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遵义市务川民族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遵义市务川民族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遵义市务川民族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遵义市务川民族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遵义市务川民族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贵州省遵义市务川民族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图示天坑所在地区, 下列关于天坑的描述正确的是, 以下树种可能出现在图中的是, 小明拍摄此照片的时间可能为, 该公园可能位于我国, 图中甲层不包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第一章至第六章第二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1年9月,小笠原诸岛海底火山喷发产生大量浮石,浮石随着海水流到了冲绳等多地,甚至给北海道渔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下图为太平洋部分海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浮石物质主要来自( )
    A. 外核B. 地幔C. 地壳D. 水圈
    2. 小笠原诸岛火山活动能影响到北海道渔场的关键原因是( )
    A. 距北海道岛近B. 北海道岛地势低C. 有洋流流经D. 海水水温升高
    3. 北海道地区能形成巨大渔场,得益于( )
    A. 纬度高B. 降水多C. 有陆上径流汇入D. 寒暖流交汇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浮石物质主要来自海底火山喷发的玄武岩,火山喷发的物质来自地幔的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小笠原诸岛火山活动能影响到北海道渔场的关键原因是有日本暖流流经,浮石随着海水漂流到北海道渔场,给北海道渔业造成了严重损失。C正确。笠原诸岛距离北海道岛较远,A错误。跟北海道地势低和海水温度无关,B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北海道地区能形成巨大渔场,得益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D正确。跟纬度、降水无关,AB错误。北海道河流短小,跟陆地径流汇入关系很小,C错误。故选D。
    【点睛】有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充足的养料,从而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有利于鱼类大量繁殖。寒暖流交汇也能够形成水障,使得鱼群集中,往往形成较大的渔场(如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有上升补偿流的地方也能形成大的渔场(如秘鲁渔场)。
    天坑指的是一种周壁峻峭、深度与口径可达数百米的负地形,具有巨大的容积,形成时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下图为天坑景观图及塌陷型天坑的形成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示天坑所在地区( )
    A. 大型工程遍布B. 地表水资源丰富C. 土层较薄D. 多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5. 下列关于天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是喀斯特地貌发育到后期的产物B. 形成地区土质干燥松散,支撑性差
    C. 地势低平,排水条件好D. 属于地下喀斯特地貌
    【答案】4. C 5. A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上,云贵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地形崎岖,地表水缺乏,土层较薄,所以C正确,B错误。因地表崎岖、大型工程造价大,因此大型工程分布少,A错误。喀斯特地貌主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后期,随着流水在地下岩层中不断的进行溶蚀,使得地下溶洞的空间越来越大,最终无法承受上方的岩层重量而发生坍塌,在地表保留部分形态,形成地上天坑、天生桥、峰林等景观,不是地下地貌。D错误,所以,天坑是斯特地貌发育到后期的产物,A正确。且天坑地区排水条件差,表土少,跟土质干燥疏松、支撑性差无关,BC错误。故选A。
    【点睛】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
    小明某日前往我国某天然林森林公园进行研学旅行,并拍下该公园某处照片(如图),照片中红色的、黄色的叶子挂满了树枝,落下的树叶铺满了路面,这样的景观在该公园内随处可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以下树种可能出现在图中的是( )
    A. 桦树B. 樟树C. 松树D. 椰子树
    7. 小明拍摄此照片的时间可能为( )
    A. 1月B. 5月C. 8月D. 10月
    8. 该公园可能位于我国( )
    A. 成都B. 石家庄C. 上海D. 武汉
    【答案】6. A 7. D 8. B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该地树叶变红、变黄并脱落,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桦树为温带树种,A正确。樟树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代表树种,B错误。松树为亚寒带针叶林代表树种,C错误。椰子树为热带树种,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温带落叶阔叶林秋季树叶脱落,我国在北半球,因此照片拍摄时间可能为10月,D正确。故选D。
    【8题详解】
    成都、上海、武汉位于亚热带,石家庄位于暖温带,B正确。故选B。
    【点睛】根据活动积温、参照自然景观和农作物分布情况,从北到南习惯上把我国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温度带和青藏高原区。
    土壤在发育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不同层次,其垂直方向上的物质组成和颜色各异。图为土壤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甲层不包括( )
    A. 凋落物层B. 腐殖质层C. 无机质层D. 泥炭层
    10. 决定自然界中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是( )
    A. 气候B. 生物C. 成土母质D. 人类活动
    11. 若该土壤位于热带雨林地区,则土壤( )
    A. 含有较多铁铝B. 腐殖质含量高C. 淋溶作用较弱D. 呈现显著灰色
    【答案】9. C 10. C 11. A
    【解析】
    【9题详解】
    凋落物层是指散落在地表面上的死亡和分解的植物枯枝落叶;腐殖质层,也称有机质层,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泥炭层是指由泥炭化作用而形成的粗腐殖质层;无机质层,包括各种矿物质、水、盐等。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层包括有机层和腐殖质层,不包括无机质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热带雨林地区降雨量大,淋溶作用强烈,土壤中凋落物受雨水的淋溶作用,腐殖质含量低,BC错误;热带雨林气候区,土壤淋溶作用强烈,有机质含量低,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为砖红色,土壤深厚,质地黏重,土壤呈酸性至强酸性,A正确,D错误。故选A。
    【点睛】土壤剖面:
    (1)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2)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3)淋溶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4)淀积层:淋溶层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
    (5)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6)母岩层:坚硬的岩石。
    下图示意寒潮-大风-雪灾自然灾害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 )
    A. 随时做好防寒准备B. 提前为牲畜准备饲料
    C. 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D. 海上船只在寒潮来临前及时回港
    13. 图中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内容是( )
    A 雪灾 大气污染 生物冻害 低温B. 雪灾 大气污染 低温 生物冻害
    C. 大气污染 雪灾 生物冻害 低温D. 低温 大气污染 雪灾 生物冻害
    【答案】12. C 13. B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只有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人们才能采取一些措施以减轻或避免寒潮带来的危害,C正确。故选C。
    【13题详解】
    据图中关系可判断出,①③所对应的内容是天气现象,②④是灾害所造成的影响。根据图中灾害链图①导致了农牧区雪灾,所以①是雪灾;沙尘暴天气会使狂风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造成空气浑浊,所以会导致②大气污染;寒潮会造成低温,所以③是低温;低温会造成生物冻害,所以④是生物冻害,B正确。故选B。
    【点睛】寒潮是我国境内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次数较多,活动范围广大。
    (1)寒潮的发生原因: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极地带、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等地暴发南下的冷高压。这些地区,大多是分布在北极地带,冬季长期见不到阳光,到处被冰雪覆盖着,停留在那些地区的空气团好像躺在一个天然的大冰窖里面一样,越来越冷、越来越干,当这股冷气团积累一定的程度,气压增大到远远较南方高时,就像贮存在高山上的洪水,一有机会,就向气压较低的南方泛滥、倾泻,这就形成了寒潮。
    (2)冬季寒潮造成急剧降温会冻裂工矿中的各种管道和阀门,还可酿成火灾水灾,致使停工停产。我国南方的经济作物也最怕冻害,橡胶树在5℃以下低温时,会使主干爆皮流胶,甚至全部干枯;柑桔遇-9℃以下低温时,就会产生冻害。就连急性心肌梗塞,在冬半年的两个频发期与寒潮集中时段也是一致的。春季寒潮南下,在长江以南与暖湿空气对峙,便造成连续低温阴雨。它对早稻影响最大,只要日平均气温低于12℃,最低气温低于8℃,持续三天以上,并伴有阴雨,就会发生冷害,引起芽种霉烂或烂秧。
    (3)农村地区在寒潮到来前,可用烟熏、灌水、塑料薄膜覆盖庄稼等办法来预防寒潮。寒潮袭来,气温骤降时,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在饮食上应当多吃一些产热量高和营养。
    减轻自然灾害既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与我们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
    A. 学习自然灾害的防灾和减灾知识
    B. 防灾是国家的事情,与个人无关
    C. 遇到异常自然现象时自己逃生,不用报告
    D. 为确保财产不受损失,遇到灾害要先确保财产安全
    15. 下列属于个人或家庭防灾准备的是( )
    ①应急物资准备 ②知识、技能准备 ③医疗器械准备 ④演习行动准备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答案】14 A 15. C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面对灾害,个人应做到学习自然灾害的知识和减灾知识,A正确。防灾是个人和国家的共同的责任,B错误。遇到异常自然现象时应及时报告,C错误。遇到灾害要先确保自身生命安全,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根据自然灾害发生发展情况,需要做好个人家庭的物资准备、技术准备、行动准备,①②④正确;医疗器械准备是社会层面该准备的物品,③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减灾防灾,人人有责”。面对自然灾害,每个人都应尽力按以下方面去做:
    (1)学:学习有关各种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
    (2)听:经常注意收听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的灾害信息,不听信谣传。
    (3)备:做好个人、家庭的各种行动准备和物质、技术准备。
    (4)察:注意观察周围的自然变异现象。
    (5)报: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的自然现象,不必惊恐,但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请专业部门作出判断。
    (6)抗:灾害一旦发生,应发扬大无畏精神,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
    (7)避:灾前作好个人和家庭躲避和抗御灾害的行动安排,选好避灾的安全地方,一旦灾害发生,个人要组织大家进行避灾。
    (8)断:在救灾行动中,首先要切断可导致次生灾害的电、火、煤气等灾源。
    (9)救:要掌握一定的医疗救护知识,准备一些必备药品,以便在灾害期间医疗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及时自救和救治他人。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城市热岛现象加剧、热岛强度增大,给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日变化表现为夜晩强、白天弱,最大值出现在晴朗的夜晩;年变化表现为秋冬季强,夏季弱。下图为某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
    (1)根据所示的信息,用箭头画出图中该市的热岛环流方向。
    (2)分析城市热岛强度日最大值一般出现在晴朗夜晚的原因。
    (3)该城市规划在A、B、C三处中选一处建设排放大量大气污染物的工厂,请选出最适宜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答案】(1)作图如下:
    (2)晴朗的夜间郊区大气透明度好,大气逆辐射弱,降温迅速;城区大气扩散条件较郊区差,空气污染物多,大气逆辐射较强,导致城区夜间热量损失少,降温较少,气温相对较高;城区与郊区夜间温差大,城市热岛强度大。
    (3)应建在C处。理由:城市规划时,般把污染风险较大的工厂企业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的范围之外,避免这些工厂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随城市热岛环流从近地面流向城市中心区。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热岛效应为材料,涉及热岛效应的大气环流、影响因素和工业布局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工业和交通排放大量的废热,使城市气温比郊区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在郊区下沉; 在近地面,郊区气温低,气压高,城市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郊区回流城市,形成热岛效应。画图如下:
    【小问2详解】
    城市热岛强度日最大值一般出现在晴朗夜晚,说明晴朗夜晚,城市的气温较高,郊区的气温较低,城市和郊区的温度差较大,热岛效应较强烈。表现在:晴朗的夜间郊区大气透明度好,大气逆辐射弱,补偿给地面的热量少,地面降温迅速,气温低;城区大气扩散条件较郊区差,空气污染物多,大气厚度较大,大气逆辐射较强,补偿给城市的热量较多,导致城区夜间热量损失少,降温较少,气温相对较高;从而导致城区与郊区夜间温差大,热岛效应明显,城市热岛强度加大。
    【小问3详解】
    排放大量大气污染物的工厂应建在C处。理由:AB都处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环流圈半径之内,容易将污染空气回流带给城市,造成城市的污染加剧。因此城市规划时,一般把污染风险较大的工厂企业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的范围之外,降低热岛效应过程将污染空气污染城市。
    【点睛】
    17. 下列左图为巴西轮廓图,阴影区域表示某种植被在巴西的分布,右图为阴影区域某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图中阴影部分的植被类型,并简述该地树木高大的原因。
    (2)指出该植被发挥的主要功能。
    (3)图中甲河流域土壤贫瘠,请说明原因。
    【答案】(1)植被类型:热带雨林。原因: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热量充足,生物循环旺盛;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小,河流流量大,为植被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2)固碳释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
    (3)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矿物养分流失多;纬度低,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树木高大,生物循环旺盛,土壤养分被植被大量吸收。
    【解析】
    【分析】本题以巴西轮廓图为背景,考查区域自然带形成、植被的生态效益和土壤特征成因等问题,考查学生地理信息的提取、解读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图中阴影部分位于巴西亚马孙平原地区,是典型的热带雨林地区。简述该地树木高大的原因可以从水热、地形、河流等方面分析。该地位于赤道附近,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纬度低,热量充足,树木全年可以生长,生物循环旺盛;全年多雨,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小,河流流量大,为植被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地形平坦、土壤厚度大,利于根系生长,地处赤道无风带,强风对高大树木损毁少等。
    【小问2详解】
    指出该植被发挥的主要功能,主要从热带雨林的生态功能分析。热带雨林光合作用强,固碳释氧,缓解温室效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少洪涝灾害;为多种物种生存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防治大气污染等。
    【小问3详解】
    说明甲河流域土壤贫瘠的原因,可以结合红壤贫瘠的原因分析。该地地处热带地区,温度高,微生物对有机质分解快,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降水多,矿物养分被淋溶、冲刷强;植物高大稠密,生长旺盛,对土壤养分吸收快等。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土地一般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壤,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宜农耕的土壤。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区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区之一,目前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地退化严重。下图为东北黑土、黑钙土分布图和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比重图。

    (1)判读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土壤成分。
    (2)简述东北平原黑土形成的自然条件。
    (3)指出东北平原黑土地肥力下降的表现。
    【答案】(1)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空气(土壤水分);土壤水分(土壤空气)。
    (2)夏季雨热同期,光照时间长,利于植被生长,枯枝落叶多,增加有机质来源;冬季较长,气候寒冷干燥,枯枝落叶分解缓慢,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地形平坦,山环水绕,有机质不易流失。
    (3)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结构改变;土壤厚度不断变薄;土壤的水分和空气比例失调。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东北黑土、黑钙土为材料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土壤的组成成分、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土壤问题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获取能力、对地理基本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比重图结合所学可知,图中①代表矿物质,比重最高;②代表有机质,③代表空气,④代表水分。该土壤能很好地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称为理想土壤。
    【小问2详解】
    东北平原黑土形成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生物量等角度来进行分析。东北地区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植物生长,草木茂盛;冬季寒冷漫长,枯枝落叶多,微生物活动弱,枯枝落叶分解缓慢,有机质积累多;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深厚,养分不容易流失。
    【小问3详解】
    东北平原黑土地肥力下降主要表现为黑土厚度变薄,有机物厚度变薄,有机质含量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现象严重,土壤结构改变,水分和空气比例失调,黑土耕地质量下降。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家沟位于甘肃省陇南市甘家沟村,是白龙江左岸的一规支沟。甘家沟整体为一个深切的"V"形谷,地形陡,支沟多,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该沟谷两岸山坡坡度大,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植被覆盖率较低,沟谷内部松散物质数量多、分布广,极大地增加了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下图示意甘家沟的岩石崩塌。
    (1)简述甘家沟易发泥石流的自然原因。
    (2)指出甘家沟发生泥石流灾害带来的危害。
    (3)请为甘家沟防治泥石流提出建议。
    【答案】(1)土质疏松破碎;植被覆盖率较低;降雨以大雨和暴雨为主,对地表冲刷力大;地势起伏大。
    (2)冲毁农田、房屋;破坏建筑、道路等公共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带来经济损失;引发崩塌、滑坡等次生灾害
    (3)提高植被覆盖率;采取工程措施固坡;建立健全监测预报系统;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意识。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条件、危害及防治措施,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泥石流的发生有三个必备的条件,一是地形陡峭,二是有丰富的松散物,三是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结合材料分析,甘家沟整体为一个深切的"V"形谷,地形陡峭;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植被覆盖率较低,沟谷内部松散物质数量多、分布广;夏季降水集中,强度大,支沟多,短时间内就可以汇集大量的水流,对地表冲刷力大。
    (2)甘家沟泥石流造成的危害包括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如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等公共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带来经济损失;引发崩塌、滑坡等次生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3)防治泥石流的措施可以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分析。工程措施,如采取工程措施固坡;提高植被覆盖率。非工程措施,如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意识;建立健全监测预报系统;健全灾害管理体系。
    【点睛】

    相关试卷

    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大气层最主要的直接热源来自,图示大气状况下最可能,孔明灯升空利用的地理原理最接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威宁民族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贵州省毕节市威宁民族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 该地层形成的时间最不可能是, 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 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图示地球内部圈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贵州省遵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贵州省遵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贵州省遵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贵州省遵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