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天津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地质作用下,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下图是青海黄河乡东南黄河堆积阶地实测剖面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河流阶地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T1、T3、T2B.T1、T2、T3C.T3、T2、T1D.T2、T3、T1
2.如果河流阶地是由河漫滩演变而来的,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主要的地质作用是( )
A.地壳下沉B.地壳水平运动C.河流堆积D.流水侵蚀下切
新月形沙丘是平面形如新月的沙丘,是风积地貌的一种。新月形沙丘的纵剖面有两个不对称的斜坡,其中一斜坡两侧形成接近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沙丘的两翼。新月形沙丘大部分出现在沙漠的边缘地带。图一为新月形沙丘景观图,图二为新月形沙丘剖面图。据此完成3~4题。
3.新月形沙丘两翼的延伸指向( )
A.迎风坡B.背风坡C.西部D.东部
4.新月形沙丘大部分出现在沙漠边缘地带的可能原因是沙漠边缘( )
A.临近戈壁滩,植被状况差B.地形复杂,利于泥沙沉积
C.高压控制,主导风向稳定D.风力减弱,风积作用显著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甘肃酒泉卫星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飞船进入距离地球400多千米的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选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A.纬度低,节省燃料.B.地广人稀,大气透明度好
C.地形隐蔽,安全性高D.海陆交通便利,便于火箭的运输
6.神舟十四号发射升空的过程中( )
A.甲层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B.乙层大气上冷下热,适合航空飞行
C.丙层空气对流旺盛,易成云致雨D.空间站所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是在传统日光温室的背面共用后墙搭建一个背阳的温室。采光面向阳的温室称为阳棚,采光面背阳的温室称为阴棚。采光面向阳的温室采用双层拱形设计,铺设双层棚膜,内层膜铺防寒棉被。如图为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7.阳棚铺设双层棚膜、内层膜铺防寒棉被主要是为了( )
A.增加大气辐射反射B.减弱大气逆辐射
C.减弱太阳辐射吸收D.减少地面辐射损失
8.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可阴阳互补,阴棚对阳棚的有利影响是( )
A.减少热量散失B.减少水分散失
C.增大昼夜温差D.增加空气流通
9.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在我国最具推广价值的是( )
A.华北地区B.东北地区C.西南地区D.东南地区
山东省成山头位于我国海岸线最东端,是最早看到海上日出的地方,2021年11月某中学前往该地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如下左图所示,中午时分,日光和煦,海天一色,写着“天尽头”的石柱耸立岸边。下右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据此完成10~11题。
10.与上左图所示时段内温压分布特征相符合的是( )
A. B.
C. D.
11.根据上右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早上日出前天色已亮,主要受①影响B.中午时分日光和煦,主要是②增强
C.倡导低碳生活是为了增强③D.海边昼夜温差小,主要是④减弱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3.甲、丁两地的风向分别是( )
A.西北风 东北风B.西北风 东南风
C东南风 西南风D东南风 西北风
水分以液态水或固态水的形式从大气降水开始,通过植被冠层的分配和调节到达地表,部分贮存在土壤中,部分形成地表径流;下渗到土壤中的水分被植被根系吸收,通过植物茎到达叶片,然后以气态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地表或植被冠层截留的液态水直接蒸发成气态而散发到大气中。读图,完成14~15题。
植被、土壤和大气水分循环过程
14.植被冠层截留雨水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①降雨量②雨前枝叶湿润度③叶片蒸腾量④植被冠层结构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5.下列因素不会髟响图示水循环过程中蒸发量的是( )
A.土壤水分含量B.植被冠层结构C.气象条件D.地下径流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其大小取决于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读图完成16~18题。
16.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
A.①海水盐度、②海水密度、③海水温度B.①海水密度、②海水盐度、③海水温度
C.①海水温度、②海水密度、③海水盐度D.①海水温度、②海水盐度、③海水密度
17.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小B.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大
C.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D.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
18.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大
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
D.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
下图示意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和水量平衡(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19~20题。
19.图中南半球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与水量平衡的关系是( )
A.负相关B.先负相关后正相关
C.正相关D.先正相关后负相关
20.影响图中A纬度盐度低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量B.蒸发量C.河川径流D.风向
下图为某大洋海域多年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关于图中最可能形成渔场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处容易形成海雾B.⑤处盐度比⑥处低
C.②处降温减湿D.①处增温增湿
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读图,完成23~27题。
23.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及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有机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B.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
C.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D.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高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
24.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B.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
C.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D.树木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
25.关于气候与土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B.在寒冷条件下,有机质分解缓慢
C.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减弱
D.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26.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阳坡的蒸发量大,土壤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接收的太阳辐射多于阴坡,土壤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热带森林地区温度高,植物生长量大,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温带草原地区
B.湿润地区微生物分解快,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干旱地区
C.江南丘陵水热条件好,红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青藏高原寒漠土
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色土是指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纯天然土壤,由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各地进贡而来。据此,完成28~29题。
28.若由东方进贡而来的土壤颜色是青色,则下列进贡方位与土壤颜色对应正确的是( )
A.北——黑B.南——黄C.西——红D.中——白
29.若要改良红色土壤以满足耕作需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引淡淋盐B.增施绿肥C.引水灌溉D.平整土地
下图为某地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0~31题。
30.下列关于图示四类沉积物对土壤特征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有机质养分含量多少B.影响矿物质养分元素种类
C.影响土壤颗粒的粗细质地D.影响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多少
31.根据沉积物分布推测,从山顶到低平洼地,土壤类型依次为( )
A.砾质土、壤土、砂土和黏土B.黏土、壤土、砂土和砾质土
C.黏土、壤土、砾质土和砂土D.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
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树处于休眠状态,到了春天(或某些地方的雨季),树就开始生长了。新的细胞长在上一年的树轮与树皮之间。刚开始的时候,新生细胞长得比较大,形成的是“早材”,随着季节的变化,以后长出的细胞就越来越小了,较小细胞的颜色也会逐渐变深,这时形成的是“晚材”。晚材与来年长出的早材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前后两条界线之间的那部分木材,就形成了“年轮”,它是大自然的记录者。据此完成32~33题。
32.影响树木“年轮”出现宽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
A.风力强弱B.水热条件C.海拔高低D.土壤肥力
33.在自然界,有些地区的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这些树木最有可能是( )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下图为2020年3月15日同一时刻拍摄于我国某城市东西向八车道街道的景观图。街道两侧为2019年年底按同一要求移植过来的樟树,樟树是亚热带地区的优势树种,图中显示拍摄当日,街道一侧樟树已在原来光秃的树枝上长出了一簇簇新叶,另一侧樟树则新叶鲜见。据此完成34~35题。
34.图中樟树树枝“原来光秃”的直接原因是( )
A.人为修剪B.风力大C.冬季低温D.降水少
35.造成图中街道两侧樟树生长状况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种植时间B.夜间气温C.樟树品种D.白天光照
二、综合题:(3小题,共30分)
36、(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钱塘江主源出自安徽休宁县大尖山岭北麓的新安江,往东北流贯浙江省北部,经杭州湾入东海,河长588.73千米,流域面积50100平方千米。流域降水丰沛,河流中含泥沙量小。钱塘江入海口的海潮即为钱塘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2020年10月4日(农历八月十八),2万余名观潮者聚集在观潮胜地浙江海宁盐官,争相目睹“一线潮”。下图示意钱塘江流域。
(1)判断钱塘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说明理由。(3分)
(2)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角度,说明钱塘江的意义。(2分)
(3)分析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的原因。(3分)
材料二:2020年5月-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洪水重于常年,为完善洪水排泄的缓冲功能,江苏省政府在某高校试点建设“海绵校园”。图甲为我国部分地区雨涝频次分布图,图乙为该高校试点建设的“海绵校园”示意图。
(4)图甲显示我国雨涝频次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
江苏省夏季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有洪涝和________。(2分)
(5)分析图乙中铺设透水砖和增加绿化面积在建设“海绵校园”中所起的作用。(2分)
37、(10分)材料一:读地中海及其周围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图中①②③三个海区中,海水盐度最高的海区为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4分)
(2)判断图中①②③三个海区中,海水盐度最低的海区为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2分)
材料二:上图为北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下图为太平洋沿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
(3)上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海区中,能形成大渔场的是______,请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2分)
(4)下图中①②③三个观测站由低纬向高纬排列顺序是______,请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2分)
38、(8分)莆田市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省内地理实践活动,下列为该组同学调查搜集的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站来到大连大黑山,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左图)示意图。
(1)图中序号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是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3分)
(2)为了观察土壤的垂直分层结构,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右图),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____层。大黑山山脚地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于________林。大黑山分布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引起了研学小组的注意,推测________(南、北)坡的杜鹃花率先绽放。(3分)
(3)该组同学选取了土壤样本回实验室测量发现,对耕作而言,该地区土壤较南方地区的土壤肥沃,从自然原因角度分析该地土壤较南方肥沃的原因。(2分)
地理答案
选择题
综合题
36.(1)海陆间水循环理由:钱塘江汇入东海(可答海洋或杭州湾); 流域降水丰沛,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2)塑造地表形态,为海洋输送物质(或联系海洋和陆地的纽带); 缓解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为人类活动提供淡水资源等
(3)农历月15-18日,海水受到的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最大;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讯速缩小湖水层层相叠:沿海一带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
(4)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干旱/台风/高温(任写一项即可)
(5)铺设透水砖有利于雨水和地表径流的下渗,增加雨水的存续量:增加绿化面积有利于通过植被截留降水,增加下渗: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
37.(1)③红海降水气温高蒸发旺,入海径流少,盐度最高
(2)①海区为尼罗河入海口处,尼罗河的入海径流量影响其海水盐度降低,盐度低
(3)甲; 由所学知识可知,大洋渔场主要形成在0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的海区。读图可知,图中甲海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故能形成渔场。
(4)②①③; 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38.(1)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淋溶层;落叶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南
(3)该地区枯枝落叶多,生物量多,较南方地区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降水量小,淋溶作用弱,有利于养分在土壤中积累。因此该地区耕作业区土壤肥沃。(任答2点)1-5
C
D
B
D
B
6-10
D
D
A
B
B
11-15
A
A
B
C
D
16-20
D
C
D
A
C
21-25
C
A
C
B
C
26-30
C
A
A
B
C
31-35
D
B
A
A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考试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黄带砂岩形成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车霜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右图中,图中四个城市,风力最大的是,此时重庆的风向大致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蓟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第二次月考地理模拟试题(附答案),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