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登岳阳楼教案
展开古典诗歌中的“登楼”情节 登楼源自古人登高的习惯,例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高能够让主体视通万里,进而实现思接千载。后来登高又与文学创作紧密关联起来,古人言“登高必赋”就是这个道理。后来登高又演化为登楼,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淀,登楼已经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生命情结,人们可以利用登楼将有限的视野空间扩展到无限,在吐纳万物中彰显自己的情怀。在唐诗宋词中,楼的意象频繁出现,尤其是宋词,据不完全统计,有至少2800处。
1.游子思乡怀归刘长卿 《同诸公登楼》 秋草行将暮,登楼客思惊。柳 永 《八声甘州》 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2.怨妇怀人盼归王昌龄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3.壮志未酬的苦闷韦应物 《登楼》 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4.担忧国家的命运、前途李 煜 《虞美人》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墙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一般认为建于唐。主楼三层,长方形,楼顶似一顶将军的头盔。与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楹联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杜甫(杜少陵,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人称他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的生活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漫游时期(712-745):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丽人行》、《兵车行》、《出塞》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
组诗“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 》《垂老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
(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杜甫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书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岳阳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1、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同情。2、忧国忧民,表现出深挚的爱国情感。3、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恶之情。4、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此时正值国家动乱,人民多难之际,他个人境况又异常困苦,加之老且多病,心情抑郁苦闷。杜甫晚年饱经磨难,却在诗歌创作特别是律诗创作上日趋成熟。这首五律正是诗人晚年诗歌艺术造诣高深的代表。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整体感知]全诗分为两层: (1)从开头到颔联,先叙登楼,后写洞庭湖景观。(2)从颈联到结尾,先写个人景况,后写国事艰难。
1、首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对洞庭湖慕名已久,如今终于得偿所愿。
表面夙愿得偿之喜,实则百感交集之愁。
古人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这里就是无字处。“昔”与“今”之间,人在变,国也在变。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一起登上了岳阳楼。登楼时蕴含着诗人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
“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手法有什么?
迟暮之年如愿以偿沉郁之叹
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
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整个天地万物都被湖水漂浮起来,仿佛天地日月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
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千层,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2、赏析 “坼” “浮”二字。
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写出了湖面的宽阔,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图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这两句运用夸张,化静为动,描绘了诗人登楼所见的洞庭湖之景,气势磅礴,宏伟壮阔奇丽。——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颈联: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山河如此壮阔)自己却举目无亲,音信不通,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为伴,漂泊天涯。
抒发了作者孤苦无依、年老多病、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思乡思亲之情。 直抒胸臆
这里,自己的孤寂与上联的湖阔雄伟形成鲜明的对比,愈益显出自已的痛苦之情。
思考:本联写什么?抒情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如何抒情?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自己不了解朝廷和地方上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 “孤舟”是指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
3、颈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手法?颈联和颔联有何联系?
通过“有”“无”的对比,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孤苦无依、年老多病、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思乡思亲之情。
颔联极力渲染湖水的开阔,天地的浩瀚,与自己身处一叶渺小的风雨飘摇的孤舟形成对比,自然引出诗人的满腹辛酸。
“写景如此阔大,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
尾联: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纵目远眺遥想关山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不由得靠着栏杆泪流满面。(戎马,战争。凭轩,靠着栏杆。涕泗,眼泪鼻涕。
尾联写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什么手法?抒情,抒发作者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及忧国之情。直抒胸臆。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从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 这涕泪之中,包含哪些情感?
尾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诗人由个人推及国家,抒发作者面对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忧国忧民之情。
大历三年吐蕃十万众侵犯灵武,不久吐蕃率领二万众侵入邠(bīn)州,长安戒严。北方狼烟四起,河北一带仍掌握在割据者手中,天下不得太平。
人教统编版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a href="/yw/tb_c400187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情导入,教学过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登岳阳楼教学设计,共4页。
高中人教统编版登岳阳楼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登岳阳楼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语设计,激发兴趣,朗读背诵,整体感知,知人论世,体悟情感,初知意象,感知意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拓展延伸,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