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3.2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件+同步分层练习(含答案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3.2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件.pptx.ppt
    • 练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3.2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3.2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件.pptx第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3.2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件.pptx第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3.2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件.pptx第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3.2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件.pptx第4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3.2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件.pptx第5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3.2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件.pptx第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3.2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件.pptx第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3.2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件.pptx第8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3.2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第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3.2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第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3.2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精品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3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件pptxppt、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3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一般情况下,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杀死细菌,但变异的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在实验室连续培养细菌时,如果向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耐药菌有可能存活下来。
    通过观察细菌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经高温灭菌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及固体培养基,细菌菌株(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含有抗生素(如青霉素、卡那霉素)的圆形滤纸片(简称 抗生素 纸片),不含抗生素的纸片,镊子、涂布器、无菌棉签、酒精灯、记号笔、直尺等。
    6、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接种到已灭菌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重复步骤2~5。
    抗生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抗生素对细菌抑制作用越来越弱。
    抗生素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在连续培养几代后,抑菌圈的直径越来越小。
    1、为什么要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
    支持。抑菌圈边缘生长的可能是耐药菌。
    抗生素能够杀死细菌,在抑菌圈边缘抗生素浓度较低,可能存在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因此要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
    2、你的数据结果是否支持“耐药菌是普遍存在的”这一说法?
    是有利的,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有利或有害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
    3、在本实验的培养条件下,耐药菌所产生的变异是有利还是有害的?你怎么理解变异是有利还是有害的?
    5、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有人生病时觉得去医院很麻烦,就直接吃抗生素;有的禽畜养殖者将抗生素添加到动物饲料中。你认为这些做法会有什么后果?
    滥用抗生素会使病菌的抗药基因不断积累,抗药性不断增强,导致抗生素药物失效。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6.3.2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统称为一个物种。
    同一物种可以分布在不同区域,构成不同的种群。
    2.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作生殖隔离。
    如:马和驴、狮子和虎、斑马和驴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曼陀罗的花粉在其他植物的花的柱头上不能完全萌发成为花粉管,使得两性生殖细胞不能融合而形成生殖隔离
    不同物种个体间因生殖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在自然界,是不是同一物种的个体都生活在一起呢?
    不是,由于高山、河流、沙漠或其他地理上的障碍,每一个物种总是被分成一个一个或大或小的群体,这些群体就是不同的种群。例如,两个池塘里的鲤鱼就是两个种群。
    地理隔离:同种生物由于地理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隔离: 不同群体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之间的联系
    两个鼠种群间可能不能自由交配,也可能能自由交配。 如果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形成了两个新物种; 如果能自由交配并产生了可育后代,说明还是同一物种。
    如果把东北虎和华南虎放在同一片森林中,它们仍然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的后代,这说明东北虎和华南虎仍然属于同一个物种。
    在自然状态下,东北虎和华南虎之间能否发生基因交流呢?
    1.只要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就一定产生新物种吗?
    不一定,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明显差异,不一定出现新物种,只有出现生殖隔离才能形成新物种。
    2.经过漫长的地理隔离,一定会出现生殖隔离吗?
    不一定出现生殖隔离,如果两个种群的生活环境都不发生变化、变化很小或者发生相似的变化,则两个种群的进化方向相同,不会出现生殖隔离。
    思考 · 讨论(P117)
    这是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观察到的现象。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着13种地雀。这些地雀的喙差别很大,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而在辽阔的南美洲大陆上,却看不到这13种地雀的踪影。 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南美洲附近的太平洋中,由13个主要岛屿组成,这些岛屿与南美洲大陆的距离为160~950km。不同岛屿的环境有较大差别,比如岛的低洼地带,布满棘刺状的灌丛;而在只有大岛上才有的高地,则生长着茂密的森林。 这些岛屿是500万年前由海底的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比南美洲大陆的形成晚得多。因此,可以推测这些地雀的共同祖先来自南美洲大陆,以后在各个岛屿上形成了不同的种群。
    1.设想南美洲大陆的一种地雀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后,先在两个岛屿上形成两个初始种群。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多。它们的基因频率一样吗?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产生突变的情况一样吗?3.对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来说,环境的作用有没有差别?这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4.如果这片海域只有一个小岛,还会形成这么多种地雀吗?
    由于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够多,基因频率可能是不一样的。
    不一样。因为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不同岛屿的自然环境条件不一样,因此环境的作用会有差别,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朝不同的方向改变。
    不会。因为个体间有基因的交流。
    (1)这些地雀的共同祖先是原始地雀。它的后代具有可遗传的变异,这为地雀进化提供了____________。
    (2)各个岛屿的地雀因为有________隔离而不能进行____________,各岛地理环境不同,___________作用不同,使得不同岛屿上的地雀__________向不同方向发生定向改变,最终它们的基因库的差别得到积累形成____________,这便形成了新物种。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是通过长期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产生生殖隔离的著名实例。
    地理隔离,阻隔基因交流
    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物种形成的四个环节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③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④生殖隔离标志着新物种的出现
    总结: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地理隔离--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 生殖隔离--质变时期、物种形成的 标志。长期的地理隔离会导致生殖隔离的出现,但不是所有的地理隔离都可以导致生理隔离的出现;也不是所有的生殖隔离都需要经过生殖隔离的。
    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的比较
    物种形成的比较常见的方式:
    新物种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① 渐变式(绝大多数)
    ② 爆发式短时间内即可形成,如自然界中多倍体的形成。
    可能属于同一物种,也可能属于不同物种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 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但新物种产生的过程中一定存在进化。
    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原材料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1. 判断下列与隔离有关的表述是否正确。(1)在曼彻斯特的桦尺蛾种群中,黑色个体与浅色个体之间未出现生殖隔离。(2)加拉帕戈斯群岛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之间犹豫地理隔离而逐渐形成了生殖隔离。
    2. 19世纪70年代,10对原产于美国的灰松鼠被引入英国,结果在英国大量繁殖、泛滥成灾。对生活在两国的灰松鼠种群,可以作出的判断是 A. 两者尚未形成两个物种 B. 两者的外部形态有明显差别 C. 两者之间已经出现生殖隔离 D. 两者的基因库向不同方向改变
    1.斑马的染色体数为22对,驴的染色体数为31对,斑马和驴杂交产生的后代兼具斑马和驴的特征,称为斑驴兽或驴斑兽,俗称“斑驴”。斑马和驴杂交产生的后代是可育的吗?你能从染色体组的角度作出解释吗?
    【答案】斑马和驴杂交产生的后代是不育的。由题中所给斑马和驴的染色体数可知,其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为53条(不是偶数),杂交后代无法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正常的配子。

    相关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同步练习63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教学课件pptx、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同步练习63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原卷版+解析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它们是同一物种吗,斑驴不育,因为存在生殖隔离,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物种与种群的区别,地雀祖先,不同物种,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人教版 (2019)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 (2019)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复习导入,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同一物种,归纳总结,物种A,物种B,杂种植物,染色体加倍,异源多倍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