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大寨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大寨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3%,稀有气体体积分数为0,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卷四个大题,共27个小题,共8页;满分9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a-40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 2023年5月10日我国成功发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太阳翼展开B. 两舱组装C. 点火升空D. 自主交汇对接
【答案】C
【解析】
【详解】A、太阳翼展开,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两舱组装,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点火升空,包含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自主交汇对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 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的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 氧气B. 氮气C. 氦气D. 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0.03%,稀有气体体积分数为0.94%,则氮气的含量最多;
故选B。
3. 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A. 混合物B. 氧化物C. 单质D. 纯净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属于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一定不是氧化物,故B符合题意;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物质可能属于单质,例如氧气,故C不符合题意;
D、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即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属于纯净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做法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A. 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B. 减少自驾燃油汽车出行
C. 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D. 进一步扩大燃煤发电
【答案】D
【解析】
详解】A、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可以净化空气,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减少自驾燃油汽车出行,能节约能源,且减少污染,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能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进一步扩大燃煤发电,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5.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态时,应竖直悬空,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B、取用药品时,瓶塞应倒放,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D、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该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D。
6. 某同学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 热胀冷缩——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 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 水结成冰——0℃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
D. 酒精挥发——分子间空隙变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物质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增大而变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该选项解释正确;
B、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该选项解释正确;
C、不管是水还是冰,分子都在不断运动,该选项解释不正确;
D、酒精挥发过程中,分子间间隔变大,该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7. 下列化合物中,氧为-2价,氢为+1价,则化合物里其他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C2H6O中,氧为-2价,氢为+1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2x+(+1)×6+(-2)=0,解得x=-2,不符合题意;
B、在Zn(OH)2中,氧为-2价,氢为+1价,设锌元素的化合价为y,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y+(-2)×2+(+1)×2=0,解得y=+2,不符合题意;
C、在HClO4中,氧为-2价,氢为+1价,设氯元素化合价为z,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1)+z+(-2)×4=0,解得z=+7,不符合题意;
D、在H2SiO3中,氧为-2价,氢为+1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w,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1)×2+w+(-2)×3=0,解得w=+4,符合题意;
故选:D。
8. 胡桃仁含油量高达70%,含有钙、铁、磷、锌和多种维生素,对儿童的体、智发育大有益处,而且含有的维生素可防止人体细胞老化,减缓记忆力衰退。这里的“钙、铁、磷、锌”指的是
A. 元素B. 原子C. 分子D. 单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这里的“钙、铁、磷、锌”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铁、磷、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A。
9.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9,为原子,不符合题意;
B、该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为原子,不符合题意;
C、该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7,为原子,不符合题意;
D、该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符合题意;
故选:D。
10. 已知0.8gM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后生成2.2g二氧化碳和1.8g水,则参加反应的M与氧气的质量比是
A. 4∶1B. 16∶9C. 1∶4D. 4∶11
【答案】C
【解析】
【详解】0.8gM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后生成2.2g二氧化碳和1.8g水,由于氧气足量,则M物质反应完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则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为2.2g+1.8g-0.8g=3.2g,则参加反应的M与氧气的质量比是0.8g:3.2g=1:4;
故选:C。
11. 下列有关电解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B. 化学方程式为
C. a、b两处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1∶2
D. 玻璃管里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导电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可知a玻璃管中气体较少为氧气,选项正确;
B、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方程式为:,选项正确;
C、电解水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而不是质量比,质量比为8:1,选项错误;
D、水是电的弱导体,电解水实验中,玻璃管里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导电性,选项正确。
故选C。
12.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物中氧气为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后面不应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故选项错误;
B、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正确,方程式配平正确,故选项正确;
C、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正确的方程式为:,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铜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3. 下图是自来水用氯气消毒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氯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该示意图说明了分子可以分裂为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
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水和氯气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A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故B说法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故C说法正确;
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所以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4.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量小于广口瓶内气体体积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
A.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B. 实验装置漏气
C. 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D. 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广口瓶内剩余气体受热膨胀,则会导致进入广口瓶的液体量小于广口瓶内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不符合题意;
B、实验装置漏气,燃烧冷却后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有部分空气进入瓶中弥补了消耗的氧气,则会导致进入广口瓶的液体量小于广口瓶内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不符合题意;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可以将广口瓶内的氧气消耗完全,属于正确的操作,符合题意;
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不能将氧气全部消耗掉,则会导致进入广口瓶的液体量小于广口瓶内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 某物质X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反应前氧原子数为2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8、20、26,则2X中含有8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每个X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4H10;
故选:D。
16. 我国科学家发现了新冠治疗的新药千金藤素(),可抑制某些冠状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再次展现中药的力量。下列关于千金藤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一个千金藤素分子中含有一个分子
B. 千金藤素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37∶6
C. 1个千金藤素分子由83个原子构成
D. 千金藤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千金藤素分子中含有一个2个氮原子,不含有N2分子,故A说法错误;
B、一个千金藤素分子中含有37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千金藤素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37∶6,故B说法正确;
C、一个千金藤素分子中含有37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1个千金藤素分子由37+38+2+6=83个原子构成,故C说法正确;
D、千金藤素中C、H、O、N元素的质量比为(12×37):(1×38):(16×6):(14×2)=222:19:48:14,则千金藤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17. 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 20克蔗糖和80克水混合,得到100克的糖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32克硫与32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4克二氧化硫
C. 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D. 将盛放酒精的瓶子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20克蔗糖和80克水混合,得到100克的糖水,属于物理变化,不适合质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
B. 根据方程式:,反应中硫、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硫质量比为32:32:64,32克硫与32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4克二氧化硫,故B正确;
C. 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故C错误;
D. 将盛放酒精的瓶子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是酒精挥发由液态变为了气态,属于物理变化,不适合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故选:B。
18.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一定是催化剂B.
C. Q一定为化合物D. M和P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2∶5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有18g+6g+7g+xg=12g+6g+5g+15g,x=7;反应前后M的质量减少18g-12g=6g,则M为反应物;反应前后N的质量不变,则N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为没有参与反应的杂质;反应前后P的质量减少7g-5g=2g,则P为反应物;反应前后Q的质量增加了15g-7g=8g,则Q为生成物;故该反应为M和P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Q。
【详解】A、反应前后N的质量不变,则N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为没有参与反应的杂质,故A说法错误;
B、由分析可知,x=7,故B说法错误;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M和P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Q,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Q为化合反应的生成物,所以Q一定为化合物,故C说法正确;
D、由分析可知,M和P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8g-12g):(7g-5g)=6g:2g=3:1,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19.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种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 向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
C.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
D.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固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质量从0开始增加,图像错误;
B、向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成正比,图像错误;
C、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所以容器中氮气的质量不变,图像正确;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最后剩余固体质量不会变为0,图像错误。
故选:C。
20. 下列有关过滤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③滤液高于滤纸的边缘
④倾倒液体的烧杯紧靠引流的玻璃棒
⑤玻璃棒的一端紧靠三层滤纸处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⑤D. ①②④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为了保证过滤速度快,而且避免液体顺着漏斗与滤纸间的夹缝流下,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且中间不要留有气泡,故正确;
②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故正确;
③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如果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体也会顺着漏斗与滤纸间的夹缝流下,这样会导致过滤失败,所以滤液低于滤纸的边缘,故错误;
④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倾倒液体的烧杯要紧靠引流的玻璃棒,是为了使液体顺着玻璃棒缓缓流下,避免了液体飞溅,故正确;
⑤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玻璃棒下端如果紧靠一层滤纸处,万一玻璃棒把湿的滤纸戳破,液体就会顺着漏斗与滤纸间的夹缝流下,导致过滤失败,所以玻璃棒的一端紧靠三层滤纸处,故正确;
综上分析,则①②④⑤正确;
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4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9分)
21. 氮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的氮是以单质分子氮气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因而工业上由液态空气分馏来获得氮气,产品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1)用化学用语填空:
八个氮原子_____;六个氮气分子_____;硝酸根离子_____;标出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①“”中的“3”表示_____;
②“”中的“2”表示_____。
(3)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氮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_____它的质子数(填“等于”或“不等于”);
②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答案】21. ①. 8N ②. ③. ④.
22. ①. 一个氮离子带3个单位的负电荷 ②. 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23. ①. 7 ②. 等于 ③. 14.01
【解析】
【小问1详解】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八个氮原子表示为8N;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六个氮气分子表示为6N2;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硝酸根离子表示为;
亚硝酸钠( NaNO2 )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1)+x+(-2)×2=0,解得x=+3。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亚硝酸钠中氮元素显+3价表示为。
【小问2详解】
①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则“ N3− ”中的“3”表示一个氮离子带3个单位的负电荷;
②标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物质的每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个数,则“ NO2 ”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小问3详解】
①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氮原子序数为7,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氮原子的质子数是7,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它的质子数;
②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22.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富于创造性的中心学科,不仅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更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1)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a.氮气 b.稀有气体 c.臭氧 d.氧气
①可用于潜水的气体是_____;
②可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的是_____;
③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_____;
④可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的是_____。
(2)有下列物质:①食醋;②冰水混合物;③医用酒精;④汞单质;⑤氖气;⑥铜丝;⑦氯化钠固体。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_____;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
【答案】22. ①. d ②. c ③. b ④. a
23. ①. ①③##③① ②. ②⑦##⑦② ③. ⑤ ④. ④⑥##⑥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可用于潜水,故选d;
②臭氧可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故选c;
③稀有气体通电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故选b;
④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故选a;
【小问2详解】
①食醋中含有水、醋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②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水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③医用酒精中含有酒精和水,属于混合物;
④汞是一种液态金属,汞单质属于金属单质;
⑤氖气是由氖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属于非金属单质;
⑥铜丝是由铜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属于金属单质;
⑦氯化钠固体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故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③;属于化合物的是②⑦;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⑤;属于金属单质的是④⑥。
23.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小美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井水,她根据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设计了如图实验过程,最后得到的是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
(2)操作②中加入的物质C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
(3)操作③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
(4)经过上述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浑浊的水变澄清了,但所得梁义水仍然不是纯水,其中还有许多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在加热或长久放置时会有沉淀生成,这种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生活中通过_____来降低水的硬度。
(5)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爱惜水,请你说出生活中的一条节水措施:_____。
【答案】23. 过滤 24. ①. 活性炭 ②. 吸附色素和异味
25. 防止暴沸 26. 煮沸
27. 用洗衣水拖地(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流程可知,操作①为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其名称为过滤。
【小问2详解】
自来水净水过程为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由于最后得到的水为蒸馏水,则操作③为蒸馏,操作②应为吸附,则加入的物质C为活性炭;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小问3详解】
蒸馏时加入沸石,可防止暴沸。
【小问4详解】
煮沸能将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从而降低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降低水的硬度。
【小问5详解】
生活中用洗衣水拖地、随手关水龙头等,均能节约用水。
24.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发现元素周期表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化学家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 门捷列夫B. 拉瓦锡C. 道尔顿D. 阿伏伽德罗
(2)第9号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其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
(3)原子序数为8和13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4)由磷元素组成的单质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24. A 25. ①. 非金属 ②.
26.
27.
【解析】
【小问1详解】
发现元素周期表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故选A;
【小问2详解】
第9号元素属于为氟元素,带有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氟离子,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将数字和正负号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后标正负号,数值为1,省略不写。符号为:F-;
【小问3详解】
原子序数为8和13的两种元素分别为氧元素和铝元素,两者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其中氧元素显-2价,铝元素显+3价,根据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化学式为:Al2O3;
【小问4详解】
磷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方程式为:。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25.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来制取和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代号),写出该化学方程式_____。
(3)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_____时说明氧气收集满;取出集气瓶,停止实验的正确操作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先移出导管,后停止加热
b.先停止加热,后移出导管
(4)已知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实验室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上述发生装置_____。若用下图装置收集甲烷气体,气体应从_____端通入。(均填字母代号)
【答案】25. 锥形瓶
26. ①. AE ②.
27. ①. 集气瓶口有均匀气泡冒出 ②. a
28. ①. A ②. a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为锥形瓶。
【小问2详解】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加热固体的反应,发生装置选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选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且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则收集装置选E;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E装置为排水法收集装置,当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均匀气泡冒出,则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实验结束时,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入热的试管中,引起试管炸裂,则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故选a。
【小问4详解】
制取甲烷的反应为加热固体的反应,发生装置选A;
甲烷密度比空气小,应选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应从a端通入。
26. 同学们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前称量,实验一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是25g,游码的示数是2.6g,则天平左盘中物质的质量是_____g。
(2)红磷燃烧过程中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实验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为_____。
(3)待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再次将锥形瓶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发现托盘天平不能保持平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4)实验二中化学反应前后天平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
【答案】26.
27. ①. 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②. 先胀大,后缩小
28. 装置漏气 29. ①. 不平衡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即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实验前称量,实验一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是25g,游码的示数是2.6g,则天平左盘中物质的质量是25g+2.6g=27.6g;
【小问2详解】
锥形瓶中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气球胀大,待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压强减小,气球缩小,故气球变化为:先胀大,后缩小;
【小问3详解】
待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再次将锥形瓶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发现托盘天平不能保持平衡,可能是装置漏气,一部分五氧化二磷散逸到了空气中等;
【小问4详解】
实验二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散逸到空气中,故反应后,烧杯内质量减小,则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物质
M
N
P
Q
反应前的质量/g
18
6
7
x
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
12
6
5
1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大寨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为试题卷,“安全重于泰山,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大寨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大寨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常见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