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龙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龙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3%,淡水只占2, 黑火药爆炸事件的反应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试题卷
时间:50分钟 分值:50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所在学校、姓名、考场、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a:40 S:3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 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A. 水蒸发B. 石蜡熔化C. 干冰升华D. 水通电分解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而A中水蒸发B.石蜡熔化C.干冰升华都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
考点:化学变化的实质
2. 为了使天空更蓝,人类正在积极行动起来,如加强大气质量检测,积极植树造林等以保护空气。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A. 二氧化硫浓度B. 二氧化碳浓度C. 二氧化氮浓度D. 浓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二氧化碳为空气中固有成分,不属于污染物,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
故选B。
3. 安全、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保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扇闻,不能直接用鼻子闻,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称量氯化钠时,应将氯化钠放在左盘中,砝码放在右盘,且粉末状药品应放在纸上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没有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伸入试管内导管不宜过长,管口应放棉花团,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4. 水是一切生物体的最基本的组成成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 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
C.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D.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中海水占97.3%,淡水只占2.7%,淡水资源中冰山、冰川水占77.2%,故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有限,且分布不均,此选项错误;
B、水的蒸发是水变为水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通电分解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错误;
C、硬水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指不含或含少量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此选项正确;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变,此选项错误;
故选C。
5.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非金属元素:、、
B. 单质:、臭氧、铁水
C. 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
D. 化合物:干冰、甲烷、硫酸铜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详解】A、Mg属于金属元素,F、Si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B、C60、臭氧、铁水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故正确;
C、空气、石油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冰水共存物中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错误;
D、甲烷、干冰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硫酸铜和水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故选:B。
6.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 金和金刚石B. 水和氨气C. 汞和氯化钠D. 干冰和硫酸铜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是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错误;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氨气是由氨气分子构成的,正确;
C、汞是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错误;
D、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错误;
故选B
7. 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Y、Z依次为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通过反应直接转化成碳单质,故选项错误;
B.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与水反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碳酸,故选项错误;
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
D.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不能生成氢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8. “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中包含“化学反应绿色化”,即要求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入到产品中。下列反应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要求的是
A. 置换反应B. 分解反应C. 化合反应D. 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要使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入到产品中,做到零排放,从生成物来看,生成物必须是一种。
【详解】A、置换反应的产物是两种,其中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不符合要求,故A错误;
B、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种物质分解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不符合要求,故B错误;
C、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故C正确;
D、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生成物不一定是一种,故D错误。
故选C。
9. 黑火药爆炸事件的反应为:,则X是
A. K2SB. K2SO3C. K2SO4D. K2S2O3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S、C、K、N、O的个数分别是1、3、2、2、6,生成物中含S、C、K、N、O的个数分别是0、3、0、2、6,故生成物中还应含1个S、2个K,故X的化学式为:K2S。
故选A。
10.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单质
B. 焚烧废弃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C. “碳达峰”、“碳中和”的碳指的是
D. 将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具有酸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一般用元素来描述物质的组成,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不是碘单质,故此项错误;
B、焚烧废弃塑料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从而加剧空气污染,故此项错误;
C、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为了避免温室效应加剧,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意在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且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于吸收量,实现“碳中和”,故此项正确;
D、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后,二氧化碳会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而不是二氧化碳,故此项错误。
故选C。
1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反应前后相关物质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不包括
A. +2B. +4C. +6D. +7
【答案】A
【解析】
【详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化合物中,钾元素一般显示+1价,氧元素显示-2价,各元素的化合价和为0,所以KMnO4中锰元素显+7价;K2MnO4中锰元素显+6价;MnO2中锰元素显+4价,反应前后相关物质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不包括+2价。
故选A。
12.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 a=56%B. b=6%C. c=17%D. d=8%
【答案】A
【解析】
【详解】对比图1、图2和图3得,反应后甲和乙质量减少了,丙质量增加了,丁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则甲+乙丙。A、甲由70→42,减少了28,图2应减少14,a=70%-14%=56%;B、乙由14%→11%,减少了3%,图3应减少6%,b=14%-6%=8%;C、丙由6%→40%,增加了34,图2应增加17,c=6%+17%=23%;D、对比图1和图3得,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没有改变,d=10%。故选A。
13. 下图为治理汽车尾气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 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11
D. 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 该反应的反应物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都是气体污染物,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氮气是空气中固有的成分,不是污染物,故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选项正确;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所有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选项正确;
C. 由题中信息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8:(2×44)=7:22,选项错误;
D.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正确。
故选C。
14. 某固体混合物由硫化钠和亚硫酸钠两种物质组成。已知该固体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已知在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两种物质中钠和硫的原子个数比均为2:1,则在该混合物中钠和硫原子的个数比也为2:1,则钠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3×2):32=46:32,已知该固体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钠元素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46%,则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2%-46%=22%。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所形的氧化物化学式为_____。
【答案】 ①. 78% ②. CaO
【解析】
【详解】①空气中各气体按体积分数的占比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占0.03%,故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②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钙元素的氧化物为氧化钙,化学式为CaO。
16. 使煤充分燃烧需要考虑的条件是_____ (答出一条即可);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_____;氢气作为清洁燃料的优点是_____(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 ①. 有充足的空气(氧气)##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②. 隔绝空气(或氧气) ③. 无污染(或热值高)
【解析】
【详解】燃料充分燃烧要考虑两点:一要有充足的空气,二可燃物要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能够隔绝酒精与氧气的接触,切断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实现灭火,故填隔绝氧气;
氢气作能源的优点有:比等质量的化石燃料放热多,即热值高,氢气燃烧后只生成水,没有污染。
17. 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如图是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x的数值为_____。金刚石和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由于它们的_____不同。碳的氧化物中一氧化碳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答案】 ①. 4 ②. 碳原子排列方式 ③.
【解析】
【详解】碳元素为质子数为6的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有两层,最外层为4,次外层为2,故填写:4;
碳的单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但它们的性质却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填写:碳原子排列方式;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写:。
18. 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活、生产中的现象。
(1)当我们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会闻到花的香味。
(2)6000L的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隔
【解析】
【小问1详解】
当我们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会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构成花香的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我们周围,闻到花香;
【小问2详解】
6000L的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因为分子间是有间隔的,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变小。
19. 硬水中含较多的、,常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水澄清;过滤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
【答案】 ①. 肥皂水 ②. 吸附 ③. 漏斗
【解析】
【详解】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
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加速沉降,使使水澄清;
过滤需要用到漏斗制作过滤器,故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漏斗。
20. 甲、乙、丙、丁是常见的化合物,其中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们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已略去)。甲为气体;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反应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
【答案】 ①. CH4 ②. ③.
【解析】
【分析】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推出甲为甲烷,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可推出丁为碳酸钙,甲烷在点燃的条件下转化为乙和丙,丙能与实际A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可推出乙为水,丙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试氢氧化钙反应转化为碳酸钙,故A为氢氧化钙,碳酸钙能与试剂B转化为二氧化碳,丙为稀盐酸,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由分析可知,甲为甲烷,化学式为:CH4;
反应①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
反应②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方程式为:。
三、简答题(共10分)
21. 如图是制取气体的相关实验仪器
(1)加热浓盐酸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氯气()。制取氯气应选用的一套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代号)。
(2)收集氯气应该从_____端管口进。
(3)D装置可用于固液不加热实验,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请简述使反应停止的原理。
【答案】21. A 22. a
23. 关闭弹簧夹,气体无法排除,压强增大,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解析】
【小问1详解】
加热浓盐酸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氯气,反应为固液加热型反应,故发生装置选A;
【小问2详解】
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时用E装置,从a口进气;
【小问3详解】
D装置中通过关闭弹簧夹,装置内压强变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内,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装置内气体排出压强减小,液体流下固液接触反应进行
22. 如图将胶头滴管中的溶液挤压到锥形瓶内,会有什么现象呢?并用方程式解释原因
【答案】气球变鼓,方程式为:
【解析】
【详解】将过氧化氢溶液挤压到锥形瓶中,过氧化氢溶液接触二氧化锰,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瓶内气体体积增大,气球变鼓,方程式为:。
23. 请用方程式表示以下化学反应原理
(1)镁条放置在空气中形成一层氧化镁薄膜
(2)酒精作为燃料燃烧
【答案】23.
24.
【解析】
【小问1详解】
镁条放置在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酒精燃烧是酒精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
24. 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写出一种能使其燃烧的方法。
(3)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通过导管向白磷处输送氧气
(3)
【解析】
【小问1详解】
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和与具有助燃性的气体接触;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小问2详解】
80℃时,虽然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是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白磷不燃烧; 欲使白磷在水中燃烧,可以通过导管向白磷处输送氧气,这样白磷就能够燃烧起来。
【小问3详解】
磷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 完成下列小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要依据_____和_____,因此所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写字母序号,下同)
(2)在实验室中可以用B装置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请写出用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
(3)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4)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加入到足够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总质量减少A.闻气味
B.称取氯化钠
C.过滤
D.制取氧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电解水实验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龙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化学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Ca,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黑火药爆炸时的反应为则X是,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