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原卷版+答案与解释+答题卡)统编版教材
- 18、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全解全析) 试卷 0 次下载
- 19、九上语文期末模拟卷(答题卡) 试卷 0 次下载
- 19、九上语文期末模拟卷(全解全析) 试卷 1 次下载
- 20、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答题卡) 试卷 0 次下载
- 20、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原卷版)【测试范围:九年级上册】(统编版) 试卷 0 次下载
19、九上语文期末模拟卷(考试版)【测试范围:全册】(统编版)A4版
展开
这是一份19、九上语文期末模拟卷(考试版)【测试范围:全册】(统编版)A4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试范围,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1-3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阅读下面片段,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共6分)
我们徜徉在闪耀着思想光芒的文章里。“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好高骛远就是敬,把一件事做到圆满的唯一秘诀就是忠实”,梁启超的谆谆告诫回荡在耳旁。圆明园富丽堂皇,令人眼花liá( )乱,这惊骇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可是被两个强盗洗劫一空,以至荡然无存。雨果怒斥英法联军的强盗罪行的形象历历在目。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朽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黑暗阴森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如果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逸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1.(2分)阅读以上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徜徉( ) 眼花liá( )乱
2.(2分)文段中画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好高骛远 B.不可名状 C.满目疮痍 D.积贫积弱
3.(2分)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为病句,请将修改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综合性学习。(共8分)
2023年春节档上映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口碑和票房大爆。影片中,人类与地球是休戚与共的关系,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里“天下国家”的壮志与情怀。九(1)班要举行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2分)本次活动拟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板块:爱国人物故事会;第二板块:爱国歌曲演唱会;请你仿照示例设计第三、四板块。
第三板块: ;第四板块: 。
(2)(2分)在“爱国人物故事会”上,班长打算用下图作为PPT背景主图。请你从这幅图的内容和寓意角度说说选此图是否合适?
【注】图中圆柱为华表,常作为国家的象征。
(3)(2分)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一段话,a、b、c处应填的内容排序正确的是( )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命运, a ;赞美祖国的山河, b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 c ……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
①为之沉醉为之感动 ②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③为之描画为之歌咏
A. ①③②B. ②③①C. ②①③D. ③①②
(4)(2分)在“爱国歌曲演唱会”活动中,请你为以下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词,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5.(8分)古诗文填空。
(1)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诗人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诗句是: , 。
(5)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 , 。
二、阅读(共48分)
(一)古诗鉴赏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共5分)
旅夜怀远客
许浑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1)(2分)下列各项中对诗歌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异乡多远情”开篇直抒胸臆,总括全诗,表现自己的感情。
B.“家贫负酒名”,表现诗人有嗜酒之名却因家贫无钱沽酒。
C.“过春花自落”一句,“自”字用得好,表现了春花在空中悠然而落的优美姿态,与“花自飘零水自流”的“自”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诗人内心的闲适和恬静。
D.“竟晓月空明”一句,“空”字用得非常好,形象地说明直到天亮,都只有月色“空”明,无人欣赏,寓情于景,含蓄地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
(2)(3分)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
(二)古文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7—10题。(共10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腰白玉之环,左佩刀,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至于今日,十年一理①,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壤②,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荀卿③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④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注释】①理:练习,温习。②坎壤[lǎn]:困顿,不得志。③荀卿:与后面的“公孙弘”“朱云”“皇甫谧”皆为人名。④面墙:比喻不学而识见浅薄。
7.(2分)为了加深理解,下面以表格的形式对材料中重点词句进行了梳理,请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8.(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是明代宋濂用来勉励他的同乡晚生马君则的一篇赠序。
B. 甲文作者功成名就却说“未有所成”,表现出一代文宗大儒谦虚抑已、低调做人的品格。
C. 乙文“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这句话的断句是正确的。
D. 甲乙两文都结合了自身的经历来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9.(2分)阅读后,小深从两篇古文归纳出两种论证方法,请你合作完成读书笔记卡。
10.(4分)请用现代汉语解释划横线句子的意思。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1-14题。(共10分)
【材料一】
①翻找书架上的藏书,不经意间发现,三十几年的时光里,自己熟悉了百余本经典图书,有的甚至读了十几遍。我觉得,读书要达到精通的程度,就必须反复读,把一本书读透,甚至读出醇厚的味道来,才能有真收获。
②有的人读书囫囵吞枣。有的人读书细嚼慢咽。我一直认为,读书重要的不仅是数量,还要真正地读懂、读透,唯有细嚼慢咽,才能把书读透,咀嚼消化,全面吸收,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中学读到大学,再从基层读到机关,我至少读了十几遍,而且每次都能读出新意、读出新的收获,光笔记本就记了好几本。一本《平凡的世界》,从少年,青年一直到中年,我不知读了多少遍,连自己也数不清了,书的主旨、内涵及人物形象早已牢牢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了。
③“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把书读透,人生就是另一番景象、另一种境界。读书是立身做人的必要条件之一,每一个高贵的灵魂都需要用学识来滋养。如果书读不透,怎么能穿越时空,在书中领略李白的潇洒、感受苏轼的豪放、思索鲁迅的冷峻深邃、体会冰心的意切情长?如果书不读透,何以使灵魂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寻找到心灵的平和与精神的慰藉?
④宋代大儒朱熹有“熟读精思”的读书理念。只有熟读,书上的语句才能像是出于自己的嘴,书中所讲的道理才能像是源于自己的心。这样的读书才有味道,才会有大的收获。我常常有这样的体会,熟读某一本书后,哪怕是放下良久,外出旅游观光,或是回家放松休息,胸中仍然时不时会有一股浓浓的书香弥漫。
⑤其实,有些好书虽然短,但要悟得其中的深刻内涵却需要很多时日,甚至要一辈子。西汉辕固终身学习《诗经》,很有心得;西汉路温舒用一生的时光精读《春秋》;宋朝宰相赵普一部《论语》不离手,反复读,经常读,并将其透彻的理解应用于为官辅政,古代文人,学者之所以能在事业、学问上取得成就,都是把书读透,才达到知识渊博、学问深厚的境界的。读书,关键是读透。
⑥前人的读书方法值得后人借鉴。读书就是要集中精力,尽心熟读。时间久了,心中的经典就能透出智慧的光芒。只有熟读精思,吃透其中的精神,发掘其中的宝藏,悟透其中的奥妙,精通其中的要旨,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学有所成。
(战鹏飞/文,选自《解放军日报》,2022年1月15日文章《把书读出味道来》,有删改)
【材料二】
①和许多上班族一样,我每天早出晚归,仍保持着业余读书的习惯,除与工作相关的书外,还有一些是与个人兴趣相关的。
②近年,我一直坚持读《资治通鉴》,我读得比较慢,有时读完一个历史时期又回头重读,有时找出《通鉴纪事本末》按事件重新看,有时翻翻历史学家们的解读和评论,两三年下来才读到两晋时期。我最喜欢的一种方式是,读完一段《资治通鉴》,然后读王夫之先生的《读通鉴论》。先生在这本书中对《资治通鉴》中的人和事进行点评,观点犀利,论证充分,总让人豁然开朗、拍案叫绝。哪怕隔着时空,都想给先生点赞。
③能坚持读下来,除了个人兴趣,更得益于师友的督促与帮助。上学时,导师经常带领我们开读书会,周围形成了比较浓厚的读书氛围。后来,同学们组建了一个读书的微信打卡群,进度快慢不论,旨在鼓励开卷。我想,对于特定读者和书箱来说,打卡是个好办法:从读者类型来看,这种方式适合容易被忙碌的工作与生活淹没的上班族;从书籍类型看,适合类似于《资治通鉴》这样的多卷本、需长时间坚持读的书。当然,最为完美的状态,就是自然而然、由内生发、无须借助外力地想要读书。
(王田一/文,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文章《由内生发想读,方才是完美状态》,有校改)
11.(2分)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思路清晰,呈现出“提出观点——论述观点——总结深化观点”的结构。
B.从【材料一】第②段开头一句话可以看出,这一段主要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C.两个文本都从作者读书的切身体会谈起,语言平易,利于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D.【材料二】第②段可以作为【材料一】第④段的事实论据。
12.(3分)简要分析【材料一】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13.(2分)【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读书要细嚼慢咽,长时间坚持,但写作目的不同,请简要分析。
14.(3分)下面的链接能否作为论证【材料一】的材料,为什么?请简述理由。
①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②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摘自九年级上册《短文两篇》之《谈读书》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共16分)
【文本一】
戴车匠
汪曾祺
①戴车匠是东街一景。车匠是一种很古老的行业了。所谓车匠,就是在木制的车床上用旋刀车旋小件圆形木器的那种人。
②车匠店离草巷口不远,左邻是侯家银匠店,右邻是杨家香店。戴家车匠店门面很小,只有一间。正面的板壁上有一副一尺多长,四寸来宽的小小的朱红对子,写的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板壁前面,是作坊。作坊放着两张车床。车匠坐在坐板上,两手执定旋刀,车旋成器,这就是中国的古式的车床。
③戴车匠起得很早。在别家店铺才卸下铺板的时候,戴车匠已经吃了早饭,选好了材料, 看看图样,坐到车床的坐板上了。一个人走进他的工作,是叫人感动的。他这就和这张床子成了一体,一刻不停地做起活来了。看到戴车匠坐在床子上,让人想起古人说的:“百工居于肆,以成其器。”中国的工匠,都是很勤快的。好吃懒做的工匠,大概没有。
④有的时候,忽然,他停下来。那就是想到了一点什么事。或是刘长福托他斡旋一件什么事,那一头今天该给回话;或是澡堂里听来一个治风湿痛秘方,他麻二叔正用得着……似乎他把那点工作做好,即为满意。能分外多做几件就很按捺不住得意了。他自然可以有时间抽一袋烟,喝两口茶,伸个懒腰。
⑤戴车匠做的最细致的活是装围棋子的槟榔木的小圆罐——罐盖须严丝合缝,木理花纹不错分毫。做得了的东西,都悬挂在西边墙上,真是琳琅满目,细巧玲珑。
⑥车匠的木料都是坚实细致的,檀木——白檀,紫檀,红木,黄杨,枣木,梨木,最次的也是榆木的。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住在这条街上的孩子多爱上戴车匠家看戴车匠做活,一个一个,小傻子似的,聚精会神, 一看看半天。
⑦孩子们愿意上戴车匠家来,还因为他养着一窝洋老鼠,装在一个一面有玻璃的长方木箱里。洋老鼠在里面踩车、推磨、上楼、下楼,整天不闲着。戴车匠这么大的人了,对洋老鼠并无多大兴趣,养来是给他的独儿子玩的。
⑧这里的小孩子一年四季有各种各样的玩物。特别是清明,吃螺蛳之后还可用车匠做的螺蛳弓射螺蛳壳玩。孩子们用竹箭的尖端把螺蛳掏出来吃了,用螺蛳壳套在竹箭上,一拉弓弦, 哒的一声,螺蛳壳便射了出去。射得相当高,相当远。家家孩子吃螺蛳,放螺蛳弓,因此每年夏天总要从瓦楞里打扫下好些螺蛳壳来。清明前半个月,戴车匠就把别的活都停下来,整天地做螺蛳弓。孩子们从戴车匠门前过,就都兴奋起来。到了接近清明,戴车匠家就都是孩子。孩子们眼睛发亮,挑选着,比较着,挨挨挤挤,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到清明那天,到处是拉弓放箭的声音。
⑨戴车匠眯缝着眼睛看着他八岁的儿子坐在门坎上吃螺蛳,把螺蛳壳用力地射到对面一家倒闭了的钱庄的屋顶上,若有所思:这孩子将来干什么?是让他也学车匠,还是另学一门手艺? 世事变化很快,他隐隐约约觉得,车匠这一行恐怕不能永远延续下去。
⑩一九八一年,我回乡了一次。东街已经完全变样,戴家车匠店已经没有痕迹了——侯家银匠店,杨家香店,也都没有了。
(节选自汪曾祺的《戴车匠》,有删改)
【文本二】
汪曾祺的小说,什么都平平淡淡,但读完之后你却不能平静,内心深处总会有一种隐隐的激动,不能自已。
——著名作家、评论家李陀
15.(3分)简要概括⑤—⑨段作者回忆了有关戴车匠的哪些往事?
16.(3分)请从描写方法或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
17.(3分)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都写到了侯家银匠店和杨家香店,有什么作用?
18.(3分)4月27日,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京开幕,时代重新呼唤“工匠精神”。你从戴车匠身上,看到哪些可贵的“工匠精神”?请结合具体情节回答。
19.(4分)请以《戴车匠》一文的选材或主旨或语言为例,分析文本二对汪曾祺小说的评价。
(五)名著阅读
阅读《水浒传》,完成21-23题。(共7分)
班级同学共读《水浒传》,他们根据小组兴趣选择了不同的专题,进行了整本书阅读探究。
20.(2分)《水浒传》一百零八个好汉,人人都有绰号,小组同学整理并归类了印象深刻的水浒英雄绰号,以此加深对人物的认识。以下是小组成员探究结果:
请你根据阅读体验,补充专题探究结果。
21.(2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先生曾以一个字“义”来评价名著《水浒传》的精神实质。“武松醉打蒋门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水浒传》中人人皆知的经典故事情节,两位主人公打抱不平都是“义”的体现,但两者的“义”是不同的,请简要分析。
22.(3分)中国古典小说中,就叙事的安排而言,有很多经过三次的重复才完成的情节,这类情节被称为“三复情节”,如《水浒传》里的“三打祝家庄”“三拳打死镇关西”、《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西游记》里的“三打白骨精”、《红楼梦》里的“三进大观园”等。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请你简要分析“三复情节”的作用。
三、作文(5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完成写作。
人生旅途有无尽的故事。沧海一粟的时间变更,河流山川,星河故土,都是我们曾到达过的地方:含着泪相拥,还是打过招呼后擦肩而过,那始终是我们不曾忘怀的一段邂逅:那一夜清风拂面,落霞漫天,形成我们旅行日记上无法替代的诗篇……
不要赶路,去感受路。
请你在以下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一篇作文。
任务一:以“我在旅途”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任务二:选择一个令你印象深刻的地方,或是一次难以忘怀的旅行,写一篇游记。
任务三:参与班级“我在旅途”主题演讲比赛,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不多于900字。节目序号
节目名称
表演者
表演形式
1
《保卫黄河》
九(1)班全体男生
合唱
2
《我和我的祖国》
九(1)班全体女生
合唱
文言词句
学习方法
加点字释义
持汤沃灌
课内积累法
①
同舍生皆被绮绣
课内迁移法: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②
老而弥笃
课内迁移法:博学而笃志(《论语》)
③
可以无大过矣
词性推断法:“朝服衣冠”中的“服”是动词,解释为“穿戴”(《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
读书笔记卡
篇目
摘抄句
论证方法
感悟批注
【甲】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对比论证
强调了学业的是否成就主要在于主观是否努力,不在于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的道理。
【乙】
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
①
②
梳理分析英雄绰号
归纳总结绰号由来
①
根据人物身体相貌的特点起绰号。
关胜,绰号“大刀”,因其使用祖传“青龙 偃月刀”而得名。
根据人物所使用的武器起绰号。
宋江,绰号“及时雨”,因其总是急人之 所急,关键时刻仗义助人而得名。
根据人物的品性、志向或遭际起绰号。
戴宗,绰号“神行太保”,因其能做法日行 千里而得名。
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9、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02(考试版)【测试范围:九年级上、下册】(统编版)A4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试范围,翻译下列句子,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8、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02(考试版)【测试范围:九年级上、下册】(统编版)A4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试范围,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作者在文章的第⑦段中写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6、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上册全册】(统编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测试范围,古诗文默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