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1.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B. ③②④①C. ④③②①D. ②④①③
2.城市里“智能化路灯”的功能之一是根据光照亮度自行调节路灯的开启与关闭,当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路灯开启工作状态;反之则关闭。正常情况下,吉林市的路灯在下列哪一天工作时间最长( )
A. 春分日B. 夏至日C. 秋分日D. 冬至日
3.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正确的说法是( )
A. 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B. 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
C. 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D. 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
4.2014年在南京市江宁区的汤山发现了一枚王冠虫的化石,王冠虫是远古海洋生物。下列能够解释这个现象的是( )
A. 海陆变迁B. 生物进化C. 气候变化D. 人类活动
5.在六大板块示意图中,关于图中A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板块交界处B. 位于板块的内部C. 火山、地震频繁D. 位于太平洋板块
读图,完成下面6~7小题。
6.A点海拔3000米,气温为4℃,B点海拔500米,则B点气温约为( )
A. 11℃B. 19℃C. 15℃D. -11℃
7.此图反映的影响降水的因素是( )
A. 地形因素B. 经度位置C. 海陆因素D. 纬度位置
8.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
A. 午后14时左右B. 中午12时左右C. 日出前后D. 午后13时
9.下列语言中,不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
A. 俄语B. 汉语C. 英语D. 日语
10.下列国家都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A. 德国 巴西B. 日本 印度C. 英国 蒙古D. 美国 加拿大
11.如图所示聚落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是( )
A. 竹楼B. 窑洞
C. 冰屋D. 蒙古包
读“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回答12~13小题。
12.图中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A. 非洲B. 北美洲C. 亚洲D. 欧洲
13.据图推测,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
①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大
②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
③劳动力短缺
④人口老龄化严重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③
14.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
①开发利用新能源
②加强工业粉尘治理
③焚烧秸秆,还肥于田
④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
15.一个城市最热月是7月,最冷月是1月,它最有可能位于( )
A. 北半球大陆B. 北半球海洋C. 南半球大陆D. 南半球海洋
16.有关降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B.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C. 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D. 世界各地都是夏季降水多
17.读图,①、②、③三个大洲的轮廓图中加点地区的气候类型均为( )
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草原气候D. 热带沙漠气候
2021年7月至8月,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日本东京举行。2022年2月4日~20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由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根据东京和北京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及两地位置图,完成下面18~19小题。
18.北京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高原山地气候
19.东京的年降水量比北京丰富,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B. 地形C. 海陆位置D. 人类活动
20.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我国人口总数14.1178亿。我国陆地领土面积为960多万平方千米,则我国人口密度约为( )
A. 113人/平方千米B. 147人/平方千米C. 74人/平方千米D. 121人/平方千米
21.“肤色较白,头发天生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他是( )
A. 黑种人B. 白种人C. 黄种人D. 混血种人
22.下列语言中,全部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一组是( )
①俄语
②法语
③汉语
④英语
⑤西班牙语
⑥阿拉伯语
⑦日语
⑧葡萄牙语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②③⑤⑥⑦C. ②③④⑤⑥⑦D. ③④⑤⑥⑦⑧
23.读图,东南亚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是由于当地气候( )
A. 终年高温多雨B. 终年寒冷干燥C. 终年炎热干燥D. 终年温和多雨
24.聚落的形态多样,呈团块状分布的聚落主要分布在( )
A. 山麓B. 河流沿岸C. 谷地D. 平原
25.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并不是平等的,这是造成现在发展中国家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选项适合补充到图中A环的是( )
①富国更富
②出售农、矿等初级产品
③出售轿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品等
④赚到的钱少
⑤产品的价格高
A. ①②B. ③④C. ④⑤D. ②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1)观察等温线的变化可知,世界气温从 ______向 ______逐渐降低。可见,______位置是影响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
(2)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是 ______洲,世界上最热的大洲是 ______洲,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大致位于 ______和 ______之间。(填纬线名称)。
(3)亚洲中部的甲处青藏高原地区,年均气温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10℃,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
(4)南极洲附近等温线非常密集,说明气温变化 ______(大或小)。
(5)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 ______(平直或弯曲),主要原因是南半球以 ______(陆地或海洋)为主。
(6)读图二,可知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在 ______(纬线)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少的大洲是 ______。
(7)对比A、B两地的降水,可知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降水 ______。
27.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们,受到环境的影响,身体逐渐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黑种人多分布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白种人多分布在较寒冷的地区,黄种人多分布在温带。根据世界人种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所在的地区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该地区主要分布的是 ______人种。
(2)图中B地区主要分布的是黄色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______洲的 ______部和 ______部。
(3)图中C地区和D地区分布着肤色相同的 ______人种,但C、D两地区居民使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差异很大。C地区的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______语,信仰 ______教;D地区的居民主要使用 ______语,信仰 ______教。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______语,应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______语。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主要信仰 ______教。
28.读图分析人口的分布与地形、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及气候的关系。
(1)读世界人口分布与海拔的关系图,从地形上看,世界约56%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______(地形类型)地区。
(2)读世界人口分布图,从海陆位置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______(内陆、沿海)地区;从纬度位置看,北半球人口稠密的地区,大部分位于 ______(中低纬度、中高纬度)地区。
(3)读A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A地的气候特点是 ______,由于该气候过于 ______,所以A地虽位于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上,但仍是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
(4)B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读B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B地的气候特征为 ______,由于B地气候极端 ______,所以该地人口稀疏。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传统村落不仅有美学价值,而且对完善新农村规划、提高城市建设水平都是有益借鉴。
材料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我国皖南古村落,以西递、宏村为代表,保持了中国传统的古村落面貌,村庄背依青山,清流穿村而过,白墙黑瓦的古民居与秀美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
(1)聚落是人们的聚居地,主要形式有乡村和城市,从景观特色看,皖南古村落属于 ______。
(2)乡村和城市聚落有较大的差异,下列属于城市景观的是 ______。
①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学校、医院
②道路纵横、车辆很多
③有农田、果树、池塘
④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皖南古村落以 ______和 ______为代表。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条件有 ______(一点即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题干中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天圆地方-太阳和月亮-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其中地球的卫星照片最科学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选:B。
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读图解答即可。
2.【答案】D
【解析】解: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节气是北半球白昼最短的一天,所以说吉林市路灯工作时间最长的一天是北半球冬至日。
故选:D。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理解解答即可。
3.【答案】C
【解析】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陡坡,等高线稀疏表示缓坡,从缓坡攀登省力;读图可知,甲处等高线密集,乙处等高线稀疏,因此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费力,故A不正确;
读图可知,甲处与丁处位于同一等高线上,因此海拔相同,故B不正确;
甲、乙、丙、丁四处位于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同,都是280米,故C正确;
丁处的等高线比丙处的等高线稀疏,因此丁处的坡度比丙处缓,故D不正确.
故选:C.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陡坡,等高线稀疏表示缓坡.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4.【答案】A
【解析】解:2014年在南京市江宁区的汤山发现了一枚王冠虫的化石,王冠虫是远古海洋生物,说明这里以前是海洋,属于海陆变迁现象,符A合题意。
故选:A。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
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的实例,理解解答即可。
5.【答案】B
【解析】解:图中A点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全球有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两种运动方式;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本题考查了板块的分布,结合图示记忆解答。
6~7.【答案】B、A
【解析】1. 【分析】
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该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重点理解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解答】
解: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是: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因此如果A点的海拔是500米,气温是4℃,那么B点海拔500米,则B点气温约为:4℃+(3000-500)÷100×0.6=19℃。
故选:B。
2. 【分析】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考查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解答】
解:如图,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受地形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故选:A。
8.【答案】A
【解析】解: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故选:A。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本题考查气温的日变化规律,牢记即可.
9.【答案】D
【解析】解: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根据题意,结合选项。
故选:D。
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
本题考查世界的语言,属于基础题,牢记即可。
10.【答案】D
【解析】解:德国、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属于发达国家;巴西、印度、蒙古属于发展中国家,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着明显差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考查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学生应牢记基础知识,提高答题的效率。
11.【答案】A
【解析】解:读图可得,A图所示的竹楼,适宜分布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下;B图所示的是窑洞,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C图所示的是冰屋,分布于寒冷的北极地区;D图所示的是蒙古包,分布于我国的内蒙古高原。
故选:A。
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本题考查不同地区的聚落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12~13.【答案】D、A
【解析】1. 【分析】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本题考查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概况,读图解答即可.
【解答】
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读图分析可知,图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依据题意。
故选:D。
2. 【分析】
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隅以狭长的红海与苏伊士运河紧邻亚洲.
本题考查非洲的人口问题,理解答题即可.
【解答】
解: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非洲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欧洲人口处于负增长状态,会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故选:A。
14.【答案】A
【解析】解:日常生活中焚烧秸秆,还肥于田会加重大气污染,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强工业粉尘治理、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都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故选:A。
空气污染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生活中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可以提高环境质量。
本题考查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
15.【答案】A
【解析】解:北半球大陆最热月是7月,最冷月是1月;南半球大陆最热月是1月,最冷月是7月。
故选:A。
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
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要熟记陆地与海洋最热月与最冷月各自出现的月份,牢记即可。
16.【答案】D
【解析】解: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降雨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世界各地的降水时间分配不同,有的地方常年多雨,有的地方常年少雨,有的地方夏季多雨,有的地方冬季多雨。
故选:D。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一般认为,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并形成降水。
本题考查了降水的相关知识点,难度中等。
17.【答案】D
【解析】解:从三个大洲的轮廓图中加点地区的位置看出,都位于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科学家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本题主要考查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规律。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不难解答,热带沙漠气候的特征是终年高温少雨。
18~19.【答案】C、C
【解析】1. 【分析】
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城市的气候类型,读图解答即可。
【解答】
解:读图可知,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位于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故选:C。
2. 【分析】
(1)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2)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要结合教材知识理解解答。
【解答】
解:东京位于沿海地区,距海较近,北京距海较远,东京的年降水量比北京丰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
故选:C。
20.【答案】B
【解析】解: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据题干中数据可得,2021年我国的人口密度=14.1178亿人/960万平方千米≈147人/平方千米。
故选:B。
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据题干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密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理解解答即可.
21.【答案】B
【解析】解:白种人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多呈浅淡色;发呈金黄;眼色碧蓝或灰褐色;发形呈波状或直状;唇型为薄唇;鼻狭而高;颧骨不高突;体毛和胡须较发达等.结合题意.
故选:B.
世界上的居民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与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于非洲中部和南部.
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三大人种的体征以及分布地区,此题难度不大,易于掌握.
22.【答案】A
【解析】解: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和葡萄牙语不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
故选:A。
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
本题考查联合国工作语言的名称,属于基础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23.【答案】A
【解析】解:在东南亚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由于气候湿热,人们喜欢住高脚屋或是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这样上层风大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本题考查各地的民居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答题即可。
24.【答案】D
【解析】解: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农村、牧村、渔村都属于乡村聚落,一般规模比较小,在平原地区聚落往往呈团块状,而沿着河流、山麓、谷地分布的聚落往往呈条带状,呈团块状分布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平原。
故选:D。
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
本题考查聚落形成及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25.【答案】D
【解析】解:经济联系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是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剥削,大量资源被剥夺,生产品种单一,建设资金不足,生产效率不高,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此题考查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存在的差异,结合教材熟练记忆。
26.【答案】赤道 两极 纬度 南极 非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青藏高原海拔高 气温低 大 平直 海洋 赤道 南极洲 多
【解析】解:(1)读图可得,世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可见纬度位置是影响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
(2)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世界上最热的大洲是非洲,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大致位于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
(3)亚洲中部的甲处青藏高原地区,年均气温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10℃,主要原因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4)南极洲附近等温线非常密集,说明气温变化大。
(5)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主要原因是南半球以海洋为主。
(6)读图二,可知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在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少的大洲是南极洲。
(7)对比A、B两地的降水,可知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降水多。
故答案为:(1)赤道;两极;纬度;
(2)南极;非;南回归线;北回归线;
(3)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4)大;
(5)平直;海洋;
(6)赤道;南极洲;
(7)多。
(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2)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基本有三条,即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据题干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7.【答案】黑色 亚 东 东南 白色 阿拉伯 伊斯兰 英 基督 英 汉 佛
【解析】解:(1)图中A所在的地区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该地区主要分布的是黑色人种。
(2)图中B位于亚洲东部,该地区主要分布的是黄色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3)图中C中东地区和D北美洲分布着肤色相同的人种即白色人种,但C、D两地区居民使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差异很大。C地区的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D地区的居民主要使用英语,信仰基督教。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应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主要信仰佛教。
故答案为:
(1)黑色;
(2)亚;东;东南;
(3)白色;阿拉伯;伊斯兰;英;基督;英;汉;佛。
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不同。
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地区的人种、语言和宗教,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比较记忆即可。
28.【答案】平原 沿海 中低纬度 全年高温多雨 湿热 全年炎热干燥 干旱
【解析】解:(1)读世界人口分布与海拔的关系图可得,从地形上看,世界约56%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该地区地形平坦。
(2)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可得,从海陆位置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该地区交通运输便利;从纬度位置看,北半球人口稠密的地区,大部分位于中低纬度地区,该地区气候比较温和。
(3)读A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得,A地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由于该气候过于湿热,所以A地虽位于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上,但仍是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
(4)B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读B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B地的气候特征为全年炎热干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由于B地气候极端干旱,所以该地人口稀疏。
故答案为:(1)平原;(2)沿海;中低纬度;(3)全年高温多雨;湿热;(4)全年炎热干燥;干旱。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A图所示的是热带雨林气候,B图所示的是热带沙漠气候。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等,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9.【答案】乡村 D 西递 宏村 地形平坦
【解析】解:(1)聚落是人们的聚居地,主要形式有乡村和城市,从景观特色看,皖南古村落属于乡村。
(2)城市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农田、果树、池塘是农村景观。故选D。
(3)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皖南古村落以西递和宏村为代表。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条件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
故答案为:
(1)乡村;
(2)D;
(3)西递;宏村;地形平坦。
聚落是人们长期居住并进行生产生活的场所,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聚落划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人事农业生产,聚落规模小,房屋低矮、稀疏;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聚落规模大,交通四通八达,房屋高大密集。
本题主要考查聚落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