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金属知识点
展开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填空:合金是 材料
纯金属:铁、铝、铜、锌、金、银等
合金:由一种金属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不一定含有非金属。
合金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种金属(或非金属)的沸点,这样才能熔合在一起。
合金是均匀的混合物,在铁表面镀一层铜,不属于合金。
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为纯净物,不属于合金。
二、金属的物理性质
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导电性、导热性、金属光泽、延展性
铜、铝作导线——导电性
铁作为炊具、散热器——导热性
金、银作首饰,铜为镜——金属光泽
铝制成铝箔——延展性
金属间差异大的物理性质:密度、熔点、沸点、硬度、强度
钨作灯丝——熔点高
铁制作剪刀、农具等——硬度大
合金跟组成它的成分相比,硬度增大、熔点降低。
有的合金还有高强度、耐腐蚀性、强磁性。
不锈钢的组分是铁,铬,镍,不锈钢永不生锈,对吗?
黄铜和纯铜互相刻划,有明显划痕的是纯铜。合金硬度增大(黄铜是铜、锌合金)
焊锡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金属锡、铅的熔点。合金熔点降低(焊锡是锡、铅合金)
常温下大多数金属为固体,但汞为液体;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但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6.2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氧气反应
大多数金属都能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只有个别金属不与氧气发生反应。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金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K、Ca、Na与O2反应,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在煤油中保存。
Mg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氧化镁(MgO)p17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
常温下Fe不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在纯氧中点燃铁丝,生成四氧化三铁(Fe3O4)p69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
Cu在空气中加热,表面变黑,生成氧化铜(CuO)p21
化学方程式:
Hg在空气中加热12天生成氧化汞(HgO)p32、p46
化学方程式:
真金不怕火炼
总结: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反应类型: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化合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
最活泼的金属常温下就能反应。如: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
不太活泼的金属需要条件:点燃→加热→高温→高温都不反应。
空气中的氧气是一定的,但由于不同金属的活动性不同,因此反应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经过大量科学实验验证出的,常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铝虽然比铁活泼,但铝比铁跟耐腐蚀,是因为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Al2O3),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新的铝制品表面具有金属光泽,过一段时间就变灰白色。
金属单质与酸的反应
什么是酸?
反应条件:
金属:位于氢之前
(初中不研究K、Ca、Na,因为太活泼,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酸: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盐酸易挥发,制出的H2不纯,混有HCl气体)
硝酸HNO3和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2
反应条件:(常温下,点燃和加热非常危险,因为生成的是可燃性气体)
熟练掌握几个重要的反应:
Mg、Al、Zn、Fe与稀硫酸的反应
Cu+H2SO4→不反应
铁单质与酸或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只能生成+2价的亚铁离子。
金属与盐溶液
什么是盐?
反应条件:
盐是溶液(固体不行,要配成溶液)
金属单质比盐中金属要活泼
湿法炼铜
拓展:金属与多种盐溶液混合时,间隔大,先进行(先摆平弱的)
例如:AgNO3、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Fe,Fe先置换Ag。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规律
1、金属活动性顺序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
越靠前元素,金属活动性越强;
排在前面的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五、置换反应
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分反应。
6.3金属矿物与冶炼
六、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金属在地壳中的存在
金属元素以什么形态存在于自然界?
单质:如Au、Ag、Pt常以单质形态存在。原因:不活泼。考察金属活动性顺序。
化合物:绝大部分金属以化合物形态存在于矿石中,一些矿石的主要成分。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铝;前三位:铝、铁、钙
常见的金属矿物及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赤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黄铁矿FeS2、孔雀石Cu2(OH)2CO3、赤铜矿Cu20、铝土矿Al2O3
铁的冶炼
矿石是怎样变成金属的?
金属的冶炼:主要研究高炉炼铁
(1)原理:
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冶炼的原理:
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冶炼的原理: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焦炭的作用:
提供热量(高温)
产生一氧化碳
石灰石的作用:使铁矿石中的脉石(如二氧化硅) 转变成炉渣而除去
高炉炼得的铁是生铁(生铁是混合物)
生铁在炼钢炉里冶炼成钢
炼铁与炼钢的区别:炼铁(夺氧)炼钢(富养)
生铁和钢
生铁与钢的区别:含碳量不同
钢含碳量 0.03%-2% 钢有韧性,可以锻造
生铁含碳量 2%-4.3% 硬而脆→可铸不可煅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方程式:
试管中发生的反应:
导管口发生的反应:
看装置:酒精喷灯,反应条件是高温。
实验现象:1、红色固体逐渐变黑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
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喷灯迟到早退。
早出的原因: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
晚归的原因:防止高温下生成的铁重新被氧化。
尾气CO有毒,会污染空气,用酒精灯点燃,也可以用气球收集尾气。
酒精灯的目的是:燃烧掉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空气污染。
6.4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
珍惜保护金属资源
金属资源的利用:冶炼金属→冶炼铁
金属资源的保护: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要有危机意识→防止金属生锈→铁生锈
八、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通过三组实验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
植物油的作用:隔绝空气。
实验现象:乙和丙试管中铁钉不生锈,甲试管中铁钉生锈。
实验分析:
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铁钉不生锈
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干燥的接触,铁钉不生锈
甲试管中的铁钉同时与水和氧气接触,铁钉生锈
甲乙对比说明生锈需要空气;
甲丙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实验结论: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防锈原理:隔绝氧气或水
铁锈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铁 Fe2O3
铁锈的颜色:红棕色
【对比】铁锈和氧化铝
Fe跟氧气和水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铁(Fe2O3)疏松多孔,透水、透气,不能阻止氧气、水与铁的进一步反应,铁制品容易生锈。
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拓展】:铜生锈
铜生锈的条件:铜+氧气+水+二氧化碳→铜锈(同时接触)
铜锈的主要成分: 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铜锈的颜色:绿色(铜锈俗称铜绿)
稀盐酸除铁锈的方程式:
稀硫酸除铁锈的方程式:
铜丝(紫红色)加热以后表面变黑,生成氧化铜,可以用稀硫酸除去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
眼镜架上的铜锈清洗的方法:白醋
防锈措施
保持金属制品表面洁净、干燥
建立保护层,隔绝空气和水分(涂油、喷漆、搪瓷、电镀)
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制成合金
金属保护
有计划、合理地开采资源
资源的采掘与开发方面 金属代用品的开发研究
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再利用
保护金属材料和制品方面——防止生锈
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Al)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Ca)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Fe)
导电性、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Ag)
延展性最好的金属-金(Au)
硬度最大的金属-铬(Cr)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Hg)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W)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Os)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Li)
初中人教版 (五四制)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五四制)<a href="/hx/tb_c28832_t4/?tag_id=42" target="_blank">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学案</a>,共5页。
初中化学复习之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复习之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盐酸,金属活动性顺序,关于金属离子溶液的颜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复习之金属和金属的活泼型顺序知识点大梳理: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复习之金属和金属的活泼型顺序知识点大梳理,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