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砀山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从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择洞而居到半坡、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关于半坡、河姆渡人的房屋表述正确的是( )
A.半坡人居住在干栏式建筑里B.半坡人的房屋特点是防潮通风
C.河姆渡人的房屋有楼上楼下两层D.河姆渡人的房屋内设有灶坑
2.《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材料说明西周分封制下诸侯要承担的义务是( )
A.定期觐见周王B.向周王进献贡物C.定期服役D.服从周王调兵
3.公元前651年他召集诸侯会盟,提出了“尊周室,攘夷狄”的口号。“他”是( )
A.齐桓公B.秦穆公C.晋文公D.楚庄王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东周时期朝廷软弱无力,列国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看来是个多事之秋。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历程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表现为( )
A.出现青铜器B.国家走向统一C.铁制农具出现D.战争逐渐减少
5.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取食税之多”;孔子叹“苛政猛于虎”;孟子斥责梁惠王之流“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是“率兽而食人”;庄子则揭露国君们“轻用民死”。据此可见,当时他们都( )
A.推动社会改革B.关注民生C.维护周天子权威D.研究天人关系
6.琅琊刻石(图1)为秦始皇东巡到琅琊郡(今山东胶南西北)时所立,刻石颂扬了秦始皇的功绩。依据所学推断其碑文中所颂扬的功绩应包括( )
图1
A.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B.镇压了陈胜、吴广起义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D.灭六国,完成统一
7.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以下和秦朝灭亡有关的是( )
A.推行郡县制B.统一货币C.修建万里长城D.统一度量衡
8.汉高祖刘邦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和兵役负担;汉文帝和汉景帝要求各级官员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汉初统治者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提高农民收入B.维护西汉统治C.防止士兵起义D.抵制匈奴进攻
9.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了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等措施。这些措施( )
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B.控制商品生产
C.打击商人囤积行为D.稳定市场物价
10.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气”。由此可知,太学里推行的教材内容来自( )
A.道家B.法家C.儒家D.兵家
11.东汉初期,光武帝曾下令“益州和凉州的奴婢,凡是向所在地官府申请的人,都可以恢复平民的身份。”光武帝的这一政策有利于( )
A.减轻农民负担B.恢复社会生产C.完善地方法规D.发展商业贸易
12.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材料说明了( )
A.外戚干权严重B.宦官祸国殃民C.地方割据称雄D.农民起义不断
13.公元184年,张角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反抗腐败的东汉政权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这场农民起义最直接的后果是( )
A.造成东汉灭亡B.东汉出现地方割据,名存实亡
C.外戚宦官开始交替掌权D.外族大规模入侵
14.“不是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核桃、石榴、葡萄来到中原。由此可见,张骞的历史贡献是( )
A.巩固了西汉统治B.促进了边疆开发
C.打击了匈奴势力D.推动了东西方交流
15.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广泛的影响。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去参观( )
A.四川成都青城山B.河南安阳殷墟C.秦始皇陵兵马俑D.河南洛阳白马寺
二、辨析改错(8分)
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舜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河南安阳出土的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也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文景之治”。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据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诸侯们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的直接原因,并说说当时秦国的改革名称。(4分)
(2)材料二中的“陛下”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恩分子弟”的根本目的。(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获得了哪些启发?(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及至始皇……弱天下之民……然陈涉(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据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在下流社会,则各种迷信,逐渐结合,而形成后世的道教。在汉时是其初步……张角却声势浩大,以公元一八四年起事。
——据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弱天下之民”具体表现在哪三个方面?陈胜、吴广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陈胜之后还有哪些杰出的反秦起义首领?(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张角的“起事”是指什么事件?并指出这次事件发生的背景。(4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历史名片是人类文明的美化和演绎,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格中A、C的名称。(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中B、D内容补充完整。(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两汉时期文化得以灿烂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
七年级历史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C根据所学可知,半坡人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屋内设有灶坑,主要是为了防风御寒。河姆渡人住在干栏式建筑里,有上下两层,可以防潮通风。故选C。
2.D根据所学可知,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材料信息“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反映的正是诸侯要承担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拱卫周王室的义务。故选D。
3.A根据题干“公元前651年他召集诸侯会盟,提出了‘尊周室,攘夷狄’的口号”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打出“尊王攘夷”口号。故选A。
4.C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周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表现为铁制农具的出现。故选C。
5.B根据材料“民之饥,以其上取食税之多”“苛政猛于虎”“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率兽而食人”“轻用民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老子、孔子、孟子、庄子都反对统治者过度剥削百姓,认识到统治者要以民为本、爱惜民力。故选B。
6.D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故选D。
7.C根据所学可知,修建万里长城属于秦朝沉重的徭役,是秦的暴政之一。故选C。
8.B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故选B。
9.A根据所学可知,朝廷为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盐铁、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的许多措施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故选A。
10.C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太学里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故选C。
11.B根据题干“益州和凉州的奴婢,凡是向所在地官府申请的人,都可以恢复平民的身份”可知,由奴婢变为平民,增加了劳动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故选B。
12.A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梁冀是东汉梁太后之兄,属于外戚范畴。故选A。
13.B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黄巾起义沉重的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出现地方割据,名存实亡。故选B。
14.D根据题干“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张骞通西域促进了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物种交流。故选D。
15.D根据“佛教”结合所学可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广泛的影响。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佛教寺庙。故选D。
二、辨析改错(8分)
16.(1)× “舜” 改为 “禹”
(2)× “四羊方尊” 改为 “司母戊鼎”
(3)√
(4)× “文景之治” 改为 “光武中兴”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1)直接原因:“争霸”战争的需要。(2分)商鞅变法。(2分)
(2)汉武帝。(2分)根本目的:打击诸侯势力,巩固西汉统治。(2分)
(3)启发:国家应大胆改革,敢于制度创新,要任用贤才等。(言之成理即可,2分)
18.(1)表现: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严苛的刑罚。(一方面1分,3分)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意思相近即可,2分)首领:项羽;刘邦。(任答1点即可,1分)
(2)黄巾起义。(2分)背景:东汉后期政治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繁。(意思相近即可,2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1)A:华佗;(2分)C:蔡伦。(2分)
(2)B: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对症治疗。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3分,意思相近即可)
D: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他写成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他公正记事,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分,意思相近即可)
(3)原因:经济发展;政局相对稳定;重视对外交往等。(2分,任答2点意思相近即可
名片名称
名片介绍
A
身份:东汉名医
主要成就:擅长针灸,实施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地位:外科鼻祖
张仲景
身份:东汉名医
主要成就: B
地位:“医圣”
C
时期:西汉
主要成就: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提高。
造纸优点:原料易得,成本低,产量高,质量好等。
司马迁
时期:西汉
身份:史学家
主要成就: D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D
A
C
B
D
C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B
A
B
D
D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12月质量调研九年级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12月质量调研九年级历史试题,共1页。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质量调研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质量调研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唐朝诗人胡曾在《流沙》中写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12月质量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砀山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12月质量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是一幅反映辛亥革命的漫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