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检测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1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检测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19页。
第1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20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s)+ O2(g)=SO3(g) ΔH=-315 kJ·mol-1(燃烧热)(ΔH的数值正确)B.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 800 kJ·mol-1,则C6H12O6(s)+3O2(g)=3CO2(g)+3H2O(g) ΔH=-1 400 kJ·mol-1C.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ΔH=2×(-57.3)kJ·mol-1D.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2.下列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的数值不同B.已知ΔH1,ΔH2,则ΔH2<ΔH1C.在100℃、101kPa条件下,1mol液态水气化时需要吸收40.69kJ的热量,则的ΔH=+40.69 kJ/mol D.由C(石墨,s)(金刚石,s) ΔH= + 119 kJ/mol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3.是一吸热的可逆基元反应,其正反应的活化能为,逆反应的活化能为,则下列活化能大小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 B. C. D.4.下列关于物质结构、性质与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CH4和四氯甲烷的空间结构均为正四面体形B.沸点由高到低排序: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正丁烷>异丁烷C.同等条件下与金属钠反应的快慢: CH3COOH > CH3CH2OH > H2OD.2Fe(s)+ O2(g)= Fe2O3(s) △H1, 2Al(s) +O2(g)= Al2O3(s) △H2, 则△H1>△H25.已知:反应① ;反应② 。在反应 中,1molC(s)成键释放的热量为709.6kJ,C-H的键能为,则H-H的键能为A. B.436kJ C. D.872kJ6.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过程的是A. B. C. D. 7.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碳酰肼类化合物是一种优良的含能材料,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组分。其相关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则为A. B. C. D.8.下列结论与事实对应且正确的是A.A B.B C.C D.D9.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已知 ,则固体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B.若的燃烧热为,则热化学方程式为 C.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固态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收热量D.500℃、下,将和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放热,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10.实验室用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来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同一温度计测量酸液温度后立即测量碱液温度B.为使两物质充分反应,添加NaOH溶液时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C.实验中需要稍过量的NaOH溶液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D.为防止玻璃搅拌器损坏,可用铁质材料替代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12.下图为H2与Cl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HCl的微观示意图。注:示意图中的能量表示断裂或形成1mol共价键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Cl2=2HClB.由图可知有假想中间物质H、Cl原子形成1molH-Cl极性键放出431kJ的能量C.由图中能量数据可知,H-H键比Cl-Cl键更难断裂D.该条件下,0.5molH2与过量Cl2反应放出的热量是183kJ13.化学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吸收的热量为(y-x)kJB.断裂1 mol H—H键和1 mol Cl—Cl键时能放出x kJ的能量C.断裂2 mol H—Cl键时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D.2 mol HCl(g)的总能量高于1 mol H2(g)和1 mol Cl2(g)的总能量14.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和完全反应生成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H的键能为436kJ/molB.形成中的化学键释放出431kJ的能量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D.共价键断裂和形成时的能量变化是该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15.下列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A.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已知 ; ;则C.在稀溶液中: ,若将含1mol的醋酸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D.在101kPa时,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16.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和反应生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比稳定B.和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具有的总能量C.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断开分子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较多能量D.28g和32g完全反应生成,放出的能量为180kJ17.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akJ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②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③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④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8.在发射“神舟”七号的火箭推进器中装有肼(N2H4)和过氧化氢,当两者混合时即产生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相同条件下,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C.升高温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 19.含硫物质在医药、农业、能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Ⅰ、Ⅱ、Ⅲ均为放热反应 B.储能过程中被消耗C.存储的能量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电能 D.循环过程中为储能物质20.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断裂键和键能放出的能量C.断裂键需要吸收ykJ的能量D.的总能量高于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二、非选择题(共5题)21.N与P同主族。科学家在一定条件下把氮气(氮氮三键键能为942kJ·mol-1)聚合为固体高聚氮,全部以N—N键相连且键能为160kJ·mol-1,这种固体高聚氮可能潜在的用途是 ,这是因为 。22.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 g NO2吸收16.95 kJ热量。N2与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18 g葡萄糖与适量O2反应,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280.4 kJ热量。葡萄糖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液态H2O。已知室温下2 g SiH4自燃放出热量89.2 kJ。SiH4自燃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如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煤燃烧产生的烟气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CH4(g)+2NO2(g)=N2(g)+CO2(g)+2H2Og)ΔH1=-867 kJ·mol-1①2NO2(g)N2O4(g) ΔH2=-56.9 kJ·mol-1②写出CH4(g)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 。23.研究碳、氮、硫的氧化物的性质对化工生产和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SO2、NO2浓度的有 (填字母)。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b.使用无氟冰箱,减少氟里昂排放c.多步行或乘公交车,少用专车或私家车d.将工业废气用碱液吸收后再排放(2)为开发新能源,有关部门拟用甲醇(CH3OH)替代汽油作为公交车的燃料。写出由CO和H2生产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用该反应合成1 mol液态甲醇吸收热量131.9 kJ。又知2H2(g)+CO(g)+O2(g)=CO2(g)+2H2O(g) ΔH=-594.1 kJ/mol。请写出液态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24.四种常见的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乙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三倍。请用化学用语回答:(1)丙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丁单质的电子式 (3)乙的两种常见单质分别是 , (4)甲乙丙丁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显酸性的是(写化学式) , (5)氢元素和乙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写化学式) 。此化合物可将碱性工业废水中CN-氧化为可溶性碳酸盐和氨,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6)电解丁的钠盐饱和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7)若甲的元素符号为X。已知①X2(g)+2O2(g)=X2O4(l) △H=-19.5kJ/mol ②X2H4(l)+O2(g)=X2(g)+2H2O(g) △H=-534.2kJ/mol则液态X2H4和液态的X2O4反应生成气态X2和气态H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5.已知甲、乙、丙为常见的单质,A、B、C、D、X、Y、Z为常见化合物,且丙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为淡黄色固体,Y的摩尔质量数值比Z小16,乙、丙的摩尔质量相同,B的摩尔质量比D小2,B、X的摩尔质量相同。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各反应条件略)。 请回答:(1)在B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中,每有1mol电子转移,生成气体 L(标准状况)。(2)X与Y的溶液混合后,再加入适量盐酸,会有乙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将C通入溴水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D中含的化学键类型为 。(4)在101KPa时,4.0g乙在一定条件下与丙完全反应生成C,放出37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是 (5)比甲元素的原子序数少4的M元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元素组成化合物MH5。已知MH5的结构与氯化铵相似,MH5与水作用有氢气生成,则MH5的电子式为 (M要用元素符号表示)。写出MH5与AlCl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选项事实结论A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时,放出热量 B C在密闭容器中,足量的与充分反应放出能量D(s,灰)(s,白) 常温常压时,锡以灰锡状态存在A.分液B.测定中和热C.混合浓硫酸和乙醇D.分离苯和水的混合物参考答案:1.DA.燃烧热是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放出的热量,硫燃烧生成的应该是SO2,而不是SO3,故A错误;B.液态水比气态水稳定,氢元素燃烧后应该生成液态水,故B错误;C.硫酸和Ba(OH)2反应除了生成水外,还生成BaSO4沉淀,生成BaSO4沉淀也会有热量变化,故C错误;D.化石燃料燃烧使空气中的PM2.5含量增加,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故D正确;故选D。2.DA.反应的焓变ΔH的数值与反应条件无关,则氢气和氯气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生成氯化氢的ΔH的数值相同,故A错误;B.SO2(g)比SO2(s)能量高,则气态硫单质燃烧生成SO2(s)释放的能量多,放热反应焓变小于0,则ΔH1<ΔH2<0,故B错误;C.在100 ℃、101kPa条件下,1mol液态水气化时需要吸收40.69 kJ的热量,则H2O (g) =H2O (l)的ΔH=—40.69 kJ/mol,故C错误;D.由C(石墨,s)= C(金刚石,s)ΔH= + 119 kJ/mol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石墨比金刚石的能量低,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D正确;故选D。3.A是一吸热的可逆基元反应,其正反应的活化能为,逆反应的活化能为,则,,则,故答案选A。4.CA.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四氯化碳结构与甲烷相似,价层电子对数为4,与四个氯原子相连,故也是正四面体结构,A正确;B.烷烃碳原子越多,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戊烷碳原子数多于丁烷,正、异、新三种结构支链数逐渐增加,故B正确;C.乙醇中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故同等条件下与金属钠反应的快慢为乙酸>水>乙醇,C错误;D.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可由反应2-反应1得到,故ΔH2-Δ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