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9分。
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各小题。
1.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发射11月29日当天地球运行至图中( )
A. A~BB. B~CC. C~DD. D~A
2.“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所处的半球是( )
A. 东半球 南半球B. 东半球 北半球C. 西半球 南半球D. 西半球 北半球
3.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发射之后的一周内,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昼夜长短状况为( )
A. 昼长大于夜长,夜变长B. 夜长大于昼长,夜变长
C. 昼长大于夜长,昼变长D. 夜长大于昼长,昼变长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各小题。
4.图中四条登山路线沿着山谷行进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5.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 600米B. 500米C. 400米D. 100米
6.假设图中甲、乙两桥图上的直线距离为2厘米,那么甲、乙两桥的实地直线距离是( )
A. 1000米B. 500米C. 250米D. 100米
7.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 )
A. 李四光B. 麦哲伦C. 哥伦布D. 魏格纳
读“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各小题。
8.该地气温最高的月份和其所在的半球是( )
A. 7月、南半球B. 1月、北半球C. 7月、北半球D. 1月、南半球
9.该地降水集中于( )
A. 3~5月B. 7~8月C. 9~11月D. 12月~次年2月
10.符号
表示的含义是( )
A. 东北风6级B. 西南风6级C. 东北风3级D. 西南风3级
11.世界最大的岛屿是( )
A. 马达加斯加岛B. 大不列颠岛C. 格陵兰岛D. 加里曼丹岛
12.下列选项中,属于人口数量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带来的问题是( )
①交通堵塞
②就业困难
③国防兵源不足
④劳动力短缺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13.如图是当地的传统民居,其反映的环境特点是( )
A. 温和多雨B. 气候湿热C. 寒冷干燥D. 炎热干燥
14.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
A. 英语B. 汉语C. 法语D. 阿拉伯语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大洲合称 ______ 大陆,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横穿该大陆,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这证明该山脉原来是 ______ (填陆地或海洋)。
(2)有人预言A、C两大洲之间的地中海几千万年之后将从地球上消失,请用板块构造说的观点解释上述预言可能发生的原因 ______ 。
(3)B、C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______ 运河,其是印度洋到 ______ 洋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4)D、E两个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______ (填字母),随着全球气候 ______ (填变暖或变冷),经过该大洋的“北极航道”将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16.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白鹳是迁徙性鸟类。一只名叫“大K”的雄性白鹳,每年都会准时从南非越冬地返回,飞行8000多公里,在3月下旬准时出现在克罗地亚一个小镇的屋顶上,与雌性残疾白鹤玛丽娜相聚。科研小组为了获取大K飞行的资料,在大K身上安装了微型摄像头。
(1)“大K”迁徙路线大部分经过 ______ 洲,该大洲大部分位于 ______ (填温度带),该大洲的气候大致以 ______ 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2)科研小组打开远程监控,视频中显示了如上景观,由此推断大K正飞跃图中①②③④中的 ______ 区域(填数字)。
(3)每年大K返回克罗地亚的时候,克罗地亚的季节是 ______ ,受地球 ______ (填自转或公转)因素的影响,此时南非越冬地的季节是 ______ 。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分布 ______ (填均匀或不均匀)。
(2)A、B、C、D四个地区人口较为稠密,请列举一条B、C两地人口稠密的原因 ______ ,A、D两个地区中工业发展较早,发达国家最为集中分布的地区的是 ______ (填字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关政治和经济的商谈被称为“ ______ ”。
(3)E、F、G、H四个人口稀疏区中,位于高纬度地区是 ______ (填字母),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可能是终年 ______ 。
A.寒冷干燥
B.高温多雨
C.炎热干燥
D.温和湿润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所代表的聚落类型分别是 ______ 和 ______ ,造成两种聚落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______ 。
A.建筑风格不同
B.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C.生活习惯不同
D.自然环境的差异
(2)影响家乡抚顺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至少答出三条)
答案和解析
1~3.【答案】C、B、B
【解析】解:图中A为春分,3月21日左右;B为夏至,6月22日左右;C为秋分,9月23日左右;D为冬至,12月22日左右。11月29日地球运行在C~D之间。
故选:C。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据题干中酒泉的经纬度可得,该地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位于北温带。
故选:B。
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本题考查半球的划分,牢记即可。
解:1月29日之后的一个周,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故酒泉是昼短夜长,并且昼变短,夜变长。
故选:B。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4~6.【答案】D、C、A
【解析】解:读图可知,四条登山路线中,④路线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该地表示山谷。
故选:D。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此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结合图示辨认解答即可。
解:图中A处的海拔为100米,B处的海拔为500米,则两点的相对高程为500-100=400米。
故选:C。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难度适宜。
解:图中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500米,当甲、乙两桥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时,实际距离是1000米。
故选:A。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难度适宜。
7.【答案】D
【解析】解: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故选:D。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者,牢记即可.
8~9.【答案】C、B
【解析】解:读图可得,7月份是气温折线数值最大,7月份温度最高,应该是北半球的夏季。
故选:C。
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气温的分布及气温变化曲线图的判读,据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知,该市降水7~8月最多,主要集中于夏季,属于夏雨型。
故选:B。
降水量柱状图是直观刻画一个地方气候降水分配状况的统计图。可以从降水量柱状图上可以看出降水集中月份,降水较少季节,各月降水量分配是否均匀等信息。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据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即可。
10.【答案】A
【解析】解:符号“”表示东北风6级,风从东北方吹来,结合题意。
故选:A。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本题考查了天气符号的识别,属基础题。
11.【答案】C
【解析】解: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它位于北美洲的北部。根据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北美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情况.
本题考查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属于基础题.
12.【答案】C
【解析】解: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会使交通堵塞,故①错误;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造成压力,人们就业困难,故②错误;国防兵源不足和劳动力短缺是人口过少、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故③④都正确。
故选:C。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题考查了人口过多和过少带来的问题,结合教材知识点分析解答此题。
13.【答案】D
【解析】解:读图可得,图中聚落窗户较小、墙厚,主要是土坯房,该地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
故选:D。
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地理,我们能进一步熟悉我们生活的环境,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自然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
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结合图中所示的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14.【答案】A
【解析】解:在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中,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A对,BCD错。
故选:A。
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种类: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
考查了对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的认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
15.【答案】亚欧 海洋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海洋面积不断缩小,直至消失 苏伊士 大西 D 变暖
【解析】解:(1)A是欧洲、B是亚洲,两大洲合称亚欧大陆,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位于横穿该大陆,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这证明该山脉原来是海洋。
(2)图中A是欧洲、C是非洲,两大洲之间的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导致地中海越来越小,故地中海几千万年之后将从地球上消失。
(3)由图中位置可得,B是亚洲、C是非洲,亚非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是印度洋到大西洋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4)由图中位置可得,D是北冰洋、E是太平洋,北冰洋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内,纬度高,温度低,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经过北冰洋的“北极航道”封冻期变短,较容易通行,故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故答案为:
(1)亚欧;海洋;
(2)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海洋面积不断缩小,直至消失;
(3)苏伊士;大西;
(4)D;变暖。
(1)欧洲、亚洲合称亚欧大陆,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2)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导致地中海越来越小。
(3)亚非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是印度洋到大西洋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4)北冰洋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内,纬度高,温度低,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经过北冰洋的“北极航道”封冻期变短,较容易通行,故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本题以世界大洲大洋的面积及分布、板块运动及影响为材料,涉及大洲大洋的分布及面积、大洲分界线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16.【答案】非 热带 赤道 ② 春季 公转 秋季
【解析】解:(1)由图可知,“大K”迁徙路线大部分经过非洲,非洲的气候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可以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等类型,有“热带大陆”称号,呈明显的东西带状分布,且以赤道为轴,具有南北对称、季节相反的特点。
(2)科研小组打开远程监控,视频中显示了如图景观,及热带稀树草原景观,该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由此推断大K正飞跃图中②区域,①是地中海气候区,③是热带雨林气候区,④是热带沙漠气候区。
(3)题干中描述每年大K返回克罗地亚的时候是3月下旬,3月是北半球的春季,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导致地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此时南非越冬地的季节是秋季。
故答案为:
(1)非;热带;赤道;
(2)②;
(3)春季;公转;秋季。
(1)非洲有“热带大陆”称号,以赤道为轴,气候具有南北对称、季节相反的特点。
(2)①是地中海气候区,③是热带雨林气候区,④是热带沙漠气候区。
(3)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导致地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本题以一只名叫“大K”的雄性白鹳迁徙为材料,涉及到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分布以及地球运动导致的四季划分,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17.【答案】不均匀 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 D 南北对话 F A
【解析】解:(1)从世界人口分布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
(2)A、B、C、D四个人口稠密区,B地位于亚洲东部地区,C地位于亚洲南部地区,两地人口稠密是由于这些地区雨热同期,光热充足,灌溉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A为北美五大湖地区,D为西欧,AD是两个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发达国家最为集中分布的地区的是西欧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关政治和经济的商谈被称为“南北对话”。
(3)E地位于撒哈拉沙漠地区,由于气候过于干旱而人口稀少;H地位于亚马孙平原地区,由于气候过于湿热而人口稀少;F地位于北极地区,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区而气候终年严寒,人口稀少;G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地势高而气候寒冷,导致人口稀少。
故答案为:
(1)不均匀;
(2)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D;南北对话;
(3)F;A。
(1)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
(2)亚洲东部地区、南部地区人口稠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关政治和经济的商谈被称为“南北对话”。
(3)撒哈拉沙漠地区由于气候过于干旱而人口稀少;亚马孙平原地区由于气候过于湿热而人口稀少。
本大题以世界人口密度简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分布疏密的原因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18.【答案】城市 乡村 B
【解析】解:(1)读图可知,甲时城市聚落,乙是乡村聚落。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因此造成各地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故选B。
(2)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多分布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气候适宜、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聚落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故答案为:(1)城市;乡村;B;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聚落”一词古代指村落,如中国的《汉书•溝洫志》的记载:“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
本大题以两幅景观图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聚落的分类、差异、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