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107845/0-17031588686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107845/0-170315886878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107845/0-170315886881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准确反映空气质量状况,下列项目不属于空气质量评价主要污染物的是
A. 二氧化碳B. 臭氧C. 一氧化碳D. 细颗粒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等,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选A。
2.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下列书中记载的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楠木制舟B. 五谷酿酒C. 粉碎矿石D. 机杼织布
【答案】B
【解析】
【详解】A、楠木制舟,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五谷醇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粉碎矿石,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机杼织布,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3.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中含有硝酸钾、硫磺、木炭等,则黑火药属于
A. 氧化物B. 化合物C. 纯净物D. 混合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所以氧化物和化合物都属于纯净物。
【详解】根据题意,黑火药中含有硝酸钾、硫磺、木炭等,属于混合物;
故选D。
4.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高锰酸钾B. 二氧化锰C. 空气D. 过氧化氢
【答案】C
【解析】
【详解】A、高锰酸钾是由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构成,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锰是由二氧化锰分子构成,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C、空气中含氮分子、氧分子等,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检查气密性B. 取用固体
C. 加热液体D. 倾倒液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在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试管口或试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试管稍稍倾斜,试管口与瓶口要紧靠,药品瓶标签必须向着手心,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6.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锰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5B. 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4.94
C. 锰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 锰原子核内有25个中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元素周期表标签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如图锰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5,选项正确;
B、元素周期表标签最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如图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4.94,选项正确;
C、锰元素名称偏旁是“钅”属于金属元素,选项正确;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则中子数是:54.94-25=30,选项错误;
故选:D。
7.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 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答案】D
【解析】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选项错误;
B、木炭燃烧后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选项错误;
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错误;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选项正确。
故选D。
8. 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三瓶气体的是
A. 插入燃着的木条B. 观察气体颜色
C. 闻气体的气味D. 倒入澄清石灰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三瓶气体中,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是空气;能使木条熄灭的为氮气(氮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因此该方法能鉴别三种气体,故A方法正确,符合题意;
B、氧气、氮气和空气都是无色气体,观察气体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三种气体,故B方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氧气、氮气和空气都是无味气体,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三种气体,故C方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三种气倒入澄清的石灰水,都无明显现象,所以不能用于鉴别三种气体,故D方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B. 过氧化氢与水化学性质不同——物质的分子不同
C. 空气被压缩后体积变小——压强变大,分子的体积变小
D. 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微观实质是氧化汞分子加热时分解出汞原子和氧原子,汞原子构成汞,氧原子构成氧分子氧分子构成氧气,选项正确;
B、过氧化氢与水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选项正确;
C、空气被压缩后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的缘故,分子本身的体积不变,选项错误;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由于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选项正确;
故选:C。
10. 某+2价金属氧化物中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2,则此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40B. 56C. 72D. 80
【答案】B
【解析】
【详解】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元素通常显-2价,设该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相对原子质量为x,故其化学式为:RO,x:16=5:2,x=:40,故该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6=56,故选B。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
11. 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灯的造型灵感来自“中华第一灯”一西汉长信宫灯,火种灯燃料是一种气体燃料X,点燃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X+5O23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A. H2B. COC. C3H8D. CH4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不变,反应前C、H、O原子个数分别为0、0、10,反应后C、H、O原子个数分别为3、8、10,则X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X的化学式为C3H8,故选C。
12. 一氧化氮(NO)在心脑血管、神经、免疫调节等方而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极易与氧气反应。在的反应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该反应中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 该反应中NO、O2、N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D. 每30份质量的一氧化氮可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此反应中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说法正确;
B、由两种及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其中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此反应中NO、NO2既是化合物又是氧化物,说法正确;
C、在的反应中,每两个一氧化氮分子与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二氧化氮分子,分子个数比为2:1:2;说法正确;
D、在 的反应中,每60份质量的一氧化氮可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2份质量的二氧化氮,说法错误。
故选D。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利用红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若红磷量不足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 过滤液体时发现滤液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
D.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答案】AC
【解析】
【详解】A、在利用红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反应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若红磷量不足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因为无论红磷是否完全反应,天平都保持平衡,故A正确;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但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如硫酸铜中硫元素显+6价,故B错误;
C、过滤液体时发现滤液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故C正确;
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是一种混合物,只含有一种元素,故D错误;
故选AC。
14. 一定量的木炭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的容器内加热使其充分反应,下图中能正确反应容器能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木炭的质量减少,氧气过量,最终木炭的质量变为0,故A不正确;
B、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质量减少,氧气过量,木炭反应完全,氧气的质量不变,故B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质量要从零开始,木炭反应完全,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变,故C不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生成物的总质量,由于在密闭的容器中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故D不正确。故选B。
15. 3.2g化合物M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化合物M中只含碳、氢元素B. 化合物M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37.5%
C.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6.4gD. M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为1:4
【答案】BD
【解析】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M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碳元素的质量等于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g;
氢元素的质量等于3.6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4g;
M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2g-1.2g-0.4g=1.6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