝,请照以往者有之,私行偷渡者有之。”这种现象( )
A.改变了台湾人口性别结构
B.加剧了当地的土地兼并
C.促进了两岸文化同源发展
D.巩固了清政府在台地位
二、非选择题
6.[2023·山东枣庄高三上期末]西汉对西域的开拓与治理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摘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注:年400毫米等值线一般为游牧区与农耕区分界线。突破农耕区的自然界线,大幅度地开疆拓土开始于西汉)
——据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西北边陲古称西域,即今天的新疆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中亚地区。这里是一个南北西三面环山的区域,只有东边敞开,向东北可入蒙古草原,向东南沿河西走廊可达甘、青地区和富庶的关中平原。这里的许多古老的部落与民族或来自蒙古草原,或来自河西走廊,在此定居之后都以东部的中原和蒙古草原为主要的交流和发展方向。
葱岭以西的中亚河中地区,由一些山间盆地和绿洲组成,居住着一些经商务农的民族,这里是一个单独的地理区域。由于其西、北两边是干旱的草原与荒漠,活跃着强悍的游牧民族,南边是高山雪岭,为了经商和获得军事上保护的需要,使得这些部族与民族自古以蒙古草原和中原为主要外出活动的区域。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以“西汉王朝对西域开拓与治理”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表述成文。)
专题集训(三) 纳新接远——古代中国的民族交融交流与对外交往
1.解析:据题干可知,被征服的巴蜀地区被纳入秦国版图,故选D项;“郡县制向羁縻制度转型”不合史实,“羁縻制度”仅是封建王朝在社会发展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种民族政策,排除A项;题干提及的是巴蜀隶属于秦国版图,非巴蜀对秦国文化的认同,排除B项;“分治”不合题意,蜀侯已不是蜀郡最高长官,排除C项。
答案:D
2.解析:据材料“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令式:章程)”可知唐朝对少数民族设置羁縻府州进行管辖,且羁縻府州通常由都督府、都护府进行管辖,说明的是当时唐朝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故选A项;设立机构管理民族事务并非是唐朝的先例,排除B项;唐代实行对边疆地区间接管辖,排除C项;元朝是中国古代疆域最为广阔的王朝,排除D项。
答案:A
3.解析:材料表格中宋与少数民族多次和议,且每次都会送出大量岁币,说明宋代与少数民族战争基本都以失败告终,结合所学可知,这与宋代奉行守内虚外的治国理念有一定关系,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宋代并未放弃战争手段解决边患,排除A项;材料表格的现象是宋朝向少数民族政权缴纳岁币,与内部改革无关,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强干弱枝是指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的方针,是对内政策,而材料现象是对外表现,排除C项。
答案:D
4.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古代从域外引入非常多的作物”可知,中国古代传入很多作物,包括水果、干果、蔬菜等多种多样,因此丰富了民众的日常生活,故选D项;材料只有域外作物传入中国,并没有中国经济文化外传,无法说明中西文化深入交流,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经济全球化才开始,排除B项;明朝实行海禁,清朝实行闭关锁国,因此对外政策不开明,排除C项。
答案:D
5.解析:由材料可知,清收复台湾后,内地人以各种方式迁徙台湾,传播了内地文化,促进了两岸文化同源发展,故选C项;内地人大量迁入改变的是台湾的族群结构,不是性别结构,排除A项;“内地无业之民”即贫困之民的到来只是增加台湾的劳动力,并无资本兼并土地,排除B项;民间移民活动促进了台湾的开发,起不到巩固政府在台地位的作用,排除D项。
答案:C
6.解析: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提取信息为:秦朝疆域主要处于农耕区域,西汉拓展到西域游牧区;西汉西北地区生活着许多部族;西汉在西北设置机构,实行军屯;西域的地理环境、交通地位、部族对内地的影响。然后进行阐释,可以从背景、开拓与治理、影响与评价进行分析。背景方面可以结合西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重要性。从气候、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从秦汉国家统一、中央集权体制、国家实力、杰出人物雄才大略等角度分析,可得西域开拓与治理的可能性。开拓与治理可以结合汉武帝对匈奴作战的知识分析,得出西汉反击匈奴的战争,控制河西走廊,张骞出使西域。结合汉武帝对西域的治理分析,得出设河西四郡;设西域都护府;移民和军屯等。影响与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中央集权角度分析,得出加强中央集权;从民族关系分析,得出有利于民族交融;从农业安全角度分析,得出保障农耕地区安全;从边疆的开发角度分析,得出边疆的巩固和开发;从经济的交流分析,得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信息提取:秦朝疆域主要处于农耕区域,西汉拓展到西域游牧区;西汉西北地区生活着许多部族;西汉在西北设置机构,实行军屯;西域的地理环境、交通地位、部族对内地的影响。
阐释:(1)背景:(3分)
必要性:西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重要性。
角度1:西北气候、地理环境等方面;
角度2:政治、军事、民族关系等方面。
可能性:秦汉国家统一、中央集权体制、国家实力、杰出人物雄才大略等。
(2)开拓与治理(4分)
开拓:西汉反击匈奴的战争,控制河西走廊,张骞出使西域。
治理:设河西四郡;设西域都护府;移民和军屯等。
(3)影响与评价(3分)
从以下角度分析:加强中央集权;民族交融;保障农耕地区安全;边疆的巩固和开发;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亦可)
(4)表述成文(2分)
表述层次
层次3:能准确扣住时代背景与主题含义,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表述成文。
层次2:能扣住时代背景与主题含义,史论结合,有逻辑有层次,能表述成文。
层次1:偏离时代与主题,叙述阐释没有史实,不能史论结合,表述不能成文,逻辑混乱,层次不清。
和议名称
两国关系
岁币
宋辽澶渊之盟(1005年)
宋称辽主为弟
30万
宋夏庆历和议(1044年)
夏受封为夏国主
25.5万
宋金绍兴和议(1141年)
宋向金称臣
50万
宋金隆兴和议(1164年)
宋称金主为叔
40万
宋金嘉定和议(1208年)
宋称金主为伯
60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教材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二专题三纳新接远__古代中国的民族交融交流与对外交往教师用书,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春秋战国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辽宋夏金,元朝,明清时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集训一政治智慧__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集训四文以化人__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与传统文化,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