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集合习题课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集合习题课教案,共6页。
《集合习题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2.熟练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及其运算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学难点:集合的基本关系含有参数的题目中分类讨论的应用.课前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请同学们梳理第1.1到1.3节(课本P1~P16)的内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问题1:怎么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什么?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师生活动:学生默写,之后互相核对,教师予以指正.预设的答案:集合的特性:①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它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②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并集、交集中相同元素只出现一次.③无序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前后位置可以交换.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如下表:集合的表示方法:自然语言表示法、字母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Venn图图示法.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等知识.问题2:集合之间的关系又哪些?回顾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的相关概念,它们间的关系是什么?子集真子集相等图1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复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预设的答案: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其关系如图1所示.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则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或两个集合相等.设计意图:复习回顾集合间的关系.问题3:集合有哪些运算?请你用Venn图表示.有了运算律使运算更加简洁,那么集合的运算有哪些性质和运算律?师生活动:学生先复习,然后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预设的答案:集合的运算有并集、交集、补集.定义略.Venn图表示如下:并集:交集:补集:并集、交集和补集的性质、运算律及常用结论如下表:设计意图:复习回顾集合运算的相关知识.巩固应用问题4:你能利用习题1.2第5题(1)(教科书第9页)的方法求解以下题目吗?例1 已知a∈R,b∈R,若{a,,1}={a2,a+b,0},则a2 020+b2 020=________.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之后讨论交流,教师根据情况进行讲解.预设的答案:解:由已知得a≠0,所以b=0,于是a2=1,即a=1或a=-1,又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a=1应舍去,因此a=-1,故a2 020+b2 020=1.追问1:怎么知道a≠0,做这种题时哪儿是突破口?(观察集合中元素的特点,如本题中有分式,分母不为零.再将一个集合中已知的元素与另一个集合中未知的元素联系,看是否相等,如果与该元素不等,再看与另一个元素是否相等,依此试验排除.)追问2: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中,哪一个在求解本题时起了主要作用?求解此类题目有什么经验?(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中的互异性对解题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含有字母的集合,在求出字母的值后,要注意检验集合中的元素是否满足互异性.)设计意图:通过两个集合相等即元素相同,深化了对集合元素互异性的理解.问题5:你能利用习题1.2第5题(2)的方法求解以下题目吗?例2 已知集合A={x|x<-1,或x>4},B={x|2a≤x≤a+3},若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师生活动:学生先总结习题的做法,再独立完成例2,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地指导,突出点拨分类讨论及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预设的答案:解:当B=时,只需2a >a+3,即a>3;当B≠时,根据题意作出下图:可得eq \b\lc\{\rc\ (\a\vs4\al\co1(a+3≥2a,,a+3<-1))或 eq \b\lc\{\rc\ (\a\vs4\al\co1(a+3≥2a,,2a>4,))解得a<-4或2<a≤3.综上可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a<-4或a>2}.追问1:完成下面的题目.已知A={x|x<3},B={x|x<a}.(1)若B⊆A,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a≤3)(2)若A⊆B,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a≥3)(3)若A⫋B,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a>3)(4)若A=B,则a的值是________.(a=3)联系例2概括,这类题目的特点及步骤是怎样的?预设的答案:上述题目的特点是:已知两个集合的关系,其中一个集合中含有参数.求解步骤是:①确定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②考虑集合为空集的情形是否满足题意;③将集合间的包含关系转化为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求出相关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追问2:这类题的易错点是什么?怎么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预设的答案:易错点是:两个集合的端点是否相等.一般利用数轴画图,数形结合观察端点是否能重合.设计意图:通过求解含有参数的集合问题,进一步理解集合的关系,掌握分类讨论思想的思想方法,积累解题的经验.问题6:你是怎样思考求解习题1.3第6题的?这种题型的特点是什么?根据这样的思路思考下面的例3题.例3 设A={x|x2+8x=0},B={x|x2+2(a+2)x+a2-4=0},其中a∈R.如果A∩B=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总结方法:已知两个集合间的运算,再根据运算结果得出集合间的关系.然后分享交流,教师适时引导.预设的答案:解:∵A={x}x2+8x=0}={0,-8},A∩B=B,∴B⊆A.当B=时,方程x2+2(a+2)x+a2-4=0无解,即Δ=4(a+2)2-4(a2-4)<0,得a<-2.当B={0}或{-8}时,这时方程的判别式Δ=4(a+2)2-4(a2-4)=0,得a=-2.将a=-2代入方程,解得x=0,∴B={0}满足.当B={0,-8}时,eq \b\lc\{\rc\ (\a\vs4\al\co1(Δ>0,,-2(a+2)=-8,,a2-4=0,)) 可得a=2.综上可得a=2或a≤-2.设计意图:通过A,B运算的结果等价转化为A,B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得到m的取值范围,从而熟练巩固集合间的关系和集合的运算.追问:例3求解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求解集合问题时常见的分类讨论的标准源于哪些知识?师生活动:学生回顾思考、然后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预设的答案:一般考查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子集、集合的运算或集合间的关系中都会涉及到对参数的讨论.设计意图:结合例题梳理方法.三、归纳总结问题7: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复习了哪些知识,巩固了哪些方法?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交流完善.答案略.设计意图:梳理总结,深化理解,形成做题规则.四、目标检测设计1.已知x,y,z为非零实数,代数式eq \f(x,|x|)+eq \f(y,|y|)+eq \f(z,|z|)+eq \f(|xyz|,xyz)的值所组成的集合是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M B.2∈M C.-4∉M D.4∈M2.设集合A={-1,1},集合B={x|x2-2ax+b=0},若B≠且B⊆A,求实数a、b的值.3.已知集合A={x|0≤x≤4},集合B={x|m+1≤x≤1-m},且A∪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答案:1.D.2.当B={-1}时,a=-1,b=1;当B={1}时,a=b=1;当B={-1,1}时,a=0,b=-1.3.m≥-1.设计意图:1题考查元素与集合的关系,2题考查集合与集合的关系,3题考查集合的运算.关系概念记法读法属于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a∈Aa属于集合A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a ∉Aa不属于集合A并集交集补集性质A∪A=__A__;A∪=__A__A∩A=__A__;A∩=A∪(∁UA)=U,A∩(∁UA)=运算律A∪B=B∪A;A∩B=B∩A;∁U(∁UA)=A,∁UU=,∁U=U,常用结论A⊆(A∪B);B⊆(A∪B);A∪B=B⇔A⊆B(A∩B)⊆A;(A∩B)⊆B;A∩B=B⇔B⊆A∁U(A∩B)=(∁UA)∪(∁UB),∁U(A∪B)=(∁UA)∩(∁UB).
《集合习题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2.熟练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及其运算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学难点:集合的基本关系含有参数的题目中分类讨论的应用.课前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请同学们梳理第1.1到1.3节(课本P1~P16)的内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问题1:怎么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什么?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师生活动:学生默写,之后互相核对,教师予以指正.预设的答案:集合的特性:①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它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②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并集、交集中相同元素只出现一次.③无序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前后位置可以交换.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如下表:集合的表示方法:自然语言表示法、字母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Venn图图示法.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等知识.问题2:集合之间的关系又哪些?回顾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的相关概念,它们间的关系是什么?子集真子集相等图1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复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预设的答案: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其关系如图1所示.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则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或两个集合相等.设计意图:复习回顾集合间的关系.问题3:集合有哪些运算?请你用Venn图表示.有了运算律使运算更加简洁,那么集合的运算有哪些性质和运算律?师生活动:学生先复习,然后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预设的答案:集合的运算有并集、交集、补集.定义略.Venn图表示如下:并集:交集:补集:并集、交集和补集的性质、运算律及常用结论如下表:设计意图:复习回顾集合运算的相关知识.巩固应用问题4:你能利用习题1.2第5题(1)(教科书第9页)的方法求解以下题目吗?例1 已知a∈R,b∈R,若{a,,1}={a2,a+b,0},则a2 020+b2 020=________.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之后讨论交流,教师根据情况进行讲解.预设的答案:解:由已知得a≠0,所以b=0,于是a2=1,即a=1或a=-1,又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a=1应舍去,因此a=-1,故a2 020+b2 020=1.追问1:怎么知道a≠0,做这种题时哪儿是突破口?(观察集合中元素的特点,如本题中有分式,分母不为零.再将一个集合中已知的元素与另一个集合中未知的元素联系,看是否相等,如果与该元素不等,再看与另一个元素是否相等,依此试验排除.)追问2: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中,哪一个在求解本题时起了主要作用?求解此类题目有什么经验?(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中的互异性对解题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含有字母的集合,在求出字母的值后,要注意检验集合中的元素是否满足互异性.)设计意图:通过两个集合相等即元素相同,深化了对集合元素互异性的理解.问题5:你能利用习题1.2第5题(2)的方法求解以下题目吗?例2 已知集合A={x|x<-1,或x>4},B={x|2a≤x≤a+3},若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师生活动:学生先总结习题的做法,再独立完成例2,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地指导,突出点拨分类讨论及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预设的答案:解:当B=时,只需2a >a+3,即a>3;当B≠时,根据题意作出下图:可得eq \b\lc\{\rc\ (\a\vs4\al\co1(a+3≥2a,,a+3<-1))或 eq \b\lc\{\rc\ (\a\vs4\al\co1(a+3≥2a,,2a>4,))解得a<-4或2<a≤3.综上可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a<-4或a>2}.追问1:完成下面的题目.已知A={x|x<3},B={x|x<a}.(1)若B⊆A,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a≤3)(2)若A⊆B,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a≥3)(3)若A⫋B,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a>3)(4)若A=B,则a的值是________.(a=3)联系例2概括,这类题目的特点及步骤是怎样的?预设的答案:上述题目的特点是:已知两个集合的关系,其中一个集合中含有参数.求解步骤是:①确定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②考虑集合为空集的情形是否满足题意;③将集合间的包含关系转化为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求出相关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追问2:这类题的易错点是什么?怎么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预设的答案:易错点是:两个集合的端点是否相等.一般利用数轴画图,数形结合观察端点是否能重合.设计意图:通过求解含有参数的集合问题,进一步理解集合的关系,掌握分类讨论思想的思想方法,积累解题的经验.问题6:你是怎样思考求解习题1.3第6题的?这种题型的特点是什么?根据这样的思路思考下面的例3题.例3 设A={x|x2+8x=0},B={x|x2+2(a+2)x+a2-4=0},其中a∈R.如果A∩B=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总结方法:已知两个集合间的运算,再根据运算结果得出集合间的关系.然后分享交流,教师适时引导.预设的答案:解:∵A={x}x2+8x=0}={0,-8},A∩B=B,∴B⊆A.当B=时,方程x2+2(a+2)x+a2-4=0无解,即Δ=4(a+2)2-4(a2-4)<0,得a<-2.当B={0}或{-8}时,这时方程的判别式Δ=4(a+2)2-4(a2-4)=0,得a=-2.将a=-2代入方程,解得x=0,∴B={0}满足.当B={0,-8}时,eq \b\lc\{\rc\ (\a\vs4\al\co1(Δ>0,,-2(a+2)=-8,,a2-4=0,)) 可得a=2.综上可得a=2或a≤-2.设计意图:通过A,B运算的结果等价转化为A,B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得到m的取值范围,从而熟练巩固集合间的关系和集合的运算.追问:例3求解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求解集合问题时常见的分类讨论的标准源于哪些知识?师生活动:学生回顾思考、然后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预设的答案:一般考查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子集、集合的运算或集合间的关系中都会涉及到对参数的讨论.设计意图:结合例题梳理方法.三、归纳总结问题7: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复习了哪些知识,巩固了哪些方法?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交流完善.答案略.设计意图:梳理总结,深化理解,形成做题规则.四、目标检测设计1.已知x,y,z为非零实数,代数式eq \f(x,|x|)+eq \f(y,|y|)+eq \f(z,|z|)+eq \f(|xyz|,xyz)的值所组成的集合是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M B.2∈M C.-4∉M D.4∈M2.设集合A={-1,1},集合B={x|x2-2ax+b=0},若B≠且B⊆A,求实数a、b的值.3.已知集合A={x|0≤x≤4},集合B={x|m+1≤x≤1-m},且A∪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答案:1.D.2.当B={-1}时,a=-1,b=1;当B={1}时,a=b=1;当B={-1,1}时,a=0,b=-1.3.m≥-1.设计意图:1题考查元素与集合的关系,2题考查集合与集合的关系,3题考查集合的运算.关系概念记法读法属于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a∈Aa属于集合A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a ∉Aa不属于集合A并集交集补集性质A∪A=__A__;A∪=__A__A∩A=__A__;A∩=A∪(∁UA)=U,A∩(∁UA)=运算律A∪B=B∪A;A∩B=B∩A;∁U(∁UA)=A,∁UU=,∁U=U,常用结论A⊆(A∪B);B⊆(A∪B);A∪B=B⇔A⊆B(A∩B)⊆A;(A∩B)⊆B;A∩B=B⇔B⊆A∁U(A∩B)=(∁UA)∪(∁UB),∁U(A∪B)=(∁UA)∩(∁UB).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