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综合练(五)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综合练(五),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未知,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填空题
1.(1)标准状况下,134.4 L HCl气体溶于1 L水中,此时溶液中Cl−数N(Cl−)≈ 。
(2)室温下,6.0 ml ·L−1的盐酸密度为1.095 g ·mL−1,则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用36%的浓盐酸配制250 mL 6.0 ml ·L−1的盐酸,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和 。
(4)用浓盐酸配制稀盐酸,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浓盐酸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最终所配溶液浓度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烧杯和玻璃棒未洗涤,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定容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从250 mL 6.0 ml ·L−1的盐酸中取出10 mL,其中c(Cl−)= ml ·L−1。
2.铬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的用途。铬元素的化合价可以是的整数价态。请根据如下转化关系图回答问题:
(1)框图中的含铬化合物中,铬元素为价的盐有 。
(2)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根据反应②、③,知类似具有两性,请写出的酸式电离方程式: 。
(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
(5)目前处理酸性废水多采用铁氧磁体法。该法是向废水中加入将还原成,调节,、全部转化成相当于(铁氧磁体,罗马数字表示元素价态)的沉淀。处理,需加入,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B.
C.D.
3.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填“对”或“错”),并将错误的离子方程式修改正确。
(1)铁粉溶于稀硫酸:2Fe2++6H+=2Fe3++H2 ↑ , 。
(2)用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Fe3++3OH-=Fe(OH)3↓ , 。
(3)氧化钙溶于盐酸反应:CaO+2H+=Ca2++H2O , 。
(4)BaCO3与稀硫酸反应:Ba2++=BaSO4↓ , 。
(5)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2++2OH-= Mg(OH)2↓ , 。
(6)硝酸钙溶液和碳酸钾溶液混合:Ca2++=CaCO3↓ , 。
4.(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石灰水区分Na2CO3与NaHCO3溶液;
B.HClO4的酸性强于H2SO3,所以非金属性:Cl﹥S;
C.配制0.2 ml·L-1的Na2CO3溶液480mL,需称量10.6g Na2CO3固体;
D.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E.强酸可以制弱酸,弱酸通过化学反应一定不能生成强酸;
F.过量的Zn和浓硫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22.4L,转移电子一定是2ml;
G.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和使KMnO4溶液褪色都体现了其漂白性。
(2)某透明溶液仅含Na+、Fe2+、Ba2+、Al3+、NO3-、Cl-、SO42-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均为1m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 ;
②写出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③向原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得到固体质量为 g。
(3)磷的一种化合物叫亚磷酸(H3PO3)。已知:
Ⅰ、0.1 ml/L H3PO3溶液的pH = 1.7;
Ⅱ、H3PO3与NaOH反应只生成Na2HPO3和NaH2PO3两种盐;
Ⅲ、H3PO3和碘水反应,碘水棕黄色褪去,再加AgNO3有黄色沉淀生成。
关于H3PO3的说法:①强酸;②弱酸;③二元酸;④三元酸;⑤氧化性酸;⑥还原性酸,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④⑥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写出H3PO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Ⅰ.已知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请回答以下问题:
(1)质量之比为32:7:30的三种气体、CO、NO分子数之比为 ,氧原子数之比为 。
(2)已知CO、混合气体的质量共10.0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则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 。
Ⅱ.用电弧法合成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杂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双线桥法表示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
(4)此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5)要使10mL 1.0 溶液被还原至少要加入 mL 2.0的溶液,消耗C的质量为 g。
(6)若产生6.72L(标准状况下)气体,该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l。
6.PSCl3、SCl2、NaN3等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
(1)PSCl3(结构式为:)中磷的化合价为 。
(2)S2Cl2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画出S2Cl2的结构式: 。
(3)能说明同周期的相邻元素S的非金属性比Cl弱的事实是 (填标号)。
A.H2SO3的酸性比HClO3的弱
B.气态H2S的热稳定性比HCl的弱
C.Cl2通入Na2S溶液可发生反应:Cl2+S2-=2Cl-+S↓
D.SO2是常见的还原剂,ClO2是常见的氧化剂
(4)NaN3是一种易溶于水(NaN3=Na++N)的白色固体,钠法(液氨法)制备NaN3的工艺流程如图:
①钠元素位于周期表第 周期 族。
②Na+的结构示意图为 。
③反应NH4NO3N2O↑+2H2O↑中,每生成1mlN2O转移电子数为 。
④销毁NaN3可用NaClO溶液,该销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被氧化为N2)。
7.纳米铁是一种黑色粉末,分散于水中形成纳米铁胶体,纳米铁可用于制作高密度磁性记录材料、磁性液体、电磁波吸收材料等。
(1)证明纳米铁粉分散于水中形成的是胶体的简单方法是 。
(2)一种制备纳米铁粉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洗涤时,能说明固体已洗涤干净的依据是 。
②当草酸亚铁全部转变为纳米铁粉时,将纳米铁粉快速倒在石棉网上,纳米铁粉立刻发生自燃并产生火星,上层为红棕色粉末,下层为黑色粉末,上层红棕色物质为 (填化学式)。
(3)活性炭负载纳米铁可高效去除含铬强酸性废水中的六价铬(以Cr2O表示),其原理为在强酸性条件下Cr2O首先被Fe2+还原为Cr3+,随溶液pH上升(pH始终小于7)再形成CrxFe1-x(OH)3沉淀而除去。上述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 , 。
8.试从不同的角度对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分类,将其类别名称分别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
9.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微粒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填字母)。
A.Fe B.Fe2+ C.Fe3+
(2)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在此过程中 是还原剂(填“维生素C”或“Fe3+”)。
(3)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的现象是: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 色,最后变成 色。
(4)印刷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将铜箔腐蚀,反应原理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0.密室逃脱游戏风靡全国。NaOH去玩密室逃脱,游戏规则:躲避能与NaOH反应的物质,否则无法逃脱。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OH成功逃脱所走的路线: (用图中序号连接)。
(2)能捕获NaOH的化学反应若在水溶液中发生,可以生成沉淀的反应有 个;其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盐是 (填化学式),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处于逃脱路线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它们之间常温下能否发生反应 (填“能”或“不能”)。
(4)AgNO3能否沿着NaOH的路线成功逃脱并说明理由(不考虑反应条件): (填“能”或“不能”),理由: 。
二、未知
11.下列各项中所列举的物质与所属类别对应不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CO2、SO2、SiO2、Cl2O7
B.非电解质:蔗糖、四氯化碳、氨气、氯气
C.同素异形体:石墨与金刚石、单斜硫与斜方硫
D.混合物:铝热剂、纯净矿泉水、水玻璃、焦炉气
12.已知氧化性强弱顺序:Cl2> Br2> Fe3+>I2。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Br2+2I-= I2+2 Br-B.2FeCl2+Cl2 = 2FeCl3
C.2FeCl2+2HCl+I2 = 2FeCl3+2HID.2Fe3+ + 2I-= 2Fe2+ + I2
13.下列关于浓HNO3与浓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遇铁都发生钝化B.常温下都能与铜反应产生氢气
C.露置于空气中,溶液质量均不变D.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不变
14.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关于其研究领域说法错误的是
A.探索原子、分子的特征和行为,从而控制原子、分子之间的反应
B.分析自然界物质构成,以便在工厂中实现规模生产
C.合成与开发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物质、新材料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
D.合成与开发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元素,解决环境、能源、资源问题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少量SO2通入NaOH溶液中:OH-+SO2=HSO3-
B.H2S通入氯水中:S2-+Cl2 =S↓+2Cl-
C.二氧化氮溶于水:3NO2+H2O =2H++2NO3-+NO↑
D.少量NaHSO4与过量Ba(OH)2溶液反应:2H++SO42-+Ba2++2OH-=BaSO4↓+2H2O
16.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如下表,其中记录合理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7.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不正确的是( )
①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②根据物质在常温下的状态,可以从硅、硫、铜、铁、氮气中选出氮气 ③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④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⑤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⑥根据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将盐分为硫酸盐、碳酸盐、钾盐和铵盐
A.①④⑤⑥B.③④⑤⑥
C.只有①③D.全部
18.实验室检验SO用到以下试剂中的
①氯化钡溶液 ②盐酸 ③澄清的石灰水
A.①B.①③C.①②③D.①②
19.下列除杂质的操作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NO中有少量的NO2:用水洗涤后再干燥
B.食盐中有少量的NH4Cl:直接加热
C.N2 中有少量的O2:通过灼热的铜网
D.Na2CO3中混有NH4HCO3:加过量的NaOH溶液加热
20.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A.MnO2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Cl Mn2++2Cl-+Cl2↑+2H2O
B.苯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ONO2
C.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3COOH CH3COO-+H+
D.碳酸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CO32—+2H2OH2CO3+2OH-
三、实验探究题
21.某学生欲配制0.2ml/L的CuSO4溶液98mL,并探究硫酸铜的性质。实验室有两种不同的试剂可供选用:①CuSO4·5H2O晶体;②16%的CuSO4溶液(ρ=2.3 g/mL)。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硫酸铜溶液应选用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 。
(2)若取用①来配制该硫酸铜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称量 g;若取用②来配制,所选用硫酸铜溶液的体积为 mL。
(3)若取用②来配制,下列操作会使得所配硫酸铜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填编号)。
a.量取硫酸铜溶液的量筒未用蒸馏水洗涤b.容量瓶中有少量水
c.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又加水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4)取所配硫酸铜溶液,往其中加入BaCl2溶液,观察有白色沉淀出现。如何证明所取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沉淀完全? 。
(5)课堂上,老师演示了金属钠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验,大家都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原因 。个别较细心的同学还发现生成的蓝色沉淀中混有少量黑色难溶物,而所使用的药品均没有问题,该黑色难溶物是 (填化学式),猜测生成该黑色难溶物的原因是 。
22.某课外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干燥的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C装置为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2)装置B的名称 。
(3)为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D、E分别应盛放的试剂是 、 。(填序号)
①饱和NaCl溶液 ②浓NaOH溶液 ③浓硫酸 ④饱和NaHCO3溶液
(4)通入C装置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右边较短,目的是 。
(5)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3.用脱脂棉包住约0.2 gNa2O2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如下图,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甲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有关和的反应结论如下:a.有氧气生成;b.反应放热。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①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方法: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
②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方法:反应前将q导管口连接一橡胶管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滴入水后,观察到 ,证明反应是放热的。
(3)实验(2)往试管中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生成后,取出试管,将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向第1支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振荡后,红色褪去。针对褪色现象,查阅资料发现原因之一是反应后溶液中有,使酚酞氧化漂白。同学们向第2支试管中加入溶液,可观察到 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参考答案:
1. 3.612×1024 0.20或20% 25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偏小 偏小 偏大 6.0
【详解】(1)标准状况下,134.4 L 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6 ml,溶于1L水中生成盐酸,盐酸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H+和Cl−,根据Cl原子守恒,此时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6ml,则N(Cl−)≈6ml×6.02×1023=3.612×1024;
(2)根据c=,则ω ==0.2,即则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3)用36%的浓盐酸配制250 mL 6.0 ml ·L−1的盐酸,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250 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4)用浓盐酸配制稀盐酸,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浓盐酸时,俯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浓盐酸的体积偏小,即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则导致最终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烧杯和玻璃棒未洗涤,溶质没有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使所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则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定容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使容量瓶中溶液的体积偏小,则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偏大;
(5)从250 mL 6.0 ml ·L−1的盐酸中取出10 mL,取出的盐酸浓度仍为6.0 ml ·L−1,则取出的盐酸溶液中c(Cl−)=6 ml ·L−1。
2.(1)、
(2)1∶3
(3)(或)
(4)
(5)D
【详解】(1)框图中的含铬化合物中,铬元素为价的盐有、,故答案为:、;
(2)反应①中氧化剂为,被还原为,还原剂为,被氧化为,根据电子守恒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故答案为:1∶3;
(3)根据反应②、③,知类似具有两性,可以和强碱反应生成NaCrO2,说明显弱酸性,存在一步电离,其酸式电离方程式为:(或);故答案为:(或);
(4)反应④中,在碱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产物为,的还原产物为,再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可得:,故答案为:;
(5)根据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得,解得,故答案为:D。
3. 错 Fe+2H+=Fe2++H2↑ 错 Fe3++3H2O=Fe(OH)3(胶体)+3H+ 对 无需修改 错 BaCO3+2H++=BaSO4↓+CO2↑+H2O 对 无需修改 对 无需修改
【详解】(1)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2)向沸水中加入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并加热时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
(3)氧化钙属于碱性氧化物,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O+2H+=Ca2++H2O;
(4)BaC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水、二氧化碳,BaCO3属于难溶盐,二者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SO4↓+CO2↑+H2O;
(5)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氢氧化镁属于难溶物,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g2++2OH-= Mg(OH)2↓;
(6)硝酸钙溶液和碳酸钾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硝酸钾和难溶物碳酸钙,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2++=CaCO3↓。
4. CF Na+、Fe2+、NO3-、SO42- 3Fe2++NO3-+4H+== 3Fe3++NO↑+2H2O 80 B H3PO3+2OH-==HPO+2H2O
【详解】(1)A.石灰水和Na2CO3与NaHCO3溶液都能产生白色沉淀,A错误;
B.HClO4的酸性强于H2SO3,但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l﹥S,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应根据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较,B错误;
C.配制0.2 ml·L-1的Na2CO3溶液480mL,应选用500mL的容量瓶,需称量0.5×0.2×106=10.6gNa2CO3固体,C正确;
D.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应用沙土灭火,D错误;
E.强酸可以制弱酸,一般是指氧化还原反应,但弱酸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强酸,如H2SO3 被Cl2氧化为 H2SO4,E错误;
F.过量的Zn和浓硫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硫气体22.4L,硫元素化合价由+6降到+4价,转移电子一定是2ml,F正确;
G.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其漂白性,使KMnO4溶液褪色体现还原性,G错误;答案选CF;
(2)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气体只能为NO,为Fe2+、NO之间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由于阴离子种类不变,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又溶液中含有四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l,根据由电荷守恒,一定还含有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即一定含有Na+,①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Na+、Fe2+、NO、SO;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Fe2++NO+4H+=3Fe3++NO↑+2H2O;③向原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得到固体是氧化铁,物质的量为0.5ml,质量为0.5×160=80g;
(3)Ⅰ、0.1ml/L H3PO3溶液的pH=1.7,说明亚磷酸部分电离,则亚磷酸是弱酸;Ⅱ 、H3PO3与NaOH反应只生成Na2HPO3和NaH2PO3两种盐,则说明亚磷酸是二元酸;Ⅲ、H3PO3和碘水反应,碘水棕黄色褪去,再加AgNO3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该反应中亚磷酸失电子作还原剂,所以亚磷酸有还原性,答案选B;H3PO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3PO3+2OH-= HPO+2H2O
5.(1) 2:1:4 4:1:4
(2)5.6g
(3)
(4)3:2
(5) 20 0.18
(6)1.2
【详解】(1)质量之比为32:7:30的三种气体SO2、CO、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4,则三者分子数之比为2:1:4,所含氧原子数之比为(2×2):(1×1):(4×1)=4:1:4。
(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3ml,设混合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为x,则28g/ml×x+44g/ml×(0.3ml-x)=10g,解得x=0.2ml,所以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0.2ml×28g/ml=5.6g。
(3)该反应中,Cr元素化合价由K2Cr2O7中+6价变为Cr2(SO4)3中的+3价,化合价降低,得到4×3e-;C元素化合价由C单质中0价变为CO2中的+4价,失去3×4e-,则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
(4)该反应中,C为还原剂,产生的CO2为氧化产物。K2Cr2O7为氧化剂,产生的Cr2(SO4)3为还原产物,则该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5)的物质的量为0.01L×1.0=0.01ml,则至少要加入2.0的溶液的体积为;消耗C的质量为。
(6)产生的标准状况下6.72LCO2气体的物质的量,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每产生3 ml CO2气体,转移12 ml电子,则反应产生0.3ml CO2气体,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ml=1.2ml。
6. +5 Cl一S一S一Cl BC 三 IA 2.408×1024 ClO-+2N+H2O=Cl-+N2↑+2OH-
【详解】(1)根据结构简式知,Cl元素化合价为-1、S元素化合价为-2,分子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P为+5价;
(2)S2Cl2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说明每个Cl原子形成1个共价键、每个S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所以其结构式为Cl-S-S-Cl;
(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酸性越强;
A.H2SO3、HClO3都不是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不能据此酸性强弱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A错误;
B.气态H2S的热稳定性比HCl的弱,则非金属性SS,故C正确;
D.SO2、ClO2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与其非金属性强弱无关,故D错误;
综上所诉,答案选BC;
(4)①钠是11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IA族;
②Na+的结构示意图为: ;
③反应NH4NO3N2O↑+2H2O↑中,氮元素由+5价降为+1价,由-3价升为+1价,故每生成1mlN2O转移电子4ml,转移电子数为:2.408×1024;
④销毁NaN3可用NaClO溶液,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N+H2O=Cl-+N2↑+2OH-。
7.(1)丁达尔效应
(2)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若没有沉淀生成,则证明已经洗涤干净 Fe2O3
(3) Cr2O+14H++6Fe2+=2Cr3++6Fe3++7H2O xCr3++(1-x)Fe3++3H2O=CrxFe1-x(OH)3↓+3H+
【分析】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性质、SO42-的检验以及Cr2O与Fe2+的反应。
【详解】(1)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证明纳米铁粉分散于水中形成的是胶体的简单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2)①过滤后的固体表面应该附着有硫酸根离子,证明固体已洗涤干净的操作为: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若没有沉淀生成,则证明已经洗涤干净;
②铁的氧化物中,只有Fe2O3为红棕色粉末,故上层红棕色粉末为Fe2O3。
(3)在强酸性条件下Cr2O首先被Fe2+还原为Cr3+,Fe2+被氧化为Fe3+,离子方程式为Cr2O+14H++6Fe2+=2Cr3++6Fe3++7H2O;随溶液pH上升(pH始终小于7)再形成CrxFe1-x(OH)3沉淀,离子方程式为xCr3++(1-x)Fe3++3H2O=CrxFe1-x(OH)3↓+3H+。
8.
【分析】(1)硝酸、盐酸都是一元酸,而硝酸、浓硫酸都是含氧酸,硫酸是二元酸;
(2)按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对四种盐进行分类;
【详解】(1)硝酸、盐酸都是一元酸,而硝酸、浓硫酸都是含氧酸,硫酸是二元酸;故答案为:;
(2)阳离子有钡离子和钾离子,分别为钡盐和钾盐;阴离子有碳酸根和硫酸根,分别为碳酸盐和硫酸盐;
故答案为:。
9. B 维生素C 灰绿 红褐 2Fe3+ + Cu=2Fe2+ + Cu2+
【详解】(1)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化合价既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该粒子化合价应处于该元素的中间价,故选B;
(2)还原剂,失电子,价升高,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化合价升高的是维生素C,答案为:维生素C;
(3)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首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Fe(OH)2,然后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4Fe(OH)2+ O2+ 2H2O=4Fe(OH)3,现象为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故答案为:灰绿;红褐;
(4)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将铜箔腐蚀,即铁离子与铜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 + Cu=2Fe2+ + Cu2+,答案为:2Fe3+ + Cu=2Fe2+ + Cu2+。
10.(1)①→⑥→⑩→⑦→⑨→⑬
(2) 2 MgCl2
(3) ⑨⑩ 不能
(4) 不能 因为AgNO3遇到NaCl、Cu等物质会反生反应
【分析】(1)
躲避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所以逃脱路线中的物质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不能选择②,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不能选择③,氢氧化钠不与碳单质反应,故可以选择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故不能选择路线⑤,氢氧化钠不与氯化钠发生反应,故可以选择路线⑥;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而与一氧化碳不反应,故不能选择路线⑧,可以选择路线⑩;氢氧化钠与铜单质不反应,故可以选择路线⑦;氢氧化钠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不能选择路线⑪,因其不与三氧化二铁和硝酸钾发生反应,故可以选择路线⑨和⑬,故答案为:①→⑥→⑩→⑦→⑨→⑬
(2)
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镁溶液、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会生成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其中氢氧化镁为白色沉淀,氢氧化铜为蓝色沉淀,所以能捕获NaOH的化学反应若在水溶液中发生,可以生成沉淀的反应有2个,其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盐是氯化镁,故答案为:2;MgCl2;
(3)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处于逃脱路线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一氧化碳和三氧化二铁,一氧化碳和三氧化二铁在高温下能发生反应,常温下不能,故答案为:⑨⑩;不能
(4)
AgNO3会与路线中的NaCl、Cu等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其不能沿着NaOH的路线成功逃脱,故答案为:不能;因为AgNO3遇到NaCl、Cu等物质会反生反应
11.B
【详解】A、CO2、SO2、SiO2、Cl2O7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为酸性氧化物,A项正确;
B、非电解质属于化合物,氯气为单质,不属于非电解质,B项错误;
C、石墨与金刚石、单斜硫与斜方硫,都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为同素异形体,C项正确;
D、铝热剂、纯净矿泉水、水玻璃、焦炉气都含有多种成分,为混合物,D项正确;
本题答案选B。
12.C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只要反应满足氧化性强弱顺序:Cl2> Br2> Fe3+>I2,反应就能发生。
【详解】A、根据反应可知,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该反应能发生,A正确;
B、根据反应可知,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氯化铁,该反应能发生,B正确;
C、氯化铁的氧化性强于碘,可以氧化碘离子为单质碘,但单质碘不能氧化氯化亚铁,反应不能发生,C错误;
D、根据C中分析可知反应能够发生,D正确;
答案选C。
13.A
【详解】A.常温下,Fe在浓硝酸、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故A正确;
B.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铜常温下能溶解于浓硝酸,但均不生成氢气,故B错误;
C.露置于空气中,浓硝酸挥发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液质量会增大,故C错误;
D.露置于空气中,浓硝酸因为挥发性使得溶质质量减少,浓硫酸因吸水使得溶剂质量增加,溶液浓度均降低,故D错误;
故选A。
14.D
【详解】A.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故A正确;B. 化学可以分析自然界物质构成,以便在工厂中实现规模生产,如合成橡胶,故B正确;C. 合成与开发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物质、新材料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如合成塑料,故C正确;D.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不涉及原子核的变化,故D错误。故选D。
15.C
【详解】A.碱过量,产物应该为正盐,故A错误;
B.H2S酸为弱电解质,不能拆,故B错误;
C.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与NO,其离子方程式为:3NO2+H2O =2H++2NO3-+NO↑,故C正确;
D.NaHSO4不足,则H+与SO42-系数保证为1,故D错误;
答案为C。
16.D
【详解】甲中生成硫酸钡沉淀,故错;乙中生成碳酸钙沉淀,故错;丙中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故错。故选D。
17.A
【详解】①根据元素的性质不同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如氢、氦等最外层电子数少的元素不是金属元素,而是非金属元素,①错误;
②硅、硫、铜、铁常温下呈固态,氮气常温下呈气态,②正确;
③只由1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③正确;
④根据酸分子电离出的H+数目判断酸是几元酸,不是按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如醋酸分子中含4个氢原子,但是一元酸,应④错误;
⑤含金属元素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化物,而CO、NO是不成盐氧化物,⑤错误;
⑥根据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将盐分为易溶盐、可溶盐、微溶盐和难溶盐,⑥错误;
不正确的有①④⑤⑥,答案选A。
18.D
【详解】检验硫酸根需要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为了排除碳酸根的干扰,加入盐酸,所以用到的试剂是氯化钡和盐酸,即选择①②,故答案选D。
19.D
【详解】A、NO2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正确;
B、加热可使NH4Cl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正确;
C、N2与灼热的铜网不反应, O2与灼热的铜网反应生成氧化铜,正确;
D、NH4HCO3溶液加过量的NaOH溶液加热,溶液中混有剩余的氢氧化钠,错误;
答案选D。
20.C
【详解】A.MnO2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Mn2++Cl2↑+2H2O,与题意不符,A错误;
B.苯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O-NO2 + H2O,与题意不符,B错误;
C.醋酸为弱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CH3COOHCH3COO-+H+,符合题意,C正确;
D.碳酸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CO32—+H2OHCO3-+OH-,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C。
21. 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5.0 8.7 cd 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一洁净试管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沉淀完全(或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一洁净试管中,滴加稀H2SO4,若有沉淀产生则原所取溶液中的沉淀完全) , CuO 反应放出的热使分解生成了CuO
【分析】(1)配制0.2ml/L的CuSO4溶液98mL,应选择100mL容量瓶,依据溶液配制过程和实验操作分析回答;
(2)配制0.2ml/L的CuSO4溶液98mL,应选择100mL容量瓶,依据m=cVM计算需要溶质的质量;依据c=计算浓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需要浓硫酸铜体积;
(3)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的影响,依据c=进行误差分析,凡是使n偏小或者使V偏大的操作都能够使溶液浓度偏低,反之使溶液浓度偏高,据此进行判断;
(4)依据硫酸根离子能够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解答;
(5)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
【详解】:(1)配制0.2ml/L的CuSO4溶液98mL,应选择100mL容量瓶,配制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量筒量体积,烧杯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沿玻璃棒引流转移溶液到100ml容量瓶中,最后用教头滴管定容,所以还需的玻璃仪器是胶头滴管、100 mL容量瓶;故答案为:胶头滴管、100 mL容量瓶;
(2)配制0.2ml/L的CuSO4溶液98mL,应选择100mL容量瓶,需要五水硫酸铜质量为:0.1L×0.2ml/L×250g/ml=5.0g;16%的CuSO4溶液 (ρ=2.3 g/mL)物质的量浓度为:=2.3ml/L,设需要浓硫酸铜溶液体积为V,则依据稀释规律得:2.3ml/L×V=100mL×0.2ml/L,解得V=8.7mL;故答案为:5.0; 8.7;
(3)a.量取硫酸铜溶液的量筒未用蒸馏水洗涤,操作正确,无影响,故a不选;
b.容量瓶中有少量水,对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b不选;
c.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又加水,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c选;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d选;
故选:cd;
(4)证明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沉淀完全,使用操作为: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一洁净试管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SO42-沉淀完全。(或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一洁净试管中,滴加稀H2SO4,若有沉淀产生则原所取溶液中的SO42-沉淀完全。)
故答案为: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一洁净试管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SO42-沉淀完全。(或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一洁净试管中,滴加稀H2SO4,若有沉淀产生则原所取溶液中的SO42-沉淀完全。);
(5)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方程式:2Na+2H2O=2NaOH+H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方程式:2NaOH+CuSO4═Cu(OH)2↓+Na2SO4,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
22.(1)2NH4Cl+ Ca(OH)2 CaCl2+ 2NH3↑+ 2H2O
(2)干燥管(或球形干燥管)
(3) ③ ①
(4)使密度大的氯气与密度小的氨气较快地均匀混合
(5)8NH3 + 3Cl2 = N2 + 6NH4Cl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中装置A制备氨气,装置B用碱石灰来干燥氨气;装置F为实验室制备氯气,通过装置E中的饱和NaCl溶液除HCl气体,再通过D装置中的浓硫酸除水蒸气;装置C中氯气与氨气发生反应8NH3 + 3Cl2 = N2 + 6NH4Cl,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在装置A中,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NH4Cl+ Ca(OH)2 CaCl2+ 2NH3↑+ 2H2O。
(2)装置B为干燥管或球形干燥管。
(3)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l和H2O,为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气体先通过装置E中的①饱和NaCl溶液除HCl气体,再通过D装置中的③浓硫酸除H2O。
(4)由于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小,通入C装置后向上升,而Cl2密度比空气的大,通入C装置后往下沉,为使密度较大的Cl2和密度较小的NH3能较快地混合均匀,采用通入装置C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右边较短的办法。
(5)氨气和氯气在装置C内反应,生成NH4Cl(白烟)和N2(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H3 + 3Cl2 = N2 + 6NH4Cl。
23.(1)2Na2O2+2H2O=4NaOH+O2↑
(2) 在导管P处收集一试管气体,再向其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若能使木条复燃,则说明原反应中有O2产生 q导管口冒出气泡
(3) 红褐 2Fe2++H2O2+4OH-=2Fe(OH)3↓
【分析】本实验为探究Na2O2和H2O的反应原理,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反应放热可用气体体积膨胀来检验,产生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最后验证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H2O2,H2O2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Fe2+转化为Fe(OH)3沉淀,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反应过程产生大量的热,所以有O2 生成,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
(2)①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要检验氧气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就证明产生氧气,否则不产生氧气,其检验方法为:在导管P处收集一试管气体,再向其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若能使木条复燃,则说明原反应中有O2产生,故答案为:在导管P处收集一试管气体,再向其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若能使木条复燃,则说明原反应中有O2产生;
②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方法:反应前将q导管口连接一橡胶管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滴入水后,若反应放热,则具支锥形瓶中空气受热膨胀,q导管口能看到气泡冒出,故答案为:q导管口冒出气泡;
(3)由题干信息可知,Na2O2与H2O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NaOH和H2O2,又知H2O2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Fe2+氧化为Fe3+,同学们向第2支试管中加入溶液,将生成Fe(OH)3沉淀,即可观察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H2O2+4OH-=2Fe(OH)3↓,故答案为:红褐;2Fe2++H2O2+4OH-=2Fe(OH)3↓。
甲
K2SO4、BaCl2、NH4NO3
乙
NaCl、Ca(OH)2、K2CO3
丙
HCl、Na2SO3、NaCl
丁
K2SO4、NaNO3、KC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综合练(四),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未知,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综合练(四),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未知,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综合练(三),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未知,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