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地球的演化史,从生物的角度来说就是古生物的演化史。从地球生命出现到人类出现和发展,经历了约35亿年。而寒武纪被称为“生命大爆发”的时代,也被作为显生宙的开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是因为( )A.寒武纪出现了大量的藻类植物B.寒武纪是地球上大量高等动物开始出现的时代C.寒武纪生物进化速度最快D.寒武纪之前地球上没有生物存在2、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出现的主要生物是( )A.原生动物 B.鱼类C.无脊椎动物和高等藻类植物 D.两栖类3、前寒武纪,就出现了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的低等的单细胞生物,这种生物是( )A.三叶虫 B.蕨类植物 C.蓝藻 D.裸子植物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天文学上称之为一个天文单位。荷兰某机构计划2023年将志愿者送上火星。火星质量约为地球的0.11,大气密度约是地球的0.01,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1.52天文单位,则火星与地球的距离约为( )A.0.53天文单位 B.0.78亿千米C.1天文单位 D.2.28亿千米5、志愿者在火星遇到的困难可能有( )A.没有稳定的太阳光照 B.火星引力强C.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有液态水研究发现每次火山爆发后都会观察到地球温度的降低,下图是大型火山喷发时间和全球气温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火山爆发后,导致地球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增强 B.大气的反射作用增强C.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 D.大气的吸收作用减弱7、图示时期( )A.南极冰盖不断扩大 B.天山雪线明显下降C.我国橡胶种植北界南移 D.极端天气事件增加2019年,在俄罗斯阿德勒上空,一架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三条大小不一的风柱从天际垂到海面,飞机在极其危险的距离内躲过了这股自然之力,平安飞越该区域,成功着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该飞机在上升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变化正确的是( )A.逐渐下降 B.逐渐上升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9、读下列四幅海陆风示意图,判断能正确表示近地面大气运动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风切变是指大气中不同两点之间的风速或风向的剧烈变化。国际航空界公认风切变是飞机起飞和着陆的重要危险因素,被称为“无形杀手”。风切变包括:①水平风切变是风向和(或)风速在水平距离上的变化;②垂直风切变是垂直风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呈现为气旋中心附近一股强烈的下降气流。其中雷暴云(强对流形成)下的垂直下沉气流[这个“下沉气流”是雷暴云内的冷空气下沉,实际情况确实有,对飞机飞行安全影响很大(雷暴云形成时和主导气流始终是上升气流为主)]最危险。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A、B、C、D四地水平风切变和垂直风切变最显著的分别是( )A.D、B B.B、D C.C、A D.A、B11、有架飞机由于紧急情况要被迫在该区域A、B、C、D四地选择降落。最合理的降落地点和着陆方向是( )A.A处,自南向北 B.B处,自东向西C.C处,自西向东 D.D处,自南向北芝加哥位于美国中部大平原,密歇根湖西南岸(图甲),素有美国“风城”之称。图乙示意某时芝加哥湖滨地区旗帜飘动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风城”最主要的成因是( )A.近五大湖,冬季风强 B.近五大湖,湖陆风强C.近大西洋,夏季风强 D.近大西洋,飓风强13、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了当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则( )A.此时为白天,陆地气压低 B.此时为白天,陆地气压高C.此时为夜晚,湖泊气压高 D.此时为夜晚,湖泊气压低降雨下渗受降雨强度、降雨总量、植被覆盖率、土壤特性和土壤含水量等因素综合影响。2017年7月我国黄土高原某地经历了一次极端暴雨过程。下表示意此次暴雨3次降水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该地此次暴雨下渗最快的时段及影响其下渗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A.26日0:00-2:00土壤含水量 B.26日6:00-8:00降雨总量C.27日5:00-7:00植被覆盖率 D.28日11:00-13:00降水强度15、为提高极端暴雨状况下雨水的下渗能力,该地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大力推广节水农业 B.疏浚河道,减少淤积C.提前腾出水库库容 D.平整土地,植树造林二、综合读图题16、读北美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单位:千米),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所学知识,大陆地壳厚度与大洋地壳厚度有何差异?(2)说出图中A处和B处的地壳厚度。(3)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是什么?三、材料分析题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甘肃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但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率偏低,目前该省正在加大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力度。下图为甘肃省太阳辐射[单位:kW•h/(m2•a)]分布示意图。(1)比较该省的南方与北方,从数值上简述甘肃省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2)分析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从地形、天气、昼夜分析)。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常见的形式有海陆风、城市风等。下图示意洞庭湖及周边地区。(1)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洞庭湖湖面夜晚降水量多于白天的原因。(2)分析在洞庭湖边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对湖陆风的影响。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赛里木湖位于我国新疆天山西北部的一处封闭的盆地内部,流域内人类活动强度很小,近年来,当地气候暖湿化明显。赛里木湖湖面海拔约2071m,表层水温年均约7℃,是典型的冷水湖。赛里木湖原本无任何鱼类生存,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入若干种冷水鱼,目前已形成一定的养殖规模。下图示意赛里木湖流域地理环境。(1)推测近年来赛里木湖面积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年际变化趋势。(2)分析赛里木湖为冷水湖的原因。(3)针对赛里木湖是否应该发展冷水鱼水产养殖,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地球古生物研究表明,前寒武纪出现大量的藻类植物,A错误;在寒武纪之前,地球上已经有了生物,D错误;但演化速度慢,数量少,C错误;而在寒武纪,出现了著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这个时期是地球上大量高等动物开始出现的时期,而显生宙指的是开始出现大量高等动物以来的阶段,故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B正确。故选B。2、答案:C解析:据化石研究发现,寒武纪出现了以三叶虫为代表的无脊椎动物和大量高级的藻类植物,C正确;原生动物出现在太古代,A错误;鱼类出现在古生代中期,B错误;两栖类出现在古生代后期,D错误。故选C。3、答案:C解析:古生物研究表明,在前寒武纪出现了一些原核生物,其中蓝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C正确;三叶虫和蕨类植物是古生代的生物,AB错误,裸子植物是古生代后期出现,中生代繁盛的植物,D错误。故选C。4、答案:B解析:一个日地距离即1个天文单位。火星是临近地球的第一颗地外行星,由材料可知火星距日平均1.52天文单位,因此,火星到地球最近距离大约为1.52-1=0.52个天文单位。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天文学上称之为一个天文单位,那么0.52天文单位=0。52*1.5亿千米=0.78亿千米。故选B。5、答案:C解析:火星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光照相对稳定,A错误;火星的体积和质量相对较小,火星引力相对较小,火星大气稀薄,因而火星上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B错误、C正确;液态水适合生命的存在,但火星没有液态水,D错误。故选C。6、答案:B解析:火山爆发后会向大气喷射大量的火山灰,这些火山灰漂浮在大气中会持续很长时间,使大气反射作用增强,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从而导致地球温度降低,B正确;大气逆辐射增强或大气保温作用增强会导致全球变暖,A、C错误;大气吸收作用可能增强,D错误。故选B。7、答案:D解析:图中信息反映出全球平均气温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即全球气候变暖,这种趋势会造成南极冰盖融化,A错误;天山雪线升高,B错误;我国橡胶种植北界会向北移,C错误;会使干旱、洪涝、台风等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增加,D正确。故选D。8、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表明飞机处于对流层。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随着高度的升高,温度逐渐降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9、答案:B解析:因陆地比热容小,海洋比热容大,沿海地区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气压低,海洋升温慢气温相对较低,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高,近地面吹海风,①错误、③正确;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高,海洋降温慢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低,近地面吹陆风,②正确、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答案:D解析:读图,图中A、B、C、D四地中,A位于暖锋锋后,受暖气团控制,风速变化小。D位于暖锋锋前,受冷气团控制,风速变化大,D处水平风切变最显著。根据材料,垂直风切变呈现为气旋中心附近一股强烈的下降气流。B处是气旋中心,垂直风切变最显著。C处不是气旋中心,垂直风切变不显著。D对,A、B、C错。11、答案:C解析:有架飞机由于紧急情况要被迫在该区域A、B、C、D四地选择降落。飞机起降应是逆风飞行,A处吹东南风,自北向南较合理,A错。B处是气旋中心,不适宜飞机起降,B错。D处吹东北风,自西向东较合理,D错。C处吹东北风,自西向东较合理,C对。12、答案:B解析:A.芝加哥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城”的形成不是因为冬季风强,故A错误;B."风城"最主要的成因是毗邻最大淡水湖群,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湖陆风,使该地多大风天气,故B正确;C.芝加哥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城"的形成不是因为夏季风强,故C错误;D.飓风主要影响美国东南沿海地区,五大湖地区不是飓风通道,故D错误。13、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湖陆热力性质不同,陆地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湖泊比热容大,白天升温慢,气流下沉,形成高压,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湖泊降温慢,气流上升,形成低压,风由陆地吹向湖泊。图中显示,旗帜由湖泊飘向陆地,即风由湖泊吹向陆地,表示白天,陆地气压低,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14、答案:A解析:从表中可看出,26日0点开始降水,距上次降水时间间隔长,土壤含水量低,可推测出下渗最快的时段为26日0~2点,影响因素是土壤含水量,A正确。15、答案:D解析:植被有涵养水源的功能,为提高雨水下渗能力,应平整土地,植树造林,D正确。16、(1)答案: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多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所以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2)答案:A:45~50千米。B:30~35千米。解析:图中显示,A位于北美落基山附近,海拔高,地壳厚度较厚,因此A应为高值中心,根据等值线变化规律推断,A处的地壳厚度介于45-50千米。B处外围等值线为35米,该等值线外围相邻等值线数值为35和40米,因此B的数值应小于35米,可以判断出B处的地壳厚度介于30-35千米。(3)答案:西部、东部山地比较厚,中部较薄,大陆向大洋的过渡地区较薄。解析:图中等值线显示,该地西部地壳厚度厚,东部山区较厚,中部地区较薄,大陆边缘薄,再结合北美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西部为高山高原地区、东部为低缓山地、中部为广阔平原可以得出,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西部、东部山地比较厚,中部平原较薄,大陆向大洋的过渡地区较薄。17、(1)答案:分布不均;西北部太阳能资源丰富;东部、东南部太阳能资源相对匮乏。解析: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其核心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核聚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并源源不断向外辐射。(2)答案: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该省位于中纬度地区,夏季太阳高度较大,白昼时间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解析: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天气情况、地形因素、洋流等;如四川盆地位于季风区,这里的降水多,阴雨天气多,太阳能贫乏。18、(1)答案:夜晚湖面气温高于陆地,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降水多;白天湖面气温低于陆地,空气下沉,降水少。解析:受水体和陆地热力性质的差异,夜晚陆地降温快,湖面降温慢,所以湖面气温高于陆地气温,湖面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因此降水多;白天陆地升温快,湖面升温慢,湖面气温低于陆地,空气下沉,降水少。所以洞庭湖湖面夜晚降水量多于白天。(2)答案:在湖边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会形成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白天湖面气温低于陆地,湖面气压高于陆地,近地面风由湖吹向陆,为湖风;夜晚湖面气温高于陆地气温,湖面气压低于陆地气压,风由陆吹向湖,为陆风。大规模进行城市建设,城市排放的废热较多,会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白天,热岛效应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陆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使湖风加强;晚上热岛效应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陆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使陆风减弱。19、(1)答案:季节变化:春夏季面积增大,秋冬季面积减小;年际变化趋势:呈增大趋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湖泊面积变化的因素。由材料“赛里木湖位于我国新疆天山西北部”并结合图可知,赛里木湖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冬、春季盛行西风携带的水汽遇天山的抬升作用,形成大量降雪,春季积雪大量融化,赛里木湖面积增大;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增多,赛里木湖面积增大;秋季气温低,冰川融水少,湖泊面积减小;冬季虽然盛行西风携带的水汽遇天山的抬升作用,形成大量降雪,但是冬季气温低,积雪不能融化,故湖泊面积减小。由材料“近年来,当地气候暖湿化明显”可知,近年来,一方面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冰雪融水增多,另一方面降水增多,故赛里木湖面积的年际变化呈增大趋势。(2)答案:所处纬度较高、湖面海拔高,热量(净)收入较少;水温较低的冰川(雪)融水是湖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且补给流程短。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湖泊水温的因素。赛里木湖为冷水湖的原因主要从纬度位置、水源补给类型等方面分析。由图可知,赛里木湖纬度较高、湖面海拔高,热量净收入较少;赛里木湖主要补给来源是冰雪融水,水温较低,且补给流程短,接受的太阳辐射时间较短,水温还未明显升高就汇入赛里木湖,故赛里木湖为冷水湖。(3)答案:赞同。理由:利用冷水资源发展水产,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发展等。不赞同。理由:保持赛里木湖原生态自然环境,维护生物链的稳定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产业发展条件评价。赞同的理由主要从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该地渔业资源缺乏,因此市场需求量大,发展渔业可以增加就业,增加当地居民经济收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赞同的理由主要从保持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分析。田图可知,该地位于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大力发展渔业会破坏当地生态自然环境;大力发展渔业可能会污染湖水,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降水日期降水时段降水量/mm距上次降水时间间隔7月26日0-8114.515天7月27日6-71421小时7月28日6-1331.823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