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1.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一般说来,黑人多分布在( )
A. 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B. 气候比较温和的温带地区
C. 寒冷的极地地区D. 季风气候区
2.一幅残破地图,比例尺已失去,但知地面上A、B两地相距120千米,图上两地相距为1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 )
A. 1:1000 000B. 1:100 000C. 1:10 000D. 1:10 000 000
3.了解了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后,小明和小强认为它们相同的地方是( )
A. 运动周期B. 运动方向C. 产生现象D. 绕转中心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分析造成此诗句中景观差异的原因( )
A. 纬度位置因素B. 海陆位置因素C. 地形因素D. 海陆热力差异因素
5.下列自然现象中,由地球公转造成的是( )
A. 太阳东升西落B. 四季变化C. 地方时的不同D. 昼夜交替现象
6.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 )
A. 亚洲B. 北美洲C. 南极洲D. 非洲
7.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B. 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
C.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 人们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8.表格中的数据是小刘在室外测得的一日内气温值,则该地当日的日均温为( )
A. 7℃B. 17℃C. 10℃D. 4℃
9.一位同学想了解我国的首都--北京在哪里,应查阅( )
A. 中国政区图B. 城市导游图C. 中国气候图D. 中国地形图
10.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人们将这一天称为( )
A. 冬至日B. 春分日C. 夏至日D. 秋分日
11.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是一个整体,合称为亚欧大陆,他们之间以山脉、河流和湖泊为界。下列事物中不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的是( )
A. 乌拉尔山脉B. 里海C. 尼罗河D. 土耳其海峡
12.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因素B. 海陆因素C. 洋流因素D. 纬度位置
13.某地区在一年里平均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5个婴儿,死亡10人,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 25‰B. 35‰C. 15‰D. 15%
14.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比较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是( )
A. 干旱的沙漠B. 原始的热带雨林C. 寒冷的极地D. 中低纬度的沿海
15.如图是小华画的“等温线图”,读图,完成4~5小题。
图上标注的10℃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应该是( )
A. 13℃B. 12℃C. 11℃D. 9℃
16.图中外国小男孩居住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亚热带季风气候
17.假如下面提到的4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那么表示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 )
A. 世界政区地图B. 北京城市图C. 鞍山市地形图D. 千山风景区导游图
18.《西游记》的故事中,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回的经书属于( )
A. 佛教B. 伊斯兰教C. 基督教D. 道教
19.图是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判断该地位于( )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南温带
D. 寒带
20.下面哪句话是描述气候的( )
A. 昨天的沙尘暴能见度很低B. 昆明四季如春
C. 明天大风降温D. 狂风暴雨,电闪雷鸣
读图完成各小题。
21.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
A. 1500米B. 1000米C. 500米D. 0米
22.若乙地气温是24℃,则甲地气温为( )
A. 18℃B. 20℃C. 24℃D. 28℃
23.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
A. 太行山是由海洋演化为陆地而成的B. 太行山今后将会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 今天的海螺海蚌是陆地演化而来的D. 古老的海螺海蚌一直生活在陆地上
24.下图中②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
A. 山顶B. 鞍部C. 山谷D. 山脊
25.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
A. 先看到日出B. 后看到日出C. 时刻晚D. 时刻相同
26.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 )
A. 汉语B. 英语C. 西班牙语D. 俄语
27.下列四幅图是济宁市的韩庚同学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绘制的一幅正午日照图(分别选取不同季节的某一天测得),他忘了哪一幅是暑假期间绘制的,请你帮他找出( )
A. B. C. D.
28.下列地点中,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的是( )
A. 120°E,10°SB. 50°W,40°SC. 160°W,30°ND. 140°E,35°N
29.图是某平原及其近海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那个判断正确( )
A. 本地正处在冬季
B. B点气温低于同纬度D点气温
C. 本地区位于北半球
D. 本地区位于南半球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0.2019年11月3日,我国首颗亚米级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高分七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37.5°N,112.6°)成功发射。读“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是 ______ 。
(2)地球公转运动在地球上产生了 ______ 的变化,当我们学校放寒假时,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 ______ 季。
(3)该卫星发射之日,地球运行在①、②、③、④中的 ______ 段,此日太原昼夜的长短情况是 ______ 。
(4)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______ ,这一天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会出现 ______ 现象。
31.下图为A、B两地降水柱状气温曲线图,分析回答问题。
(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______ 月,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 ______ 月。
(2)A、B两地的气候资料与北京特点相符的是 ______ 地。
(3)A、B两地的降水,相对集中的是 ______ 地。
(4)在南北半球中,A地在 ______ 半球、B地在 ______ 半球。
32.读“世界海陆轮廓略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字母代码所对应的大洋大洲名称:A ______ 、① ______ 。
(2)D、E两洲的分界线是 ______ 运河。
(3)E洲赤道附近分布有世界上最大面积的 ______ 气候(气候类型)。
(4)F所在的板块是 ______ 。
(5)①、②、③、④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______ (代码)。
(6)④大洋周围多火山和地震,其原因主要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影响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地理环境,黑色人种一般分布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
故选:A。
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本题考查世界人种的分布,结合地图记忆简单.
2.【答案】A
【解析】解:120千米=12000000厘米;根据比例尺公式:比例尺===。
故选:A。
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
3.【答案】B
【解析】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根据题意。
故选:B。
(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的概况,属基础题.
4.【答案】C
【解析】解: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表达的含义农历的四月,山外的百花都已凋谢了,而山上寺里的桃花正在盛开;造成山上和山下景观不同的原因是:受地势因素影响,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山寺海拔较高,气温低,桃花开得晚些。
故选:C。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本题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5.【答案】B
【解析】解:太阳东升西落、地方时的不同和昼夜交替现象都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形成的。
故选:B。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产生的现象,牢记即可.
6.【答案】A
【解析】解: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根据题意.
故选:A.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
解答时,观察大洲和大洋分布图,比较各大洲所跨纬度,筛选出正确答案.
7.【答案】C
【解析】解: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都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地球的自转有关,和地球的形状无关。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本题考查地球是球体的依据,理解解答即可。
8.【答案】C
【解析】解: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据表中的数字可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是10℃。
故选:C。
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本题考查知识点简单,牢记即可。
9.【答案】A
【解析】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一位同学想了解我国的首都--北京在哪里,应查阅中国政区图。
故选:A。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
10.【答案】C
【解析】解:太阳的直射点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运动,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正值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太阳直射规律的学习情况.
考题中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11.【答案】C
【解析】解: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尼罗河位于非洲,不是大洲分界线,是世界第一长河。
故选:C。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
本题考查各大洲之间的界线,牢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2.【答案】D
【解析】解: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赤道地区气流上升,遇冷凝结,易形成降水,南极地区气流下沉,不容易形成降水。
故选:D。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要理解记忆.
13.【答案】C
【解析】解:该地区的人口出生率=×100%=×100%=25‰,人口死亡率=×100%=×100%=10‰。
所以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5‰-10‰=15‰。
故选:C。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考查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求法,解题的关键是牢记公式。
14.【答案】D
【解析】解:三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由此得知ABC不符合题意。
D。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
三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此题考查的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多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15.【答案】B
【解析】解:同一幅等温线图上,等温距相等,从图中可看出相邻的两条等温线的度数差是4℃,则表示等温距是4℃,所以图上标注10℃的数据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12℃。
故选:B。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也不一样,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本题考查等温线图的判读,结合图中的数据理解解答即可。
16.【答案】C
【解析】解:图中外国小男孩说:“一年到头很热,极少下雨”。说明这里终年炎热干燥,是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故B符合题意。
故选:C。
热带沙漠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控制下,终年高温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
运用气候特点判断气候类型,要理解掌握.
17.【答案】D
【解析】解:相同图幅的地图,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题目中,千山风景区导游图范围最小,内容最详细。
故选:D。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A
【解析】解:《西游记》的故事中,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回的经书属于佛教的经书,佛教是我国的第三大宗教。
故选:A。
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宗教的分布,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9.【答案】B
【解析】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最冷月平均气温小于0℃为温带,并且最高月气温在7月,最低月在1月,此地位于北半球,因此该地位于北温带。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看气温资料,看最低月平均气温数值和最高月平均气温数值。一般地,最低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5℃以上为热带,特点为终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15℃为亚热带,特点为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最冷月平均气温小于0℃为温带,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最高月平均气温小于10℃为寒带。
本题主要考查气温曲线图的判读。掌握气温曲线图的判读方法。
20.【答案】B
【解析】解:气候指的是某地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选项中A、C、D描述的是某地短时间的天气变化。B是昆明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故选:B。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我们经常这样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等.天气的突出特点是多变.气候指的是某地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1~22.【答案】B、A
【解析】解:从图中可知,甲的海拔是1500米,乙的海拔是500米。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
故选:B。
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本题考查了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与计算,读图计算解答。
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计算得出山顶甲的气温为:24℃-1000m÷100×0.6℃=18℃.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故选:A。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23.【答案】A
【解析】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这是海陆变迁的例证。
故选:A。
地表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也有可能变成陆地,海陆不断发生变迁。
本题主要考查海陆变迁的知识点,理解答题。
24.【答案】B
【解析】解:读图可知,图中②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故选:B。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难度适宜。
25.【答案】A
【解析】解:地球绕地轴不停的自西向东旋转叫自转。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故选:A。
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自转。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和时间的差异。
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解答即可。
26.【答案】B
【解析】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故选:B。
英语主要分布地区有:英国、美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适用范围最广.
本题考查知识点简单,牢记即可.
27.【答案】A
【解析】解: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也就是北半球的夏季,这一天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济宁市正午影子应最短。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本题考查太阳高度大小与季节的关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8.【答案】A
【解析】解:120°E,10°S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位于东半球;位于赤道以南,位于南半球,故A正确;
50°W,40°S位于20°W以西、160°E以东,位于西半球;位于赤道以南,位于南半球,故B错误;
160°W,30°N位于20°W以西、160°E以东,位于西半球;位于赤道以北,位于北半球,故C错误;
140°E,35°N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位于东半球;位于赤道以北,位于北半球,故D错误。
故选:A。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本题考查了半球的划分,结合教材知识点分析解答此题。
29.【答案】C
【解析】解:读图可知,图示显示等温线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本地区处于北半球;图中同纬度的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高,该地正处在夏季;故A、D错误,C正确。
同纬度的B点和D点,B点气温高,D点气温低;故B错误。根据题意。
故选:C。
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
本题考查了同纬度的海洋、陆地气温不同的特点,结合该区域气温分布规律图解答此题。
30.【答案】自西向东 季节 夏 ③ 昼短夜长 夏至日 极昼
【解析】解:(1)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2)地球公转运动在地球上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当我们学校放寒假时即北半球是冬季,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夏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3)11月3日地球运行在①、②、③、④中的③段即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此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山西省太原昼短夜长,该日正午太原某学校旗杆影子的朝向是正北,太原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北。
(4)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线是北回归线,这一天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会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
故答案为:(1)自西向东;
(2)季节;夏;
(3)③;昼短夜长;
(4)夏至日;极昼。
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运动在地球上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1月3日地球运行在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此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山西省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北;B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及地球公转示意图,据图中所示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31.【答案】1 8 B B 南 北
【解析】解:(1)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看出,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8月。
(2)北京市属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与B地的气候特点相吻合。
(3)从A、B两地的降水柱状图看出,B地降水相对集中在夏秋季节。
(4)从气温曲线图看出,A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其分布在南半球,B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其分布在北半球。
故答案为:
(1)1;8;
(2)B;
(3)B;
(4)南;北。
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32.【答案】亚洲 印度洋 巴拿马 热带雨林 南极洲板块 ④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
【解析】解:(1)全球分为七大洲,按其面积大小依次划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四大洋指的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图中A是亚洲;①是印度洋。
(2)读图可知,D是北美洲,E是南美洲,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3)E洲是南美洲,赤道穿过南美洲北部,分布有世界上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气候。
(4)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F所在的板块是南极洲板块。
(5)四大洋指的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面积最大的是④——太平洋。
(6)地球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④太平洋周围多火山和地震,其原因主要是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
故答案为:
(1)亚洲;印度洋;
(2)巴拿马;
(3)热带雨林;
(4)南极洲板块;
(5)④;
(6)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
(1)全球分为七大洲,按其面积大小依次划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四大洋指的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3)南美洲分布有世界上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气候。
(4)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5)四大洋指的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6)地球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太平洋周围多火山和地震,其原因主要是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
本大题以世界海陆轮廓略图为材料,设置六道小题,涉及大洋大洲分布、大洲分界线、气候类型分布、六大板块分布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时刻
2时
8时
14时
20时
气温(℃)
4
7
17
12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锦州市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锦州市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