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广东省两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广东省两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01
    广东省两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02
    广东省两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两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两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论述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中,能直接佐证其“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是( )
    A.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稻堆积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
    2、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荀子则主张“义者,所以限禁人之为恶与奸者也”。据此可知荀子提倡的“义”更加( )
    A.重视思想道德规范B.追求人心内外和谐
    C.强调外在制度约束D.注重社会道义责任
    3、秦朝时始设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最后由皇帝裁决施行。朝议制度的设立( )
    A.确保了秦朝的长治久安B.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C.确保了皇帝的专制独裁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4、《隋书》记载:“(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的措施是( )
    A.“与民休息”政策B.“推恩令”C.郡国并行制D.刺史制
    5、东晋初期,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时称“王与马,共天下”;此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A.士族专权取代了皇权政治B.出现权力制衡机制
    C.势力均衡有利于政权稳固D.士族专权威胁皇权
    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
    A.分封制、宗法制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度、行省制度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
    7、北魏实行租调制,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除租、调外,男子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这一演变( )
    A.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B.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
    C.缓解了地主兼并土地D.提升了农民社会地位
    8、唐代诗人中李白以仙人自诩,人称诗仙;王维字摩诘,有诗佛之称;杜甫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人称诗圣。材料表明当时( )
    A.文学艺术多元性B.对外交流的繁荣
    C.社会政治的宽松D.三教合一的趋势
    9、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将宋代视为“看不见篡夺”的时代。他说:“在唐以前的中世,强有力的贵族一旦压倒皇室,就要发生篡夺,宋以后,便看不见篡夺了,天子的地位非常稳定。”宫崎市定作出上述判断的依据可能是,宋代( )
    A.杯酒释兵权,皇权达到顶峰B.分散机构权力,维护君主权威
    C.设监察御史,完善监察体系D.派文官任知州,加强中央集权
    10、元朝统一后,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实行行省制度,由中央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管辖地方乃至边疆事务,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这一制度( )
    A.加强了地方诸侯的势B.加速了士族阶层的衰落
    C.破解了藩镇割据的难题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1、两宋时期,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来到城市、矿山、茶园、盐场,或独立经营,或做小商贩往来于城乡之间。这种变化反映了( )
    A.长途贩运贸易发达B.农耕经济的衰退
    C.“抑商”政策的废除D.人身控制的松弛
    12、史书所载宋代矿冶业发展状况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雇佣劳动日益普及B.小农经济出现衰退
    C.地方治安秩序紊乱D.社会经济活力增强
    13、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船只使用不漏水仓壁等,都于宋代出现。”宋代科技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学家个人的努力B.统治者的大力支持
    C.经济和文化的繁荣D.崇文抑武政策的影响
    14、明中期以后,皇帝由司礼监下达到内阁的“意旨”即红本,如不经过内阁审批,就无法变成“圣旨”。这说明当时( )
    A.行政运作遵循程序B.司礼监从属于内阁
    C.内阁的职能发生变动D.内阁把持政务决策权
    15、清初官员的题奏本章均由内阁阁览票拟呈皇帝阅读。而雍正即位后对奏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将奏折的处理纳入军机处的轨道,并对奏折批复加盖“办理军机处”印,禁止他人拆封,以此直接传达圣谕。这一制度变化( )
    A.强化了君主专制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密切了君臣关系D.保障了政令畅通
    16、明朝成化二十年,从南京户部主事张伦建议和户部覆议,调“淮安、瓜洲(江苏)兑运粮十万石,南京常平、乌龙潭等仓粮十万石,运至沔池县(陕西)。令河南、山西、陕西三司委官转运……以备赈济”,获宪宗批准。这表明当时( )
    A.粮食远途贸易的规模大B.社会救济已能跨区域动员
    C.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快D.粮食储备依赖于江南地区
    二、论述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古代中国主要商业中心的演变。
    ——据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整理阅读上表,从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围绕“古代商业中心”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史实调用准确,层次清楚,逻辑清晰)
    三、材料题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汉之政“盖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惟秦虽有经营统一之功,而未能尽行其规划一统之策。凡秦之政,皆待汉行之。秦人启其端,汉人竟其绪。”
    (1)为什么说“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
    (2)用史实说明在“经营统一”方面“秦人启其端,汉人竟其绪”的理解。
    19、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在此过程中,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与传播的作用。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儒学产生之初,以口语传播为主,呈现出以识字认文教育相融一体的特点。孔子创办私学,口授其说,弟子耳受其言,言传身教得到了最佳的普及效果。可以说,私学是儒学发展史上首先出现的传播与普及途径。
    ——刘平《普及与推广中华儒学经典的思考与献议》
    材料二:董仲舒的《天人三策》问世后,汉代民间小童大多六岁进入乡里贤儒创办的书馆,接受两年识字、习字为主的学前教育。常有幼童因书法丑陋,仁顺礼敬不周受体罚。出馆后再初步诵读《论语》《孝经》等经典。
    ——摘编自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等
    材料三: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
    ——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孔子时代儒学教育的主要方式,体现了怎样的教育思想。
    (2)据材料二概括汉代儿童教育的内容,儒学在民间的推广,取得了怎样的地位?
    (3)据材料三,朱熹在基础教育方面是如何进行改革的。
    20、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落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当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据材料一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发现能直接佐证良渚文化中“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是墓葬中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墓葬大小和随葬品的多寡悬殊、质量高低反映了当时贫富分化、社会阶层不平等的状况,表明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B项正确;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炭化稻堆积表明当时良渚地区原始农业的发展,不能用以佐证“阶级分化日益明显”,排除A项;“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与良渚文化“阶级分化日益明显”无关,排除C项;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只能起到测定良渚文化历史时期的作用,无法以此得出良渚文化“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C
    解析:孟子认为“义”是人天生的羞恶之心,而荀子认为“义”是抑制人的恶与奸的制度规范,由此可知荀子的“义”更强调对人的天性的约束,C项正确;荀子强调的是对人的约束,并不是重视思想道德的规范作用和追求人心内外的和谐,排除AB项;荀子强调的是对人的约束,而非道义责任,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最后经过皇帝裁决方能施行”可知,朝议可以集思广益,有利于皇帝决策,减少失误,B项正确;朝议制度的设立无法确保秦朝的长治久安,也无法确保皇帝的专制独裁,排除A、C项;朝议制度的设立,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而不是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矫秦县之失策”可知,刘邦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没有分封子弟的缘故,为此刘邦建立汉朝之后,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的郡国并行制,C项正确;文景时期的“与民休息”政策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显著的发展,统治秩序也日臻巩固。排除A项;“推恩令”是在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排除B项;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在秦御史监郡和汉初丞相史出刺基础上的独创,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琅邪王氏家族位高权重,时称‘王与马,共天下’”“此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可知,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强大,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皇权,D项正确;材料体现士族专权威胁皇权,而非取代皇权政治,A项错误;材料反映士族专权,不是权力制衡,B项错误;东晋士族专权不利于维护政权稳定,C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A.宗法制在秦朝以前已经破坏掉了。B.秦汉时期的大变动,主要是指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是这一时期重要的内容,而隋唐之际这一制度又发展出了新的表现,三省六部制度是其中突出的表现。C.行省制度是元朝出现的。D.内阁制度是明朝制度的表现。故选:B。
    7、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再到两税法,封建国家对人身的控制逐渐松弛,这解放了生产力,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均田制是租调制和租庸调制实施的前提,均田制遭到破坏又是两税法实施的前提,排除B项;两税法按田亩缴纳地税,这实际上默认了地主兼并土地的行为,排除C项;这一演变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但不会提升农民社会地位,排除D项。故选:A。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三教合一的趋势。“诗仙”体现的是道家思想,“诗佛”体现的是佛教思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体现的是儒家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体现了当时三教合一的趋势,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三教合一的趋势,并未体现出文学艺术的多元性,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对外交流问题,也未体现出社会政治的宽松,B、C两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在唐以前的中世,强有力的贵族一旦压倒皇室,就要发生篡夺,宋以后,便看不见篡夺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通过“分化事权”等措施分散了大臣的权力,维护了君主权威,因此宋以后不再出现权臣夺位的现象了,B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A项;宋代的监察体系并不完善,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非中央集权的强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元朝统一后,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项正确;元朝在全国推行行省制,没有分封诸侯,排除A项;科举制加速了士族阶层的衰落,排除B项;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基本解决了藩镇割据的难题,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D
    解析: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其他行业,这是人身控制松弛的体现,故D项正确。由题干中的信息“做小商贩往来于城乡之间”可知,此应为短途贩运贸易,排除A项;两宋时期,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排除B项:两宋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废除,排除C项。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手工业的发展。由材料可知,宋代上述地区的矿冶业雇佣了大量劳动力来进行采矿,这表明这一时期民营手工业得到了发展,社会经济活力增强,因此D选项正确;雇佣劳动得到普及发生在明代中后期,因此A选项错误;抛弃土地并不能说明小农经济发展出现衰退,因此B选项错误;材料未能体现出地方治安秩序紊乱,因此C选项错误。
    13、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科技繁荣是建立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化繁荣,为宋代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这是宋代科技繁荣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
    1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皇帝由司礼监下达到内阁的‘意旨’即红本,如不经过内阁审批,就无法变成‘圣旨’”可知,明中期以后,皇帝的“意旨”需要经过内阁审批,才能变成“圣旨”,说明当时行政运作遵循程序,D项正确;内阁没有决策权,排除A项;司礼监与内阁相互牵制,排除B项;内阁的职能没有发生变动,排除C项。故选D项。
    15、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清初。据题干及所学可知,雍正对大臣的奏折要直接阅览,奏折批复要由军机处直接传达,反映了雍正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A项正确;材料是强化了君权,而不是中央集权,排除B项;奏折制度是强化了君权,而不是密切了君臣关系,排除C项;“保障了”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1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将江苏的粮食运至陕西赈灾,令河南、山西、陕西三司委官转运……以备赈济,可知当时的社会救济已经跨区域动员,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跨区域救济,和粮食的远途贸易无关,排除A项;明朝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跨区域调配粮食用于救济,和粮食储备无关,排除D项。故选:B。
    17、答案:示例1:论题:商业中心的转移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阐述:王莽新朝处于两汉之交,因北方开发较早,人口众多,并且商贸往来频繁,所以北方是我国的经济重心所在,而当时南方地区尚未得到有力的开发,故王莽新朝时期的五大商业都会除成都外,均分布在黄河流域。唐朝中后期的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动荡,而南方相对稳定,所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使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故唐朝时的商业中心不少分布在南方。两宋之际的战乱使北方人口又一次南迁,劳动力和技术经验均向南方聚集,加之前期的开发,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故两宋及明清时期,大部分商业中心都分布在南方地区。总结:商业中心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其地域分布随经济重心的转移而变化。示例2:论题:商业中心分布受商贸通道变迁的影响。阐述:言之有理即可。基本思路:唐朝京杭大运河对商业中心形成的影响;宋朝海上丝绸之路对商业中心形成的影响;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广州一带可与外国交流,故江南市镇发达。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仔细阅读表格内容可知,古代中国主要商业中心从战国时期出现商业区到明清时期已有大都会及若干商业市镇,范围越来越广规模越来愈大,而且由北方到南方逐渐扩展,且一些城市兼具商业中心和政治中心的功,因此,本题的论述可以从商业中心的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的关系、商业中心分布与商贸通道的变迁等角度展开,注意史实调用准确,层次清楚,逻辑清晰。
    18、答案:(1)秦始皇终结了封邦建国体制,开创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的时代。
    (2)秦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郡县制最终取代分封制。秦修长城,逐匈奴;汉武帝三次出击匈奴,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秦始皇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加速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有效地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盖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分封,行郡县,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为后代所继承,因此“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
    (2)说明:结合所学可知,秦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恢复分封,一定程度上稳固了统治,随着王国势力坐大,王国威胁中央统治,汉武帝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秦修长城逐匈奴;汉武帝三次出击匈奴,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秦始皇“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但加速秦的灭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效地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19、答案:(1)方式:私学;思想:有教无类。
    (2)内容:识字习字;儒家经典;规范礼仪。地位:独尊地位。
    (3)改革:用理学重新解释经典;注重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规范。
    解析:(1)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和贡献,要求具备分析理解与知识运用的能力。第一小问的方式,依据材料一“孔子创办私学”可以得出方式是私学。第二小问的思想,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2)本题考查汉代儿童教育和儒学独尊,要求具备分析概括与知识运用的能力。第一小问的内容,依据材料二“接受两年识字、习字为主的学前教育。常有幼童因书法丑陋,仁顺礼敬不周受体罚。出馆后再初步诵读《论语》、《孝经》等经典”可以得出内容是识字习字;儒家经典;规范礼仪。第二小问的地位,结合所学可知,儒学在民间的推广,使得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3)本题考查朱熹对基础教育的改革,要求具备分析理解与归纳的能力。本小问的改革,依据材料三“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等信息概括即可。
    20、答案:(1)不同: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后果:唐朝藩镇割据;宋朝积贫积弱。
    (2)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解析:(1)根据材料一“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可知,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而材料中“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可知,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各自产生的后果是唐朝藩镇割据,是唐代走向衰亡主要原因;宋朝积贫积弱,最后虚弱瓦解。
    (2)行省制度是元代实行的地方行政体制,是对唐宋以来的地方行政体制的发展,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和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徐州地区
    徐州利国……冶各百余人,采矿伐炭,多饥寒亡命、强力鸷忍之民也
    江西信州
    铅山铜坑……故常募集十余万人,昼夜采凿
    广东韶州
    韶州四方之人,弃农亩、持兵器,慕利而至者不下十万
    战国
    出现了商业区“市井”
    西汉
    都市商业繁荣
    王莽新朝
    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唐代
    长安、洛阳、扬州、杭州、湖州
    两宋
    汴京(今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建康(今江苏南京)、鄂州、江陵
    明清
    北京、苏州、湖州、杭州等传统大都会盛泽镇、佛山镇、景德镇、汉口镇、朱仙镇等若干市镇
    相关试卷

    福建省泉州市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论述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论述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论述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