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核外电子排布、化学键-上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知识点突破练习(沪科版)
展开
这是一份07核外电子排布、化学键-上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知识点突破练习(沪科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无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3上·上海浦东新·高一上海市进才中学校考期末)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D.核外电子数
2.(2023上·上海徐汇·高一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子的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一半的元素是硅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1.5倍的元素是硼
C.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是氧
D.与氖原子电子层排布相同的离子一定是钠离子
3.(2023上·上海徐汇·高一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校考期末)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氯化钠电子式B.Cl-的结构示意图
C.CO2的电子式D.N2的结构式:N≡N:
4.(2022上·上海浦东新·高一上海市川沙中学校考期末)化合物 X2Y 是由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正负离子构成,该化合物可能是
A.Na2OB.N2OC.CaF2D.K2O
5.(2023上·上海宝山·高一上海交大附中校考期末)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钠离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B.Li原子电子式:
C.碳元素的某种中子数为8的核素表达式:
D.H2与D2互为同素异形体
6.(2022上·上海嘉定·高一上海市育才中学校考期末)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数为16B.核外M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
C.该粒子为硫原子D.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7.(2021上·上海松江·高一上海市松江二中校考期末)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描述均正确的是
A.离子方程式H++OH-=H2O可表示所有强酸与强碱溶液的反应
B.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12C,也可以表示14C
C.氯离子的电子式:
D.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8.(2020上·上海徐汇·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Cl
9.(2023上·上海浦东新·高一上海市进才中学校考期末)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分子的化合物是
A.B.C.NaClD.
10.(2023上·上海普陀·高一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化学用语或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OH的电子式:B.中既含离子键也含共价键
C.中子数为1的氢原子D.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11.(2022上·上海金山·高一上海市金山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共价键构成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C.晶体中不一定存在化学键
D.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二、多选题
12.(2022上·上海金山·高一上海市金山中学校考期末)下列物质发生所述变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属于同类型的是
A.干冰和碘的升华B.NaBr和HI分别在水中电离
C.和CaO的熔化D.将氯化氢和乙醇分别加入水中
三、填空题
13.(2023上·上海奉贤·高一上海市奉贤中学校考期末)随原子序数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等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x、d、e三种元素的原子可构成一种碱性物质,该物质的电子式是 。
(3)比较d、e常见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 。
(4)d、g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写一条能加以证明的化学方程式: 。
14.(2023上·上海杨浦·高一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考期末)有10种物质:①液态氯化氢②乙醇③熔融的KNO3④铜线⑤Na2O固体⑥氨水⑦NaHCO3溶液⑧醋酸⑨NaOH溶液⑩BaCl2溶液
(1)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能导电的是 。
(2)用电子式表示⑤的形成过程 。
(3)写出⑦中溶质的电离方程式 。
(4)写出⑧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5)写出⑦和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6)用10mL0.1ml·L-1的⑩恰好使相同体积的Fe2(SO4)3、ZnSO4和KAl(SO4)2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7)已知亚磷酸H3PO3是二元弱酸,其与足量⑨反应后的产物为水和 。
15.(2023上·上海宝山·高一校考期末)《自然》杂志曾报道我国科学家通过测量SiO2中26Al和10Be两种核素的比例确定“北京人”生存年代的研究结果,这种测量方法叫“铝铍测年法”。
(1)27Al是地壳中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其原子含有中子数为 ,与26Al互为 。
(2)用化学符号表示: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硅原子的电子式 。
(3)Al与Al3+两种微粒结构上相同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层数D.最外层电子数
(4)自然界一共存在三种硅的稳定同位素,分别是28Si、29Si和30Si,计算硅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为:28×a1%+29×a2%+30×a3%,其中a1%、a2%……是指各同位素的 。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位于 (填电子层符号)层。
(5)A、B、C、D四种微粒都含10个电子,若A++B-C+D↑,则A+和B-分别是 、 。除C、D外,再写出2个含10个电子的分子 、 。
(6)10g10Be所含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个。
16.(2022上·上海浦东新·高一上海市川沙中学校考期末)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 A、B、C、D、E 五种微粒(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属于离子的是 (填字母);
②性质最稳定的原子是 (填字母)。 最容易失去电子的原子是 (填字母),最容易得到电子的原子是 (填字母)
③用电子式表示 A、D 形成离子化合物的过程: 。
(2)地球上 99%的溴元素以 Br-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所以人们也把溴称为“海洋元素”。工业上提取溴的操作可分为浓缩、氧化、提纯等步骤,请回答:
①如何检验苦卤中是否含有Br- ;
②Cl2氧化 Br-应在 性条件下进行,请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目的是为了避免 ;
③Br2可用热空气吹出,其原因是 ;
④请列举溴的两种用途: 。
17.(2023上·上海徐汇·高一上海市第四中学校考期末)氯元素能与许多元素形成种类繁多的化合物,这些含氯化合物在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完成下列填空:
(1)如图为氯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①二维图中A的类别为 ,B的化学式为 。
②已知是一元强酸,写出的电离方程式 。
(2)某同学研究性质,进行如下预测:
i.从物质类别上看,属于酸,请写出它的电子式 。它能与大理石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ii.从化合价角度看,具有 性,能与 发生反应(填标号)。
A. B. C. D.
(3)工业用漂白粉,其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写出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失效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
18.(2023上·上海松江·高一上海市松江二中校考期末)微观世界的奥秘:对微观粒子的研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每一种微观粒子的应用都给我们的文明带来了重大变革。
(1)已知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②、④两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一定相等
B.①、③原子序数差一定等于 8
C.③、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能反应
D.若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则②的单质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____
A.CO2分子的电子式为:
B.核内质子数为 117,核内中子数为 174 的核素 Ts 可表示为:Ts
C.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D.HClO 的结构式为 H − O − Cl
(3)现有下列物质:①H2②Na2O2 ③NaOH ④H2O2⑤CaCl2 ⑥NH4NO3⑦H2S,只由离子键构成的物质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4)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 原子组成 HmX 分子,在a克 HmX 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5)X、Y、Z、W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之和与 W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相等,X 的最低负价为-4,Y 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 3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原子半径:Y>Z>X
B.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 Z 的弱
C.W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 X 的强
D.W 分别与 X、Z 形成的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19.(2022上·上海浦东新·高一上海市川沙中学校考期末)84 消毒液主要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消毒剂,疫情期间,很多人在家里面备上了一些消毒液,方便给家里消毒。84 消毒液制备所需原料可由 NaCl 制备,相关的反应如下图所示,请填写下列空白。
(1)NaClO 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
(2)氯化钠溶液通电后,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4)请写出 Cl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5)Cl2 与 Ca(OH)2 反应可制备漂白粉,请用化学用语说明原理 。
20.(2022上·上海金山·高一上海市金山中学校考期末)现有下列六种物质,按照要求填写下列空格:
A.冰 B.金刚石 C.氯化钠 D.氯化铵 E.碘 F.烧碱
(1)NaCl的电子式为: ;水的结构式为: 、其空间构型为 。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
(2)熔化时化学键不被破坏的物质是(填编号、下同), ;
(3)可做氮肥的是: ;熔点最高的是: ,熔点较低易升华的是: ;
(4)晶体中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是: ;
(5)晶体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物质是: 。
21.(2022上·上海宝山·高一上海交大附中校考期末)自来水的消毒关系到每个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很早以前自来水厂常用氯气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后来发现用氯气有不妥之处,就改用了ClO2或者Na2FeO4作消毒剂。
(1)请写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氯离子的电子式: 。
(2)氯气曾被选作消毒剂是因为溶于水时能生成一种可以杀菌消毒的化学物质,请写出氯气溶于水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84 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NaCl)和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混用会产生有毒气体,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2.(2022上·上海杨浦·高一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考期末)下列九种物质:①盐酸②NH3③H2O④Ba(OH)2⑤CaO⑥Cu⑦冰醋酸⑧NaBr⑨酒精。请按要求填空:
(1)用序号填空: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溶于水能导电的非电解质是 。
(2)⑧的固体中有离子,但不能导电的原因是 ;用沉淀法检验其中负离子的实验操作是 。
(3)②与HCl反应可以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请写出该物质的电子式 ;N的另一种氢化物为N2H4,请写出该物质的结构式 。
(4)亚磷酸(H3PO3)和⑦都是弱酸。H3PO3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HPO3,请结合H3PO3的电离方程式进行解释 。
四、实验探究题
23.(2023上·上海浦东新·高一上海市建平中学校考期末)硫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I.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固体,由于其独特的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炼金术领域。
(1)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其离子的电子式为 。
(2)自然界中主要有“斜方硫”和“单斜硫”两种硫单质,它们互为 。
(3)S和O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其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写出一个能证明该结论的化学方程式 。
II.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碳素钢(一种含碳的铁合金)和浓硫酸反应,进行了如图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B、C中溶液褪色,装置D中的溶液未褪色,装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由上述现象可得生成的气体的成分为 (写化学式)。
(5)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生成使E中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原因: 。
(6)装置D的作用是 。
(7)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H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说明碳素钢与浓硫酸的反应产物中有还原性气体 (填化学式)产生,试解释产生该气体的原因: 。
24.(2023上·上海黄浦·高一校考期末)下表是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质,表中列出了它们的一种主要成分(其中加碘盐是氯化钠中添加适量的,其他成分未列出)
(1)请你对表中①~⑨的主要成分进行分类,是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是非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
(2)写出③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3)写出用④治疗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涉及的离子方程式: 。
(4)、、、、NaCl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下同),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5)物质⑤熔融状态 (填“能”或“不能”)导电。
(6)请写出①的结构式 。
(7)请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 。
(8)中加入适量盐酸,用所得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于 反应。
②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溶液,继续煮沸直至溶液呈 色,即可制得胶体。
用氢氧化铁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③将其装入U型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加深,这说明 ,这种现象称为 。
④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 ,原因是 。
五、无机推断题
25.(2022上·上海金山·高一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校考期末)硫元素代表物的价类二维图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硫的原子序数为 ,硫原子的电子式为 。
(2)b与烧碱溶液共热可以发生反应,,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之比为 。
(3)c中的硫元素处于中间价态,在化学反应中化合价可能降低,发生 反应,请写出一个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4)g属于 电解质(选填“强”、“弱”或“非”),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
(5)f所含的负离子的符号为 ,为检验该离子,可以先加入适量的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 ,若观察到 ,说明含有该离子。
26.(2022上·上海杨浦·高一复旦附中校考期末)“天问一号”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高性能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工业上制取碳化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iO2+3CSiC+2X↑,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X的化学式 。
(2)上述复合材料所涉及元素中:某元素原子核外的M层上有3个电子,则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核外电子层数3倍,则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式为 ,请写出与该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四核微粒的化学式 。
(3)硅元素存在以下三种天然稳定核素,相关数据如下表:
请列出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 。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由28Si变为29Si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b.28Si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8
c. 28Si比30Si原子核外多两个电子
d.硅元素的两种单质无定形硅和晶体硅互为同素异形体
(5)若生成4g碳化硅,则其中含有 个碳原子;生成4g碳化硅的同时,生成X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约为 L。
27.(2020上·上海徐汇·高一统考期末)利用如图所示的“价-类”二维图,可以从物质类别、化合价角度认识含氯元素的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甲~辛均为含氯元素的物质(庚、辛为钾盐)。回答下列问题:
(1)丙的化学式为 ;
(2)甲、乙、丁、戊、辛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化学式);
(3)甲、乙、丁、戊、庚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填化学式);
(4)写出己的电离方程式 ;
(5)根据氯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乙 (填序号);
a.只有氧化性 b.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只有还原性 d.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
(6)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乙的水溶液至过量,观察到溶液变蓝,请用文字和方程式说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继续通氯气后溶液后又褪色,请解释可能的原因 。
(7)实验室中所用少量氯气也可用下列方法制取:K2Cr2O7+14HCl(浓) =2KCl+2CrCl3+3Cl2↑+7H2O,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比为 ;该反应中每有73gHCl被氧化,生成标况下Cl2的体积为 L。
28.(2020上·上海徐汇·高一统考期末)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18号常见元素,原子序数按顺序增大。A的原子半径在所有元素中最小,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与E最外层电子数相等,E的最高价氧化物中含氧60%。
(1)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 ;写出C的氢化物的电子式 ;
(2)A2D2中存在的化学键 ;写出B与E形成的化合物BE2的结构式 。
(3)比较C、D、E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 (用元素离子符号表示)。
(4)1mlB的单质与足量D的单质完全反应后,放出a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①
②
③
④
名称
天然气
白酒
醋酸
小苏打
熟石灰
铜线
加碘盐
铁红
主要成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Cu
⑦NaCl⑧
⑨
核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丰度(%)
27.977
92.23
28.976
4.67
29.974
3.10
参考答案:
1.C
【详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少于4个时,容易失去电子;多于4个少于8个时,容易获得电子;最外层为8个电子(只有1层排2个)时,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稳定;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和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核内中子数无关;
故选C。
2.D
【详解】A.若原子的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一半,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8、4,元素是14号元素硅,A正确;
B.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1.5倍,则其核外电子排布是2、3,该元素是5号的硼元素,B正确;
C.若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则其核外电子排布是2、6,该元素是8号元素,因此该元素一定是氧元素,C正确;
D.Ne核外电子排布式2、8,与氖原子电子层排布相同的离子可能是O2-、F-,也可能是Na+、Mg2+、Al3+,因此不一定是钠离子,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3.B
【详解】A.NaCl是离子化合物,Na+与Cl-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其电子式为:,A错误;
B.Cl原子获得1个电子帮我Cl-,Cl-核外电子排布是2、8、8,所以Cl-的结构示意图,B正确;
C.CO2是共价化合物,C原子与2个O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其电子式为,C错误;
D.N2分子中个N原子形成共价三键,使分子中2个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其结构式是N≡N,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4.A
【分析】根据题意,化合物 X2Y中X、Y形成的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详解】A.中核外电子数为10,核外电子数为10,故A选;
B.中N为+1价,形成的离子核外6个电子,核外电子数为10,故B不选;
C.中核外18个电子,核外电子数为10,故C不选;
D.中核外18个电子,核外电子数为10,故D不选;
故选A。
5.C
【详解】A.钠离子的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1-1=10,所以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
B.Li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1,所以其电子式为:,B错误;
C.碳元素的某种中子数为8,因质子数为6,则质量数为8+6=14,所以核素表达式:,C正确;
D.H2与D2为同一种单质,两者不互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
故选C。
6.D
【分析】由示意图可知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16,故为S原子结构示意图。
【详解】A.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16,故A正确;
B.M电子层为第3电子层,则核外M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故B正确;
C.由分析知,该粒子为硫原子,故C正确;
D.通常,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易得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易失电子,故S原子易得电子,故D错误;
故选D。
7.B
【详解】A.离子方程式H++OH-=H2O只能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的中和反应,如不能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A错误;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为C原子,表示所有的碳原子,既可以表示12C,也可以表示14C,B正确;
C.阴离子的电子式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及所带电荷,氯离子的电子式是,C错误;
D.次氯酸为弱酸,不拆,氯气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D错误 ;
故答案为:B。
8.D
【详解】A.次氯酸的化学式为HClO,电子式为:,A错误;
B.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为钠离子,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错误;
C.二氧化硅属于共价晶体,SiO2为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不是分子式,C错误;
D.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可表示为:Cl,D正确;
答案选D。
9.B
【详解】A.分子中只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分子单质,故A错误;
B. 分子中只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分子的化合物,故B正确;
C.中存在离子键,不存在共价键,不是共价分子,故C错误;
D.SiO2属于共价化合物,属于原子晶体,不存在分子,不是共价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A.NaOH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A项正确;
B.中只含离子键,不含共价键,B项错误;
C.中子数为1的氢原子质量数为2,表示为,C项正确;
D.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项正确。
故答案选B。
11.C
【详解】A.由共价键构成的物质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单质,如氯气,A错误;
B.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之间也由离子键构成,B错误;
C.晶体中不一定存在化学键,如稀有气体,C正确;
D.共价化合物只能由共价键构成,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离子键,可能含共价键,D错误;
故选C。
12.AC
【分析】离子晶体熔化克服离子键,原子晶体熔化克服共价键,金属晶体熔化克服金属键,分子晶体熔化或升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干冰和I2(s)的升华,均破坏分子间作用力,A符合题意;
B.氯化钠属于离子晶体,溶解在水中克服离子键;HI属于共价化合物,溶解在水中克服共价键,B不符合题意;
C.和CaO均属于离子化合物,熔化时破坏的是离子键,C符合题意;
D.氯化氢加入水中,会破坏共价键,而乙醇与水互溶,在水中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不破坏化学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3.(1)第三周期ⅢA族
(2)
(3)O2->Na+
(4) O 2H2S+O2=2H2O+2S↓
【分析】根据八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x是H元素、y是C元素、z是N元素、d是O元素、e是Na元素、f是Al元素、g是S元素、h是Cl元素。
【详解】(1)f是Al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ⅢA族;
(2)x、d、e三种元素的原子可构成的碱性物质是NaOH,电子式是;
(3)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d、e常见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O2->Na+;
(4)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O、S元素非金属性较强的是O,和S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产生淡黄色浑浊,证明O的非金属性大于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2=2H2O+2S↓。
14.(1) ①③⑤⑧ ② ③④⑥⑦⑨⑩
(2)
(3)
(4)
(5)
(6)2:6:3
(7)Na2HPO3
【详解】(1)电解质的类别有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故①③⑤⑧为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类别有非金属氧化物、氨气和大部分有机物,故②为非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固体:金属、石墨;水溶液:酸、碱、盐;熔融:碱、盐、金属氧化物,故③④⑥⑨⑩能导电;答案为:①③⑤⑧;②;③④⑥⑦⑨⑩;
(2)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钠的形成过程:;答案为:;
(3)NaHCO3是盐,NaHCO3的电离方程为:;答案为:;
(4)醋酸是弱酸,故醋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答案为:;
(5)NaHCO3与NaOH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答案为:;
(6)由题意知,反应消耗BaCl2的物质的量相同,则Fe2(SO4)3、ZnSO4和KAl(SO4)2三种溶液中的离子恰好完全转化为沉淀,设Fe2(SO4)3、ZnSO4和KAl(SO4)2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为xml、yml、zml,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知;则x∶y∶z= 2:6:3,因三种溶液的体积相同,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浓度之比,即浓度之比为2:6:3;答案为:2:6:3;
(7)亚磷酸H3PO3是二元弱酸,其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
H3PO3+2NaOH= Na2HPO3+2H2O,故产物为NaHPO3和水;答案为:Na2HPO3。
15.(1) 14 同位素
(2)
(3)AB
(4) 丰度 M
(5) NH OH- CH4 HF
(6)2NA
【详解】(1)27Al的质量数为27,质子数为13,故中子数为27-13=14,27Al与26Al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2)铝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3,核外电子数为10,故离子结构示意图为,硅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故电子式为。
(3)Al原子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形成铝离子,微粒质子数相同;铝原子中子数为13,铝离子的为13,中子数相同。铝原子电子层数为3,铝离子的为2,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铝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则电子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均不相同,故选AB。
(4)a1%、a2%……是指各同位素的在自然界中的原子百分含量,即丰度。核外电子离原子核越远则其具有能量越高,故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位于M层。
(5)A、B、C、D四种微粒都含10个电子,若A++B-C+D↑,则A+和B-分别是NH、OH-,C为H2O、D为NH3,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还有CH4、HF等。
(6)10g10Be的物质的量为1ml,10Be的中子数为6,质子数为4,10g10Be所含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2NA个。
16.(1) BE C D A
(2) 取少量苦卤与试管中,加入新制氯水,再加入适量四氯化碳和苯,振荡静置,弱有机层呈橙红色则苦卤中含有,反之不含 通风橱中、酸 溴中毒及生成的溴与碱发生反应 溴易挥发 制作农药、化学试剂、感光胶片等(任写两种)
【详解】(1)如图,A的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为17,为Cl原子;B质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10,为;C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10,为Ne原子;D的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11,为Na原子;E的质子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0,为;
综上所述,属于离子的是、;
故答案为:BE;
综上所述,A为Cl、B为、C为Ne、D为Na、E为,其中性质最稳定的原子是Ne;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易失电子,为Na;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电子,为Cl;
故答案为:C;D;A;
综上所述,A为Cl、D为Na,其形成的NaCl的过程用电子式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
(2)①溴单质在四氯化碳或苯中呈橙红色,所以检验苦卤中是否含有的实验方法为:取少量苦卤与试管中,加入新制氯水,再加入适量四氯化碳和苯,振荡静置,弱有机层呈橙红色则苦卤中含有,反之不含;
故答案为:取少量苦卤与试管中,加入新制氯水,再加入适量四氯化碳和苯,振荡静置,弱有机层呈橙红色则苦卤中含有,反之不含;
②溴单质有毒,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且易挥发,所以氧化应该在通风橱中酸性条件下进行,防止溴中毒及生成的溴与碱发生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通风橱中、酸;;溴中毒及生成的溴与碱发生反应;
③因溴易挥发,所以可以用热空气吹出;
故答案为:溴易挥发;
④溴的用途包括用于制作农药、化学试剂、感光胶片等;
故答案为:制作农药、化学试剂、感光胶片等(任写两种)。
17.(1) 单质 HClO
(2) CaCO3+2H+=Ca2++CO2↑+H2O 还原 AC
(3) Ca(ClO)2 Ca(ClO)2+CO2+H2O=CaCO3↓+2HClO 2HClO2HCl+O2↑
【详解】(1)①A对应的物质是氯气,类别为单质,B为+1价Cl的含氧酸,B的化学式为HClO。
②是一元强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
(2)i. 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
ii.从化合价角度看,为氯元素的最低价,具有还原性;、具有氧化性,所以能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选AC。
(3)工业用漂白粉,其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Ca(Cl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分解为盐酸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
18.(1)BD
(2)AD
(3) ⑤ ④⑦
(4)ml
(5)A
【分析】(5)X、Y、Z、W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 的最低负价为-4,X位于第ⅣA族,Y 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 3 倍,Y只能位于第三周期,Y是Na,则X是C,X、Y、Z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之和与 W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相等,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7个,则Y是Mg,Z是Cl,据此解答。
【详解】(1)根据图中四种短周期元素的相对位置可判断四种元素位于过渡元素的右侧。
A.②、④两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不一定相等,例如F没有正价,Cl的最高价是+7价,A错误;
B.①、③分别位于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原子序数差一定等于 8,B正确;
C.③、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一定能反应,例如硫酸和高氯酸不反应,C错误;
D. 若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①是O,②是F,则②的单质一定具有强氧化性,D正确;
答案选BD。
(2)A.CO2分子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A正确;
B.核内质子数为 117,核内中子数为 174 的核素Ts的质量数为117+174=291,可表示为:Ts,B错误;
C.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C错误;
D.HClO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 H-O-Cl,D正确;
答案选AD。
(3)①H2是由共价键形成的单质;②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③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④H2O2中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⑤CaCl2中只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⑥NH4NO3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⑦H2S中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因此只由离子键构成的物质是⑤,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④⑦。
(4)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质子数是A-N,它与1H 原子组成 HmX 分子,其摩尔质量是(A+m)g/ml,质子数是A-N+m,因此在a克 HmX 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ml。
(5)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Y、Z、W分别是C、Na、Mg、Cl,则
A.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Na>Mg>C,A正确;
B.金属性Na强于Mg,N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Mg 的强,B错误;
C.Cl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比C的强,例如次氯酸的酸性弱于碳酸,C错误;
D.Cl分别与 C、Mg形成的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不相同,前者是共价键,后者是离子键,D错误;
答案选A。
19.(1)离子键和共价键
(2)
(3)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生成
(4)
(5)石灰乳中含有水,因氯气溶于水生成HCl和HClO,分别与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和和水,其反应为
【分析】如图,电解食盐水生成NaOH、和,其反应为;电解熔融NaCl生成金属钠和氯气,其反应为;和NaOH反应生成、NaCl和水,其反应为;
【详解】(1)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故答案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2)如图,氯化钠溶液通电后,生成NaOH、和,其反应为;
故答案为:;
(3)氢气能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其发生反应的现象为: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生成;
故答案为: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生成;
(4)和NaOH反应生成、NaCl和水,其反应为,其中Cl元素化合价既升高也降低,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转移电子数目为1,可用单线桥表示为;
故答案为:;
(5)与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石灰乳中含有水,因氯气溶于水生成HCl和HClO,分别与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和和水,其反应为;
故答案为:石灰乳中含有水,因氯气溶于水生成HCl和HClO,分别与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和和水,其反应为。
20.(1) V形
(2)AE
(3) D B E
(4)BE
(5)BF
【详解】(1)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水为V形结构,其结构式为:;I2为共价单质,是由两个碘原子之间共用一对电子对形成的,用电子式表示为:;
(2)A.冰为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氢键和范德华力,A符合题意;
B.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融化时破坏共价键,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熔化时破坏离子键,C不符合题意;D.氯化铵是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熔化时破坏离子键,D不符合题意;
E.碘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范德华力,E符合题意;
F.烧碱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熔化时破坏离子键,F不符合题意;
故选AE;
(3)上述物质中,氯化铵含铵根离子,可做铵态氮肥;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熔点最高;碘单质属于分子晶体,熔点低,且易升华,故答案为:D;B;E;
(4)金刚石是由C原子形成空间结构而形成,晶体中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碘单质为共价单质,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故选BE;
(5)晶体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物质是属于离子化合物,上述物质中,氯化铵是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铵根离子之间存在氮氢极性共价键,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故符合题意的有:BF。
21.(1)
(2)Cl2+H2O=HCl+HClO
(3)ClO-+Cl-+2H+=Cl2↑+H2O
【详解】(1)氯原子是17号元素,核外电子分为三个电子层,一层2个电子,二层8个电子.三层7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氯离子为阴离子,原子周围有8个电子,氯离子的电子式为:。
(2)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HClO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3)84消毒液中的NaClO和洁厕灵中的H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离子方程式为为ClO-+Cl-+2H+=Cl2↑+H2O。
22.(1) ④⑤⑧ ②
(2) 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生成淡黄色沉淀,说明含有Br-
(3)
(4)H3PO3为二元弱酸,分两步电离:H3PO3+H+、+H+
【详解】(1)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电解质应是由离子构成,有Ba(OH)2、CaO、NaBr,故选④⑤⑧;溶于水能导电的非电解质,则应是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电解质,有NH3,故选②。
(2)NaBr的固体中有离子,但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能导电;Br-可以和Ag+反应生成AgBr淡黄色沉淀,具体操作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生成淡黄色沉淀,说明含有Br-。
(3)NH3可以和HCl反应生成NH4Cl,其电子式为;N2H4中两个N原子共用一对电子,每个N原子分别与两个H原子共用一对电子,结构式为。
(4)H3PO3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HPO3,说明H3PO3为二元弱酸,分两步电离:H3PO3+H+、+H+。
23.(1)
(2)同素异形体
(3) O 2H2S+O2=2S+2H2O
(4)SO2、CO2
(5)Ca(OH)2+CO2=CaCO3↓+H2O
(6)确认SO2已被除尽
(7) H2 浓硫酸和铁、碳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与铁反应放出氢气
【分析】碳素钢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铁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二氧化硫和水,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二氧化硫,再通过品红溶液,若品红溶液不褪色,则证明二氧化硫已经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尽。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F中的碱石灰可以吸收水蒸气和酸性气体,CuO可以检验还原性气体如CO、H2等,若CuO由黑变红,且无水硫酸铜变蓝,则说明A中生成了氢气,最后的碱石灰可以起到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H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作用。
【详解】(1)硫为16号元素,有3个电子层,核外电子排布为2、8、6,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变成硫离子,硫离子的电子式为。
(2)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斜方硫”和“单斜硫”是硫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3)S和O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属于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较强的是O元素,硫化氢能被氧气氧化为硫,该反应能说明非金属性O>S,化学方程式为2H2S+O2=2S+2H2O。
(4)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二氧化硫,再通过品红溶液,若品红溶液不褪色,则证明二氧化硫已经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尽。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则由现象可得生成的气体的成分为SO2、CO2。
(5)D中品红溶液不褪色,则证明二氧化硫已经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尽,E中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6)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产物中的SO2,以免干扰CO2的检验,则装置D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通过装置D中的溶液未褪色,确认SO2已被除尽。
(7)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H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说明有氢气和CuO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水,说明碳素钢与浓硫酸的反应产物中有还原性气体H2产生,原因是:浓硫酸和铁、碳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与铁反应放出氢气。
24.(1) ③④⑤⑦⑧⑨ ①②
(2)
(3)
(4) 、 、 、和NaCl
(5)能
(6)
(7)
(8) 复分解 红褐 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电泳 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 开始加入稀硫酸时,胶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当稀硫酸过量时硫酸与氢氧化铁沉淀反应,使沉淀溶解
【详解】(1)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则是电解质的是③④⑤⑦⑧⑨,是非电解质的是①②;
(2)是弱电解质,所以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3)治疗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时发生反应生成NaCl、H2O和CO2,离子方程式为:;
(4)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和
是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和NaCl是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
(5)在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生成Ca2+和OH-,含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在熔融状下能导电;
(6)是正四面体结构,结构式为:;
(7)NaCl是离子化合物,则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为:;
(8)①中加入适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向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胶体的制备方法: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溶液,继续煮沸直至溶液呈红褐色为止,即可制得胶体;
③将其装入U型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加深,由于电解池中阳离子移向阴极,说明胶体粒子带正电荷,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④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硫酸观察到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原因是开始加入稀硫酸时,胶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当稀硫酸过量时硫酸与氢氧化铁沉淀反应,使沉淀溶解。
25.(1) 16
(2)1:2
(3) 还原 SO2+2H2S=3S↓+2H2O
(4) 强 Na2SO4=2Na++
(5) 稀盐酸 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分析】a为H2S,b为S,c为SO2,d为H2SO3,e为H2SO4,f为Na2SO3,g为Na2SO4;
【详解】(1)硫为16号元素,原子序数为16,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有两个未成对电子,电子式为:;
(2)3S+6NaOH═2Na2S+Na2SO3+3H2O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4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2价,3mlS参加反应,1mlS作还原剂,2mlS作氧化剂,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之比为1:2;
(3)c为SO2,处于中间价态,化合价可能降低,与H2S发生还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
(4)g为Na2SO4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a2SO4=2Na++;
(5)f为Na2SO3,所含的负离子的符号为,检验,可以先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若观察到溶液褪色,说明含有该离子。
26.(1)CO
(2) H3O+
(3)27.977×92.23%+28.976×4.67%+29.974×3.10%
(4)bd
(5) 0.1NA 4.48
【详解】(1)对于方程式SiO2+3CSiC+2X↑,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X的化学式为CO。答案为:CO;
(2)该复合材料涉及的元素为C、Si、Al,其中原子核外的M层上有3个电子的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为2、8、3,其为Al,则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核外电子层数3倍,则其电子排布为2、6,为O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式为,与该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四核微粒的化学式为H3O+。答案为:;;H3O+;
(3)依据定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其各天然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丰度的乘积之和,则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27.977×92.23%+28.976×4.67%+29.974×3.10%。答案为:27.977×92.23%+28.976×4.67%+29.974×3.10%;
(4)a.由28Si变为29Si,原子核发生了改变,不是化学变化,a不正确;
b.28S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977,则其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8,b正确;
c. 28Si比30Si原子核内多2个中子,核外电子数都为14,c不正确;
d.硅元素的两种单质无定形硅和晶体硅,其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d正确;
故选bd。答案为:bd;
(5)若生成4g碳化硅,则其中含有碳原子的个数为×NA =0.1NA;生成4g碳化硅的同时,生成X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2ml,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约为0.2ml×22.4L/ml=4.48L。答案为:0.1NA;4.48。
【点睛】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改变,改变的是原子核外电子数。
27.(1)ClO2
(2)HCl、HClO、KClO3
(3)HCl、Cl2O7、HClO
(4)HClO4=H++ ClO
(5)bd
(6) 向试管中加入氯水先发生:Cl2+2KI=I2+2KCl,淀粉遇I2变蓝 再加入过量Cl2,Cl2与生成的I2反应(5Cl2+I2+6H2O=10HCl+2HIO3)溶液又褪色
(7) 1:6 22.4L
【分析】已知,甲~辛均为含氯元素的物质,根据图中信息,甲为氢化物,Cl的化合价为-1价,则甲为HCl,乙为单质,则乙为Cl2,丙为+4价的氧化物,则丙为ClO2,丁为+7价的氧化物,则丁为Cl2O7,戊为+1价的含氧酸,则戊为HClO,己为+7价的含氧酸,则己为HClO4,庚为+1价的正盐,则庚为KClO,辛为+5价的正盐,则辛为KClO3;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丙为ClO2,故答案为:ClO2;
(2)甲为HCl,属于酸,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乙为Cl2,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丁为Cl2O7,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导电不是本身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戊为HClO,属于酸,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辛为KClO3,属于盐,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故答案为:HCl、HClO、KClO3;
(3)甲为HCl,只含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乙为Cl2,属于单质,不是共价化合物,丁为Cl2O7,只含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戊为HClO,只含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辛为KClO3,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答案为:HCl、Cl2O7、HClO;
(4)己是氯元素为+7价的含氧酸,即HClO4,是强酸,完全电离为H+和,故电离方程式为HClO4=H++,故答案为:HClO4=H++;
(5)乙为Cl2,Cl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既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则Cl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故答案为:bd;
(6)将少量氯气通入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液体变为蓝色,说明生成碘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I2+2KCl,继续通氯气后溶液后又褪色,Cl2与生成的I2反应发生反应:5Cl2+I2+6H2O=10HCl+2HIO3,溶液又褪色,故答案为:向试管中加入氯水先发生:Cl2+2KI=I2+2KCl,淀粉遇I2变蓝;Cl2与生成的I2反应发生反应:5Cl2+I2+6H2O=10HCl+2HIO3,溶液又褪色;
(7)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如下:K2Cr2O7→CrCl3,铬元素由+6价→+3价,得电子,所以K2Cr2O7是氧化剂,HCl→Cl2,氯元素由-1价→0价,失电子,所以HCl是还原剂,氯元素被氧化,依据得失电子守恒,所以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6ml,所以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1:6,根据方程式,每生成3mlCl2,有6mlHCl做还原剂,73g HCl的物质的量为=2ml,该反应中每有2ml HCl被氧化,生成标况下Cl2的体积为2ml×0.5×22.4L/ml=22.4L,故答案为:1:6;22.4L。
28.(1) SO3
(2) 共价键 S=C=S
(3)S2->N3->O2-
(4)C(s)+O2(g)= CO2(g) +a kJ/ml
【分析】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18号常见元素,原子序数按顺序增大。A的原子半径在所有元素中最小,A为H,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为C, E的最高价氧化物中含氧60% ,该最高价氧化物为SO3,E为S,D与E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与E位于同主族,D为O,C的原子序数比B大、比D小,C为N。
【详解】(1)E为S,其最高价氧化物为SO3,C为N,其氢化物为NH3,电子式为:。
(2)A2D2为H2O2,为共价化合物,存在共价键,BE2为CS2,其结构式为:S=C=S。
(3)C、D、E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为:N3-、O2-、S2-,电子层数越多、微粒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微粒半径越小,因此三种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N3->O2-。
(4)1mlC与足量O2完全反应后,放出akJ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 CO2(g) +a kJ/m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沪科技版(2020)必修第一册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精品练习题,文件包含43核外电子排布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43核外电子排布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8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知识点突破练习(人教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无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5氮及其重要化合物-上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知识点突破练习(沪科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无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