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三界片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测试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112050/0-17032455161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三界片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测试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112050/0-170324551637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三界片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测试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112050/0-170324551642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三界片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测试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三界片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测试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共5页,四大题,28小题,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须知:
1.本卷共5页,四大题,28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试题卷Ⅰ(选择题)
一、选择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科学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 种子为什么会长出幼苗B. 哪种品牌牛奶的味道好
C. 鸟蛋为什会孵出小鸟么D. 插在水中的铅笔为什么会“折断”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科学研究是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真理的活动过程去判断。
【详解】A.种子为什么会长出幼苗,探究的是种子的萌发条件,属于科学问题,A不符合题意。
B.哪种品牌牛奶的味道好,不属于科学问题,B符合题意。
C.鸟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鸟,探究的是生物的繁殖问题,属于科学问题,C不符合题意。
D.插在水中的铅笔为什么会“折断”,探究的是光的折射原理,属于科学问题,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实验操作不仅要科学规范,还要环保、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更多课件教案等优质滋元可 家 威杏 MXSJ663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处理废弃药品,不能倒入下水道,要倒入指定的容器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3. 酒精容易燃烧,它的标签上应贴上的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酒精为液体,易燃烧,应贴易燃物标志。
【详解】A、图示为有毒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B、图示为易燃物标志,符合题意;
C、图示为爆炸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D、图示为腐蚀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实验前,小明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测出最准确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小马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
B. 小明说:“我只要测量方法正确了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
C. 小灵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D. 小高说:“你们这样只能减少实验误差,不可能没有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
【答案】D
【解析】
【详解】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在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误差,可以采用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方法来减小误差。所以小高的说法正确,其他说法不正确。
故选D。
5. 以下操作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
B. 一刻度尺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大
C. 用累计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
D. 用一把易热胀冷缩的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则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大,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刻度间隔小了,会使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即测量结果将会偏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若在绕金属丝时,没有密绕而是留有间隙,会使测量的线圈长度偏大,导致测得的直径偏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钢的热胀冷缩,夏天温度升高,由于热膨胀钢尺的长度变大,所以测量值比物体的实际值偏小;冬天由于钢尺的收缩,尺子长度变小,所以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测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 如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故A错误;
B.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B错误;
C.铅笔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故C错误;
D.因为是测量圆的直径,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圆柱体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的直径,用末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减去起始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即可得出圆的直径,故D正确。
故选D。
7. 下列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
A. 种子发芽后的幼苗渐渐长大了,这是生物的繁殖现象
B. 用玻璃棒触碰蚯蚓前端,蚯蚓迅速躲避,这是生物的应激性
C. 同一只猫生出不同毛色的小猫,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D. 小蝌蚪长成了一只青蛙,这是生物生长和发育现象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
【详解】A.种子发芽后的幼苗渐渐长大了,这是生物的生长发育现象,A符合题意。
B.用玻璃棒触碰蚯蚓前端,蚯蚓迅速躲避,这是生物的应激性,B不符合题意。
C.同一只猫生出不同毛色的小猫,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C不符合题意。
D.小蝌蚪长成了一只青蛙,这是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由于甘肃省博物馆内部进行升级改造,工作人员正在为机器人重新规划导览路线;完成调试后,“优友”将在省博彩陶展厅重新“上岗”,为参观者讲解甘肃的“彩陶故事”机器人不属于生物,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它( )
A. 不能对人的指令做出反应B. 不能生长和繁殖
C. 不需要进行维护D. 不能运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机器人不能生长和繁殖,不能呼吸,它的生活不需要营养,因此不属于生物。需要进行维护、能运动、能对人的指令做出反应都不是生物的特征,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9. 流程图是对知识进行梳理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
A. 高等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 高等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动物体
C. 生物分类等级由高到低的层次:种→属→科→目→纲→门→界
D. 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顺序: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答案】D
【解析】
【分析】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A.高等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A错误。
B.高等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B错误。
C.生物分类等级由大到小的层次:界、门、纲、目、科、属、种,C错误。
D.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顺序: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D正确。
故选D。
10.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无脊椎动物,下列动物中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 螃蟹B. 蜈蚣
C. 蝴蝶D. 蚯蚓
【答案】D
【解析】
【分析】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详解】ABC.螃蟹、蜈蚣、蝴蝶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因此都属于节肢动物,ABC不符合题意。
D.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有刚毛,属于环节动物,不属于节肢动物,D符合题意。
故选D。
11. “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B. 三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少
C. 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D. 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详解】A.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A错误。
B.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水稻和小麦同科,水稻和大豆同门,小麦和大豆同门,科<门,因此三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共同特征较多,B错误。
C.分类单位越小,亲缘关系越近,水稻和小麦同科,水稻和大豆同门,小麦和大豆同门,科<门,因此三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亲缘关系较近,C错误。
D.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D正确。
故选D。
12. 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则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3包含2,2包含1,属于层层包含的关系。
【详解】A.种子植物根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并列分关系,不存在包含关系,A错误。
B.系统包含器官,器官包含组织,所以3是系统,1是组织,与图示不相符,B错误。
C.脊椎动物包含了哺乳动物,熊猫是哺乳动物的一种,与图示相符,C正确。
D.节肢动物包含昆虫纲,昆虫纲包含蝗科,所以1是蝗科,3是节肢动物,与图示不相符,D错误。
故选C。
13. 每年的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扩大珍稀濒危物种拯救活动
B.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做到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C.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D. 偷猎、丧失栖息地及生物入侵等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A.扩大珍稀濒危物种的拯救活动,可以拯救更多的濒危物种,有利于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A正确。
B.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B错误。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C正确。
D.乱砍乱伐森林会破坏生物的栖息地;环境污染会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生物不能再适应环境而死亡;生物入侵,我们知道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所以,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影响,D正确。
故选B。
14. 如图所示是三种生物的示意图,关于三种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衣藻和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
B. 只有衣藻和眼虫是多细胞生物
C. 细胞分裂对于变形虫的意义是增加个体数量
D. 在变形虫的细胞中有叶绿体以及细胞壁
【答案】C
【解析】
【分析】衣藻、眼虫、变形虫整个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
【详解】AB.单细胞生物有:衣藻、眼虫、变形虫等,AB错误。
C.细胞分裂的具体过程是:细胞核首先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然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C正确。
D.变形虫属于动物,无叶绿体和细胞壁,D错误
故选C。
15. 如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显微镜观察“b”,看到的物像是“p”
B. 物像模糊时,应调节④使物像更清晰
C. 光线明亮时,应选择②的凹面镜对光
D.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⑤的放大倍数
【答案】B
【解析】
【分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
(2)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遮光器的小光圈、反光镜的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遮光器的大光圈、反光镜的凹面镜调节。
(3)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快速找到物像;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精细调焦,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
(4)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①目镜;②反光镜;③粗准焦螺旋;④细准焦螺旋;⑤物镜。
【详解】A.显微镜在视野内成的是倒立的像,就是将原来的物体旋转180度后所成的像,左右上下均颠倒,字母“b”,旋转180度后是“q”,因此用显微镜观察“b”,看到的物像是“q”,A错误。
B.④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精细调焦,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B正确。
C.光线明亮时,应选择②反光镜的平面镜对光,使视野变暗,C错误。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①目镜和⑤物镜的放大倍数乘积。D错误。
故选B。
试题卷Ⅱ(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6题每空1分,共20分)
16. 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仪器可供选择,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2)用于量取液体药品但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3)用于收集或贮存气体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4)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 ①. A ②. C ③. F ④. H
【解析】
【分析】
【详解】(1)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即图A。
(2)用于量取液体药品但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玻璃仪器是烧杯,即图C。
(3)用于收集或贮存气体的玻璃仪器是集气瓶,即图F。
(4)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的仪器是胶头滴管,即图H。
17. 小明想测一块不规则矿石的体积,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明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图中所用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___________,它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___;测得的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___。该方法测得的矿石体积可能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答案】 ①. 200mL ②. 10mL ③. 70cm3 ④. 偏大
【解析】
【详解】[1][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200mL,量筒每100mL分10个小格,每小格10mL,即分度值是10mL。
[3][4]C图中,量筒中水面与“130”对齐,所以剩余水的体积是130mL;B图中,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0mL,说明向烧杯中倒出了
200mL-130mL=70mL
水,所以矿石的体积是
V=70mL=70cm3
由于将矿石从烧杯中拿出时,石块上会沾有水,所以测得的体积偏大。
18. 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表示植物细胞的是图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c。图中[c]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
(3)__________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洗青菜时,冷水没有变成绿色,而把青菜煮沸后,水就变成了绿色。这是因为煮沸后破坏了细胞的__________(填序号和结构名称)。
【答案】 ①. 甲 ②. 细胞核 ③. 细胞 ④. D细胞膜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A液泡、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膜、E细胞壁。
【详解】(1)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甲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甲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乙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D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和线粒体。
(3)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洗青菜时,冷水没有变成绿色,而把青菜煮沸后,水就变成了绿色,这是因为煮沸后破坏了细胞的D细胞膜。
19. 小王同学“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有关内容(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他应在图甲中滴加__________。
(2)图乙步骤是为了在显微镜中形成一个明亮的视野。该步骤的名称是__________。
【答案】 ①. 生理盐水 ②. 对光
【解析】
【分析】(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简单步骤为:擦、滴、刮、抹、盖、染、吸。
(2)图甲表示滴。
(3)图乙表示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4)图丙表示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详解】(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他应在图甲中滴加生理盐水,是为了保持细胞原来形态。
(2)对光过程: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③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因此,图乙表示对光的过程。
20. 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
(1)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__________。
(2)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__________(填结构编号)
(3)写出一种能改变水滴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方法:__________。
(4)观察血涂片,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__________。
【答案】 ①. 物镜 ②. ② ③. 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或更换水滴或调节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 ④. A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①目镜、②粗细准焦螺旋、③反光镜,解答即可。
【详解】(1)物镜安装在镜筒的下端,观察时靠近玻片标本,所以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物镜。
(2)粗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②粗细准焦螺旋。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或“更换水滴“、“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等方法能改变水滴显微镜放大倍数。
(4)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分析视野图象可知:A人血涂片、B洋葱表皮细胞、C蚕豆下表皮气孔。
故选A。
21. 地球上物种是多样性的,同一物种在产生下一代时也会不断地变化。
A.B.C.
(1)大多数生物的灭绝是因为丧失栖息地而造成的,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
(2)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生物学家对该肺炎致病的病毒进行跟踪,先后发现了与疫情初期相似但又有区别的新病毒,比如“德尔塔”、“奥密克戎”病毒。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具有__________这一特征。
(3)写出一种能改变水滴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方法:___________。
【答案】 ①. 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 遗传和变异 ③. 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或更换水)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滥捕乱杀和外来物种的入侵,其中主要的是栖息地的丧失。据此解答。
【详解】(1)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三个方面。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生物学家对新冠肺炎病毒进行跟踪,先后发现了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相似但又有区别的新病毒,比如德尔塔、“奥密克戎”病毒。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或“更换水滴“、“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等方法能改变水滴显微镜放大倍数。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22分)
22. 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有媒体报道称九层塔含有黄樟素。为了探究黄樟素是否致癌,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①他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②他准备了两组种类、年龄、大小健康程度都一样的老鼠,一组长期喂食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③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对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2)①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__________步骤。
(3)步骤②在设置对照实验时运用了__________法。
(4)本实验结果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假设。
【答案】 ①. 黄樟素会导致癌症吗 ②. 作出假设 ③. 单一变量 ④. 不符合
【解析】
【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1)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因此可以提出问题:黄樟素会导致癌症吗?
(2)作出假设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因此,他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作出假设步骤。
(3)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因此步骤②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单一变量法。
(4)一年后,喂食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和喂正常食物的两组老鼠都没有患癌症,因此,得出结论:食用微量黄樟素不会致癌。
23. 为了探究“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小金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分别放入加了烟草浸出液、洗衣液、洁厕灵的稀释液的培养皿中,放在适宜条件下孵化,定期进行观察和记录。实验方案如表。请根据小金的实验过程回答:
(1)该探究实验的观察指标是__________。
(2)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小萌对实验容器、清水及污染液的量、蛙受精卵及实验环境进行了控制,本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
(3)小萌在每个容器中放入50粒青蛙受精卵而不是5粒,目的是__________。
(4)小萌的实验方案尚不完善,请指出实验设计的不足:__________。
【答案】 ①. 受精卵孵化成蝌蚪的数目 ②. 不同的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 ③. 避免实验偶然性,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④. 没有设置对照组
【解析】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该兴趣小组的探究的是“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实验,因此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受精卵孵化成蝌蚪的数目。
(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所以题干中要取等量的清水、受精卵分成三等分、在相同的环境中。该实验的变量是不同的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
(3)选取受精卵数量为50粒,如果数量过少,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影响实验结果。
(4)生物探究实验一般都是对照实验,需要设置对照组,因此改进建议是:实验中增加对照组,如增加4号培养皿,加入等量的清水。分别与1、2、3号培养皿形成对照实验。
24. 光照是蜗牛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之一。有同学认为蜗牛喜欢的是弱光。为了研究光照强弱对蜗牛活动的影响,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把蜗牛放在玻璃板中央,将纸盒罩住玻璃板,纸盒上方的一半用半透的黑塑料袋盖住(便于提供弱光),另一半剪去盒底使其透光,并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
(1)本实验存在明显不足,请写出一点:_________。
(2)完善方案后进行实验,如果蜗牛喜欢弱光,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3)若方案完善后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仍与猜想不符。对此,同学们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C.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D.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答案】 ①. 蜗牛数量太少,实验具有偶然性 ②. 蜗牛向黑塑料袋一侧移动 ③. B
【解析】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1)该实验用1只蜗牛做实验,具有偶然性,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2)假如蜗牛喜欢弱光,蜗牛向黑塑料袋一侧移动。
(3)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但是在进行科学实验时,若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期不相符则应该重新提出假设后再进行实验,再进一步进行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能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也不能不再做此实验,直接作出结论,这样太草率。
四、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25. 多肉植物凭借颜值担当、可爱好养,成为都市花友们的新宠。鹿角海棠是常见的多肉植物(如图甲),属多年生肉质灌木,叶粉绿色,高度肉质;花白或粉红色,冬季开花结果。喜光耐干旱,怕高温潮湿,适宜沙质土壤。
(1)鹿角海棠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长期受单侧光的照射会弯向光源生长,表现了生物具有__________的特征。
(2)鹿角海棠多用扦插的方式繁殖,也可以用种子繁殖。其受精卵通过图乙发育成新的个体,其中③④⑤表示__________,其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3)鹿角海棠在图丙检索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选填“P”“Q”“R”或“S”)。
【答案】 ①.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②. 细胞分化 ③. R
【解析】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乙图中①→②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③④⑤表示细胞分化的过程;2a和2b分别是无种子、有种子。
【详解】(1)构成鹿角海棠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鹿角海棠长期受单侧光的照射会弯向光源生长,表现了生物具有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
(2)受精卵通过图乙发育成新的个体要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其中③④⑤表示细胞分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3)鹿角海棠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因此在图丙检索表中的位置是R。
26.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于2021年10月11日至24日在中国举办。大会会标(图一)中间的“水滴”包含大熊猫、孔雀、鱼、蝴蝶和身着民族服饰的小女孩等元素,并以甲骨文作背景,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1)某同学将会标动物进行了分类,如图二所示。①表示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
(2)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F为原型设计。其生殖发育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
(3)会标“水滴”中没有出现脊椎动物中的两栖类和__________两大类群。
(4)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作为中学生,你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可以做些什么呢?__________。(写一点)
【答案】 ①. 体内有无脊柱 ②. 胎生哺乳 ③. 爬行类 ④. 不乱丢垃圾,保护环境
【解析】
【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身体中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图一中有孔雀属于鸟类、鱼属于鱼类、熊猫和小女孩属于哺乳类。图二中:E是鱼,F是大熊猫。
【详解】(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身体中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所以,图二中的①表示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
(2)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资料二中提到的F大熊猫为原型设计。大熊猫是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分化。
(3)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会标“水滴”中没有出现脊椎动物中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两大类群。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就地保护能保护生物及生物所生活的栖息环境,保护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是最有效的措施。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做到不乱丢垃圾,保护环境。
27. 《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唐代高借玄奘,孙悟空的原型是猴,猪八戒的原型是猪,妖怪蟒蛇精的原型是蟒蛇,而沙僧的原型最让人困扰。
(1)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沙僧的原型是扬子鳄。扬子鳄是国家一级保护爬行动物,陆生,用__________呼吸,体温不恒定。
(2)假如沙僧原型真是扬子鳄,从原型角度分析,下列”人物”与沙僧亲缘关系最接近的是______。
A.唐僧 B.孙悟空 C.猪八戒 D.蟒蛇精
(3)猪八戒的原型是猪,属于哺乳动物,其特点为__________。
(4)用以下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常见的动物,孙悟空原型对应的位置是__________。
【答案】 ①. 肺 ②. D ③. 胎生哺乳,体温恒定 ④. A
【解析】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详解】(1)扬子鳄是国家一级保护爬行动物,卵生,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
(2)扬子鳄是国家一级保护爬行动物,蟒蛇精的原型是蟒蛇也属于爬行动物。
故选D。
(3)猪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4)孙悟空原型对应的位置是猴,属于哺乳动物,具有体表有毛,胎生哺乳的特征。
28.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资料二:2022年8月27日,据报道,河南平顶山汝州中央公园历时一个月将云禅湖数十万立方米湖水抽干,只为捕获两条外来入侵物种鳄雀鳝,最终将其捕获并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据悉,鳄雀鳝有着“水中杀手”的称号,一条鳄雀鳝可以吃掉湖中所有鱼类。
资料三:有人将鳄雀鱔当普通鱼类放生,有人在网上售卖鳄雀鱔。专家表示,鳄雀鳝有时会攻击人,国家已将鳄雀鳝定为外来入侵物种,随意售卖或放生,恐涉嫌违法。
(1)设立国家公园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__________(选填“移地保护”或“就地保护”)。
(2)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外来入侵物种的主要危害是:__________。
(3)为防治外来入侵物种带来的危害,请你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
【答案】 ①. 就地保护 ②. 降低本地物种多样性 ③. 禁止售卖和随意放生外来入侵物种(或宣传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等其他合理答案 均可)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通过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方式加以保护。
【详解】(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设立国家公园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就地保护。
(2)外来物种入侵就是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若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缺少天敌控制,侵入种对环境适应性强,就会使原有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一定的威胁。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外来入侵物种的主要危害是:降低本地物种多样性;
(3)禁止售卖和随意放生外来入侵物种(或宣传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等),可减少外来物种入侵。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选项
1
2
3
A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种子植物
B
系统
器官
组织
C
大熊猫
哺乳动物
脊椎动物
D
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
蝗科
1号培养皿
2号培养皿
3号培养皿
步骤一
各加入1000mL清水
步骤二
加入10mL烟草浸出液
加入10mL洗衣液
加入10mL洁厕灵
步骤三
各放入50粒大小类似的青蛙受精卵
步骤四
把3个培养皿都放在适宜环境中孵化
观察记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成绩调测科学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嵊州市崇仁片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共6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