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德阳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人:审题人:
一、单选题(共48分,每小题2分)
罗赖马山位于巴西、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三国交界处,海拔2810米,山顶平台长14千米、宽5千米,是帕卡赖马山脉的最高峰,根据其顶部平坦,四周陡峭的形状,被称为“桌状山”。18世纪,科学家在山顶发现大量的恐龙化石。下图为罗赖马山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罗赖马山山体的岩石类型主要是( )
A. 侵入型岩浆岩B. 变质岩C. 喷出型岩浆岩D. 沉积岩
2. 罗赖马山成为帕卡赖马山脉最高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地壳抬升B. 流水侵蚀C. 岩浆活动D. 风力堆积
3. 与多数锥状山顶相比,罗赖马山形成桌状山顶的主要原因是( )
A. 风化作用强烈B. 顶部岩层坚硬C. 冰川侵蚀显著D. 人类干扰较少
【答案】1. D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山体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为沉积岩的特征。同时材料中提到科学家在山顶发现大量的恐龙化石,化石只可能出现在沉积岩中。因此罗赖马山山体的岩石类型主要是沉积岩,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罗赖马山顶部平坦,四周陡峭,为断块山。根据地质构造类型相关知识可知,断块山是由地垒形成的。该地沉积岩层在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下,岩层断裂,山体岩层沿着断裂面整体或者部分抬升而形成断块山。综上所述,形成断块山的主要作用是地壳抬升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罗赖马山作为桌状山,似突立于地表的巨大石块,顶部平坦,其原因可能是构成山体的岩石为水平沉积的沉积岩,且沉积岩岩性坚硬,受外力的侵蚀影响小,B正确;风化作用强烈的结果是岩石破碎,并不平坦,A错误;罗赖马山位于巴西、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三国交界处,纬度低,位于热带,冰川侵蚀不显著,C错误;罗赖马山形成桌状山顶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与人类干扰无关,D错误。故选B。
【点睛】断块山又称地垒山,是地壳断裂抬升所形成的块状山体。一般都具备山峰高耸、山势陡峻、山形奇特的特点,并且多悬崖峭壁、幽谷危岩,如泰山、华山等。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示区域整体的地质构造为( )
A. 背斜构造B. 断裂构造C. 地垒构造D. 褶皱构造
5. 若图中范围内有丰富的资源,则( )
A. Q地地下可能贮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B. 在P地向下钻探可找到岩层④所含资源
C. 若⑤为石灰岩,则Q地下可能有大理岩矿D. P地地下水丰富
【答案】4. D 5. C
【解析】
【4题详解】
图中Q地岩层向下弯曲且中间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故Q地的地质构造为向斜;P地岩层向上拱起,且中间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故P地的地质构造为背斜。背斜和向斜是褶皱构造的基本形式,因此图示区域整体的地质构造为褶皱构造,不单是背斜构造,排除A,D符合题意;读图可知,图示区域没有明显的断裂构造,更没有断层组合构造——地垒,排除BC。故选D。
【5题详解】
读图可知,Q地为向斜,是很好的储水构造,不利于油、气的贮藏,排除A;读图可知,P地顶部岩石被侵蚀,岩层④缺失,故在P地钻探不可能找到岩层④所含的资源,排除B;若⑤为石灰岩,Q地地下有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岩浆侵入时,靠近岩浆的石灰岩有可能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C符合题意;P地为背斜,岩层形态不利于地下水的汇集,地下水向两侧分流,地下水并不会丰富,排除D。故选C。
【点睛】向斜岩层形态利于地下水汇集,是很好的储水构造;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利于油气储存,是很好的储油构造;由于背斜的拱形构造结构稳定、地下水分流不易透水,因此背斜构造有利于建设地下隧道。
图示意某月9日6时澳大利亚及其附近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该月最可能是( )
A. 5月B. 7月C. 9月D. 11月
7. 此时,关于下列各地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地风向为偏西风B. 丁地可能即将迎来阴雨、降温天气
C. 甲地天气晴朗,万里无云D. 乙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
【答案】6. D 7. B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通常夏季陆地气温高,形成低压。海洋气温低,形成高压。读图该月份澳大利亚内陆形成低压,高压位于南部海洋(副热带高压南移),说明澳大利亚正处于当地夏季,11月份为南半球的夏季,D正确,排除ABC。故选D。
【7题详解】
读图可知,丙地东侧为高压,风向从高压吹向低压,为偏东风,A错误;丁地即将迎来冷锋过境,可能即将迎来阴雨、降温天气,B正确;甲地位于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为阴雨天气,C错误;乙地位于冷锋锋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D错误,故选B。
【点睛】冷锋过境前后天气的变化: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逐渐升高,风力增大,一般会出现明雨天气;冷锋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月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
A. 我国江淮地区正值“梅雨”季节B. 北半球昼长夜短
C. 中南半岛盛行西南季风D. 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9. 以下关于大气活动中心①②的描述,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①中心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为逆时针辐散
B ①强盛时,我国北方易出现寒潮天气
C. ②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②的形成和发展对我国的雨带推移有很大的影响
【答案】8. D 9. B
【解析】
【8题详解】
由图可知,此时亚欧大陆上被强大的高压控制,而太平洋被低压控制,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我国江淮地区正值“梅雨”季节是6、7月份,因此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北半球冬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因此B项错误。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因此C项错误;地中海沿岸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因此D项正确。故选D。
【9题详解】
由图可知,①为亚洲高压,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为顺时针辐散,因此A项错误;亚洲高压,在北半球冬季时势力强盛,此时我国北方易出现寒潮天气,因此B项正确;②为阿留申低压,是副极地低气压带的一部分,其成因是北半球冬半年,由于陆地气温低,在亚欧大陆内部和美洲大陆内部形成的冷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致使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阿留申群岛附近形成阿留申低压,根据所学知识,副极地低气压由动力原因形成,故阿留申低压也由动力原因形成,所以C项错误;②为阿留申低压,对我国雨带推移影响有很大影响的是副热带高压,因此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海陆的气压分布:①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②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故在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大西洋上形成冰岛低压;而在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大西洋上形成亚速尔高压。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两半球信风气流汇合形成的多雨地带,又称赤道辐合带。其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而南北移动,正常最南到5°S,最北可达15°N。下图示意某季节非洲盛行风向及热带辐合带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示季节( )
A. 亚洲东部盛行西北季风B.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
C. 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多发D. 地中海沿岸河流正处于枯水期
11. 与几内亚季风成因相似的是( )
A. 我国东部地区的西北季风B. 我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
C. 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季风D. 印度南部地区的西南季风
【答案】10. A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北印度洋海区盛行东北风,东北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西北风,南亚的盛行风由大陆吹向海洋,表明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形成高气压,亚洲东部盛行西北季风,A正确;北半球冬季,大陆中高纬度上形成冷高压,切断南移的副极地低气压带,陆地上的高压不会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B错误;北半球冬季,北半球热带洋面热量条件较差,加上大气环流影响,很难形成台风,C错误;北半球冬季,属于地中海气候的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河流因雨水补给多而处于丰水期, 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几内亚季风属于变向信风,即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起到重要作用。我国东部的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属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这些季风成因与几内亚季风成因不同,AB错误;南半球冬季时,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 ,该盛行风没有越过赤道转向,与几内亚季风成因不同,排除C;北半球夏季时,南印度洋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过程中,越过赤道右偏形成影响印度南部地区的西南季风,该盛行风与几内亚季风成因相似,D符合题。故选D。
【点睛】南亚季风的形成:冬季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风由蒙古西伯利亚吹向印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东北风,即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至北半球,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印度半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即为南亚的夏季风。
非洲马拉维湖常年表层温度基本在24℃~29℃,但每年7~8月,马拉维湖最南端的水域表层水温会下降到20℃左右。图1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A地降水资料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2. 关于A地12月降水特征形成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①受信风带控制②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③盛行上升气流④多地形雨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13. 7~8月马拉维湖南端表层水温下降的原因( )
A. 赤道低压控制湖区,云层厚,日照时间少
B. 东南信风控制湖区,表层湖水被吹离湖岸,底层冷水上泛补充
C. 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 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量大
【答案】12. B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图示A地位非洲东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1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或南移),当地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对流旺盛,降水较多,②③正确。12月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而不是受信风带控制,其降水与地形雨关系也不大,①④错。故选B。
【13题详解】
7-8月份,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东南信风控制湖区,湖泊南端离岸风的吹拂下,表层湖水被吹离湖岸,底层冷水上泛补充,使水温下降。同时,7-8月份,南半球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温度低。所以7~8月马拉维湖南端表层水温下降,B正确,A错。当地纬度低,C错。当地纬度较低,周边山地海拔有限,存在高山冰雪的可能性不大,且7~8月为当地冬季,气温相对不高,冰雪融水补给量小,D错。故选B。
【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中,大气环流一般影响的范围大,与降水的纬度差异有关;纬度位置一般通过大气环流影响降水。大陆沿岸地区降水会受到洋流影响,一般暖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作用。大陆局部地区降水差异多与地形有关,一般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乍得湖是非洲内陆淡水湖,位于非洲中北部,由大陆局部凹陷而成,为第四纪古乍得海的残余;湖泊面积年变幅大。下图为乍得湖流域水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乍得湖面积季节变化大,其面积最大可能在( )
A. 4月B. 6月C. 8月D. 12月
15. 乍得湖是一个内陆湖泊,但湖水却为淡水。主要原因是( )
A. 大气降水量大B. 河流来水量大C. 湖水蒸发量小D. 湖水下渗量大
【答案】14. C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由乍得湖流域水系图可知,乍得湖有多条河流注入,水位的变化主要受河水补给变化的影响;结合图中的经纬度可判断出,流域内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北半球夏半年降水多,考虑积累因素,8月份湖水量最大,面积最大,因此C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乍得湖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二季,干季时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湖水盐度应该升高,但湖水仍为淡水,说明大气降水对湖水的盐度影响较小,因此A项错误。由图可知,乍得湖的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湖水的蒸发旺盛,因此C项错误。乍得湖虽然有多条河流注入,随着大量河水注入的还有大量盐分,而乍得湖没有河流流出,在加上强烈的蒸发,大量盐分会在湖泊积累,使湖水盐度升高,但乍得湖却是淡水湖,这说明乍得湖通过湖水大量下渗进行水体更新,从而降低湖水盐度,图中也可看出乍得湖周围有大片湿地,因此D项正确,B项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湖水盐度的因素:①温度。湖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当湖水结冰时,也会导致湖水盐度变高;②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湖水盐度高;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湖水盐度低;③湖泊形状。湖泊封闭会减少本区域与其他区域的湖水交换;④径流。地表淡水河流的汇入和汇出,致使湖水盐度变低。
下图示意印度洋局部洋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影响M、N两处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盛行风B. 陆地形状、地转偏向力
C. 地形、地转偏向力D. 陆地形状、盛行风
17. 图中阴影部分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处寒暖流交汇处B. 陆地河流带来较多的营养物质
C. 离岸风和上升补偿流影响显著D. 地处浅海大陆架,光照充足、水温适宜
【答案】16. D 17. C
【解析】
【分析】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北印度洋的洋流是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故此时北印度洋为夏季,洋流在西南季风影响下向东北流动,在M、N处遇到陆地阻挡,沿陆地轮廓流动,所以影响M、N两处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陆地形状和盛行风,D正确;地形、地转偏向力对M、N两处洋流流向影响不大,ABC错。 故本题选D。
【17题详解】
图中阴影处没有寒暖流交汇,A错误;该海区陆地入海河流较少,B错误;东非沿海海域大陆架面积小,D错误;该海区夏季受西南季风(离岸风)的影响,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将底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形成了丰富的渔业资源,C正确。故本题选C。
【点睛】影响渔业资源分布的因素:
(1)深度:沿海大陆架海域,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氧气充足,为海洋生物提供好的生存环境。因此渔业资源丰富。
(2)温度带:温带海区水温适宜,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因此渔业资源丰富。
(3)洋流: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处,海水上泛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渔业资源丰富。
(4)河流:河流入海时从陆上带来大量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长白山天池为中国第一深湖,最深处373米,湖面海拔高度为2189.1米,被一系列玄武岩为基底的山峰包围。湖区降水集中在6~9月,所在流域年降水量1400mm,为湖泊提供0.43亿m³的水量。湖区年均溢出水量为1.23亿m³,地表没有河流汇入,湖面水位多年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长白山天池形成于( )
A. 火山口集水B. 地壳断陷集水C. 河流改道D. 滑坡阻断河流
19. 长白山天池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①雨水②河流水③冰川融水④地下水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18. A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长白山天池被一系列玄武岩为基底的山峰包围,玄武岩为喷出型岩浆岩,因此长白山天池为火山口集水形成的湖泊,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9题详解】
长白山天池所在流域年降水量1400mm,雨水为其重要补给水源,①正确;长白山天池为火山口集水形成的湖泊,没有河流水注入,②错误;长白山没有冰川分布,③错误;被一系列玄武岩为基底的山峰包围,山体的地下水可以补给湖泊,④正确。故选D。
【点睛】湖泊的补给方式一般有河流水、地下水、冰雪融水、季节性的积雪融水等。
下图示意世界部分海域洋流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20. 甲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 加强高低纬度之间热量交换B. 增加流经海域降水量
C. 提高较低纬度海水温度D. 抑制流经海域冷水鱼生长
21. 厄尔尼诺现象( )
A. 使甲洋流沿岸地区鱼粉加工繁忙B. 会使乙海域渔业减产
C. 导致全球气候恶化D. 使甲洋流流经的30°S沿岸降水增多
【答案】20. A 21. D
【解析】
【20题详解】
根据图中大洲轮廓可以判断,甲是秘鲁寒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交换,A项正确。寒流降温减湿,会减少流经海域降水量,B项错误。寒流较流经海域水温低,会降低较低纬度海水温度,C项错误。寒流会促进流经海域冷水鱼的生长,D项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错误,故选A。
【21题详解】
厄尔尼诺现象会使秘鲁渔场渔业因表层海水营养物质减少而受损,对乙海域渔业影响不大,A、B项错误。厄尔尼诺现象会使全球气候异常,但不一定恶化,C项错误。热带东太平洋海域增温会使甲洋流流经的30°S沿岸气流上升增多,降水增多,D项正确。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错误,故选D。
【点睛】厄尔尼诺是秘鲁、厄瓜多尔一带的渔民用以称呼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名词,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读“天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北坡在海拔2500米处出现针叶林主要原因是( )
A. 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B. 北坡是阴坡,温度低
C. 受太平洋水汽影响大,降水多D. 地势高,气温低
23. 与北坡相比,南坡山地草原带分布的海拔较高,主要原因是南坡( )
A. 是迎风坡,降水多B. 是向阳坡,热量较丰富
C. 土壤肥沃,土地生产力高D. 地势平缓,坡度较小
24. 与南坡相比,北坡雪线(积雪冰川带的下限)较低,主要原因是北坡( )
①降水较多②坡度较陡③风力较大④气温较低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22. A 23. B 24. B
【解析】
【22题详解】
所学知识可知,天山北坡地处准噶尔盆地,盆地西部是半封闭的,有缺口,西风从大西洋带来的水汽在北坡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水分条件好,所以在海拔2500米处出现针叶林,A正确;天山地处新疆内陆,降水少,典型自然地带是荒漠草原,北坡出现林带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和温度低关系不大,BD错误;北坡深居内陆,太平洋水汽难以到达,受大西洋水汽影响大,C错误。故选A。
【23题详解】
影响山地不同坡向同一自然带海拔高低的主要因素是热量,热量丰富则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天山南坡是向阳坡,日照时间长,气温高,热量较丰富,山地草原带分布的海拔比北坡高,B正确;与北坡相比,南坡降水较少,A错误;坡度、土壤都不是影响自然带分布海拔高低的主要因素,CD错误。故选B。
【24题详解】
与南坡相比,北坡雪线较低,主要是因为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积雪量大;北坡纬度较高,且是阴坡,气温较低,积雪不易融化,因此①④正确;从图示可知,北坡坡度较缓,且坡度陡处,雪线较高,不符合题意,②错误;风力对雪线高低的影响较小,③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雪线高低:1、降水: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2、温度:低纬度,温度高,雪线高;高纬度,温度低,雪线低。阳坡温度高,雪线高;阴坡温度低,雪线低。夏季,温度高,雪线高;冬季,温度低,雪线低。全球气候变暖,雪线升高;3、坡度:坡度大,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高。
二、综合题(共52分)
25. 下图为某日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昼,d、e为晨昏线与极圈的交点,a点为晨昏线的最南端。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
(2)若图示日期b、c两地所在纬线的夜长为9小时,则b地所在经线的经度是________,c地所在经线的经度是________。
(3)当d、e两点之间的距离增大时, a点向________ (填“南"或“北”)移动, 这时, e点的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 正午日影长度变________ (填“长"或“短”)。
(4)如果黄赤交角变为25°时,d点(南极圈)所在纬度将会变________ (大或小);地球上的五带中范围变大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范围变小的是________。
【答案】25. (15°S, 60°W)
26. ①. 52.5°E ②. 172.5°W
27. ①. 南 ②. 减小 ③. 长
28. ①. 小 ②. 热带 ③. 寒带(南北寒带) ④. 温带(南北温带)
【解析】
【分析】该题以某日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问题,下设4个小问,涉及地球自转与公转特征及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区域认知能力,人地协调观念,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小问1详解】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图示阴影部分为黑夜,75°S以南出现白昼,此时太阳直射15°S,根据图中所示昼夜分布,也得中央0:00所在经线为120°E,则12:00所在经线为60°W,则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15°S, 60°W)。
【小问2详解】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b、c两地所在纬线的夜长为9小时,根据时区时差计算公式为,当地时间=已知时间所在经度-相差时间*15°/h,则b的当地时间=120°E-9/2*15°=52.5°E,c的当地时间=120°E+9/2*15°=172.5°W。
【小问3详解】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当d、e两点之间的距离增大时,代表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向南极点移动,故为向南移动;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故e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正午日影长度增长。
【小问4详解】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当黄赤交角变为25°时,回归线纬度值会增大,极圈的纬度值将变小,因此五带中热带和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减小。
26.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
材料二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图。
(1)从板块运动角度分析冰岛多火山喷发的原因。
(2)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活动。然而也为人类带来有利的方面,举例说明。
(3)从板块运动角度分析大西洋、地中海未来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答案】(1)冰岛处在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2)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带来硫黄等有用矿物;利用火山景观发展旅游;有利于火山研究。
(3)大西洋的面积会不断扩大,因为它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处于不断张裂中;地中海的面积会不断缩小,因为它处于板块消亡边界。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全球板块分布等知识可知,由于冰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是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多火山。
【小问2详解】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是极好的天然肥料,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农作物生长;火山喷发产生的硫黄是有用的矿物;利用火山喷发形成的天池等可以发展旅游业,火山也是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方式之一,所以还可以用于科研考察等。
【小问3详解】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边界,即消亡边界,未来地中海面积逐渐减少。大西洋处于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板块处于不断张裂中,所以大西洋面积会不断扩大。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大陆内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区面积广。下图为澳大利亚大陆及附近地区某年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及珀斯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南美洲西岸形成了狭长的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纬度很广,甚至延伸至赤道。下图为南美洲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示意图。
(1)说出材料一所示季节达尔文港的盛行风及其对降水的影响,并从气压带、风带移动的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2)说出珀斯气候类型及其在全球分布规律,并说明该季节珀斯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
(3)比较热带沙漠气候在澳大利亚和南美洲分布特点差异,并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答案】(1)盛行风:西北季风(或西北风)。对降水的影响:(来自低纬度海洋,水汽易凝结)带来较多降水。成因:此时为南半球夏季,受太阳直射点南移影响,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左偏,形成西北季风。
(2)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气候特征:炎热干燥。
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
(3)特点差异:澳大利亚:东西宽度大,南北宽度较小。南美洲:东西宽度小,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分布(直逼赤道地区)。原因:澳大利亚:大陆轮廓东西宽,南北较窄,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东部大分水岭紧临太平洋沿岸,削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呈南北走向,西临太平洋,地处东南信风背风坡的陆地面积小;沿岸有南北向寒流流经,减湿作用显著。
【解析】
【分析】本题以澳大利亚大陆及附近地区某年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及珀斯气候资料图、南美洲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示意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影响降水的因素、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一可知,此时澳大利亚陆地上气压低,海洋上气压高,盛行西北季风(或西北风)。由于西北季风来自低纬度海洋,水汽充足,水汽易凝结,带来较多降水。其成因是由于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此时为南半球夏季,受太阳直射点南移影响,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左偏,形成西北季风。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珀斯位于30°S到40°S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是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此时是南半球的夏季,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纬度低,太阳高度较大,气温高。
【小问3详解】
热带沙漠气候在澳大利亚和南美洲分布特点差异是宽度与分布方向的差异,澳大利亚东西宽度大,南北宽度较小;南美洲东西宽度小,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分布(直逼赤道地区)。原因是澳大利亚大陆轮廓东西宽,南北较窄,大陆内部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东部大分水岭紧临太平洋沿岸,削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且为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南美洲是因安第斯山脉呈南北走向,西临太平洋,地处东南信风背风坡,降水少,且陆地面积小;沿岸有南北向的秘鲁寒流流经,减湿作用显著,导致降水较少。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海为大西洋东北部的边缘海,附近有世界著名的渔场。下图为北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指出图中A洋流对海上航行的不利影响。
(2)分析北海附近海域出现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
(3)简述波罗的海海水盐度较低的原因。
【答案】(1)减慢自北向南航行船只的速度,增加燃料消耗;与寒流交汇的附近海域容易形成海雾,影响海上航行。
(2)地处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深层海水营养盐类物质上泛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3)纬度较高,气温低,降水量较多,蒸发量较小;沿岸河流众多,对海水起到稀释作用;与大西洋的通道狭窄,高盐度海水进入少。
【解析】
【分析】本题以北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洋流性质、渔场成因、盐度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该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属于暖流。其对海上航行的影响,一是影响航行速度,二是影响航行安全。该洋流自南向北流,会减慢自北向南航行船只速度,增加消耗燃料;同时,暖流水汽含量较大,海域所处纬度较高,加之受北冰洋南下冷水的影响,易形成海雾,影响航行安全。
【小问2详解】
北海渔场的形成原因是寒暖流交汇。由于海水密度的差异,密度大的冷水下沉,而密度比较小的暖水上升,使得海水发生垂直搅动。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深层海水营养盐类物质上泛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鱼群游动,利于形成大的渔场。
【小问3详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叙永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