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鲁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14618/0-170347484648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3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鲁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14618/0-170347484650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3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鲁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14618/0-17034748465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3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鲁教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14618/0-170347484656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3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鲁教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14618/0-170347484659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3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鲁教版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14618/0-17034748466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3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鲁教版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14618/0-170347484664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3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鲁教版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14618/0-170347484667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应用。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方法及圈层特点。3.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意义。
地球作为一个由多时空尺度过程构成的复杂巨系统,在空间上表现为多圈层体系。
地球是一个实心且不透明的球体,我们应该如何观察地球内部的结构呢?
探索地球内部圈层的指路明灯---地震波
目标一:说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与各层特点。
阅读课本P18-19文字和图1-3-2、1-3-3思考:1.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2. 三大圈层及分界线3. 三大圈层的特点4. 岩石圈的范围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思考:发生地震时,站在地面上的人会有怎样的感觉?在河里游泳的人呢?为什么?
陆地上的人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船上的人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地震发生时横波的破坏性比纵波强
说明地下33千米附近和2900米附近上下的物质性质有较大差异
思考:(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速度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不连续面:地震波传播速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作不连续面。
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纵波、横波波速都明显增加
以莫霍界面(33km处)和古登堡界面(2900km处)为界,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2)据图推断地幔和外核的物质形态。
横波在地幔中可以传播,则可肯定地幔物质为固态,横波在外核中不能传播,则其物质可能为液态。
如果推测地球内核为固态,需要什么样的地震波依据?
阅读教材P18归纳各圈层特征
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的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
大洋地壳厚度较小,平均为5~10千米
地壳厚度的不均和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是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
软流层: 由于大量集中于此的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热量,形成异常高温,岩石软化,由塑性物质组成,部分呈熔融状态,称为软流层。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一般分为外核和内核。根据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测定,外核的物质接近液态,是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内核则可能是固态物质,密度极大的固体金属球。地核温度很高,压力,密度很大。
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①固态,厚度约2800千米;②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源地
①厚度约3400千米;②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③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①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是一个连续圈层;②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平均厚度约17千米
3、内部圈层的分布及特点
同步练习册P15预习验收T3-4
(1)在图中标注莫霍面、古登堡面、软流层。(2)地壳是不是经常说的岩石圈?岩石圈由哪些部分组成?
岩石圈=地壳+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顶部
目标二:说出地球外部圈层结构与各层特点
阅读课本P20文字和图1-3-4,完成以下表格:
环绕地球外部的气体圈层
由地球表层各种水体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广义: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狭义:地球表层生物的总和
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厚度2000-3000千米。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等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避免流星体对地球的撞击;削弱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影响;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地球表面覆盖大量的液态水,使地球成为“蓝色星球”,且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
是地球特有的圈层,也是最活跃的圈层;可以改造环境。
同步练习册P17归纳提升
地球表面各圈层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各圈层是相互渗透甚至是相互重叠的。
图中包含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大气圈的代表地物有空气、蓝天和白云等;水圈的代表性地物有湖泊水体等;岩石圈代表性的地物有岩石等;生物圈中有青草、牛羊和放牧牛羊的人等。
目标三:举例说明四大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
举例说明生物圈和其他圈层之间的关系。
改造地表形态,促使土壤的形成
大气圈不仅为动物的生存提供O2,为生物圈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岩石圈为植物生长提供了N、P、K等矿物养分,水圈提供了水分,而生物圈则为大气圈提供了O2和CO2,大气圈的雨雪等为水圈和岩石圈提供了水分等。
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生物圈。
右图为地球部分圈层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所示甲、乙、丙分别为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同步练习册P15预习验收T5-8
同步练习册P15预习验收T3-4典例1、典例2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固液气,只会上下颠簸,课堂活动,岩石圈,软流层,大气圈,生物圈,典例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授课课件ppt,共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球的外部圈层,课堂反馈,水圈岩石圈,地球的圈层结构,内部圈层,外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优质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上天容易入地难,地震和地震波,地震波,地球的内部圈层,不连续面的特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点,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生物圈,拓展地震急救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