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物质的量、物质的分类-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知识点突破练习(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01物质的量、物质的分类-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知识点突破练习(人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2上·浙江台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B.C.D.
2.(2022上·浙江湖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镁溶液属于纯净物B.雾、云属于气溶胶
C.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D.非金属氧化物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3.(2022上·浙江杭州·高一校联考期末)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氧化钠Na2OB.纯碱Na2CO3
C.烧碱NaOHD.硝酸HNO3
4.(2022上·浙江嘉兴·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B.KOHC.D.HClO
5.(2023上·浙江杭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Al2O3B.KOHC.NaClOD.H2CO3
6.(2023上·浙江金华·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B.C.D.
7.(2023上·浙江嘉兴·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B.C.D.
8.(2023上·浙江温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N2B.HClC.Al2O3D.Na2CO3
9.(2023上·浙江·高一校联考期末)下列物质不属于半导体的是
A.Cu2OB.GaN(氮化镓)C.P4(白磷)D.Cu(AlO2)2
10.(2023上·浙江宁波·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是分散系,溶液、乳浊液、悬浊液都不属于分散系
B.云、雾属于气溶胶,其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
C.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D.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溶液中可制备胶体
11.(2023上·浙江·高一期末)向烧杯中加入4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就制得了Fe(OH)3胶体。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属于混合物
B.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
D.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方法
12.(2023上·浙江·高一期末)FeCl3溶液、Fe(OH)3胶体、Fe(OH)3浊液是三种重要的分散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FeCl3和Fe(OH)3均属于电解质
B.用丁达尔效应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C.Fe(OH)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m之间
D.在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至液体呈红褐色,并长时间煮沸,可得Fe(OH)3胶体
13.(2023上·浙江湖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溶液中氯离子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A.100 mL 0.25 ml/L的NaCl溶液B.300 mL 0.3 ml/L的溶液
C.200 mL 0.1 ml/L的溶液D.300 mL 0.05 ml/L的溶液
14.(2023上·浙江衢州·高一统考期末)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l气态物质,当体积为22.4L时,该气体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
B.2ml/LCaCl2溶液中Cl-的数目为4NA
C.标准状况下,1.12LBr2中含有0.05NA个分子
D.100g98%浓硫酸中,氧原子总数为4NA
15.(2023上·浙江湖州·高一统考期末)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6g与的混合物中含氧原子数为
B.1ml Na完全转化为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2
C.标准状况下,22.4L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D.1ml/L 溶液中离子总数为3
16.(2023上·浙江杭州·高一统考期末)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7 g NH3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4NA
B.18 g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C.0.5 ml/LNa2CO3溶液中含有的Na+的数目为NA
D.常温常压下,2.8 g CO和N2的混合气体中含原子数0.2NA
17.(2022上·浙江丽水·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理量单位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mlB.摩尔质量:
C.气体摩尔体积:D.阿伏伽德罗常数:
18.(2022上·浙江宁波·高一校联考期末)设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5.6 g Fe与0.1 ml 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100 mL 0.1 ml·L-1 NaCl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数为0.01NA
C.常温下,2.8 g N2中含有质子数为1.4NA
D.120 g NaHSO4和KHSO3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NA
19.(2022下·浙江绍兴·高一统考期末)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l与足量充分反应生成的分子数目为0.1NA
B.1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所含氢原子数为0.6NA
C.1ml/L溶液和1ml/L的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Cl-的数目为4NA
D.0.2ml与5.6gFe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3NA
20.(2023上·浙江宁波·高一统考期末)用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个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为22.4L
B.常温下,14gCO和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
C.1L1ml/LHCl溶液中含有HCl分子数为
D.一定条件下,1mlCu与足量硫粉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1.(2023上·浙江嘉兴·高一统考期末)同温同压下,向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等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2∶3B.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1∶1D.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是3∶2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是碱性氧化物,不属于碱,故A不符合题意;
B.是氢氧化钡,属于碱,故B符合题意;
C.是碳酸钠,属于盐,故C不符合题意;
D.是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2.B
【详解】A.氯化镁溶液中含有氯化镁和水,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选项A错误;
B.雾、云都是小液滴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属于气溶胶,选项B正确;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如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等是含氧化合物,但都含有三种元素,而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选项C错误;
D.有些非金属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CO、NO、H2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3.C
【详解】A.氧化钠Na2O中只含有Na、O两种元素,属于氧化物,而不属于碱,A不符合题意;
B.纯碱Na2CO3电离产生金属阳离子Na+、酸根,属于盐,B不符合题意;
C.烧碱NaOH电离产生金属阳离子Na+、氢氧根OH-,因此属于碱,C符合题意;
D.硝酸HNO3电离产生H+、,属于酸,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4.C
【详解】A.属于金属氧化物,不是盐类,故A不选;
B.KOH电离出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B不选;
C.由金属钠离子和酸根偏铝酸根组成,属于盐,故C选;
D.HClO电离出氢离子和次氯酸根,属于酸,故D不选;
故选:C。
5.C
【详解】A.Al2O3是由Al、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因此物质属于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
B.KOH是由K+与OH-构成的化合物,因此物质属于碱,B不符合题意;
C.NaClO由K+与ClO-构成的化合物,因此该物质属于盐,C符合题意;
D.H2CO3电离产生H+和酸根阴离子,因此属于酸,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6.B
【详解】A.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故A错误;
B.一水合氨属于碱,故B正确;
C.氧化钙属于碱性氧化物,不属于碱,故C错误;
D.氯化钠属于盐,不属于碱,故D错误;
故选B。
7.D
【分析】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
【详解】A.Na2O是碱性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
B.H2SO4是酸,B不符合题意;
C.H2O不是酸性氧化物,C不符合题意;
D.CO2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8.C
【分析】氧化物是由2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A.N2只由氮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不选A;
B.HCl由2种元素组成,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不选B;
C.Al2O3由铝、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选C;
D.Na2CO3由3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不选D;
选C。
9.C
【详解】Cu2O、GaN(氮化镓)和Cu(AlO2)2均属于半导体,P4(白磷)没有导电性,不属于半导体,故选C。
10.B
【详解】A.胶体是分散系,溶液、乳浊液、悬浊液都属于分散系,故A错误;
B.云、雾属于气溶胶,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故B正确;
C.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故C错误;
D.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溶液中,得到沉淀,不能得到胶体,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1.B
【详解】A.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属于混合物,A正确;
B.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B错误;
C.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即10-9-10-7m之间,C正确;
D.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可用于区分胶体和溶液,D正确;
故选B。
12.D
【详解】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则FeCl3和Fe(OH)3均属于电解质,A正确;
B.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溶液没有,则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B正确;
C.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浊液,Fe(OH)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m之间,C正确;
D.在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可得到Fe(OH)3胶体,长时间加热会导致胶体的聚沉,从而得到氢氧化铁沉淀,D错误;
故选D。
13.D
【详解】A.100 mL 0.25 ml/L的NaCl溶液氯离子物质的量为0.25 ml/L0.1L=0.025ml,A错误;
B.电离产生氯酸根和钾离子,无氯离子,即氯离子物质的量为0ml,B错误;
C.200 mL 0.1 ml/L的溶液氯离子物质的量为0.1 ml/L 20.2L=0.04 ml,C错误;
D.300 mL 0.05 ml/L的溶液氯离子物质的量为0.05 ml/L 30.3L=0.045ml,D正确;
故选D。
14.A
【详解】A.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l时,可能为标况,也可能是其他温度和压强,A正确;
B.未说明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离子数目,B错误;
C.标况下,溴为非气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C错误;
D.硫酸和水都含有氧元素,未计算水所含氧原子,D错误;
故选A。
15.A
【详解】A,与都是由氧元素构成,所以16g与的混合物中含氧原子物质的量为,即氧原子数为,A正确;
B.金属钠中钠元素显零价,过氧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所以1ml Na完全转化为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B错误;
C.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不适用于气体体积摩尔公式计算,C错误;
D.未指出溶液体积,无法计算出溶质物质的量,D错误;
故选A。
16.D
【详解】A.NH3分子中含有3对共用电子对,1.7 g NH3的物质的量是0.1 ml,则其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3NA,A错误;
B.18 g H2O的物质的量是1 ml,但在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因此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体积大小,B错误;
C.只有溶液浓度,缺少溶液体积,不能计算其中含有的微粒数目,C错误;
D.CO和N2都是双原子分子,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28,常温常压下,2.8 g CO和N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1 ml,则其中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2 ml,故混合气体中含原子数0.2NA,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7.C
【详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单位分别为ml、g⋅ml−1、ml−1,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为L⋅ml−1而不是ml⋅L−1,选项C错误,故选C。
18.A
【详解】A.Fe与Cl2反应产生FeCl3,5.6 g Fe的物质的量是0.1 ml,其与0.1 ml Cl2充分反应时Cl2不足量,要以不足量的Cl2为标准计算电子转移数目,故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A错误;
B.100 mL 0.1 ml·L-1 NaCl溶液中含有溶质NaCl的物质的量n(NaCl)=0.1 ml/L×0.1 L=0.01 ml,则根据盐的组成可知其电离产生氯离子数为0.01NA,B正确;
C.常温下,2.8 g N2的物质的量是0.1 ml,由于1个N2分子中含有14个质子,则在0.1 ml N2中含有质子数为1.4NA,C正确;
D.NaHSO4和KHSO3的式量都是120,则120 g NaHSO4和KHSO3的混合物中含有物质的物质的量是1 ml,两种盐都是由1个金属阳离子和1个酸根阴离子构成,故1 ml混合盐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NA,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19.D
【详解】A.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0.1ml与足量充分反应生成的分子数目小于0.1NA,A不正确;
B.1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乙醇所含氢原子数为=0.6NA,则乙醇水溶液中所含氢原子数大于0.6NA,B不正确;
C.1ml/L溶液和1ml/L的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体积不能确定,无法计算Cl-的数目,C不正确;
D.0.2ml与5.6gFe充分反应,生成FeCl3,且0.1mlFe完全反应,则转移电子数目为0.3NA,D正确;
故选D。
20.B
【详解】A.常温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4.5L∙ml−1,则个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为24.5L,故A错误;
B.CO和的摩尔质量都为28 g∙ml−1,常温下,14gCO和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l,则含有的分子数为,故B正确;
C.1L1ml/LHCl溶液中没有HCl分子,有氢离子和氯离子,故C错误;
D.铜和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铜,一定条件下,1ml Cu与足量硫粉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21.B
【分析】向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等质量的气体,则两容器中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
【详解】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为3∶2,故A错误;
B.根据前面分析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B正确;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为3∶2,故C错误;
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为2∶3,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人教版2019),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9化学键-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知识点突破练习(人教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无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8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知识点突破练习(人教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无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